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如何针对优等生教育
扩展阅读
莫华伦的歌词叫什么 2025-01-19 10:27:33
阻击病毒知识大全 2025-01-19 10:26:53

如何针对优等生教育

发布时间: 2024-05-17 23:49:24

A. 怎样做好优等生的培养工作21

所谓优等生,是指那些在思想品德和学习成绩方面都高于教育培养目标对该生年级段所提出的基本要求的学生。这些班级中的优等生,常常会受到家长捧、邻居夸、老师爱、同学敬,这种得天独厚的优越地位,时他们形成了独特的个性心理特征。
优等生具有较强的进取精神。他们坚信通过自己的刻苦努力,一定会向着更高水平发展。优等生的这种心理特点容易使他们养成骄傲自大,看不起同学,不能容忍批评等不良品质。
优等生具有较强的荣誉感。这荣誉感能强化优等生原有的学习动力,从而形成新的学习动机,促使他们积极上进,去争取更大的荣誉。但是,如果在追求成绩和荣誉的过程中得不到及时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就有可能转化为爱慕虚荣,过多地考虑个人得失,而不顾集体和他人的利益。
优等生具有强烈的超越同辈群体的心理趋向。但这种心理趋向如果处理不好则会发展为嫉妒心理,成为他们发展的障碍。
优等生在班集体中具有一定的威信,影响面也大,在与班主任的交往中扮演着与一般学生不同的角色。因此,在了解优等生个性特征的基础上,班主任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做好优等生的教育工作。
一、坚持“响鼓要用重锤敲”的方法
对优等生的教育要高标准、严要求,决不能只看到其优点,偏袒其缺点,更不能把学习成绩作为衡量优等生的惟一尺度,从而在“一俊遮百丑”的思想影响下,放松对他们思想品德上的要求。班主任应该经常提醒他们与同学友好相处,取长补短,不断向更高的目标攀登。例如,王明一直是班中的佼佼者,在学校的各项竞赛中,他总能为班级、为自己争得荣誉,老师和同学都以他为荣。有一次,学校举行作文比赛,可那天王明生病了,老师就派了另一个同学小吴去参加,结果小吴得了第二名。王明知道后,笑着对其他同学说:“有什么了不起,如果我不生病的话,肯定能得第一。”班主任应老师获悉后,把他叫到办公室,给他讲了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人,他到一位木匠师傅那里去学手艺,因为他很聪明,所以没过多久,他就已经会做基本的家具了。他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就不想再继续学,告别师傅回去了。可到了村里,他才发现,他们村的几位木匠做出来的家具别具一格,比他的好多了。那人顿时觉得无地自容……故事还没讲完,应老师就已经看到王明羞愧地低下了头,他低声说:“应老师,我错了,我不该骄傲自满,瞧不起别人,我以后不会再这样了。”应老师看到王明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就因势利导地说:“老师知道你很出色,但不要忘记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你要和同学融洽相处,互相帮助。”王明豁然开朗。
二、不断激励,增强抗挫折能力
当优等生在准备不足的情况下出现挫折的时候,班主任应给予真诚的鼓励,使他们保持心理平衡,保持旺盛的斗志,引导他们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例如,校刊中经常发表同学们的作品,中队长小于也积极投稿,总以为这是轻而易举的事。可不知为什么总是不能如愿,小于有些气馁了,他开始怀疑自己的写作水平,变得越来越不自信。班主任许老师及时发现了这一情况,他鼓励小于继续投稿,并帮小于一起分析以前文章中存在的不足,指明他努力的方向,过了一段时间,终于在校刊上看到了小于的文章。
三、消除嫉妒心理,培养正确的竞争意识
正因为优等生具有强烈的超越同辈群体的心理趋向,因此很有可能会产生嫉妒心理。班主任要引导他们对嫉妒有一种正确的认识,并能认识到它的危害,要告诫学生,别的同学某方面比自己好,不能嫉妒,要寻找差距,奋起直追。班主任如果察觉到某位优等生有较强嫉妒心理,应及时进行疏导,帮他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引导他的心理沿健康的轨道发展。
另外,班主任要掌握好对优等生的表扬与批评的分寸,既不可过多地集中表扬;也不要吹毛求疵。既充分发挥他们的智慧和才干,也要在工作实践中教育他们处理好个人与集体、工作与学习、权利与义务、责任与荣誉的关系,促使他们不断进步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