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如何教育培养学生
扩展阅读
如何让班级同学熟悉起来 2024-11-29 02:45:56
同学群上有小人怎么办 2024-11-29 02:25:16

如何教育培养学生

发布时间: 2024-02-09 17:33:34

A. 教育培养学生的基本要求

1、政治思想素质。总的来说是培养具有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正确的政治观,科学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主义道德观,努力使自己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具体要求是:⑴、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具有共产主义信念理想,在重大政治、原则问题上能够坚持正确的立场,始终站在人民的一边。
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有自己的理想和奋斗目标,具有坚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能够不为世俗所蒙蔽,不因艰难困苦而退缩妥协。⑶、建立现代民主意识和法制观念。民主与法制是两个相辅相成、互相联系的概念,彼此统一于社会主义国家体系中。
民主是法制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而法制是实现民主的政治保障。 当代学生应该自主增强民主意识,自觉遵守社会主义法制法规,做一名合格的中国公民。⑷、培养良好的伦理道德和职业道德。
孝敬父母、尊老爱幼、助人为乐……,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仅要继续发扬,更要付诸于实际行动,良好的职业道德越来越成为检验一个学生素质的试金石,成为立足社会的关键点。
2、基本品德素质。
品德即道德品质,又称品性、德性。他是一个人依据一定社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某些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学生的基本品德素质要求是:⑴、良好的言谈举雀芦滑止和文明礼貌。这是知识分子的修养和风度,是人际交往的前提,也是人与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得以和谐发展的基本要求。
⑵、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富有同情心。待人处事要有风度、风格、风貌,要严以纪己、宽以待人,能团结人,能维护与他人的和睦相处。⑶、遵守社会公德和学生道德。社会公哗首德是一个社会中为全体成员所公认的,大家共同遵守的道德规范。
主要内容是:顷腊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公共财物。 而学生的学生道德主要内容有: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它直接关系到以后走上各种职业岗位的职业道德面貌,关系到能否赢得他人和社会尊重的重要指数。

3、文化素质。首先,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合理的知识结构。学生既是高级专业人才的预备队员,又是未来科学文化知识的传人和科学专业发展的开拓者。 因此,要在所学知识方面有较高的造诣,就必须精通专业知识及专业技能。
其次,广博的人文知识和良好的人文修养。人文教育,是以人类文明的一切成果教育年轻一代,使他们的灵魂得以净化,情感得以陶冶,品格得以完善,心智得以充实,培养健全的人格,使身心得到和谐发展。学生应该广泛涉猎音乐、美术、历史、数学、哲学和语言文学,了解经济学、边缘学、交叉学科和自然辩证法,从而形成一个专而深、宽口径、活性大的综合性文化素养。
第三、培养主动获取和应用知识信息的能力、审美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当代学生应以一种积极乐观的姿态去吸取知识、理解知识、消化知识,从而创造出新知识,使自身的潜能得以充分的发掘和展露。

4、身心素质。学生要培养自己良好的心理和身体素质,保持身心健康。 所谓心理健康是一种内部心理和外部行为的和谐、协调,并适应社会准则和职业要求的良性状态。主要包括活泼外向、开朗大方、热忱和蔼、幽默诙谐、平易近人的个性;真诚善良、诚实守信、坚忍不拔的坚定意志;情绪稳定、心态乐观、热爱生活、蓬勃向上的精神面貌;良好的承受挫折和痛苦的能力、心理自我调节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合作共事能力、环境适应能力。
而良好的身体素质则主要指强健的体魄,较强的耐力、反应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掌握体育运动、卫生保障基本知识,养成经常锻炼身体和讲究个人卫生的良好习惯,培养健康而丰富多样的个人爱好。

5、劳动素质。马克思说:“劳动创造美”。通过,人们的身心得到舒展,体质得到增强,能力得到锻炼,能够创造出更多更美的符合人类需求和享受的物质产物和精神财富。 劳动素质目标主要有: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和劳动态度;具有从事自我服务、社会公益、工农业生产等方面劳动的基本知识和初步经验;掌握专业劳动技能,并了解社会化大生产的有关知识和技能;通过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增强劳动纪律,培养创造能力。

6、基本能力素质。学生要具有一定的开拓创新能力、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有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力,善于为人处世,具有较强的文字写作和口头表达能力。
另外,还有一点相当重要,当代学生应该更多地投入到实践学习中去,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处事能力,在与同学、教师的互动学习和共同探索的过程中,提高协作能力,甚至可以挖掘出更高层次的素质——领导能力和决策能力,这将是未来高素质人才所必需的重要能力,故应当引起学生和相关部门的足够重视。

B. 我们应该如何教育学生,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人

1.引导孩子树立高远的人生目标。

一个人,只有在青少年时期树立起了高远的人生目标,他的人生格局就会开阔,他的人生过程就充满着拼搏奋斗;反之,青少年时期无高远的人追求,他的人生格局就显得狭隘自私,庸庸碌碌,最终一事无成。在这个方面,明代心学大师王阳明有一句名言,他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可谓道出了“立志”,即高远的人生目标对一个人成才的重要性!

2.教育孩子有敬畏老师之心

老师是给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恩师,任何一个学生,其成长过程都离不开老师的谆谆教导,他们的成长过程浸透着老师的辛勤付出;很难想象,一个学有所成的学生其成绩的取得与老师无关。所以,敬畏老师、感恩老师应该是一个高中生必须具备的美好品质。

不仅如此,作为一个高中生,只有敬畏老师,他的学业也才能芝麻开花节节高;相反,在老师面前无尊敬敬畏之心,显得骄傲自满,自高自大,这样的人,即使能成才,对社会又有何益?

3.教育孩子有孝敬父母之心。

孝敬父母是任何一个能成为人的人必具的基本品质,作为一个高中生,更应该努力做到。我们知道,父母给了我们生命;之后,又把我们含辛茹苦的拉扯大,其艰辛、其付出是我们做儿女的一辈子都难以报答的。

因此,孝敬父母是我们生而为人的根本准则,天经地义,责无旁贷。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必须将孝道教育明明确确地提出来,并努力教育之。只有这样,孩子的成才的才有意义、有价值。

C. 老师如何提升教育技巧带动孩子主动学习

一、放下教师的架子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前提条件
大多数人仍然抱着“严师出高徒”、“师道尊严”这样的信条。其实,这是一种传统的僵化了的师生关系。首先要改变传统的教师观,树立一种“与学生平等,为学生服务”的新观念。其次要改变传统的学生观,把学生看做是一个具有主体发展能力的人,即使没有教师的教育,他们完全可以自主学习、自我发展,教师的作用只不过是引导、点拨、帮助和促进,而不是传授、灌输、管制和替代。教师从思想、学习、生活各个方面体贴爱护学生,与学生建立了一种深厚的感情,学生才会放开自己,努力展示自己的个性和特长。总之,教师只有真正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把学生看做是和自己平等的朋友,看做是可以发展的人,学生才能变被动为主动。
二、树立人才新观念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关键要素
随着时代的迅速变化,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既需要数以千万计的各种专门人才,又需要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其实这些都是人才。在科学技术和社会变化的速度不断加快的现代社会,人才的类型更加多样化,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也是多样的,因此,我们再也不能把学习成绩作为能否成才的唯一标准,再也不能用自己设定的 “模子”去塑造人才。我们只有树立这样的人才新观念,才会“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在平时的教学中,才会去认真研究学生的心理、要求、个性和思维空间,并且创造让他们发展自我,超越自我的机会;从而使学生充满自信,逐步做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主学习。这样,学生才会真正“活”起来。
三、努力改进教学行为是学生主动学习的根本途径
教师教给学生不仅“知其然”更重要的是“知其所以然”,也就是要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我想“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的也是这个道理。因此要努力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经历知识的形成和建构过程。这样,才会打破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改变“以教师为本位”“以教案为本位”的教学观念;对教师重新定位,从“传道授业解惑”转向“促进学生学习,引导学生成功”;同时,变“教案”为“学案”,从以“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中心,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并且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尽量落实“四不”原则:(1)学生自己能学会的,教师不教;(2)学生自己能探究的,教师不导;(3)学生自己能做出的,教师不启;(4)学生自己能说出的,教师不引。这样,学生才能乐于探究、勤于实践,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爱学”、“我善学”。

四、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满足感,是提高学习动力的一个关键要素。在学习做事的过程中,如果方法不得当,学习做事严重受挫,就会越来越没兴趣,甚至产生讨厌的情绪。拿读书来说,如果速度慢、读不懂、记不住,那很难有读书的动力,所以说效率就很重要。我自己就是这样,但后来通过“精英特速读记忆训练软件”学习掌握快速阅读之之后,我基本是以每分钟两三千字的速度进行阅读(正常人的阅读速度在200-500字每分钟)。快速阅读完一本书之后,找到感兴趣的地方、对重要的地方、看不懂的地方,然后才放慢一点速度来阅读。在速读结合精读的策略下,读书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升,阅读的兴趣和习惯慢慢就都养成了。所以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效率很重要。

D. 如何培养学生

一、提供给学生“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提供给学生学的方法,犹如交给学生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学生掌握了方法,才能真正把握学习的主动权,真正属于学习主体位置。学生的创新意识,只有在自主探索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能得到培养。因此,教学时应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出发,留给学生足够的探索空间,让学生通过预习、质疑等具体活动提高创新能力。

1.指导预习。自主学习的预习,贵在独立性,是学生独立获取基本知识的重要一环。指导预习按“扶——放”原则,起先可设置“导学提纲”以设计一系列问题的形式,在“学什么”“怎样学”两方面加以引导。如教学“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我设计以下导学提纲:①“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与“整数除法”有什么异同点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商的小数怎样确定③除到被除数末尾仍有余数怎么办这样坚持训练并将预习要求,读书方法适时渗透,当学生对如何预习有一定的实践后,提纲逐步精简,最终让学生丢掉“导学提纲”的拐杖,走上自学的道路。

2.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质疑问难。有的学生由于受知识年龄等限制;有的胆小不敢质疑问难;有的满足于一知半解,不愿质疑问难,所以我们要创设条件,努力营造氛围激发学生质疑问难,教师要善于灵活地向学生提出探索性问题。

二、提供讨论交流的机会,培养交际能力。

为学生提供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机会,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首先要给学生创设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环境,让学生充满自信。我在教学中,经常设计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的环节,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充分表示自己的思维方法及过程,揭示知识规律和解决问题。这样,加强了学生之间的交往和沟通,促进相互了解,促进不断反思自己的思考过程,同时对其他同学的思路进行分析思考作出自己的判断,这种活动不仅锻炼同学们的交际能力,也增强了他的生活实践能力,这也是一种合作学习,这种合作学习给每个学生提供了表现自己的机会,不仅使自己对知识理解更丰富、全面,而且充分放飞了自己想象力,使能力得到提高,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之间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精神。

三、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

教师在课堂上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能使学生情绪高昂,思维活跃,学习兴趣和信心倍增,智力活跃,接受能力强。

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地为学生创设一种情趣盎然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受到陶冶、感染和激励从而主动学习:①设疑布难,激发学生好奇心理;②巧设悬念,激发学生探知的迫切欲望;③创设情境,使学生自然产生求知的心理冲动。如:教“正比例”时教师领学生到操场,问:现有一根米尺,要量出旗杆的高度,怎样测量根据旗杆的影子长也能算出旗杆的高度,影子和旗杆有怎样的关系此后,让学生量出几种不同的杆长和各自影长,进一步研究杆高和影长的关系,进而引出“正比例”的概念。

生动的表演能营造愉悦的学习气氛,激励学生主动参与,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如教学“认识人民币”时最后的练习可创设“售货员”与“顾客”的表演:一位学生扮售货员出示一根铅笔售价为2角7分,其余学生当顾客,谁先准备好付钱的方法,铅笔就卖给谁。”在有趣的买卖实践活动中,把认识和使用人民币有机结合起来,又培养了学生思维活动的灵活性。

四、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把课堂还给学生,就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有独立思考的时间,在教学过程中,放手让学生通过自己操作、实验、想象,可以让学生在主动的探索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在学习10的组成时,教师为学生准备了10个扣子,要求学生先数一数有几个扣子,再把扣子分成两部分摆一摆有几种方法,引导学生在操作中探索,发现10的组成的不同摆法。

总之,在课堂上,善于利用教材,灵活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自主权交给学生,真正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