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学前美术与书法教育是什么
扩展阅读
如何回访教育制度 2025-01-20 00:35:29

学前美术与书法教育是什么

发布时间: 2024-04-23 02:14:51

⑴ 学前儿童美术欣赏教育的内容有哪些

1、绘画 学前儿童绘画教育活动是教师引导儿童用各种笔、纸等工具和材料,运用线条、造型、色彩、构图等艺术语言创造出视觉形象,从而表达作者思想、情感的一种活动。 其具体内容主要包括如下方面:(1)认识各种绘画工具和材料,学习各种绘画工具和材料的使用。例如,蜡笔、油画棒、彩色水笔、彩色铅笔、油画笔、毛笔、水粉色、水墨、油墨、棉签、印章、铅画纸、宣纸、白报纸等等。(2)学习用线条、色彩、构图来表现自己的生活感受和想象。认识和学习绘画的形式语言:①线条:线条的形态和线条的变化:线条的形态:直线、曲线、折线;线条的变化:垂直、平行、交叉。②形状:是由线条构成的轮廓和结构。如:基本几何图形、组合、自然图形。③色彩:色彩的色相、明度、饱和度的辨认:色彩的色相:相貌、名称;色彩的明度:明暗;色彩的彩度:含色味(纯)。色彩的表现性:创作者的主观性:象征性:所赋予的特殊象征意义;装饰性:色彩的面积、位置等。色彩的运用:随类附色、主体色和背景色;色彩的装饰、色彩的情感。④构图:在一定的空间安排和处理人、物的关系和位置。零乱式构图:不作安排;并列式构图:放置在基底线;散点式构图:四面八方散开;遮挡式构图:相互重叠;罗列形象构图:各物体无联系;形成主题与背景:所有形象与主题有关。例如,命题画(物体画、情节画)、意愿画、命题意愿画(含装饰画)。(3)学习正确的绘画姿态、握笔方法和集中注意完成作品等良好的绘画习惯。2、手工 学前儿童手工:指学前儿童徒手或借助简单工具,运用折叠、切割、组合等加工、变形手段或物质材料形成占有一定空间的具体形象的造型活动。具体主要包括如下内容:(1)学习多种手工工具和材料的使用方法。例如,工具:剪刀、泥工板、切片刀、胶水等。材料:点状:沙子、纽扣、种子等;线状:绳子、线、吸管、树枝等;面状:纸、布、树叶等;块状:泥、萝卜、纸盒等。(2)手工的基本技法的学习:①泥工材料的基本制作技法:团圆:两手配合来回团成球状物。搓长:前后搓动成圆柱形。压扁:将长条或球形物拍压。捏:用拇指和食指捏泥。挖、分泥、镶嵌。②纸工材料的基本制作技法:折:对边折、对角折、双正方形折、双三角形折、集中一角折、集中一边折、四角向中心折、组合折。剪:目测剪、沿线剪、折叠剪。撕:目测撕、沿线撕、折叠撕。粘贴:反面涂胶水.③废旧材料的制作串连:从物体的中间穿过;弯曲:将纸卷曲 连接:用浆糊等将物体连接 渍染:将折好的纸插入染出点染:用笔蘸色点在纸上。(3)学习塑造和制作不同形态的手工制品来表现自己的意愿。例如,平面与立体的玩具、礼物、布置环境的装饰物、演出的道具等。(4)在塑造和制作活动中,学习锻炼自己的手部肌肉和手眼动作的协调和灵巧。(5)学习干净、整洁、有序等良好的手工活动习惯。3、欣赏 幼儿美术欣赏教学是一种培养幼儿欣赏能力的教育活动,是指教师引导儿童欣赏和感受美术作品,“了解对称、均衡等形式美的初步概念,感受其形式美和内容美,从而丰富他们的美感经验,培养其审美情感和审美评价能力的教育活动”。具体地主要包括如下内容:(1)学习欣赏和评价幼儿可理解的各种美术作品、自然景物和周围环境的造型、色彩、构图所表现的对称、均衡等形式美。①欣赏对象及内容 :绘画作品:工具材料:水彩、水粉等。题材内容:人物画、动物画、风景画。存在形式: 年画、连环画、宣传画。雕塑作品:雕:从完整、坚固的坯土上把多余的部分删除。塑:用具有黏结性的材料联结成所需的形状。工艺美术作品:实用性,如:餐具、茶具、灯具、服装、玩具。陈设性,如:壁挂、地毯、陶艺。民间工艺,如:面具、脸谱、风筝、花灯。建筑艺术:纪念性,如:北京故宫、法国巴黎埃菲尔铁塔;宗教性,如:福建圆楼、北京四合院:桥梁,如:南京长江大桥、上海大桥。儿童作品:同年龄孩子有童趣的作品。自然景物,如:花草树木、虫鱼鸟兽。周围环境,如,室内环境(家庭、幼儿园)、室外环境(广场、园林)。②欣赏知识学习与技能的培养:形式分析:造型、色彩、构图,造型:物体的构图方式。如:线条造型、几何图形造型、涂染法、自然图形。色彩:认色(单颜色、同种色、类似色)、对色彩的喜好、均匀涂色。构图:形象在画面上所占位置。如:单独、并列、均衡、分层、遮挡构图。主题分析:如:创作意图、意义。对作品的联想:如:看到下垂的树叶想到秋天、身体不佳等。对作品的表达:如:采用对比、对称、均衡、统一、夸张。对作品的背景知识:如:艺术家的生平故事。(2)学习安静地、集中注意观察、欣赏的良好习惯,学习用语言、动作、表情等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

⑵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概念是什么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是满足学前儿童审美情感需要的情感教育,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是以培养学前儿童审美创造能力为核心的一种创造性教育。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是培养学前儿童手、眼、脑协调活动的操作教育。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意义:

1、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健全人格。

2、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有助于儿童大脑潜能的开发。

3、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有助于儿童一般智慧和想象、创造能力的发展。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一般目的:

1、培养学前儿童完满和谐的人格。

2、培养学前儿童的审美素质。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具体目标:

1、利用线条、形体、色彩等视觉造型要素培养学前儿童对美的感受与体验。

2、通过积极的美术创作活动,启发学前儿童用视觉造型要素表达自我的观念和情感,培养学前儿童表现和创造美的能力。

当前幼儿美术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在培养目标方面,早期美术教育中出现两个误区。

其一,把美术教育等同于技艺教育,认为教会孩子画出一张美丽的图画、做出一件有趣的玩具就完成了任务,把重点放在培养孩子的正确描写和表演能力上,把技能技巧的培养作为主要任务。

其二,把美术作为实施德育、智育的手段,作为完成某—中心人物的从属部分,没有自身的独立地位和体系。

2、在教育内容方面,强调对自然的模仿和再现。

模仿现实生活中的简单物体或图片是美术教育的主要内容,儿童作品中的成人化、模式化倾向非常突出,无论在一个班级里、一个幼儿园里,甚至是在全市、全省、全国的儿童作品展览会上,从花花绿绿的、各式各样的作品中,常常会看到许多带有模式化的人物、动物形象。

3、在教学方法方面,灌输法仍然被大量使用。

⑶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方法

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的方法,是指在美术教育活动中,为了达到活动目标,教师所采用的指导方式和幼儿在教师指导下的活动方式。教育方法的采用,应考虑幼儿的年龄特征、实际水平和美术学科本身的特点等。幼儿美术教育的方法多种多样,大致有以下几种。
(一)观察分析法
观察分析法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幼儿通过多种感官感知事物的造型、结构、色彩、运动模式等审美特征,用脑思考,进行比较的一种方法。其目的在于帮助幼儿积累内在图式,深化表象,使幼儿获得鲜明、深刻、完整的视觉形象,激起表现的愿望。
观察时,可以运用各种感官感知,包括用眼看、用手摸、用鼻子闻及用动作模仿等。如绘画“调皮的小猴”,教师不仅可以组织幼儿去动物园参观,还可以在参观后引导幼儿用动作模仿猴子调皮的各种表情、姿态等,这样更能激起幼儿创作的欲望。又如泥工活动“刺猬”,教师除了引导幼儿观察事物的外形特征,还可请幼儿轻轻触摸刺猬的刺,加深感受,获得更深刻的印象。
观察被看作是美术活动的基础,没有观察就谈不上分析。分析是指人的思维过程,是把头脑中的事物或现象分为各个属性、部分、方面,找到事物或现象的本质。如“节日的街道”欣赏活动,幼儿通过视听器官一下子就能感受到节日的热闹与喜庆。但这种气氛是从何而来的呢?必须引导幼儿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如远处的天空飘着彩色汽球,周围的树枝上挂满了灯笼,广场中间摆放着鲜花,四周插着彩旗等等,从而更深刻地感受理解热闹与喜庆,产生审美的愉悦体验。
示范与范例法
示范指教师把美术活动过程中的难点、重点直接操作给幼儿看,利于幼儿在直接摹仿的条件下,学习一些参加美术活动必需的关键的技术性的措施。
示范包括整体示范和部分示范。整体示范指教师把表现物体形象的过程连续地完整地操作给幼儿看,一般在幼儿学习新的技能时用。如幼儿刚刚进人中班时,纸工活动《牵牛花》,需老师从头至尾将折叠的过程操作给幼儿看。部分示范指教师把美术活动中的某一部分操作给幼儿看。如大班绘画“美丽的公园”,在活动中,教师只示范树与树的遮挡重叠的画法(当然该班幼儿美术基础较好)。美术活动中工具材料的使用方法示范也属于部分示范。
教师在示范时,应做到动作熟练、准确,让每一位幼儿都能看清楚。有时可视具体活动内容采取蹲下或走到幼儿的面前示范等方式。
范例是指教师提供给幼儿观察欣赏的直观教具,它可以是教师的范画,也可以是实物、图片、图书等。好的范例可以帮助幼儿了解、感受事物的审美属性,充实其视觉形象,丰富幼儿的创作内容;还可以扩大幼儿的视野,帮助幼儿体验多种艺术手法,提高其审美能力。 范例的选择必须符合以下标准:
(1)形象准确,线条清晰,色彩鲜明,大小适当,能反映事物的基本特征。 (2)具有二定的艺术水平,富有美感,能唤起幼儿的情感和兴趣。 (3)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容易为幼儿所理解和接受。 示范与范例的运用都对幼儿的创造性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在美术教育活动中教师应慎重思考,用得恰到好处。
(三)游戏练习法
游戏练习法是指通过游戏的形式,引导幼儿在愉快、积极的状态下学习美术技能,把视觉形象改变为视觉——运动形象,提高手眼协调能力,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游戏练习法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它的使用是灵活多样的,游戏性的命题、游戏化的练习方式、对美术成果的游戏性处理以及美术活动中游戏性材料的使用等,都可以把美术和游戏结合起来。如“吹泡泡”、“煮元宵”等游戏化的命题,能提高幼儿绘画的兴趣;如“装饰背心”,每不幼儿穿上纸做的背心,用水粉颜料在其他小朋友背上画。这种绘画方式的变化,使得幼儿学习的兴致很高。有时教师可以在美术活动中运用谜语的趣味性,增加游戏的成分,巩固绘画的技能。如教师出一些简单的谜语,让幼儿把谜面简单迅速地画下来。如“星星点点朵儿小,黄色小花缀细条,不要嫌它不火红,春天一来它报到。”(迎春花)。另外,喷洒画、泡泡画、滚画、印章画中牙刷、吸管、玻璃球、各种水果做成的印章,这些材料本身就给了幼儿极大的兴趣,激励了他们参加美术活动的热情。
(四)情感熏陶法
情感熏陶法指教师为幼儿创设宽松愉快的心理环境和充满感情色彩的情境,让幼儿在身心最佳状态下,产生追求美、表现美的欲望和热情,积极主动地去观察,去想象,去创造。
幼儿的美术活动是在其美术动机的推动下产生和发展的。这种内在的美术动机,有赖于教师对幼儿情感因素的调动。首先,在美术活动中,教师要为幼儿创设一个宽松愉快的心理环境。教师自身应对美术活动充满兴趣,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去,以生动的富有感染性的语言调动起幼儿对生活经验的回顾、体验。教师还应充分尊重幼儿的情感,信任幼儿的创作,不包办代替、指手划脚,建立起师生间真正的平等关系。这样,幼儿就会对美术活动感到亲切、有趣,能兴致勃勃地参加。
为了更好地调动幼儿主动投入到美术活动中的积极情感,教师可充分利用自然美好的环境进行引导,给予其美的陶冶。同时,创设充满情感色彩的审美环境,激发幼儿的兴趣,使之产生参加美术活动的内在愿望。教师可充分利用自然美好的环境进行引导,对室内外的环境布置、各活动区(角)的创设,应尽量做到和谐优美,造型生动,色彩鲜明,符合幼儿的审美情趣。如春天到了,教师可适时地带领幼儿春游,感受浓浓的春意和大自然的美景,激发幼儿创造的热情。在秋游活动时,教师可有意识地组织幼儿捡拾飘落的形状、色彩各异的树叶,引导幼儿制作树叶贴画、树叶喷刷画或叶脉书签等,供幼儿欣赏。在美术活动中,教师还可通过播放一些轻松、舒缓、抒
情的乐曲,造成一种美的氛围,来配合幼儿的活动,激发幼儿的想象和创作的欲望。

(

)
分层指导法

分层指导法是指教师依据幼儿的不同水平,对幼儿进行分层次的指导。其目的是促进每个幼
儿的发展。

分层指导法可以从目标分层、材料投放分层、指导分层、评价分层等几个方面去实施。

1
.目标分层

教师在每一个活动之前,应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了解每位儿。在制定美术活动的目标时,
考虑到对不同类型、不同水平的幼儿提出不同的要求。如对手眼能力协调好的幼儿,应要求他们
能表现细节;而对小肌肉发展不完善的幼儿,只要求表现物体的基本结构特征。教师应注重幼儿
自身的发展变化,挖掘每位幼儿发展的潜能,不断调整幼儿发展的目标。

2
.材料分层

有了目标分层,教师在为幼儿提供材料时,应考虑到依据幼儿不同能力水平提供材料。如折

“大公鸡”
活动中,对动手操作能力好的幼儿,
可有意识地提供一张以上的纸以及彩色水笔等,
让他们多折几个,并可添画涂色。

3
.指导分层

在幼儿美术活动中,幼儿描绘制作是一个重要的过程,教师需要巡回指导。在巡回指导时,
教师可针对幼儿不同的作业情况,采用分层指导的方法。这种分层巡回指导的方法受分层目标的
直接影响,仍然强调教师对每一位幼儿的了解。如大班绘画“美丽的公园”活动中,巡回指导时,
教师对能力强的幼儿重点引导其通过多种形象来表现公园的热闹和美丽,并根据画面需要,恰当
运用各种颜色表达其情感色彩;对能力中等的幼儿,则鼓励他们大胆构思,认真描绘;对能力较
弱的幼儿,
则首先要与他们一起谈论画什么,
帮助其确定主题和主要形象,
较为合理地安排画面。

4
.评价分层

这种评价,要求教师根据不同层次的目标、不同层次材料的使用,尤其是幼儿本身水平的不
同层次来进行评价,注重幼儿个体自身的纵向发展。

以上几种方法,在整个美术教育过程中,应根据活动的需要灵活选择,综合运用,并在教育
活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创造出新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因此,我们说,教要有法,教无定法,
贵在得法。



案例背景:大班年级组开展了《小小中国娃》的主题活动,其中就有涉及到我国的国粹——
京剧,由于大班幼儿的感知力、认知力较强,模仿能力有很大的提高,对新鲜事物很感兴趣,而
京剧与脸谱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新的,不十分了解的知识,幼儿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表现
欲望。在活动中,幼儿接触了京剧,并学习了由京胡伴奏,根据故事创编的京剧《龟兔赛跑》
,对
京剧唱腔的特点有一定的了解。本课选用了幼儿较为熟悉的人物形象与京剧片断使幼儿能够在了
解了京剧的角色、服装、音乐、脸谱等特点之后,利用各种材料创造性地制作京剧脸谱,旨在让
幼儿在制作过程中,进一步巩固对京剧脸谱特征的认识,同时也促使幼儿动手能力、审美能力的
提高,并在自己亲自动手后体验京剧表演的快乐、享受制作京剧脸谱的成功带来的喜悦,增进幼
儿对京剧的认识,培养幼儿喜爱京剧及中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案例观察及分析)

1
、以京剧导入活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我放了段
《西游记》
的京剧片断,
然后拿出孙悟空的脸谱用京调对孩子们说:
“奉观音菩萨之
命,
俺要保护我师傅唐僧去西天取经,
等我取经回来了,
再到幼儿园来做客。

这番带京剧唱腔的
话立即引起了孩子的共鸣。突然有个声音用京剧的唱腔回答:
“好的,祝你早日取经回来。
”我寻
声望去,原来是涂荣峰。这个孩子平常上课回答问题都妞妞捏捏不肯,今天怎么„„。涂荣峰的
唱声引来了孩子们一阵笑声,我马上走到他身边,用“孙悟空”脸谱摸摸他的头,表扬道:
“涂荣
峰真能干,会和孙悟空对话了,你们会吗?”只听又有几个孩子在下面小声地用京剧唱腔唱着,
于是我马上鼓励道:
“呀,我们班的小朋友真棒,这么多人都会唱,可是孙悟空听不到,我们大家
都来唱,
孙悟空就会听到了。

孩子们在我的鼓励下,
都大声地很有表情地用京剧唱腔复习了京腔
的《龟兔赛跑》
。唱声刚落,孩子们都开心的笑起来了„„我用“孙悟空”依次摸摸孩子们的头,
给他们以鼓励。忽然有个孩子说:
“老师,你这个孙悟空真好玩,能不能让我玩一下?”这是涂荣
峰的请求,
还没等我回答,
孩子们生怕我给他玩而轮不到他们了,
就抢着说:
“也让我也玩玩吧?”
于是我说:
“那就不如这样吧,我们每人自己做一个不是大家都可以玩了。


(分析:从孩子们的表现可以看出,由京剧直接导入活动的效果不错。教师让幼儿观看《西
游记》片断引出“孙悟空”的京剧脸谱,并以京剧唱腔引题,马上勾起孩子们对京剧唱腔的回忆,
情不自禁地以京剧唱腔回应,产生共鸣。涂荣峰这孩子虽然平时很活泼,模仿力很强,但在前几
次的欣赏京剧活动中,叫他上来唱几句,他都不肯。几乎大部分的孩子都会唱但都不肯在集体面
前表现。当涂荣峰的唱声结束,孩子们笑了,但这不是嘲笑,而是羡慕的笑,孩子们不敢唱而他
那样敢于表现自己,可见他是真情的流露。基于孩子们情感发展的需要,我马上鼓励全班的孩子
和涂荣峰一样,结果孩子们都不怕难为情,高声的唱了出来。这要是在平常,就算我说破嗓子也
没人敢唱。所以说直接有效的导入,引出活动,及时关注幼儿的兴趣点和情感发展的需要,适当
地抓住良好的教育时机,可以为幼儿提供展示表现的平台。不要刻意地追求与教案一模一样,在
课堂中应灵活掌握突发事件的应变对策,说不定也有意外的收获,而且能保持幼儿的兴趣,顺利
地自然地让孩子对京剧脸谱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调动孩子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⑷ 美术教育学前教育是什么

美术教育是人类社会一项重要的文化素质教育活动,美术教育历来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幼儿园整体课程的改革,在综合教育中,美术活动仍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教师必须以美术的要素为纲,有系统、有顺序地组织和设计美术活动。学前美术教育内容设计必须注意内容的范围。
由于学前美术教育是作为促进儿童人格健全发展的途径和手段,因此学前儿童美术学习的内容范围包括以下方面:
1、美术学科知识。包括与美术学科相关的工具材料的知识、审美知识。
2、美术知识。属于言语信息范畴,主要指美术工具材料的名称、造型、用色与选色、构图方面的知识。
3、学前美术教学。是用美术作为基本载体而展开的教育教学活动。

⑸ .什么是学前儿童美术

学前儿童美术是指学前儿童所开展的一切美术活动,包括学前儿童对美术语言的思考、领悟、学前儿童对美术材料的操作游戏、学前儿童美术创作过程与作品;狭义上说,学前儿童美术是指学前儿童所从事的美术活动,即绘画、手工和美术欣赏。其中狭义的含义中,依据绘画活动所使用的工具、材料及表现形式可将其区分为油画棒画、水彩笔画、水粉颜料画及手指画、棉签画、刷子画等;依绘画活动的性质又可将其区分为命题画、想象画、故事画等。

⑹ 怎样理解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涵义

学前美术教育的概念

学前儿童的美术教育,从美术角度来讲是延续和发展人类的美术文化而实施的教育的最初环节,这种价值取向将美术本身及其功能视为首要的东西。幼儿阶段是实现这种价值的最初阶段,它为这种价值的完全实现打下了基础。

从教育角度来讲是以美术作为教育的媒介,通过美术教育,追求一般幼儿教育的价值。具体地说,就是通过学前儿童美术教育,顺应儿童的自然发展,保证儿童身心的健康成长,培养儿童的道德感、审美情趣、认知能力、意志品质以及创造性。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立足于真、善、美的和谐统一,要求艺术渗透整个教育过程,使幼儿能按照其本来面目健康成长,最终成为艺术的、完美的人。

一般来讲,学前儿童的美术教育是以教育为取向的普通美术教育为主,但又和中、小学校的普通美术教育有所不同,学前儿童的美术是他们本真的生命活动。儿童的美术活动就是一种成长性需要的满足,没有直接的功利性,以活动过程本身为目的、为满足。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学前儿童的美术也是一种特殊的纯艺术的领域,它的着眼点是美术本身,即由美术本位出发的美术取向的美术教育。因此,以教育为手段,对学前儿童传授一些基本的、简要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在美术文化的意义上进行发展和延续也是必要的。当然,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和家长不能用成人的审美标准和意志去规范和扼杀儿童与生俱来的创造性和绘画热情,使儿童的绘画失去儿童特有的天真、稚拙和淳朴。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意义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最重要的是给幼儿自由表现的机会,给予幼儿亲身体验的机会。
1、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
2、在艺术活动中面向全体幼儿,要针对他们的不同特点和需要,让每个幼儿都得到美的熏陶和培养。对有艺术天赋的幼儿要注意发展他们的艺术潜能。
3、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
4、在支持、鼓励幼儿积极参加各种艺术活动并大胆表现的同时,帮助他们提高表现的技能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