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三岁宝宝应该怎么教育
扩展阅读
儿童便秘用麦冬多少克 2025-01-21 16:15:13
同学毕业留念怎么写 2025-01-21 15:58:29

三岁宝宝应该怎么教育

发布时间: 2024-02-26 23:37:51

㈠ 孩子已经到3岁了,这个时期的孩子需要进行哪些教育

生活自理

这个阶段的孩子应该教会他基本的生活自理,如穿衣脱裤,帮忙打扫房间等。我每个周末,都会固定带他打扫房间,和我一起做水果沙拉、香蕉奶昔等,多让他做家务,参与生活的方方面面。既能培养他的自理能力,还能增强他的责任感。

情绪管理

这时期的孩子多少会有点叛逆,遇到不如意的事很容易暴跳如雷。情绪管理在这个阶段非常重要。我给孩子买了很多情绪管理类的绘本,如《情绪小怪兽》等,让孩子学会认知情绪,表达情绪。这样孩子在情绪来临时,懂得如何表达,家长也能更好的应对。

操作能力的高低,往往决定宝宝将来学习种技能的快慢、准确性与牢固程度以及能够到达的水平,所以可以经常让孩子参与这个游戏。毛球难度通关,可以加大难度,换去圆润的硬物等。让孩子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就掌握了这项技能。

艺术培养和阅读培养

这个艺术概念相对比较难,除非家长是专业这块的。不过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听听一些些歌曲,孩子听歌曲中下意识的晃动身体,也可以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阅读相对比较简单,就是给孩子读取绘本,多读几遍后,孩子可以看出图画知道这个故事,加深故事理解度

家庭教育不是说什么年龄必须开始的,应该是从孩子一出生就要有意识的教育孩子。希望能帮到你。

㈡ 如何正确教育3岁小孩的方法

教育孩子的最好方法是既要严格,又要温柔,老是对孩子大吼,影响孩子大脑发育。对于三岁的小孩子,怎么教育才是好的呢?下面就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正确教育3岁小孩的方法,希望对你有用!

正确教育3岁小孩的方法
1、家长要给孩子做好榜样

孩子3岁了,模仿能力很强,这时,家长想教育好孩子,需要从自身做起,比如吃饭不看电视、不多说话,早睡早起等,孩子看到家长的做法,也会跟着学习。

2、 多让孩子参与实践

3岁的孩子动手能力很强,在教育孩子时,要多让孩子参与实践,比如让孩子自己拿碗筷、搬凳子等,要让孩子体验到动手的乐趣。但是一些危险的事情,比如拿热水杯等就要小心了,大人必须帮忙。

3、多通过游戏教育孩子

3岁左右的孩子非常喜欢游戏,通过游戏教育孩子,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特别适合那些不喜欢被管教的孩子,通过比如模拟厨房等游戏,让孩子学会做家务等。

4、把握一切机会,对孩子进行教育

父母要经常对孩子说:人的很多愿望是无法实现的,有的时候,我们必须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当孩子放弃了自己不合理的要求时,父母应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让他的心理产生一种愉快感,促使他产生更多的积极行为。
3岁宝宝教育方法
1、三岁宝宝智育的培养

早期智力教育要开发孩子的智力,发展他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及想象力,还有口语表达能力。为以后的教育奠定基础。要培养孩子的智力、学习习惯及兴趣,千万不可以将认识了多少字,学了多少算术作为智力高低的评判标准。

2、三岁宝宝德育的培养

指对孩子的品德教育,有三种因素,品德认识、情感及行为。孩子此时对事物认识水平低,只能理解直接、简单的事物。孩子模仿性强,如不主动教育,会学会很多不良行为。所以,品德教育要细致把内容渗透入生活中。

3、三岁宝宝美育的培养

指对孩子的审美教育。很多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可以让人产生美感,孩子的审美教育要培养有意识体验美、教初步技巧,表现美感。艺术形式可以引起孩子的注意及兴趣,歌曲、乐曲、舞蹈、诗歌、美工及文学作品等可以。
教育三岁小孩的注意事项
给孩子自己学习的机会

一岁半到三岁的小孩不停地在跑跳,攀爬,询问,不停地找各种感官刺激。这时如果你限制他的自由探究,他就会反抗。当他要发展的独立性受到阻碍的时候,他就会不开心,外在表现就会是我们常说的“terrible two可怕的两岁”。这个时候如果能提供孩子更多学习的机会,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竞争力,比如有很多可帮助学习的资料玩弄,有很多机会练习语言,他们就不会把果皮往天花板上扔,也不会故意把垃圾桶弄倒了。他们仍然需要和以前一样,多接触事物,以便经由刺激,向脑子里多输入资料。他的视、听、嗅、味、触等感官接触越多,将来就会越聪明。

帮助幼儿学习语言

这个年龄的小孩不乖或吵闹,多是因为无力使用语言来向父母表达他们的需要。父母可以在日常生活环境中教会他们描述的词语。比如说穿衣服的时候可以说明每一件为他穿上的衣服,这是白背心,蓝短裤,粉红外套,当他了解与会说之后,你可以让她自己选择穿衣。总的原则就是把日常生活会碰到的所有物品都解释给小孩子听,不要简单地用这个,那个来代替。除了描述物品的词语,还有表达情绪的词语。什么样的情况下是开心,高兴,教他们能够描述自己的情绪。如果孩子在这样锻炼下听和说的能力都很强,父母就可以说明一些安全守则,解释一些规矩,就不用动手打他们来树立规矩了。

两三岁的孩子,对语言都有敏感性,所以他们对有声韵的儿歌,新诗、古典的诗词等,也很有兴趣。跟他们多念几遍就能轻松背诵唐诗了。

幼儿在语言敏感期的时候对于学习第二或第三外语也是非常容易的。假设一个孩子在家里说一种语言,在学校里学第二种语言,在另一个补习班里学第三种语言,这个时候孩子根本不知道他在同时学习三种语言,他只知道在某一种情况下,对老师说某一句话用一种方式,对另一个对象,这句话必须用另一种方式说出。而且这种语言随时调整的能力,在脑子里不但不会搅混,而且非常自然有效。所以这个时候教小孩子外语的话,不用通过翻译的方法,而是直接用外语教他们外语。

要让幼儿了解因果关系

在孩子一岁半的时候,正是教他所做的动作或行为,与发生的各种结果之间关系的时候。小孩正应学习了解,他如果怎样做,就会产生怎样的结果。有一天我就把这个教导运用到我家娃身上。小姑娘看我用刀切橙子就非要来拿刀,我就说,“这个刀是只有大人才可以用的,小朋友要去用楼下的玩具刀,如果你用真刀,你的手就会被打,因为真刀危险,划到你的手会痛”。说完我就把刀放在桌子上,我们继续吃划好的橙子。小姑娘肯定第一时间会去拿真刀嘛,说看一下,然后就被我打了一下手,刀继续放到桌子上。然后她不死心地说,我拿给外婆,想继续去拿刀,手一碰到刀就又被打了一下,然后刀继续放在那里。又试了几次接连被打之后终于放弃了,去楼下拿了自己的玩具刀来玩,口里念念有词道“真刀不可以”。整个过程我都保持微笑状,也不高声喝斥,保持正常语速跟她讲行为的后果。后来那把刀还是一直安静地躺在那里,她也不再去碰了。这种年龄的小孩,一定要教他学会服从,而且某些情况下必须绝对服从。小孩子对大人说的“不可以”,必须明白其意义并要服从。

尊重孩子的坚持

为什么小孩一个故事听了七八遍还不生厌?因为他要听结果是不是跟以前一样。为什么小孩吃饭时总是用他专用的碗盘?为什么睡觉时一定要把洋娃娃摆在枕头边?他要看看明天这些东西有没有变化。为什么他总是画一样的图形?总是重复某个东西的名字?因为他要记熟练好。科学家在实验室常会反复做实验,目的是要证明他想出的一个理论是否正确。小孩也是一样,他要由自己想出的主意中得到结论,因此常常动手去摸弄,常常把一些东西固定成某个模式。他这些动作,虽然自己还不能说明,但是也非常合乎科学的道理。所以家有一岁半到三岁小孩的家长最好有些耐心,尊重他们的坚持,让他们的小脑袋多存储些刺激,对他们以后的学习兴趣是很有帮助的。

教幼儿做事的程序

两三岁的小孩,都开始渴望有能力掌握自己生活中的一切事物。如果父母肯花时间,教他们多种工作的技巧,孩子们常会很高兴地学,学会后也会觉得很满足。很多父母不知道或不愿意去想,怎样教或教孩子做什么,其实例如洗手、系鞋带、扣扣子、摆桌子等,都可以教孩子做。大人认为再简单的事情,教小孩子做的时候,也要分成许多步骤,慢慢地示范给小孩看。用把动作分解的方法,可以教两三岁小孩帮忙做很多家事工作,如擦拭桌面、剥豆角、洗塑料餐具、整理书报等。这些事情他如果会做后,会感到非常满足。最重要的一点,你要注意到,教导孩子学习这些技巧,是因为他学会后,能够变得更加独立自主,能够得到快乐。所以当他擦拭家具,洗塑料餐具时,要做多久随他意,不必加以干涉。另外就是孩子不想学或尚没有能力去学做的事情,也不可勉强他去学,完全随着他的兴趣。看他对什么感兴趣就顺着教他。

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

一岁半到三岁的小孩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玩的,教育学家也是提倡在玩中学习。书中有指出十类的玩具是对孩子的学习有帮助的,仅供参考吧

1. 有脚架的大型放大镜。大型的沙漏。

2. 成套的积木、碗盘和水桶等。可接球的小型篮球筐。

3. 一套原木制的建筑积木,包括有正方形、长方形、各种三角形、圆形、半圆形和柱子等图形。

4. 手电筒、时钟板、各种可为娃娃设计组合的衣服、帽子等。

5. 只能在框子里移动的拼图板、魔术方块等。

6. 室内的连台阶的滑梯、各种脸谱、大块磁铁等。

7. 简单的节奏乐器,像小鼓、铃鼓、小木琴等。

8. 可拆卸组合的车辆和玩具、可组合的房屋。

9. 各种活动拼图版。简单的地图拼图版。

10. 小孩可以操作的简单录音机。带动物的农场模型等。

猜你喜欢:

1. 老师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是什么

2. 家长正确教育孩子的方法

3. 教育孩子的正确方式是什么

4. 家长教育孩子正确方法有哪些

5. 教育孩子的基本方法是什么

㈢ 宝宝3岁了 早教怎么进行

3岁以前的孩子的学习都是在游戏中进行的。所以对宝宝最好的教育是多和孩子进行游戏,多进行亲子互动。父母是宝宝最好的老师,而且父母的言行对孩子都有很大的影响,所以你希望孩子怎么样,你自己也应该怎么样。如果你希望孩子懂礼貌,那你也应该懂礼貌;你希望孩子爱学习,那你也要每天学习。

㈣ 三岁孩子应该怎么教育

一、奖正毁惩教育

不要一味的迎合孩子的需求,他说什么就是什么。

二、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

父母不要任何事情都帮孩子做决定,其实孩子三岁的时候已经有一定的主见了。在一些小事情举庆备上父母可以跟孩子一起商量来进行。

三、培养孩子的同情心和爱心

父母可以多差数带孩子去做一些有爱心的事情或者一些公益活动,或者养一些小动物,试着跟小动物相处。

四、跟孩子读绘本

晚上睡觉之前给孩子读绘本的时候,家长可以扮演里面的角色。然后培养跟孩子的一个亲密情感。

五、带孩子见世面

这里的世面就是多带孩子出门.让孩子不怯生,多跟一些同龄人交流,多接触一些外面的世界。

㈤ 三岁多的宝宝怎么教育

每个孩子是不一样的,没有一种方法是适用于所有孩子的,所谓因材施教,要根据孩子的性格来制定教育方法。以下是我认为比较通用的建议: 1.最重要的是家长的言传身教,孩子的行为很多都是父母那的反映。家长的品行端正,耳濡目染出来的孩子肯定是端正的。 2.正向的鼓励要好于管教。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要让孩子对他做的事情感到有成就感,这样能有利于培养他的自信。 3.要勇于管教,及时管教。对于孩子不好的行为要及时纠正。纠正绝对不是带着情绪去打骂孩子。而是给他定规矩,讲究原则,让他知道什么不该做,做了有什么后果。管教他不是为他不犯错误,而是让他知道要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

㈥ 三岁幼儿该如何教育

导语:生活中,两三岁的宝宝经常一边玩一边自言自语,这正是他的“计算机”处在运算的过程中――通过模仿语音进行思维,学习表达语言的具体表现。有了这段自言自语的学习过程,幼儿慢慢消化吸收“鹦鹉学舌”来的语言,大脑的思维真正把语音的外壳与语义结合起来,他的语言能力就会发生质的飞跃。

三岁幼儿该如何教育

三岁宝宝教育之需注重情商的培养

1、提升宝宝与人沟通的能力

对于孩子的情商培养,爸爸妈妈们需要注重培养宝宝的交际能力。其实宝宝最好的沟通对象就是自己的爸爸妈妈。父母需要抓住与宝宝相处的机会,选择合适的话题,与宝宝进行沟通。父母多问孩子一些幼儿园中发生的事情,还可以询问宝宝与其他小朋友之间的感情。这些小小的问题,都是启发孩子情商的关键,还可以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2、训练孩子的爱心以及同情心

人之初,性本善。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父母需要进行适当的引导,让宝宝了解在生活中需要保持一颗善良的心以及一颗同情心。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借助关爱小动物等方式,培养孩子的爱心。

三岁宝宝教育之需注重智商的培养

1、利用故事训练宝宝的语言表达能力

当孩子处于三岁的时候,宝宝已经具备一定的语言能力。我们得注重对于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最可靠的方式就是利用讲故事的方式进行。爸爸妈妈们可以选择一些浅显易懂以及短小的故事。这些故事需要有一定的教育意义。爸爸妈妈可以为孩子讲解故事,之后让宝宝听了之后用自己的话复述出来。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用简单的话陈述。这也是训练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方式。爸爸妈妈们要注重故事的选择,具有教育性以及简单易懂是非常关键的。

2、利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训练宝宝应变能力

对于宝宝的智力发育,我们得注重生活经验的培养。智力是能力的一种,我们想要提高宝宝的智力,还得提高宝宝的实践能力。不过,孩子还很小,难以有实际的锻炼机会。最有效的方式就是选择角色扮演的方式训练孩子的应变能力。我们可以为宝宝营造一个模拟性的情境,比如医生救人或者是警察指挥交通或者是扮演卖家和买家的角色。模拟生活中的情境,锻炼宝宝的实践能力,增加宝宝的社会经验。

3、抓住机会为宝宝普及知识

生活中处处都存在值得传授给宝宝的因素。对于三岁的小孩来说,他们的知识层面还非常的浅显,对于生活以及这个世界的认识非常的少。为了增加宝宝的知识层面,提升宝宝的智力。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为宝宝讲解生活中的一些小常识。比如,我们和宝宝逛街的时候,可以为宝宝讲解路上的红绿灯的常识。

三岁前该怎样教育好小孩

1、学习生存

根据孩子的年龄特征培养其基本的生活、生存等方面的能力,使孩子有一些生活常识,如热了知道脱衣服,电是不能去碰的等。一般来说,3岁以前的孩子主要是培养其行动思维,学什么做什么,如吃喝、坐卧、行走等,注重活动实践能力。

2、学习分享、合作与竞争

孩子由于正处于自我意识的形成期,容易表现出自我中心的特点。通过与同龄伙伴的交往,通过家长的教育与指导,培养孩子学习现代社会对人素质的基本要求:分享、合作与竞争,塑造孩子健康的个性,为孩子的社会化奠定良好的基础。

大量的科学研究表明,2~4岁是幼儿学习语言、培养语言能力的关键期,错过了这个关键期,就会在其心理上造成某种缺陷,甚至终身无法挽回。我们都听说过“狼孩”的故事,当已经长大的“狼孩”回到人间,尽管人们为他的康复花了很大功夫,也无法彻底恢复他的语言和人性。所以,抓住和把握幼儿学习语言的关键期相当重要。

3、语言与思维关系密切

通俗地说,语言现象类似于计算机,是一个完整的信息输入、处理和输出的过程。当人“听”的时候,语言是以声音的形式进入你的听觉器官(耳朵),即输入的第一信号。只有当第一信号经过消化处理,变为第二信号刺激大脑的听觉语言中枢,才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语言。之后,我们才能在大脑思维的'基础上,把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通过发音器官(喉咙和嘴)“说”出来。这一整套的程序说明:语言和思维是相互依存,处在一个不断运行调整的过程中,就像计算机要获得数据需要不停地运算。

三岁幼儿该如何教育

智商方面:

1.早期阅读: 每天和他一起看一篇故事,用家里的大狗考利或者再去买一些以图片为主的故事书。故事要短小精悍,讲故事的时候注意加入一些形容词或者成语,丰富他的语言能力。给他讲故事的同时要求他复述,或者让他自己看着画面编故事。无论他编的是什么,都要鼓励他说下去,刚开始时可以帮助他一起编。

2.角色扮演游戏:和他一起玩看医生,来客人了,去家乐福购物,警察叔叔抓坏蛋等游戏,自己编一下游戏内容,稍微丰富一点。你和宝宝一人扮演一个角色,如看医生的游戏,一个扮医生,一个扮病人。平时教他注意观察所扮演的这些角色。

3.增加知识面:可以通过在路上看到的任何事物来增加他的知识面,如各种动植物和建筑的名字,各种商店的用处,以及看着天空给他讲一些天文学方面的知识。

4.配合幼儿园的课程,复习学过的儿歌,唐诗和英文单词。

情商方面:

5.品质的培养:每天抽一定时间和他聊天,让他讲讲幼儿园的生活,然后灌输一些好的品德。也可以通过读故事的方式灌输,一个故事讲完后用简单的话总结这个故事所体现的那些好的品质。不断重复,加强印象。

6.爱心和同情心的培养:利用一切机会灌输他必须具备爱心,知道关心别人,同情弱者。这点你可以看宝宝主页上的一篇成长日记“爱心的培养”。比如小郭问我要衣服的时候讲了那个孩子的故事,他只有一岁,妈妈不要他了,自己走掉了,我就把这个孩子的故事告诉了他,让他自己去把那包衣服给小郭。平时在路上看见乞丐也可以对他说说他们很可怜之类的话。还可以要他爱护动物和植物。

7.独立自主能力的培养:让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提供机会让他决定一些事情,比如穿衣服给他两件衣服,让他自己选择喜欢的;出去玩可以让他选择玩的地方。平时他要自己做事情,尽量不要拒绝,如果要拒绝,需要告诉他原因,并对他的这种热情给予肯定。

8.以赞赏教育为主,多表扬,多鼓励。不要打孩子,那是最伤害孩子心灵的。不要讲粗话,注意以身作则。

三岁幼儿该如何教育

1. 让宝宝聆听周围的声音

正常的宝宝,出生后便能聆听周围的一切声音:在房间里挂一个风铃,让宝宝听听风铃发出悦耳的声音;听听厨房里放水的声音,锅碗瓢盆碰撞发出的声音;听听大自然的风声、雨声;听听爸爸、妈妈、外公、外婆等说话的声音;或给宝宝听不同乐器的声音,如口琴、笛子、电子琴等;或多放一些优美的古典音乐给宝宝听。

2. 教宝宝制造好听的声音

当宝宝6、7个月能坐立时,可以教宝宝制造各种好听的声音。如用小木棒敲击翻过来的桶、锅、盆、陶器等各种能敲出好听声音的物品;将小石头放入废弃的塑料瓶中,让宝宝摇一摇,听听会发出什么声音;给宝宝一个塑料袋,让他随意地揉、扯、甩,听听是什么声音;有条件的,妈妈也可以敲打真正不同的乐器,经常这样训练,可以增强宝宝的节奏感。

3. 和宝宝一起做有节奏感的游戏

用拨浪鼓、铃鼓打出有节奏的声音让宝宝听,然后让宝宝自己拿着敲打;让宝宝坐在妈妈的腿上,一边给念有节奏的儿歌,一边使宝宝身体跟着节奏振动;让宝宝做各种模仿动作,如打鼓、吹喇叭,或学兔子跳、小鸟飞等。

4. 经常播放好听的经典名曲

3岁前宝宝的听觉能力是最为敏感的,也是训练其音感的最佳时期,因此,从宝宝出生起,妈妈就可以给宝宝唱摇篮曲,或经常播放一些优美的、好听的经典名曲。如莫扎特、肖邦、舒伯特等伟大音乐家的作品,听熟后要经常进行更换,宝宝在多次反复的听唱中,产生熟悉的感觉,从而体会到乐曲中的节拍、音调及强弱,这样宝宝的听力也会有所提高,有助于宝宝的语言学习、增进记忆力、模仿力和专注力。

㈦ 3岁小孩应该教什么

孩子长到3岁,已经学会了许多本领。如能自如地独立行走;能自己洗手、进食、进行游戏;能用言语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等等。美国一心理学家认为,儿童智力发展和17岁成熟期的智力水平相比,4岁时已获得50%,3~4岁儿童,已具备了人所具有的各种基本特征和“本领”,但这些本领的获得,是和成人的引导帮助有很大关系...的。那么,对3~4岁的幼儿应当进行哪些家庭教育呢? 3岁左右是掌握口头语言的关键年龄。家长一定要重视对儿童的语言引导,这对孩子的智力发展至关重要。3~4岁的孩子能掌握本民族语言的全语音,会说1000~1500个词,会说合乎语法规则的简单句子。但由于对词之间的关系掌握不好,常出现用“个”代替其它量词的现象,如说“一个鸡”“一个马”等。为了引导孩子正确选用词汇,可以和他做一些填词练习,如“我家有一(只)猫,”,“我骑着一(匹)马”等等。 3~4岁孩子说话不连贯,有时要靠手势和表情帮助,可以通过看图说话的儿童教材,帮助他学会连贯地叙述,正确地表达。 教3~4岁孩子认字,必须有耐心,从最基本的常用字开始。比如首先学习数字及笔划简单的名、动词。 在认数方面,3~4岁的孩子应学会从1数到10,手口一致地数由1~10的实物。另外还应教会孩子认识简单的几何图形,如方形、圆形、三角形,会比较生活中两个物体的大小、长短。 3~4岁的孩子应掌握一定的常识。如能说出家里有什么人,知道尊敬父母,对人礼貌,认识自己的幼儿园,习惯过集体生活;认识常接触的日常生活用具,常见的交通工具,知道祖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知道国旗的颜色等。知道“六一”儿童节是小朋友自己的节日;“十一”是国庆节;认识四季的明显特征;认识常见的家禽、家畜和二、三种野兽如老虎、狮子、大象等;认识早晨、晚上、白天、黑夜和上下前后。 为了扩大孩子的常识范围,可采用和孩子聊天讲故事的方式,也可以结合在电视或幼儿读物中看到的有关内容进行教育。还应有目的地陪孩子一起散步、郊游或游玩动物园,同孩子做一些有益的游戏,将教育寓于游乐之中。 对3~4岁的孩子,还应进行音乐、美术和手工方面的教育,如教孩子学习正确的唱歌姿势逐步作到用自然的声音唱歌,做到不说歌、不喊叫,呼吸正确,知道歌曲名称,懂得歌词内容。另外应教会孩子按音乐节奏做简单的舞蹈动作。掌握正确的提笔方法,认识并使用红、蓝、绿、黑几种颜色,学会按一定笔划做画。学会折纸方法,会折数种物体或玩具(购买玩具)如钱包、小燕子、小船、衣服等。

㈧ 3岁孩子应该怎样教育

三岁的孩子开始出现第一逆反期的.这个时期他们有对事物的看法,所以不会像3岁以前听从父母的话。那么,3岁的孩子怎么教育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3岁孩子应该怎样教育,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3岁孩子怎样教育

一、加强早期教育:

①语言:鼓励孩子多说话。通过玩具、看图说话、讲儿歌等促进语言发展。多给孩子讲故事。与孩子说话时,态度应和蔼、亲切。

②运动:通过游戏、模仿操、拿笔划道道等活动,促进孩子肢体大运动和精细运动。

③心理:家庭气氛和谐,孩子做错事时以理教育,维护孩子的自尊心,激发向上的心理。

定期健康检查,预防疾病。

预防意外事故:家中的电源、热源等易引起幼儿外伤的设施应放置在孩子不容易拿到的地方。

做好计划免疫:此期应进行百白破类毒混合制剂的强化接种。

二、学龄前期

学龄前期指3~6岁。学龄前期儿童体格生长仍稳步增长。神经心理发育迅速,精细动作发育接近协调;语言、思维、想象力日渐成熟。此期的孩子不仅会自己穿脱衣服,书写数字,玩精细玩具,而且好奇心大,喜言多语,多动。如饮食无规律,吃零食过多,则影响营养的摄入与吸收,易患贫血、厌食、营养缺乏等疾病。

(一)保健要点:

1、合理膳食:食物应多样化。定时进食、少吃零食,不挑食,甜食和冷饮食限量摄入。

2、学前教育:学前教育有极重要的作用,该期的教育为入小学好基础。学前教育包括:学习能力、分辨是非的能力及品格、毅力的培养。

3、合理安排日常活动:保证充足的营养、睡眠。多进行户外活动、游戏等。家长应培养孩子正确的坐立、书写姿势。看电视的时间不过长,每看半小时到1应休息一下。

4、定期健康检查,按时免疫接种。每半年到1年检查一次,家长应带孩子到指定的社区医院进行血压、龋齿、视力、吃力、贫血的检查有异常及时矫治。

5、预防意外事故。学龄前儿童活泼好动,少有主观感觉疲劳,而对外界环境的危险因素的危害意识不到,因此,外伤,药物、毒物中毒,交通事故的情况相对较多,家长及保育人员应教给孩子交通安全知识,如不要在大街上玩耍,穿越马路要有家长带领,应注意躲避汽车、自行车等知识。家中的药物及不能食入的有毒物品(蟑螂药、老鼠药)应放置在孩子拿不到的地方。

(二)父母教育孩子的态度

1、允许宝宝撕东西、揉东西

1~3岁左右的孩子,脑海中开始浮现物体的形象,对创造东西的游戏逐渐感兴趣。但此年龄段的宝宝,小肌肉发展还是很有限的,手指也不太灵活,所以,做出来的东西常常跟他所想的不符合。父母可先教他玩一些简单的游戏,如,撕纸或把纸揉成团,这不仅能培养他的手指灵活性,还能发挥其创造力。

2、正确对待宝宝的提问

1-3岁宝宝身心发展迅速,好奇心越来越强,会经常反复地问“这是什么”、“怎么回事”等等,有时甚至会问一些连父母都非常为难的问题。宝宝好奇、好问是一种好现象,说明宝宝有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这也是他善于思考的表现。……

从小给孩子制定严格的标准,规范孩子的行为,真正做到明是非,懂道理是很重要的。这样可以让孩子从小养成严格要求、奋发向上、乐观自信、规范行为,明辨是非的目的。具体做法如:1.让孩子知道学校的规定都是有道理的,即使存在缺陷也是在不断完善中,所以作为学生要严格执行学校的规定,做遵守纪律的模范。2.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作业完不成是一种渎职行为,所以在完不成作业的情况下家长可以强制不允许看电视、上网,没有商量的余地,其实这样时间久了孩子也就习惯了。3.教育孩子要有感恩的心,让孩子从小感谢社会,感谢老师,感谢家长,感谢同学。例如:孩子小学毕业后我请小学老师吃饭,小学六年都没有请过,老师不理解。我和老师说我请老师的目的不是我感谢老师,因为教好孩子是老师的职责。而我的目的是刻意培养孩子有一棵感恩的心。4.我们在制定标准,规范孩子行为的时候,一定要和孩子一起,让孩子参与,这样就会增加其主动遵守的自觉性。

三、父母对孩子教育的心态

1.蹲下去.

这不仅指身体上的蹲下去,而是指心态上的蹲下去.有时候你提的很好的建议小孩不接受,一般的家长就会大发雷霆.其实,你应该考虑一下你的建议对于小孩来说是否合适.不妨换一个角度,从小孩的角度去想一想.一般的母亲都喜欢逛商场,但小孩子不一定喜欢,为什么?你蹲下去看一看,你就会发现:你看到的是琳琅满目的商品,他(她)看到的是琳琅满目的腿.你如果埋怨他(她)不听话,你有道理吗?所以,在小孩不听话的时候,最好换一个角度去想,这样,教育的效果可能会更好一点!

2.走过去.

小孩为什么不愿与大人们交流,不仅仅是什么代沟的问题,更主要的是我们这些成人总是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出现,不愿做他们做朋友.试想你整天摆出一幅长者的脸孔,以一种教训的口气,不停的抱怨,不停的责备.他怎么会听你的话呢?我开家长会的第一句话就是:请大家关上手机,认真的听两个小时;如果你连两个小时都坚持不下来,你有什么资格来责备你的小孩,要知道他(她)每天在教室里要坐上八九个小时,不说学习,光只是坐都不好受,可是我们有哪位家长能体会小孩的苦处呢?

我与自己的小孩是最好的朋友.我从不责备他,当然有问题的时候,我只是帮他分析产生的原因.所以我与小孩的关系很好,他也很乐意向我讲一些他的趣事或苦恼,和我探讨一些他这个年龄不懂的问题.这样做当然不够.我一星期,不管工作多忙,总是要抽出一两个晚上的时间与他一起活动活动.比如,打球,散步,读书,看电视什么的.所以要想小孩与你交流,作为家长,必须学会与他成为朋友.

3.放开手.

现在的小孩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生活自理能力差是不争的事实.怎么造成的呢?还不是我们大人们的原因。在家里,你什么事都给他代劳了,他用什么来锻练自已的能力?而我们往往却给自己找一个借口:只要你学习搞好了,其他事不用你操心。这里,我们恰恰忽视了一个重要的问题:生活的能力与学习能力的相通性,或者说相互促进性。我的小孩从三岁起就开始自己穿衣,平时的日常生活的一些事务全部由他自己独立完成。到现在,他自己洗衣,自己做饭(我们值班的时候),自己清理房间,自己收拾学习用品,等等。所以,他的动手能力很强,说实话,有时候,作为父亲,我都很祟拜他.比如,他做的手工之类的作品,简直太有特点了,可以算得上是工艺品.这些我都收藏着,他不在家的时候我就拿出来欣赏.再举一个例子:儿子上三年级的时候,有一次早上上学没有带作业本,我也不作声.结果那天被老师罚了站.回家后,他责怪我为什么不提醒他,我说,自己的事自己做.从此,他再也没有出现过类似的事情.

一个自理能力强的人,就是一个做事有条理的人,也是一个思维有特点的人.这些素质表现在学习中,其潜力是无法想象的.所以我奉劝家长们尽量放开手去,让小孩自己完成他自己的事.这样对小孩是有百益而无一害的.

4.多鼓励.

一个人的健康成长总是离不开鼓励的.我想这一点家长们都知道.关键是如何鼓励,以什么方式鼓励,在什么时候鼓励.这些家长们未必都十分清楚.这里有几个误区:第一,一味地强调物质鼓励.小孩考好了,他提什么要求都可以,考差了可能什么也得不到了.第二,不适当的鼓励.有些家长机械地认为,提倡鼓励就是不管小孩做得怎么样,都是一样的鼓励.到最后,可能你的鼓励对你自己而言都没有什么公吸引力.第三,从来不鼓励.认为严厉可以让小孩更好的成长.

我在教育小孩时,也用鼓励,但我从来不盲目,我总是结合提要求来进行.比如,某一次的作业比上一次做得好,我会说:不错,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呀,看来你这这段时间还蛮下功夫的;不过,字如果写工整一些,可能给人的印象会更好一点.过几天一看,他的作业果然有了变化.这说明鼓励起了作用.至于物质的鼓励,我一般选择为他买一些学习上的用品.这些东西我先不急着给他买,等他有了一定的成绩的时候,我就说,我看见你们班上好多同学都有了,想不想要一个?这样就把鼓励变成了一种顺理成章的事情.让小孩感觉不到你是在用物质的东西鼓励他.否则就会养成他功利性的思想.举个例子:初一刚开始,小孩班上很多学生都买了文曲星.他回来说,他也想要一个.我说,知道文曲星是干什么的吗?他说,查单词的.我说,查单词的东西多得很,不一定要文曲星呀,比如字典什么的.小孩没有话说了.我知道他心里非常想,但我不急,因为我知道他们同学大部分是用文曲星玩游戏.后来我说,这样吧:我给你借一个,你先试用,如果你让我知道文曲星比其他东西更有利于学习,或者让我看到它在你学习上的作用,我就买.结果他期末考试英语年级第一(满分).你知道他怎么学的吗?别人用文曲星玩游戏,他的玩法不同.他把学过的单词按照二十个一组输入文曲星,然后有时间就拿出来考考自己.一批记熟了,再输另一批.我说:好,方法不错,文曲星有作用,明天给你买个好的.

5.给自由.

一般地说,自由的空间更有利于个性特长的发挥.戴着镣铐跳舞对小孩来说未免太过于严格了.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小孩,由于生理心理年龄的逐步成熟,他的自我意识也在不断增强,他需要有更多的私人空间(尤其是13-18岁的中学生)、更多的个人自主权.因此,家长除了不能一一代劳他的日常事务之外,更要学会尊重他的自我空间,给他一定的自由选择、自由安排的时间和权力。不要以为处处为他设想、处处为他安排的做法,他会买帐。我们经常看到有些家长偷听小孩的电话,盘问与小孩交往同学的情况,控制他学习的时间和学习内容,(比如晚上小孩学习时时不时地过去看他做什么)等等。这些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小孩隐私的干涉、是对他的不尊重,效果往往会适得其反。如果严重的话,可能会伤害小孩的自尊,引起他的逆反心理。到这时,再来挽救恐怕就很麻烦了。

3岁孩子怎么教育?顺着宝宝的心理发展进行教育,加强早期教育,给孩子成长的空间,就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方式。

孩子教育心得

有些父母在养育孩子过程中,发现孩子迟迟不开口说话,其实这很有可能是父母的责任。父母需要做好榜样,正确引导孩子语言表达,才能获得一枚“爱说话”的孩子。

孩子迟迟不说话?很有可能是父母的责任

在育儿烦恼上,经常听到很多家长说自己的孩子“不太会说话”,这个“不会”包含两种情况,一种是“说话晚,磕磕巴巴不清楚”,另一种是“不怎么说话,教一句说一句”。

婴儿的语言发育从一出生就开始了,从最早的“哇哇”大哭,到“咿呀”发声,直到三岁左右,才能大致掌握所有主体语法,而且这个年龄孩子的语言表达一般都能比较清晰明确,和别人沟通交谈基本没有障碍。

那为什么在这个阶段当中,有的孩子说话早,有的.孩子比较晚,有的孩子会说却惜字如金呢?或者除了跟家人以外的人都无法交流呢?其实,孩子说话早晚,说得好不好,除了基因决定了孩子的个体差异之外,家长的语言和行为习惯对孩子的语言发育是影响很大的。

1、拒绝半截子“叠字”

知名的育儿专家张思莱医师和崔玉涛医生都宣讲过,我们应该正常的和孩子对话,所谓“正常”,就是我们平时和别人是怎么表达的,对于孩子也是一样的。

很多家长在对婴幼儿说话的时候,都喜欢嗲声嗲气的对孩子说“叠字”,例如“吃饭饭”、“睡觉觉”、“听话话”、“回家家”。究其原因,这是宝宝刚学会单词的时候发出来的,大人觉得可爱而模仿起来,希望能拉近孩子的距离和博得孩子好感而演变的,这样做反而成了孩子错误的示范。

于是,在孩子的语言敏感期,接受的一直是这样“半截子”的说话方式,等到孩子一两岁了开始具有社交意识的时候,发现除了父母大家都不这样说话,造成的结果就是:别人说的和我不一样,内容变得不懂,然后不太敢开口,再让孩子重新学一遍大人的语言,时间上就让孩子开口更晚了。

所以,从一开始就用正常的说话方式去和婴幼儿交流,对于孩子来说,“饭”和“饭饭”其实从语言的理解使用上并没有太大的难度差异,正确的语言示范才是正确的交流开始。

2、多描述周边事物以示范新词的表达

如果小区里谁家孩子说话说得早,一定会有很多的爷爷奶奶羡慕的夸奖“你们家的孩子真聪明”。其实我并不赞成夸奖孩子“聪明”,似乎这个词就完全把孩子学习语言过程中父母不断的教导和孩子的努力练习就全盘否定了。

再聪明的孩子,如果不是父母持续性的在耳朵边上不停的去说,没孩子自己的模仿训练,他也不可能会自己张开说出话来。

所以从孩子很小的时候,父母就需要花很多的时间去和他讲话,讲不同的内容,例如走在路上,就可以抱着孩子的时候不断的和他聊天,“你看,蓝蓝的天上有两朵白云,路边有绿色的小草和红色的花,远处那辆黄色的公交车开过来了,很多叔叔阿姨在站台上等着准备上车……”诸如此类,家长从描述身边孩子感兴趣的事物开始,正确示范语言的用法,在这个过程当中孩子也在不断的学习和积累许多新词汇。

不要太在意这些话孩子此时是否能听懂,长期身体力行的坚持描述表达语言,孩子在不断接收过程中,就会逐渐听懂,日后孩子在语言表达上就一定会明显优于别人。

3、孩子的咀嚼能力也会影响说话

这一点可能很多家庭会忽略,但其实辅食的增加也会对孩子的语言有很大的影响,因为咀嚼食物能锻炼咬合肌,和说话要用的肌肉基本是一样的。

正常情况下,孩子六个月龄就开始添加辅食,辅食的添加也应该遵循从稀到稠,从软到硬的这样一个过程,过早的添加过硬食物也会破坏咬合肌的正常发育。

但如果一直给孩子吃过软的食物,也会导致孩子的唇部得不到锻炼,孩子就无法掌握牙齿和舌头的配合,便会影响孩子的发音,导致吐字模糊不清,从而影响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所以科学的遵循辅食的添加规律,不仅有利于孩子脾胃的健康发展,也能让孩子的发音更加标准清晰。

4、尽可能的让孩子多开口说话

现在很多家庭是一个孩子,所以有足够的人花费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照顾孩子。很多情况下孩子都不需要说话,努努嘴或者用手指一下,家长马上就把孩子要的东西送到手边,从而大大减少了孩子开口说话的机会。

可是所有的技能都是通过练习获得的,孩子开口越少,自然说话的能力越低。

所以父母们应该尽一切可能的给孩子练习说话的机会,哪怕孩子想喝水,即便你从他的动作表情知道了,你也一定要问他“你是不是想喝水?口渴了吗?告诉妈妈你要水杯喝水”。这样就会让他明白“渴”、“喝水”、“杯子”之间的联系,或者示范的说“妈妈,我想喝水”,鼓励他自己表达出来,这样才有更多练习说话的机会。

5、统一的语言氛围

尤其有老人的家庭里比较容易出现这种问题,老人习惯说方言,年轻父母又想教孩子说普通话,这就造成给孩子说话都是混着方言和普通话。如果双方老人不是同一个地方的,那就更是几种语言组合在一起。

这样的语言环境会让孩子不知所措,更加迟迟不愿意开口。

所以家庭成员之间最好能有一个约定,即便彼此之间不用普通话交谈,那么至少大家在对孩子说话时也要尽量做到语言统一,让孩子在最初语言习得的环境中有一个相对单一的语言氛围。

6、不要代替孩子说话

在生活中还能经常见到这样一种情况,就是在孩子开口前父母已经抢着把孩子要说的话说完了。

例如和孩子聊天,“你今天去什么地方了?玩什么好玩的东西了?”往往孩子还没张口,身边的妈妈就抢在孩子前面说“你告诉阿姨,我们今天去公园了,玩滑梯了”。又或者经常给孩子说,“你说‘爸爸,我要画飞机’”,“告诉爷爷你想吃饼干”。明明孩子有自己的感受想法和表达方式,却变成了“教一句说一句”,看似是在教孩子说话,实则完全就是“传话筒”,除了不需要经过脑子的重复说一遍,根本没有给孩子任何思考的机会。长此以往,孩子就习惯了被替代说话,孩子又怎么会自己说话表达呢?

孩子语言发育如何,在怪孩子前,请家长先反思自己的行为吧!

我们不需要总羡慕“别人家的孩子”说话早,也不需要抱怨自己家的孩子“不太会说话”。在“别人家的孩子”伶牙俐齿的背后,有着“别人家的父母”对语言启蒙的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父母在孩子身上花的时间和精力的作用,是可以直接体现在孩子的行为能力上的。

只有持续性的做好榜样正确去引导孩子语言表达,才能获得一枚“爱说话”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