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当代双语教育是什么意思
扩展阅读
小鸟爱听什么经典 2024-07-03 19:48:34
儿童疫苗的条形码在哪里 2024-07-03 19:24:33

当代双语教育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 2024-07-01 20:47:56

Ⅰ 双语教学

分类: 教育/科学 >> 职业教育
问题描述:

请问什么是双语教学?

双语教材的编排是怎样的?

解析:

一、双语教学的基本内涵

所谓双语教学,即用非母语进行部分或全部非语言学科的教学,其实际内涵因国家、地区不同而存在差异。如在加拿大,双语教学一般指在英语地区用法语授课的教学形式。在美国,双语教学一般指用西班牙语进行的学科教学。在澳大利亚,双语教学是指用非母语(英语)进行的部分学科教学。其目的大都是使这些拥有众多移民的国家能更好地体现其多元化的共融性。在欧洲,双语教学情况比较复杂,涉及的语言大多是英浯,旨在加强国与国之间的交际,繁荣经济,形成合力。我国及不少亚洲国家和地区正在探索试验的双语教学,一般是指用英语进行学科教学的一种体系。因此,目前开始试验推广的双语教学的内涵也应属这一范畴。国际通行的一般意义的双语教育的基本要求是:在教育过程中,有计划、有系统地使用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体,使学生在整体学识、两种语言能力以及这两种语言所代表的文化学习及成长上,均能达到顺利而自然的发展。在这里,第二种语言是教学的语言和手段而不是教学的内容或科目。

二、实施双语教学的可行性

虽然高职院校的学生英语总体水平低于本科生,但从目前高职的教学计划来看,在保证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学的同时都更加注意突出英语课的教学。以天津职业大学经济类专业为例,在三年的课程安排上,外语课与专业课并行开设,每学期都安排专门的英语课(精读、泛读),某些专业还聘请外籍教师担任口语课的教学,并充分发挥现代教学手段(如语音室)对教学的辅助作用,使英语课的教学效果大大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较之以往也有了很大提高,这为开设双语课奠定了基础。但由于目前学生整体上水平不均衡,因此,还不能实现某门课程在所有的任课班级均实行双语教学。可行之计是在选拔的基础上,将英语较好的学生单独组班开设双语课。例如天津职业大学宾馆专业共有三个班,第一年均进行了英语强化,然后根据自荐,通过考试选出了30名学生在第二年开设BTEC课程,该班同学英语基础较好,有部分同学已获得了大学英语四级证书,部分同学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各种英语培训或英语角活动,在授课过程中学生基本上可以适应双语教学,课堂上亦可以与教师呼应,教学效果较好。

目前,很多院校都与国外有着定期或不定期的学术交流,或与国外院校合作办学,这为教师带来了进修或考察的机会,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英语和专业水平,学术交流也为双语教学引进原版教材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很多专业教师也在通过各种途径提高自身英语水平。因此,双语教学具有一定的师资基础。

三、双语教学的基本形式和课程设计

1.双语教学的基本形式

“双语教学”可以有不同的形式: (1)学校使用一种不是学生在家使用的语言进行教学。这种模式称之为:浸入型双语教学。(2)学生刚进入学校时使用母语,然后逐渐地使用第二语言进行部分学科的教学,其它学科仍使用母语教学。这种模式称之为:保持型双语教学。(3)学生进入学校以后部分或全部使用母语,然后逐步转变为只使用第二语言进行教学。这种模式称之为:过渡型双语教学。

中国不象新加坡、加拿大、印度是双语国家,语言环境并不是中外并重,所以中国的双语教学环境决定了中国的双语教学只能是上述形式中的“保持型双语教学”。

2.双语教学的课程设计

(1)双语教学的培养目标。双语教学目标是双重性的,其一是获取学科知识,其二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外语的能力。

(2)科目的选择。鉴于高职院校学生的现状以及双语教学缺乏足够的经验和条件,在目前阶段,高职院校开展双语教学应该选择那些相对容易的冲隐课程作为切人点,因为学生对其有初步了解或一定的基础,所以容易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如天津职业大学宾馆专业的BTEC课程中开设的《营养与饮食》(Nutrintion and Di et),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就对蛋白质、指肪、碳水化合物、钙、维生素等营养成分有初步的了散渣厅解,这样采用双语教学时,学生可以相对容易地进入角色,理解授课内容。而同时开设的《管梁谈理原理》,由于学生以前未接触过,即使用中文讲解也不是很容易掌握,因此,采用双语教学时,学生普遍感觉皎吃力。因此,在课程的选择上应先易后难,逐步扩展范围。否则,学生以

不很熟练的语言去接受完全陌生的东西,其结果只能是违背了教学初衷。

(3)采用双语教学相适应的教学模式n任何一种模式的教学过程都是复杂的,教师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行为也是多种多样的。一般说来,教学过程可以分解为三个子过程:施教过程强 *** 师和知识的关系;培养过程突出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学习过程强调学生与知识的关系。在高职的双语教学中,为了锻炼学生的能力,实现双语教学的双重教学目标,必须改变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方法,代之以“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因此,学习过程就成为了教学过程的重点,教师提出课题,学生运用知识自己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笔者采用了诸如案例教学、头脑风暴、情景模拟等课堂教学方法,促使学生用外语来思考、陈述、解决问题。随着教学活动的持续开展,学生从最初的局促不安羞于张口,到后来的踊跃参加,积极发言,他们已经习惯并喜欢上了这种模式。

此外教学中应注意正确处理好外语教学与专业课教学的关系。必须明确双语教学不是单纯地学外语,而是用外语学,学生应重点掌握专业知识,切忌将双语课变为普通英语课的翻版。

由于双语教学是一种新教学模式,因此,如何考核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是双语教学的另一个重点和难点。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笔者仅将天津职业大学双语教学中应用的考核方法简介如下:根据双语教学的特点,对学生的考核可以不采用传统的试卷考核,而采用综合几次课业成绩的方式。这里所说的课业有别于通常意义上的课后作业。首先它需要学生以英文形式来完成,这从一定程度上锻炼了学生英文写作的能力;其次,课业的内容要注重实际操作性,即学生在运用课堂知识的基础上,必须通过社会调查、查询资料、观察研究、实际操作等方法获取课业中所需要的部分资料,通过完成课业,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锻炼了学生与他人交流、与他人合作、获取信息等的能力。应注意的是在向学生布置课业之前,’教师必须仔细设计课业,要明确该课业所要达到的知识点、学生应从哪几部分来展示该达到的知识点以及课业等级标准,并向学生讲述清楚。一门课程可以根据知识点的多少,设计3—4个课业,学期末,依据课业的综合情况给出最终成绩。

(4)正确处理好母语教学和外语教学的关系。双语教学中,教师讲解学科内容所使用的第二语言必须符合学生当前的第二语言的理解水平,避免使用第二语言中的修辞语言讲解学科内容,注意扩大学生第二语言的词汇量。但在目前的情况下,课内时间全部用英语进行教学在高职院校仍是行不通的,需要通过母语的配合来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掌握教学内容,因此,第一语言在教学中的作用始终不容忽视。首先,第一语言可以为学生学习学科内容提供相关的背景知识,这有助于他们准确理解第二语言的信息输入;其次,第一语言有助于发展学生最基本的阅读能力;三是第一语言有助于学生形成“高级语言能力”;四是第一语言能够为学生学习学科知识提供安全感。由于任课教师懂得学生的第一语言,减少了他们害怕因为听不懂第二语言授课而产生的种种顾虑,从心理上保证学生学好第二语言。但教师尽量将第一语言的运用降低到最低的限度,避免学生对第一语言产生依赖心理。

(5)提供充实的教学资源。双语教学非常强 *** 学资源的保障,外文原版教材是双语教学的一个必要条件,它可以使教师和学生接触到“原汁原味”的英语,但作为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教学参考用书的作用同样不可忽视。往往高职院校各专业中文参考资源较丰富,但外文专业参考资料却极为匮乏,造成教师备课时要将中文资料译成外语,再用外语授课,学生课余不能接触到更多的原文资料,课上和课下脱节,从而无法进行实质性的双语教学。这个问题亟待解决。

当然,实现双语教学还有一些重要问题有待解决。如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师资的状况成为我国高职院校开展双语教学的一个瓶颈。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中能从事双语教学的教师为数不多,教师能力单一,专业教师英语能力较差,普通英语教师又不懂专业,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高职院校双语教学的开展。因此,从长远着眼,必须尽早建立双语教学师资的培训体系。

美国外事学院(TheUS.Foreign Servicelnstitute)设立了语言熟练程序测定方法。其标准(FSl)共设立了五个能级:

A.通过2—5个月集中正规学习可能达到的水平o

B.经过6—9个月集中正规学习可以达到的水平。

C.在国外居住3年并广泛学习翱应用当地语言的人达到的水平。

D.在国外居住4年并广泛学习和应用当地语言达到的水平。

E.受过本科教育本族成年人的语言能力。

根据这一标准,当代语言学界认识到,传统的正规教学不能解决第二语言学习的过关能级问题,而只能停留在A和B级的水平。因此人们都在寻找事半功倍的语言学习模式,而今已有所突破,这就是本土化的双语教学和国际化的留学生教育两大模式,并以此作为当代双语教学一个命题的两大方面的模式定位,而为各国语言学界所首肯。因此,如何顺应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培养复合型人才是当代职业教育的一大课题。积极尝试高职双语教学将为提升高职人才素质作出积极的贡献。

Ⅱ 如何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双语教育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双语教育,为各行各业培养了大量双语人才。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形成,传统少数民族双语教育(以下简称传统双语教育)开始呈现出与时代发展的不调适。当代少数民族双语教育需要突破传统制约,进行新的战略定位。

双语教育应该注重民族语言文化的保护传承
当代双语教育要将民族语言文化的保护传承作为教育的重点,充分发挥双语教育在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上的天然优势。双语教育在少数民族母语的教育上一开始就占据了制高点,因此,在教育中,双语教育者要认识到母语对民族文化的承载作用,将那些积极的、具有社会现实意义的文化与双语教育连接起来,将发掘出来的民族文化与主流文化充分结合起来,形成民族文化与主流文化的互动交流。在双语教育中,要发挥语言文字的作用。对那些有自己民族语言的少数民族学生来说,通过语言文字的教学,能够激发他们学习和了解民族文化的兴趣,加深他们对民族文化的印象,提升他们学习民族文化的能力,树立民族语言文化保护的自觉,为少数民族语言文化的保护传承形成良好氛围。
要在双语教育中使学生形成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的自省、自信、自觉。在双语教育中,我们要通过生动的例子,说明民族文化存在的重要性、民族文化对实现中华民族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性。通过各种方式的引导,寓民族语言文化教育于双语教育之中,让更多的少数民族学生形成民族文化保护传承的思想意识,使他们担当起民族文化保护传承的责任,树立民族文化的自信,建立民族文化保护传承的自觉。通过教育,培养出一部分懂得保护传承自己民族语言文化、能够顺应主流文化需要、能够真心投入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中去、能够清醒认识到民族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能够通过身体力行去保护民族语言文化的人才。
在双语教育中,要让学生形成团结包容的文化理念,形成民族文化保护的有利环境。在少数民族地区实施双语教育,不但要面对少数民族学生,而且还要面对汉族学生。因此,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教育者要充分发挥中介和引领作用,引导汉族学生和少数民族学生之间形成源流共识、兄弟共识、国家共识,不断培养他们平等、团结和互助的意识。在双语教育中,要使他们认识到中华文明自始至终都是各民族相互作用的结果,认识到各民族的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各民族文化是多元一体的共生关系,祖国是共同栖居的母亲,从而形成他们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的习惯和认识,为推动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促进民族团结创造良好环境。

将双语教育提升到国家创新层面上并有所作为
要认识到双语教育是国家创新的重要源泉。语言是人类价值观和世界观的综合体现,是人类思维和智慧的集中表达。不同语言代表着不同思维方式,不同思维方式则是创新必要条件。双语教育必须认识到语言对思维多元化的重要作用,在教育中不断提高学生学习民族语言的能力。若没有语言,各民族之间思维和实践的交流也就无从谈起。不同的思维,才会产生不一样的可能性和创新的无限性。囚禁在一种单一的思维、智力和精神状态下的民族,绝对不会成为一个具有创新意识和与时俱进的伟大民族。要是我们过分强调语言文化的一元,我们的思想就会僵化,思维就会受到限制,国家和民族的创新就无从谈起,可能就会变成一个只会复制的国家和民族。因此,从事双语教育工作的各级部门、团体和个人,要认识双语教育在国家创新中的作用,把双语教育提高到国家创新的战略高度,而不是当成可有可无的工作。
国家在双语教育的创新作用上应该通过科学合理的顶层设计,确定双语教育在国家创新中的地位。“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语言和文化的多元是创新赖以生存的土壤,是创新能够更加持久的动力源泉,没有了土壤和源泉的支持,创新将难以为继。双语教育的创新作用不是所有人都能看到,因此,在全球化车轮不可逆转的现实背景下,发挥双语教育在创新上的作用就显得迫在眉睫。国家应该从长远出发,在实际操作中发挥制度设定和制度执行作用。一是实现双语教育的国家立法。通过法律的形式将少数民族地区的双语教育上升为国家意志,是实现双语教育规范化的根本途径,是扩大双语教育影响的有力举措,更是确保国家创新土壤和源泉得以存在的抓手。

双语教育应从国家文化安全的层面上进行战略考量
要认识到民族文化的存在是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保障。当前,西方对我们的文化渗透和文化入侵有增无减、无处不在。对于西方文化,我们一贯的选择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但当下的很多年轻人中,盲目崇拜西方文化者不计其数,长此以往,我们就会失去对自己文化的主导权,就会让别人的文化占领我们的阵地,我们自成体系的文化系统就会受到破坏。中华文明是各个民族在几千年的过程中不断汇集而成的伟大文明,失去了任何一种文化的支撑,中华文明这一座大厦的稳定型就会受到破坏,国家的文化安全就会受到威胁。笔者认为,崇洋媚外的文化崇拜和提倡以汉语为核心的一元文化思想,都是鼠目寸光,是对国家文化安全的熟视无睹。因此,双语教育应该在角色上进行战略换位,不能停留在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上,而要在民族文化的教育上有所倚重,有所作为。必须在双语教育中将民族文化的教育贯穿始终,通过语言文字文化的系统教育和交叉教育,培养学生中华文明自信,使他们形成分辨西方文化的精华和糟粕的能力,建立起自觉抵御西方文化霸权入侵的防线。
强化学生国家文化安全教育。双语教育工作者要在教育中不断向学生传播国家观念、中华民族意识,为国家的文化安全营造良好氛围。要在双语教育中通过语言文化教育、历史教育等让他们充分认识到中华文明的源流关系。中华文明较其它世界三大文明之所以能够长久不衰,归根结底,是因为中华文明是由各民族各具有包容性的文化相互组合而成,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包容,形成了独一无二的中华文明。各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和相互辉映形成中华文明的生态系统,这个生态系统的平衡为中华文明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这个系统的平衡是中华民族稳定发展的基石,一旦平衡被打破,中华文明的稳定性就会受到威胁。当我们面对文化生态系统受到破坏而熟视无睹、无动于衷,这对于文化安全来说就是一种灾难。
在教育中凝聚共识。一个多元包容的文化生态系统,才能够保证共同文明的存在和演绎。如同我们看到的自然生态系统一样,要是这个系统只有人类,没有了鹰击长空,没有了游鱼戏水,没有了野马奔腾……,那这个世界将是一个毫无生气、多么可怕的世界,一个成熟的文明生态系统是多元统一的系统。因此,国家相关部门要对当代双语教育在国家文化安全上的作用进行战略考量,通过强化双语教育的功能,使民族与民族之间突破思维鸿沟,超越文化界限,树立国家观念,凝聚更多人心,汇聚更多力量,形成文化共识、民族共识、国家共识。

参考: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育的战略选择
http://dzb.gzmzb.com/P/Item/1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