㈠ 关于县中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探索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中阶段教育取得了历史性发展。但近年来不少地方县域普通高中优秀教师和学生不断流失,导致县中教育质量不断下滑,形成了以优质教育资源流失和教育质量下降的恶性循环为突出表现的“县中发展困境”。
2021年“两会”提出要振兴县域普通高中教育,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了《“十四五”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行动计划》。计划要求严禁发达地区、城区学校到薄弱地区、县中抢挖优秀校长和教师,加强县域普通高中建设,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除个别县中外,我国大部分的县中都普遍面临着“生源之困、师资之困、硬件之困、保障之困、质量之困”等长久以来的五大困境。
一是生源之困
一是部分地区的超级中学、民办学校、省市级中学跨地、市、县区争抢生源,“掐尖”招生的行为愈演愈烈。优质生源逐渐流失,使得留下的学生因缺乏“鲇鱼效应”,要么“自我放逐”,要么“小富即安”,县中很难再出现家长普遍认可的、以高考成绩为主要依据的办学业绩。办学业绩的下滑又会加剧家长、学生的恐慌和不信任,当跨区域招生存在时,家长往往“用脚投票”,即便限制了跨区域招生,部分“有远见”“有能力”家庭还会早做谋划,用提早买学区房、迁户囗不迁人等投机方式择校升学或举家“逃离”等方式“曲线救国”,还有经常与督查打游击战的借读,这是负循环之一。
二是师资之困
集中力量办重点学校一度是我国解决投入不足与教育发展矛盾的战略选择,再加上片面的教育政绩观的驱使,客观上导致县域高中间教育资源配置差距越来越大。一些县域内存在一所高中“独大”、其他高中发展薄弱的情况。某些超级中学的崛起,加上社会对于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求,很多家长选择了把孩子送到超级中学就读。尤其是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在超级中学就读往往还有一定的优惠条件,所以流失更为严重。同时一些民办高中学校允诺优厚工资待遇,甚至不要任何人事关系,只要一纸辞职报告的挖人政策,使得县中的优秀教师不断流失。” 这种流失往往是净流失,因为一旦优质教师的流失渐成风潮,引进优秀人才就更无可能。县中又往往存在编制和职称名额局限和待遇偏低,压力大,职称评审还困难,这让相当一部分教师看不到希望。比下,没有乡村补贴,不如乡村教师待遇高;比上,县域财政收入少,县中教师不如地市级以上教师工资高,待遇远远低于市直学校。他们和初中、小学教师比较,上班早下班晚,早晚自习、周末看班,没有任何额外补贴,全靠老师的教育情怀和奉献精神”。上述原因叠加,县中不仅留不住优秀教师,也招不到优质人才。
三是基件之困
大班额问题在县域教育中也是尤为突出的问题。县中大班额占全国五成,超大班额占全国近六成。
而县中生师比的情况,难以适应选课走班等课程改革需要。县中的课程改革和育人模式改革的基础条件仍需夯实。新课程改革提出高中设置课程以分科课程为主,学生在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个性发展,对高中教育资源配置提出新要求。一些区域探索新高考、新课程改革已有几年,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一些区域基础条件还不具备,仍在准备中。
四是质量之困
有些县域的高中教育教学工作长期没有起色,或者清北录取长期没有实现突破,或者各段上线率低位徘徊,或者在特色办学、拓展学生升学途径方面缺乏务实举措,教育质量让人担忧。这种现状降低了县中声誉,也加剧了生源和师资之困。
五保障之困
县域高中作为公办学校,主要是受教育政策和政府的财政影响较大,有些方面与民办学校无法竞争。自身基础建设和条件改善都完全依赖财政,难以完全得到满足。
“振兴县中”的出路在哪?
1.解决“县中问题”需要明确将“强化政府责任”,作为基本工作原则之一。地方政府要加强统筹,形成合力是振兴县中的关键。“南通的七个市县区没有一所县中‘塌陷’,是因为南通一直严格禁止跨县(区)招生,不会出现一所名校‘扫荡优生’、其他学校‘泯然众人’的局面。县中要走出发展困境,首先要稳住生源。如果这个现象再持续下去,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会越来越大。解决“县中困境”还要进行中考招生办法改革,均衡区域教育资源,支持学校创新中考招生方式。
2.要想从“县中困境”中走出来,根本任务是要改善和提高县中教师的待遇和条件。只有教师待遇上去了,条件改善了,优秀教师才能留住,高端人才才会引进来,师资问题才能解决。
3.振兴县域普通高中教育,一方面,要改善县中学校办学条件;另一方面,要加强顶层制度安排,优化县中教育办学格局,均衡配置教育资源,缩小校际间资源配置和办学水平的差异,让辖区内所有高中学校公平竞争,错位发展,特色办学,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形成良性竞争生态。一个县集中打造一所大规模高质量的高中,这不利于整个县的教育生态。县域多办几所高中,不是在升学上集中,分层发展要向分类发展转型,要从多样化、特色化上考虑,让县域高中形成一个办学的良性生态。
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若没有占半壁江山以上的县域高中的发展,就没有整个普通高中的高中发展。所以县中要发展提升计划,发展是补短板,促公平,提升就是要实现整体高质量发展。
㈡ 父母越凶孩子情绪越差3个教育原则,避免孩子情绪“恶性循环”
文章/熊二
编辑/ 育儿
中国有许多"虎爸虎妈"式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并没有意识到"好好说话"的重要性,不要说尝试着去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甚至是连正常的沟通也很难做到。
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往往缺乏耐心,当孩子犯错时父母很难耐着性子和孩子说话,孩子一有错父母就开始对孩子进行说教,把孩子或骂或打得嚎啕大哭,孩子在受到批评后又因为糟糕的情绪导致了下一次犯错,产生了情绪的"恶性循环"。
许多家长在日常与孩子的相处中,经常能听见以下的对话:
许多父母对于孩子动不动就进行斥责的行为,往往忽略了孩子的内心感受 ,孩子对父母产生了害怕、畏惧的心理:认为爸爸妈妈只会骂我,完不成爸爸妈妈的要求要被骂,考不好也要被骂,让孩子很难有一个 健康 的心理环境,孩子内心的情绪感受也越来越差。
所以,当父母认为自己孩子的只会哭闹,情绪越来越差的时候,也要反思一下自己的原因:
原因一:父母自身的情绪化
当成年人遇到不熟悉的人,为了不起意外的冲突,往往会克制自己的情绪,收敛自己的行为。但是当父母面对的对象是自己的孩子时,父母往往变得不愿克制自己的情绪,因为孩子的行为并不会对父母构成威胁,但是父母对孩子的情绪却间接地让孩子买了单。
原因二:父母并没有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
在中国,父母总是认为孩子是自己附属的一部分,认为自己对于孩子有绝对的掌握和控制权,作为一个懂事的孩子就是要完全听父母的话,如果有不遵守父母要求的行为就会上升到:不懂事、不孝顺,也没办法站在一个平等的角度和孩子沟通,当孩子出现一个不同的声音时,父母就会孩子在"顶嘴"。
当二者处于一个不平等地位时,处于弱者的孩子很难和父母好好相处,在每一次沟通中都会加重自身委屈、不舒服的负面情绪。
原因三:孩子的对自己情绪的控制力不足
孩子的大脑中对情绪的控制中枢正在发展的过程中,很难拥有和成年人一样良好的情绪控制力,当孩子遇到外界带来的语言或者环境刺激,很容易就会产生比较冲动的行为。
如果家长在此时二次与孩子发生争吵和刺激,容易导致孩子出现更差的情绪,激化父母与孩子 之间的矛盾,导致孩子出现情绪的"恶性循环"。
在爸爸妈妈与孩子产生矛盾后,会使孩子处于一种负面情绪中,还会使孩子产生一些更为严重的心理影响。
1、孩子的行为退缩
父母严厉和凶狠的态度都会导致孩子的行为退缩,产生不愿意与外界接触的行为,使孩子畏惧学习和与外界沟通,表现出来的行为就是不愿意说话、不愿意尝试、学习,性格上孩子也会变得自闭、不自信。
2、使孩子产生抵抗情绪
有的孩子在青春期会突然变得特别叛逆,难管,这种行为就与父母在孩子年幼时对待孩子不正确的教育方式有关。在父母严厉的教育下,孩子产生了抵抗情绪,这时候不管父母说什么 ,有什么要求孩子就是要与父母对着干,即使孩子知道自己的这些行为是错误的,孩子也会明知故犯。
3、给孩子带来焦虑抑郁的情绪
在父母不断严厉的教育中,孩子无形中也对自己产生了高标准、高要求,长期处于一种紧张焦虑的情绪中,害怕自己不能达到标准,失去父母对自己的疼爱,长期以往会使孩子产生焦虑、抑郁的情绪,不利于孩子 健康 人格的发展。
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对孩子一味的打骂,只会取得与预期相反的效果,那么反应父母面对孩子应该如何进行教育呢?
原则一,父母应控制情绪,不让孩子为自己的情绪负责
当父母自己的情绪失控时,很难对孩子做出适当的教育,也无法准确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在对孩子的教育时,很容易让孩子变成自己情绪的发泄点,这只会让孩子对父母喜怒无常、易怒的性格感到害怕。
父母对孩子的打骂教育只会在短期内让孩子变乖,长期则会使孩子变得暴力、叛逆,并不利于父母对孩子实行教育。
原则二,尊重孩子自己的想法,与孩子处于平等地位
在与孩子对话时,不要总是凭借着父母的身份去镇压孩子,要让孩子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没,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增加孩子对于自己生活的掌握度,才能够促进孩子自尊、自我的发展,不会将孩子的性格扼杀在摇篮里。
当孩子与父母处于统一地位时,孩子会更愿意将自己的想法告诉父母,也更能接纳父母对自己的教育。
原则三,关注孩子的情绪而非孩子的成就
作为父母,不要将孩子作为实现自己功利化的工具,除了注意到孩子的分数、成就时还要注意孩子的内心情绪。
当孩子陷入焦虑、低落情绪时,父母要注意提升自己对孩子的关心程度,以孩子的情绪为切入点,让孩子能够接受自己的教育,拥有 健康 、良性的发展。
父母与孩子的相处问题是一个需要父母一直学习的课题,父母不要因为自己是父母就忽略了对于自身的要求。
父母在要求孩子优秀时也不要忘记自身对于孩子的榜样作用,当父母能够对孩子进行温和而坚定的教育,才能够让父母和孩子在教育的途中越走越近,也一起并肩越走越前。
㈢ 如何看待中国式的教育补课问题
我是在职在编的老师,我来回答。
对于补课这个问题,我真的非常有自己的感触。
这就是我的回答,希望能帮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