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教育学考研什么专业比较好
教育学考研专业方向,就业方向。
师范类
教育学师范类专业:学前教育,课程与教学论,特殊教育学。还有人力资源开发和教育、学科教育等。就业方向一般在公办教育系统内。
(1)中小学一线教师
不管你本科是什么专业,不管你读研期间学的是专硕、学硕,具体什么专业方向,都是可以的。
(2)大学系统内有大学编制的教师、辅导员、教辅人员(一般针对学硕)
大学编制的教师:待遇好、工资较高、社会地位也较高,还是很多同学向往的,对于一些个别的专业,如学前教育学、职业技术教育学、成人教育学等,普通的二本、三本学院、大专等,是招收研究生的。但是如果要去一些非常好的大学老师,就得读博了。
高校辅导员:和辅导员最为对口的是高等教育学,但是其他的专业也都是可以的,但是要求也是较高的。
教辅人员:很多专业都是可以做,过后还有机会深造等,机会和选择余地都是比较多的。
3)教育系统内的公务员(教育部、教育厅、教育局、教委等,学硕、专硕都可以参加)
教育部下面的一些事业单位是可以直接招应届毕业生的,此外还有各个区的教委、地方的教育局等都可以考虑。除此外,研究生毕业后有了这些部门的相应工作经验后(一般为3年或以上),还可以通过省考、国考,进入更加高一级的国家部门的公务员。
非师范类专业:教育学原理,教育史,高等教育学,中外教育关系,成人教育学等。
(1)相关研究院(学硕、专硕都可以)
注意一个误区,学硕或专硕都是可以搞研究的,只是学硕多了一年时间,有了更多的机会和时间去做相关研究。大家可以去一些相关研究院,去做教材或课程的开发等等工作
(2)出版社、杂志社、编辑部(和教育学相关专业,专硕、学硕都可以)
首先要对教育相关学科的热爱,并且有相应文学、写作功底,此外还要有较好的专业性。比如去高等教育出版社等。
(3)出国(学硕、专硕都有机会)
学校的出国机会一般会在学校的公开平台发出来的,有实力、满足条件的同学基本都可以申请,而不是具体考某一个专业才可以。当然了,一些好学校,如985或211院校的平台机会肯定会更多一些。当然了,相对来说,像学硕里面的比较教育学,是对英语或德语等小语种有较高要求的专业,出国机会,相对来说多一些。你只要平时要多关注相关信息,有意识的提高自己的外语水平,都是有机会的。
(4)培训行业
朝阳行业,发展前景广阔,是教育学考研培训领域的领导者。
❷ 鍖楀笀澶ф暀镶插﹀︾曞拰涓撶曞摢涓濂借
鍖楀笀澶ф暀镶插︿笓纭曞ソ钥冦傜浉瀵规潵璇翠笓纭曡偗瀹氭瘆瀛︾曞ソ钥冿纴濡傚緢澶氩︽牎镄勪笓纭曡嫳璇鏄钥冭嫳璇浜岋纴姣旇嫳璇涓瑕佸规槗锛屽伐绋嬬曞+镄勬暟瀛︽槸钥冩暟瀛︿簩锛屼篃姣旀暟瀛︿竴瀹规槗锛岃屼笖涓撶旷殑钖嶉濅篃瑕佸氥
❸ 教育学考研的科目有哪些
教育学考研的科目主要有以下:
教育学原理,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教育心理学,教育科研方法
教育学考研复试考试内容
·笔试150分、外语口试50分、面试200分,复试总分400分。
·笔试90分为及格分,外语+面试150分为及格分,复试240分为及格分,未达到以上及格线的,不予录取。
录取时,初试总分+复试总分,分专业从高分往低分依次录取。
(3)川师大教育学和学硕哪个好扩展阅读
教育学考研属于我国正规研究生考试中的一个一级学科专业。它拥有二级学科诸如教育学原理、教育史、比较教育学、课程与教学论、学前教育学、特殊教育学等。
二级学科之下,还分为诸多教育学方向,如教育学原理二级学科下面常见的专业方向有:教育基本理论与哲学,教育社会学,教育政策与法学,家庭教育,德育原理等。
❹ 教育学考研院校怎么选择
1、教育学学硕专硕如何选择?
如果确定考教育学专业的话
首先需要确定好是考学硕还是专硕 一般选择的标准如下:
如果自己是想着研究生毕业之后就去一线中小学当各科(语文、数学、外语等)一线的老师的话,而且自己还有汉语言文学 数学或者外语的本科背景的话 选择专硕是最好的了
如果想着通过学习教育学以后继续深造(比如去高校当老师、辅导员甚至读博士的话建议选择学硕)。
如果不确定是区高校还是去一线当老师,而且自己也没有学科背景,那就建议你选择学硕,她的就业范围更广,再考一个对应的教师资格证退一步去当老师也是没问题的!
学硕311和专硕专业课一333教育学综合推荐参考书如下:
311的参考书
《教育学》,王道俊、郭文安,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
《教育学基础》,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8;
《中国教育史》,孙培青,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外国教育史教程》,吴式颖,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当代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裴娣娜,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5;
全国333
教育学原理
十二校连编《教育学基础》
中国教育史
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外国教育史
张斌贤主编,王晨副主编:《外国教育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
教育心理学
陈琦、刘儒德主编:《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至于院校选择的话,可以参照以下因素
1、地理位置(结合自己有没有想去的城市或者研究生毕业之后就业的地方)
2、名校情结(有没有特别想考的院校或者喜欢的导师)
3、其他恋人或者父母因素选择!
4、院校水平:教育部直属院校还是普通院校 综合类院校还是师范类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