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老年时期的家庭教育策略有哪些方面
家庭是孩子人生的第一学校,家庭教育是孩子教育的起点也是基点。虽然很多父母也都明白,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一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都很重视家庭教育。
尊重是理解的前奏,家长只有学会怎么去尊重孩子,才能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去尝试理解孩子;同时只有尊重和理解孩子,也能让孩子感受到
家长的爱,所以尊重是理解的前提,理解是沟通心灵的桥梁。
无论在何时,理解他人都是人际交往的一个重要环节,作为家庭教育的主导者,家长不能以成人的思维去衡量孩子的行为表现。我们得换
位思考孩子各种行为表现的原因,试着理解孩子的内心,进而为后期的家庭教育奠定基础。我们经常看到两种情况,一是许多家长在教育孩子
时,一味地指责、说教,孩子会不耐烦,不愿与家长沟通,甚至会发生冲突演变为暴力教育;另一种情况则是,一味地宠爱,这也不是尊重,而
是一种放纵,使家庭教育走向与初衷相逆的方向。
只有尊重孩子,深入地去理解孩子,感受孩子的内心,站在孩子朋友的角度去教育孩子,才
是真正地将自己的爱付之于行动,而不是以爱的名义去约束、说教、甚至批评、责罚或过分溺爱。正如泰戈尔所说:爱是理解的别名。笔者经
常在教育女儿时,先观察女儿的状态,然后在与女儿看电视或做布偶的过程中,以一种不经意的方式提出孩子的问题,商量解决的方法,共同
思考问题的原因,讨论如果这个问题不改正会怎么样,在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讨论如何解决,让孩子感到一种朋友般的尊重,不仅能够解
决问题,而且能够真正走进孩子的世界,成为孩子的“朋友”。
家长得学会“好好说每一句话”。语言是人与人之间传达信息的桥梁,只有好好说每一句话,才能构建和谐美满的家庭氛围,孩子才能感
到家庭的爱与幸福,在这和谐的家庭氛围下才能让孩子感受到你的关心、关怀,你的真诚,才能建立良好的交流氛围。同时也会为今后与孩子
的沟通,建立良好的基础。长此以往,孩子才愿意将心里话说给你,而你也才能了解孩子,进而发现孩子的问题,使教育有针对性。
“好好说每一句话”的初衷是什么呢?就是为建立良好的家庭沟通氛围。那么如何做到“好好说每一句话”呢?首先,家长要做到的就是
控制情绪。不论什么时候家长都不要把自己的工作情绪、生活情绪带到家庭中来。进门前,你就要想,我的辛苦、努力、委屈,都是为了家庭
的幸福。然后调整好情绪,以灿烂的笑容回到家里,这样一个阳光的家长形象会感染这个家庭,影响孩子,使其阳光、向上;同时,家庭成员的
沟通也会在一个和谐的氛围中进行。其次,学会对孩子说谢谢。
孩子需要的是肯定,当孩子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你要及时予以肯定;为你端上一
杯水时,家长要会说谢谢。你的一句肯定、谢谢,会让孩子深深记住,同时感受到父母对他的认可与尊重。一方面,孩子会养成良好的习惯,
另一方面,孩子也会乐意与家长交流。再次,注重交流方式。家庭中,沟通不是命令,不是安排,是相互商量、探讨的过程,这就要求家长学
会平等地交流,学会幽默,让孩子感觉他与家长不是对立的,是平等的、是朋友关系。
Ⅱ 如何引导和教育孩子
如何引导和教育孩子
如何引导和教育孩子,孩子是妈妈们的心尖,身为家长的我们是需要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孩子的,这样对孩子的未来有很大的帮助。接下来就由我带大家了解如何引导和教育孩子的相关内容。
如何引导和教育孩子1
第一,多去陪伴孩子。但也要让孩子知道,父母是依靠,凡事多和家长商量。平时,家长带孩子去游乐场,去参观和旅游。总是为了扩大见识,见到,听到很多。可见,能够感受到什么呢?相反,在处理事情上,孩子的意见还是和家长有不同之处。所以,一致性沟通,就摆在面前了。
第二,父亲呢,会忙碌于工作。也可以和孩子分享一些工作上的事情,当然,这是在孩子认知范围内。母亲呢,要学会多和孩子沟通。毕竟,生活中遇到了不寻常的事情,总是有想不明白,搞不清的事情。这个时候,思维不能落实,就形成了阻碍。行为无法让思维得以释放,就会产生了情绪。
第三,该让孩子承担家庭责任的时候,就要让孩子学会适当的担当。有的时候,孩子只想着玩,会只顾着学,却不知道为了家庭做什么事情。可以让孩子看一些劳动场面,让孩子感受到自己在家庭中,是非常幸福的事情。很多时候,家长都是为了孩子着想,只是方法和形式无法让人理解而已。所以,孩子能够理解了,就不会存在矛盾和分歧了。
第四,孩子有什么问题,都会积极的去问家长。如果孩子什么都不问,只等着家长的传授。那家长就要反思一下了,为什么孩子没有创造和想象力呢?是没有条件,还是机会不够呢。可见,家庭教育,是比学科培训更重要。
第五,有时候,家庭环境中会出现调皮的情况。那调皮是怎么来的呢?是思维决定的。而思维的形成,是感知而形成的体会,从而总结出来的经验。很多时候,情绪,挫折,自主能力差,厌学等。都是在启蒙阶段,不恰当的言传身教,所留下的遗憾。可见,家长也是要及时在实践中学习,学习怎么跟孩子相处,和谐沟通。
第六,孩子是不断成长和进步的,家长不要急于求成。学习也是一步一步来的,总是站在不足的地方,才能看到满足的地方。只有站在不合理的地方,才能有合理的认知。让孩子认识到自己,在处理事物上有感觉。除了日常的沟通,还要学会如何和老师相处。人际交往中,养成良好的品德。
但凡在学校中,学习比较好的孩子,大多是有良好品德。而都是在学校中,为什么有如此差别呢?那差别的根源就是家庭教育。所以,家庭教育中产生的良好品德,而不是在技能和知识上,塞满了脑袋,最后心中还是空空的。
如何引导和教育孩子2
1、多多了解孩子
在忙于生计的同时,家长一定要抽出时间来多了解孩子,与孩子、保姆、孩子的老师多多沟通,尽量对孩子在幼儿园和家庭中的表现有一个全面把握。多一分了解,就少一分误解。
这样一旦孩子真有不听话的时候,也能比较明白应该如何去引导孩子。
2、吸收教育知识
社会在变化,孩子的成长环境也在变化,那么教养方式自然也要不断进步。
身为家长,就要责无旁贷地主动吸收教育新知。
在传统的亲子教育方式中,多半是父母用权威来教育孩子,而打骂处罚更是权威教育的重要方法。
吸收新知可以帮助家长跳出自己的成长经验,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观念。
3、耐心倾听孩子
如果是气急攻心的家长,在面对不听管教的孩子时,通常最直接的反应就是破口大骂。
此时,程桂英老师建议家长先冷静下来,尝试着多一分耐心,问问孩子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
当家长的心思已经放在了解孩子的想法,并想办法帮孩子解决问题时,也许就会发现孩子的行为其实是情有可原的,并且也已经释放掉了很多负面的情绪。
4、真正放下身段
有些家长总喜欢在孩子面前保持威严,习惯用以上对下的态度来对待孩子。
对此程桂英老师特别建议,希望家长真正放下身段,从内心尊重孩子,不要再用命令的口气跟孩子说话,将孩子当做成人一样给予尊重。
不要总是对孩子说“不”,而是要给孩子选择题,让孩子自己做决定。
如果孩子的年龄足够大,表达能力没有问题,也可以让孩子自己提出解决方案或替代办法。
5、跟孩子讲道理
除了平时的告诫之外,家长也要在实际的情境中教导孩子一定的道理。
让孩子有同理心,让他从其他人的角度去体会一下,真正明白自己的行为会如何影响他人。
至于解说道理的方式,则可依孩子的年龄来选择讲解的深度,特别小的孩子可以用讲故事的方式来进行。
6、让孩子去体验
如果孩子老是听不进大人的话,那么在保证安全和没有恶劣后果的前提下,家长也可以让孩子自己会“自食恶果”的滋味。
通过自身的切实体验,孩子将能深刻领悟到家长的教导有多么正确和重要。
7、同孩子做协商
不要总是要求孩子按照大人的心意去生活,那么不只是孩子痛苦,就连大人也很痛苦。
孩子也是人,当然有他自己想做的事,因此,同孩子做协商,各退一步也许是很好的.方法。
比如当孩子想要跳沙发,而家长却有事情要思考的时候,就可以请孩子去卧室的床上跳,或者请他等一会再跳,或者等家长把事情处理完,再带孩子去公园尽情地跳。
8、盛怒时不管教孩子
在极度愤怒的状况下,家长肯定无法以理性的方式来管教孩子。
所以,当家长无论如何也平静不下来的时候,程桂英老师建议家长暂时离开现场,或是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去做别的事,如打电话给朋友聊天、听音乐等。等自己平静下来以后,再和孩子好好谈谈。
9、修正对孩子的期望
有时家长真的太过于求好心切了,常常拿自己都做不到的标准来要求孩子。
(或许是家长自以为能够做到,但实际上从来没有做到过!)要知道,孩子年龄还小,有好动、固执、健忘等表现都很正常。
家长如果真的要对孩子有所要求,也一定要考虑孩子的成长状况,不要总是拿放大镜去看待孩子的表现。
10、真诚对待孩子
有些家长在与孩子做沟通的时候,总是喜欢用指责或命令式的语气,这常常让孩子难以接受。
据程桂英老师介绍,亲子之间的沟通应该是真诚而没有距离的,家长可以很诚实地将自己的担心或情绪解释给孩子听,让孩子了解他的行为会让你难过,或是会让你担心、惧怕。
只要语气是平和的、态度是真诚的,你就会发现,其实孩子是很乐意体贴爸爸妈妈的!
如何引导和教育孩子3
单亲妈妈如何教育孩子
1、不要溺爱孩子
作为单亲妈妈往往更加宠爱孩子,什么都依孩子,尽量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宁愿自已受苦受累,也不要孩子受一点委屈。其实这样会导致孩子处处以自我为中心,变成自私、专横和任性的“小霸王”,缺乏同情心和责任感,不懂得尊重他人,甚至瞧不起含辛如苦养育他们的妈妈。
2、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
多数单亲妈妈与孩子相依为命,孩子是妈妈唯一依靠,令妈妈对孩子过分溺爱,生活上的每件事都为孩子做得妥妥当当。怕孩子有什么遇外,也限制着孩子活动,其实这种做法会使孩子缺乏独立意识,一旦离开妈妈就不知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所以妈妈需要放开手,让孩子独立承担一些事情,培养他的独立意知。
3、简单粗暴不可取
与特殊照顾和过度保护相反,有的单亲妈清楚妈由于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对的方式简单、粗暴,动不动就又打又骂,使孩子整日生活在惊恐不安之中,个性发展受到严重的压抑,形成胆小、孤僻、倔强、缺乏自信心等不良品质。 因害怕惩罚而不愿回家,便到外面寻找“温暖”,容易被坏人拉下水而走上犯罪的道路。因此,单亲妈妈在教育孩子切忌简单粗暴,要注意正确引导。
4、让孩子参与社会活动
单亲子女往往需要受到自社会的歧视、偏见,因而在性格上容易变得内向、忧郁、自卑,甚至孤僻。妈妈要注意多和孩子进行交流和沟通,重视孩子情感方面的需要,多给孩子提供思想教育。
Ⅲ 如何教育好自家孩子学会这四招就够了——赵玉平
如何教育好自家孩子?
学会这四招就够了
简单归纳下:
中国把古人子女教育摆在第一位
给子女教育起个名字叫闭眼工程。
夫妻关系是孩子成长的土壤。
成人比成才更重要
1成长是最重要的学习
2交往是最有效的培养
3父母是最关键的榜样
人生导师有两类:
1技能导师
2心灵导师 重要
异性家长是孩子感情的起点。
男同志在家里要注意言行,一是要注意语言要光明美好,二是行为要光明美好。
女同志,在于一是不太注意形象,二是脾气太暴躁。
赵玉平老师的讲课内容整理如下 :
三国故事有一个有趣的也是特别典型的现象,
曹操(66岁)、刘备(63岁)、诸葛亮这些高人在临死前均给儿子写封信,这说明 中国古人特别重视子女教育。
诸葛亮去世与公元234年,《三国志》史料记载,蜀汉政权风雨飘摇,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国际民生北伐大计全军撤退,接班人选拔,前朝管理、后朝斗争全都是事,诸葛亮把这些都扔在一边,他只写了一件事,就是给子女谈谈人生,谈谈未来。
佩服三个人:
1乌程侯孙坚。自己了不起,儿子孙权、孙策个个了不起
2征西大都督司马懿。自己是好汉,儿子司马师、司马昭个个过硬
3曹操。曹操虽然阴险狡诈心狠手辣,但从来没有耽误子女教育,文的有七步成诗的曹植,武的曹彰,横扫北伐消灭乌桓,管理有曹丕,知人善任,深沉大气有城府,奥数有曹冲,啥题都会做,解决福利问题
不成功的有刘备,锦绣江山三分天下,教育出个儿子把事业给毁了。
所以,子女教育是个战略问题是大问题,中国古人把这个摆在第一位,临走前所有事都扔下,认认真真把子女教育讲讲。
分享一个中国理念:一个人这辈子干什么事都成了,只要有一件事没干成,死的时候就闭不上眼,这件事就是子女教育,同理一个人一辈子什么事都没干成,只要有一件事干成了,死的时候就闭得上眼,这件事也是子女教育,我们它起个名字叫 闭眼工程 。
请大家好好搞搞自家的闭眼工程。
如果有人和你聊,我功成名就名满天下富可敌国纵横全球,就问他两件事:1你身体 健康 怎么样2你的闭眼工程怎么样
这两点绝对戳到死穴上。
很多成功人士看起来辉煌灿烂,一方面体弱多病身体 健康 崩溃,另一方面孩子教育不成,出了大问题。
子女教育绝对是大问题。
从传统文化的行为训练角度。从现在行为科学和心理科学的发展角度,给大家谈几个子女教育的简单问题:
从刘备教育孩子开始,刘备那么厉害是一个领导,为什么教育孩子不成功呢?大家关注一个细节。刘备打了败仗,他要做一件事,扔,扔老婆孩子,首先是扔老婆。史料记载扔过4回,如花似玉的老婆就给扔了。刘备扔老婆这事和孩子教育有关系吗?
有关系,请大家记住一个观点,
夫妻关系是孩子成长的土壤。
不是重点学习211、985大学不是名师、名校、名家教,也不是各种培训班、短期班,出国留学、考证书。
如果不经营夫妻关系,孩子就没有了成长的土壤,沙漠里是长不出参天大树的。
刘备由于夫妻关系淡薄,他不重视夫妻关系,老婆就像衣服,不行就扔,所有他的孩子没有成长的土壤。
大家看曹操,那么印痕狡诈的一个人,但与老婆卞夫人,关系一直很好。卞夫人以前是歌女,出身娼门。曹操在20多岁时,遇到一个漂亮女生,人不错,样子不错,可背景闹心。曹操全家族都反对,怎么能娶娼妓呢?但是曹操就娶了,且婚后两人关系一直很好。卞夫人对曹操事业发展起到非常重大的支持作用,两人一直相敬如宾相亲相爱,所有曹操的儿子曹植、曹丕、曹彰都是卞夫人所生。能生出这样的孩子,卞夫人很了不起呀!
很美好的夫妻关系成了孩子 健康 成长的土壤。
中国传统家庭是以孩子为核心的,过日子,大家听过一句话,过日子主要就过孩子。全体家庭都关注孩子,两口子就已经谁也不搭理谁了,如果这个孩子是成长不起来的。
建议要经营一下夫妻关系,有时候,有必要当孩子面秀恩爱。
如果说老师,秀不了,如果有,拿出来叫 真实人生 ,如果没有,请装出来,叫 艺术人生 。
教育孩子是需要艺术人生的,所以我们在教育子女中,给大家提供的第一个观点,经营夫妻关系
夫妻关系是孩子成长的土壤。
第二个观点。来自于《西游记》,孙悟空有两个老师,第一个是 菩提祖师 ,在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交给孙悟空七十二般神通变化,一跟头十万八千里,移山填海、降妖除魔,学了那么多神通技能,孙悟空考了72个职业证书,最后的结局是被压在五行山下, 技能的学习是一场灾难 。后来遇到第二个老师唐三藏,他从来没交过孙悟空任何神通法术,但他苦口婆心交孙悟空别发脾气、别骂人,有话好好说,“人是人他妈妈生的,妖是妖他妈妈生的,大家都过母亲节”“天下雨了早点收衣服”,就在这种说教中,孙悟空修成正果成了佛。
我们认为,人生导师有两类:
1技能导师(菩提祖师)
2心灵导师(唐三藏) 重要
成人比成才更重要
成人之后自然会成才,如果不成人,能成才吗?
不可能!
我们所有的家长都太期待孩子成才,6、7岁让成才,5、6让成才,我们太喜欢那种早会的故事。少年神童的故事。
中国 科技 大学少年班那些少年神童,有几个是人生圆满、功成名就,不是神经病就是出家了。
所以心灵导师很重要,让孩子心里有个正常的成长,先成人后成才。
按着这个理念, 成长是最重要的学习 , 交往是最有效的培养,父母是最关键的榜样 。
成长是最重要的学习
需要先让他成长,先长大成人,成才是以后的事,别纠结成才,先成人再说。
交往是最有效的培养
不要一天到晚正襟危坐,我跟你谈谈人生,跟你讲讲道理,尤其是现在的00后,拿着手机,拿着互联网,智能手机互联网,他懂得人生道理比你多,所以你不如跟他有个美好的交往。
一起做顿饭、一起散散步、领着去山上看看风景、一起做个 游戏 ...
要和他当朋友,要有 健康 的交往。
中国近代有个高人梁启超,他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佛学功底、哲学功底,都不提。只谈一件事,梁启超的子女教育。
中国近代,300年之内子女教育最成功的,子女中有建筑大师、中科院院士、火箭专家、西点军校高材生。个个教育都特别好。如果大家搜完了会赞叹,太厉害了,那他怎么做得呢?
专门读了梁启超日记、书信。梁启超即使身在外国,也要给孩子们写信,写信时又开玩笑又讲故事,他和孩子有非常 健康 而美好的交往。不是整天板着脸,当老大,讲人生、讲道理,要不然就问成绩、大屁股。就是向朋友一样交往,而且和孩子们互相起外号,他给孩子起外号,孩子给他起外号。这种 健康 美好的交往再加上梁启超美好的家庭氛围和夫妻关系成了孩子们成长的最重要的能量来源。
你和孩子有交往吗?如果没有就出问题了,所以 要和孩子交朋友。对孩子成长非常重要 。
父母是最关键的榜样。
孩子要学的是父母,要让他读书,你先读书。要让他正直,你先正直。要让他锻炼身体,你先锻炼身体。要让他 健康 乐观,你先 健康 乐观。
我亲眼见了一个爹跟儿子说:“讲文明啊!小兔崽,你再不讲文明,我打断你腿!”
各位,有这样的爹,他还能讲文明吗?大哥,你都不讲文明。
我们不可能用自己的黑暗点亮孩子的光明。要想点亮孩子的光明,请先把自己点亮。
我们的教育过程当中,应该拿出自己最美好的光明的那一面。
我们中国家庭最大的问题,一但回家关上门,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自己最黑暗最暴躁的一面。出了门倒显得很美好、很光明。这又时一次颠倒梦想。在家里,关上门,我们在亲人面前才该拿出自己最美好、光明的一面来。 男同志在家里要注意言行 ,一是要注意 语言要光明美好 ,二是 行为要光明美好 。
做点 健康 向上的事,不要整天老玩手机、玩 游戏 、在家里吐槽、打电话聊天,或者一句话不说,坐旁边抽烟。请你在家里读书学习、听听传统文化、搞搞诵读,拿本四书五经像模像样看两一看。有人说,老师,我不喜欢,如果你喜欢,那就拿出来,叫真实人生。如果你不喜欢,请你装出来,叫艺术人生。另外,提醒 女同志,请你在家里注意个人形象。 很多女同志在外边光鲜亮丽,在家里就特别随意,不化妆、不洗脸、不注意形象,穿着家居服,里里外外,要不然拿个什么东西,指责完这个这则,指责那个。这是非常可怕的一件事。大家在家里注意形象,男人的言行,女人的言行是家里面一个美好氛围非常重要的因素。
进一步研究, 异性家长是孩子感情的起点 。
如果家里是个闺女,他人生中认识的第一个男人就是爹,如果你注意言行、注意形象、坚持锻炼、积极向上、乐观阳光,那她对男人的标准就很高。将来上大学了,她就会选一个很美好的人。家里这个爹如果不像话,即没有形象又没有修养,不学习、不上进,心态也不阳光,整天就暴躁。那行了,这女孩对男人的标准就特别低,上了大学以后,她会被一块破蛋糕、一朵蔫玫瑰骗走的。我还见过被一块烤红薯骗走的女生,你都替她着急。但是你别着急,人家生命、人家感情属于自己,你当老师也不能干预。我就感叹,有些爹太不像话。如果家里是个男孩,妈妈就是他人生中认识的第一个女性,想想吧,他将来找什么样的女人,你将来有什么样的儿媳妇就取决于这段时间你自己的表现。如果我们表现好一点,让他看到,中国传统女性身上的所有的美德,所有的有点,他有了一个标准,将来就会找一个非常美好的感情,一段美好的婚姻就有了,所以我们中国女性在家里面最大问题 在于一是不太注意形象,二是脾气太暴躁 。这是值得大家关注的。
Ⅳ 妈妈怎么教育孩子有哪些方法
在一个家庭里,对孩子而言,妈妈的角色非常重要,所以妈妈教育孩子需要找到正确的教育方法。以下是我分享给大家的妈妈教育孩子的方法,希望可以帮到你!
妈妈教育孩子的方法
不要过于强势
太过强势的妈妈,一般会教育出什么样的孩子呢?我翻看了一下相关的现实故事,一般能教育出两类孩子:一类是更加叛逆型的孩子,另一类则是没主见懦弱敏感的孩子,而第二类孩子居多。现实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妈妈是女强人,在外打拼多年,女儿大学毕业后直接被妈妈弄回自己身边,每天做的事情,就是给自己的妈妈和同母异父的妹妹当保姆。大学毕业那么多年,一事无成,没有任何自己的主见,性格太过与懦弱无能。我想说的是,做妈妈的你再能干再厉害,你能陪你的孩子到老吗?哪天你离开了,这个孩子该如何活下去?
别把坏情绪转移到孩子身上
嘟嘟到现在仍对曾经某时刻自己耿耿于怀。那时候心情特别不好,下班回到家后几岁大的儿子跟在我身边,妈妈妈妈的喊着,很渴望我抱抱他,结果被我一脚踢开了。这么多年过去了,每次想起来心里都是满满的愧疚,而那件事情对孩子影响很大,不管做什么先要看看我的脸色,让我心里特别难过。我们现代的这些妈妈,压力真的特别大,在外要工作,在家要照顾家庭,如果遇不到心疼你的老公,那么压力会更加重。可不管怎么样,孩子是无辜的,孩子渴望得到妈妈的爱,而不是成为妈妈的出气筒。
不要忽略孩子的进步
有时候孩子自认为很大的一点进步,对我们做妈妈的来说,实在是不值得一看,但对孩子来说意义绝对非凡。打个比喻,当孩子把一个一直酒品不好的积木拼好后,他们最想做的就是告诉自己亲爱的妈妈,如果这个时候妈妈表扬一下孩子,并做出像孩子请教的姿态,那么孩子一定会更加的想要做得更好,而妈妈要是一脸不耐烦的训斥孩子:笨死了,这么简单的东西这么久才学会。那么你想想,孩子会有什么表现?不管孩子的进步有多么的小,作为孩子的妈妈,你都要及时的发现并表扬,然后鼓励孩子去做得更好。
和孩子分析问题而不是一味责骂
每一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会是一个错误接一个错误,因为只有出现错误,孩子才知道怎样做才是对的。不要说孩子了,就连我们自己,不都是一个错误加一个错误的这么过来了吗?做妈妈的,面对孩子的错误时最该做的,不是一味的责骂,或者直接训斥孩子笨死了之类,而是要给孩子一个改错的机会,更是给孩子一个懂得正确的最好方式。当孩子犯错时,孩子的内心肯定是忐忑的,你拉着孩子安静下来,给孩子分析一下他们出错的原因,让孩子重新试着做一次。
千万不要对孩子“冷暴力”
我记得我小时候,最害怕的不是惹祸后被娘亲拧耳朵,而是一家人不搭理我。我记得有一次我那么大了,却故意犯错误惹祸,对我管教有些严的娘亲竟然没揍我一顿(嘿嘿),却和老爹还有姐姐一起不理我了,就让“先哭为主”的我在那儿吱哇的哭。哭了好一会儿从指缝里发现竟然屋子里就我自己,心里那份恐惧别提多重了。孩子们都是一样的,自己最最亲近的妈妈忽然对自己不理不睬,那份恐惧无以言表。有些妈妈喜欢让犯错误的孩子关在门外罚站,甚至晚上黑乎乎的也把孩子扔出去罚站,这一点妈妈们切勿模仿。
不要总是一副孩子欠你的姿态
我认识一孩子,爸妈离婚后由奶奶抚养长大,后来妈妈从外地回来,又把那个女孩接到了身边。而这个女孩子的奶奶,还有妈妈,和她说得最多的话,就是我一手把你抚养大,你要如何如何报答我,要么就是我给你钱花给你饭吃还给你买衣服,你要是不听我的你就是白眼狼就是欠我的,等等。我很想问问那位奶奶和妈妈:你们是在抚养孩子,还是在拿孩子做生意?抚养孩子是一件只投资不问回报的事情,却拿抚养孩子当成做生意的投资与回收,真的非常愚蠢。我相信,那个孩子要么一副混日子的姿态,要么就会是离她们远远地。
让孩子看到世界的真实
我从来不反对让孩子知道这个世界的真实面目,不会和书里讲的那样,告诉孩子这个世界有多么美丽,没有任何黑暗,那完全是胡说八道。孩子在外边无缘无故被欺负的时候,孩子会问你了:那些美丽哪去了?但也不能把这个世界故意描黑。我家宝贝的有位同学告诉他,大街上的人只要是看你,那就是想把你卖掉,你看见这样的人就要大声骂他们。后来我问那孩子,才知道是那孩子的妈妈告诉他的。我觉得非常不理解那位妈妈的做法。可以教会孩子在这样一个世界里如何保护自己,但不能让孩子对这个世界产生恐惧。
成为孩子最信任的朋友
嘟嘟和自己家宝贝一切逛街,总会有太多人说我们俩像是一对好朋友,嘟嘟觉得很自豪。而我的孩子也会把他的小秘密悄悄告诉我,因为从他小的时候我们就有个约定,彼此之间不藏有秘密。我会把我的秘密告诉他,他也会把自己的告诉我,甚至我们会互换日记本看。和孩子成为朋友,你会发现你和孩子之间完全没有所谓的代沟,那个代沟,不过是妈妈没有做好罢了。和孩子成为朋友不算,你还要和孩子的朋友成为朋友,那样你的孩子才会真正的把你当成朋友那样信赖。
妈妈教育孩子的心得体会
1.孩子不需要太聪明,太锋芒毕露,关键是良好习惯的培养。
2.家庭环境很重要,自己要做孩子的楷模。
3.不要轻易养成一个坏习惯,否则你会发现,纠正一个坏习惯的时间会是2倍、3倍于养成习惯的时间。不要因为眼前的利益妥协,随便就给孩子引入新的不良习惯,比如因为孩子不吃饭,就开电视让孩子看,来达到多喂几口饭的目的。
4.尊重孩子,习惯换位思考。
5,说真话,当你发现有些真话说出来可能会效果不好时,那就要注意说话的技巧,宁可说一半,说得外交辞令些,也不要说假话。
6.说孩子听得懂的话。习惯于讲道理的妈妈要说得简洁明了。
7.教育孩子注意技巧,循序渐进,不要想一口吃成个胖子,一步步来。
8.有预见性,明明知道这么做可能会引起孩子强烈抗争并且自己还可能妥协,那么就不要去干预孩子,否则最后结果只会更坏。
9.吃,注意比较均衡的配比即可,无需太精细。一岁以前孩子保证奶量;一岁以后注意三餐即可;一天中的饮食如做不到各类搭配均衡,那么一周中的饮食搭配一下,都兼顾一下,也是可以的。
10.孩子不会饿死自己。
单身妈妈教育孩子的方法
1、不在孩子心中培植唯我独尊的观念。花点时间让孩子接受母亲的男朋友是应该的,但绝不该因为生怕触动孩子心中的往事而放弃寻求幸福机会。孩子即便有抵触情绪,也要慢慢地化干戈为玉帛,让孩子慢慢适应,慢慢接受,这需要足够的耐心。就是十分顽固的孩子,到自己成年,自立了,有了自己的朋友和感情寄托,回想往事,也会为当初的耿耿于怀而内疚:母亲的幸福岂是自己完全能够给予的。
2、不在孩子心中培植负疚感。离婚妈妈对孩子有负疚感是可以理解的,但离婚怎么说也不是一种罪过。带着“赎罪”心理对儿女有求必应的母亲,要么培养出一个自私骄横、不会体谅别人的冷血孩子,要么给心地善良的孩子增加不必要的“还债”负担。太无微不至的爱怜是一种沉重的心理包袱,也容易加深孩子对自己“与众不同”之处的关注。
3、不在孩子心中培植仇恨。有些离婚女性不乐意孩子与父亲相会,让孩子疏远父亲。其实这是相当错误的做法,首先,孩子与父亲的血缘、亲情是无法抹杀的,阻止孩子与父亲相见,其实是对孩子的天性、幼小心灵的一种伤害。其次,自小缺乏父亲阳刚之气的熏陶,男孩子容易孤僻、胆怯、吝啬,往往游离于男孩圈之外活动,形成某种性情扭曲;而女孩则缺乏与异性亲切交流的训练,长大后往往冷漠、拘谨、阴郁、沉默寡言、缺少幽默感和跟异性相处的能力。单身母亲应该明白,拔去仇恨的荆棘,心里才能开满友善的鲜花,这对母亲和孩子都有益处。
猜你喜欢:
1. 家庭教育方法有哪些
2. 教育孩子的正确方式是什么
3. 家长教育孩子9种实用的方法推荐
4. 父母怎么分工教育孩子
5. 老师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是什么
Ⅳ 怎么教育孩子做人
怎么教育孩子做人和做事:
1、必须对见到的人先打招呼,受到别人任何恩惠和帮助必须口头或者书面表示感谢,做了给别人添麻烦的事情一定要当场道歉。
2、不愿意告诉爸爸的事情,你可以只告诉妈妈;不愿意告诉妈妈的事情,你可以只告诉爸爸。但是不能对两者都不说。
3、不许撒谎骗人,否则你会失去朋友家人最宝贵的信任,让你后悔一生。
4、必要时遵从集体和权威的意见,但内心一定要保持自己的想法。
5、当你感觉到危险和有必要的时候,你可以无视对方,大声地喊叫,还可以撒谎,咬人,戳人的眼睛,偷东西,打坏任何贵重的东西,你听说过的任何规矩都不用遵守,因为你的生命比什么都重要。
Ⅵ 父母该怎样教育孩子
导语:教育过程开始于一个人的出生并持续终身已被广泛接受。有些人甚至认为教育可以开始得更早,一些父母通过外部的言语和音乐来影响子宫里成长着的胎儿,进行胎教,希望给孩子以积极的健康的发展。作为父母,应该怎样去教育孩子?我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技巧方法,欢迎大家前来借鉴!
父母该怎样教育孩子
小事不管大事必管:孩子必须有自己的自由的时间,自己安排自己的事情,这是他的自由,没有自由的孩子长大以后缺乏主见,独立性差。在给孩子一定的自由的同时,我们也得有自己的原则,那就是那些重要的事情上,孩子必须学会服从。比如上学这件事,这是没有商量的事情,不管孩子怎样哀求,都必须遵守这个规则,如果他逃学就要受到严厉的惩罚。
奖惩结合:只奖励不惩罚孩子,孩子就不知道什么叫规矩,长大以后就没有法律意识,容易酿成犯罪。如果只惩罚孩子而不奖励孩子,孩子就会缺乏动力,长大以后容易迷失自己,也容易丧失人生的意义,他们会经常的反问自己活着的意义是什么。奖惩结合,是最佳的教育方式,在奖惩结合的基础上要更加的强调奖励。因为惩罚并不能让不良的行为消失,只是暂时的压抑不良行为。无论是奖励还是惩罚,都应该是及时的,如果不及时,奖励和惩罚都是没有效果的。
体罚与批评要把握分寸:目前体罚孩子是否正确仍然是一个存在争议的话题,我个人的观点是,是否体罚孩子要看孩子的年龄大小,对于四五岁以下的孩子,体罚是必要的,因为批评教育是无效的,他们甚至都无法完全理解父母的话。而在孩子长大以后,体罚变得无效了,这就要父母讲道理了。体罚只能增加他们的暴力意识。
把握游戏期与学习期的界限:在孩子上小学以前都可以叫做学前期,学前期的孩子都是以玩为主的。即便这时候你给孩子报了很多班,在上课的时候,主要的形式也是玩。所以,在这个事情你要求孩子学很多知识是不现实的也是没有用的。在上了小学以后,孩子的兴趣会逐渐的转变,学前期的那些游戏已经不能吸引他们,学习就逐渐具有了兴趣。这时候你的孩子就会勤奋起来。所以,你要分清孩子不同的年龄阶段,在不同的阶段做不同的事情。
智商与情商的并重:智商与成就之间的关系是0相关,也就是说,他们之间没有关系。智商很高的孩子不一定获得很高的成就。我提到这个研究结果的 目的就是期望父母们不要过多的看重自己孩子的智商,智商不是那么的重要。而情商是不是比智商更重要呢?其实也不能这么说,对于一个情商很高但是智商很低的人,如果提高他的智商,他就会获得很大的发展,对于一个智商很高但是情商很低的人,提高情商就能帮助他获得成功。所以,获得情商与智商的平衡似乎比只强调一种要更重要。
父母不得不知的教子十招
一:幽默——有效的家教手段
“缺乏幽默是悲哀的”,家庭教育也同样如此。幽默感应在父母的语言修养中列居特殊的地位。
幽默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不可忽视的家教手段。幽默感可以感染孩子。在一个充满幽默欢笑的家庭里,孩子就会变得活泼、热情、开明。目前,西方国家的教育机构相当重视对孩子幽默感的培养。作为启蒙教育的父母,与子女开些善意的玩笑,鼓励孩子说些健康的俏皮话,用幽默的方法教育孩子,是十分有益的。儿童心理学家认为,这绝非逗乐,而是在培养孩子健康欢乐的个性。父母多一份幽默,子女就更多一份笑声,多一分欢乐,多一分力量,幽默不仅能消除父母与子女之间人为的紧张情绪,而且可让子女在笑声中健康身心,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二:轻松教养,动口不动手
如果说,现在要你用几句话来描述你的燕子,你想到的是什么?是孩子的贴心、可爱,还是顽皮、不听话?相信每位爸妈对于孩子的成长,必然都有一番甘苦参半的深刻体会。
现代父母在教养方式上,已渐从权威式命令,转而注意到沟通的重要。然而,或许是成长背帚的影响,许多爸妈仍不擅于常常赞美孩子,或许是很少注意到孩子的小优点,也可能是知道却觉得没必要说出来。但是另一方面,爸妈却又相信爱主深责之切,故常用责骂的方式来让孩子听话。其实,无论是赞美还是责备,都会有其效果,只是怎么用、何时用最恰当的问题,而这个分寸如何拿捏,对爸妈的确是个很大的考验。
三:你也可以是赞美高手
东方父母大多比较含蓄,即使孩子有好的表现,也只是轻描谈写带过,顶多说甸“好乖”而已。孩子年纪小,对许多行为的好坏、可行不可行还无法自行判断,必须靠外在力量来作为衡量标准,爸妈的.反应就是他们最主要的依据。
孩子十分在意自己在爸妈心目中的地位,如果爸妈能够常常给孩子一些赞美,不但能够提升孩子的自信心,同时也会让孩子乐意保持那样的行为。只要爸妈时时提醒自己多看孩子的优点,相信一定会觉得孩子愈看愈可爱。而在看到优点时,别吝于表达出来,大优点大称赞,小优点小称赞,试几次以后,就会愈说愈自然了。常常赞美孩子,真的不是那么困难的。
提醒爸妈.赞美时别只是说“好棒”、“好乖”,要加上具体事例,才能让孩子感觉到你的真心.而不是随便说说而已!
四:让责备有效却无害
孩子毕竟是孩子,无论我们怎么说,他还是有孩子气的时候。如果你因为孩子生了气,发了火,那很自然,但气可不要出在孩子身上哟。往往,在气头上说的话,情绪的发泄会占了大部分;而往往这些话也会是充满不满与杀伤力的。或许是“你每次都这样,说都不听……”的翻旧账式;也或许是“你是苯还是怎么样,听不懂呀!”的人身攻击式;甚至更除了语言暴力外,再加上肢体的暴力,企图将所有的气愤都发泄在孩子身上……可是,最后呢?自己的气,消些了;孩子的伤,却重了……;一阵吵闹下来,受伤的,是身体上的,也是心里上的。
1.深呼吸,然后从1数到20,不要急着说话。
2.冷静下来,确定自己可以保持理性的态度说话了,冉开始说。
3.先看孩子有什么样的反应,如果他已经有心虚的样子,就再重复一次我们的要求。
4、如果孩子依然故我,就可以跟他说:我现在很生气了,请你听话好吗?并且向孩子说明为何希望他照着做的原因。
5-若孩子还是不依,就请先暂停他正在进行的动作;并严肃地告诉他:“裁想我需要你好好听我说话”:或是“你有什么事想抗议的,可以说出来让我知道。”
6.我们可以先说我们的,或是先听听孩子的;原则是:静静地听,而且是“真的听”,不要被先人为主的观念绑住了。
7,与孩子达成协议,原则上,孩子可以有自己的要求,但也要与我们的期望做平衡;且让孩子知道事情的规则,这样才不会像是一味地纵容孩子。
每个家庭、每位父母、每位孩子的状况都很不一样。因此,必须多想想几种方式去处理面对的问题。用心,丰目信大部分的爸妈真的用心;但更深一层的是希望爸妈的用心,孩子可以欢喜、放心地感受到。
五:学会向孩子道歉
儿童心理学家指出:在一个家庭里,父母威信的树立,并非由于他们的一贯正确,而是由于他们实事求是,严于律己,进而取信于孩子。一个人做错了事,伤害了别人,必须向人家道歉。父母在孩子面前承认错误,或寻找适当机会与孩子谈论自已的过错,是让孩子学会如何做人。只有孩子感到父母真正是言行端正,才能产生由衷的敬意,父母的威信也才会真正树立起来。
同时,道歉还是要注意在心平气和时,道歉的主旨要明确,态度要诚恳,所说的道理要中肯。如此,必会有深刻的教育效果。
六:让父亲参与家教
越来越多的父亲参与家教,是现代家庭日益小型化的需要。五十年代,那种人头济济的“传统大家庭”目前只占美国家庭的4%。-项名为盖洛普的民意测验表明,在过去10年里,父母参与家教的时间,已从1984年的每星期5小时增加到今天的32小时,并且增加的势头仍有增无减。
专家指出,在充满女性化的,哇啦哇啦作响的家教中,能够注人更多一点父亲教育的润滑油,该是件值得庆幸的事情。
当然,专家也指出,父亲在跟孩子打交道时,也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父亲应克服任何简单、粗暴的行为,应时常表现出耐心、细致的态度。
2.父亲在跟孩子游戏时,不必太投入,如打电子游戏机,否则家庭会成为无人监管的“极乐世界”。
3.父亲不应在孩子面前吸烟、喝酒或主动尝试各类广告商推荐的产品。
4,父亲在孩子面前要严格检点自己的宫行。
5.父亲在孩子做作业时,应尽量不翻阅报刊杂志、看电视、打电话以及动用音响设备。
6,最后,在妻子面前,父亲对孩子要多表扬少批评,在和孩子发生摩擦产生纠纷的时候,应尽量在妻于回家前自行解决。
七:对低龄儿童的性别教育
新加坡对低龄儿童的性别教育,不只是在课堂上,而是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新加坡的妈妈们会精心地为孩子挑选男用品、女用品,有时因为颜色花样的缘故她们还会向营业员询问,这是男装还是女装?那些抱在手上的男婴,尽管还裹着尿布,却穿着正式的男装三角裤。他们的母亲说,应该让他们知道自己是“boy”。当孩子学说话时,妈妈们就会把性别告诉孩子。常见新加坡的年轻妈妈告诉怀抱的婴儿:“你是男孩不是女孩”,“你是女孩不是男孩”,而且经常重复。在孩子学说话时,又教他们学说“I am a boy”或“l am a girl”,如果你故意对一个小男孩说:“You are a girl.”尽管他还不满两岁,他还是会很生气地大喊:“No!I am a boy!”(不!我是男孩!)在新加坡的幼儿园,幼儿的厕所也是分男女的,幼儿们分门进出。里面的设施完全按正规男女厕所所设,只是比例缩小而已。幼儿入园第一天,认识厕所便是第一课。男女厕所的门上,分别贴着男女标志。这个标志与公共场所的比较接近。男孩要有男子气,教女孩要细心,是一般新加坡家长心中约定俗成的育儿观。一次,一位母亲送两岁多的儿子上幼儿园,那孩子哭着粘着妈妈不肯走,这位妈妈用坚定的语气对孩子说:“不能哭,你是男子汉,男子汉是不能哭的。”果然,那男孩强忍着泪。还有一次,一位女士与两三个男孩等电梯,电梯门一开,那位女士让孩子们先进,他们却不进,其中一个示意说,“Ladies first”。
八:教育孩子要采用正面思考的方式
美国的小学,常常教育家长怎样对孩子说话。
比如,学校告诉家长:孩子的美术作品不够好,你不能说“你画坏了”,而要说:“你想想,是不是还能改进些?”而当孩子的功课做错了时,你最好别说:“你错了”,要很委婉地讲:“你检查一下,有没有照老师指导的方法去做?”
永远不能伤害孩子的自尊。学校的老师说:“如果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你都能用正面思考的方法对待孩子,他将来也会以正面思考的方式对待别人。相反地,如果他从小接触的就是恶意的、否定的言词,他将来也会以‘负面思考’看这个世界。”
孩子放学很晚才回家,正面思考的家长就会问:“这么晚回来,是不是老师布置的作业太多了?”负面思考的家长则会挖苦说:“外面那么好,你还回来干啥!”
我们有些家长总喜欢采取负面思考的方式冷嘲热讽,声色俱厉,无形中处处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这对孩子的成长十分有害。
九:几种不正确的“威信”
许多父母都知道自己在孩子面前的威信是教育好孩子至关重要的一点,可是对于如何树立自己的威信,以及树立怎样的威信则不一定清楚了。很多父母对“威信”一词存在不正确的理解,以至于对孩子的教育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反面教材可以成为有心人的一面镜子,下面我们列出父母不正确的?种“威信”,也许对你会有所帮助。
1.高压的威信。父母经常发脾气,施暴力,吓倒孩子。
2.疏远的威信。父母不接近子女,不与子女交流思想,不让子女了解父母的兴趣、爱好。
3.宠爱的威信。父母对子女姑息迁就,有求必应。
4、摆架子的威信。父母好为人师,自以为是,自高自大。
5.说教的威信。父母总是滔滔不绝说个不停,摆出一副说教者的姿态。
6.诱惑的威信。父母总是用各种奖赏来抬高自己的地位,用小恩小惠收买孩子的心。
7.炫耀的威信。父母总喜欢在孩子面前津津乐道荣耀家史和自己以往的成就,不向孩子提出奋斗目标。
十:教子十不要
美国着名心理学家、教育家基诺特,把父母不宜对孩子讲的语言归为10大类:
1.不要恶语,如“你这个大笨蛋!”
2.不要责备,如“你总是做错事,真是太糟糕了!”
3.不要侮辱,如“你真是个没用的废物!”
4.不要压抑,如“闭嘴,不许再说话!”
5.不要强迫,如“我说不行,就是不行!”
6.不要威胁,如“我再也不想带你了,你给我滚开吧!”
7.不要哀求,如¨我的小祖宗,我求求你,好不好?”
8.不要抱怨.如“你这不争气的孩子,真叫人伤心透了!”
9.不要许愿,如“假如你考了100分,我就….”
10.不要讽刺,如“你可真了不起,还能干出这种事儿!”
21世纪是竞争愈加激烈的世纪.21世纪是强者的世纪。只有培养孩子的强者气质,让孩子成为强者,才能适应新世纪的需要。
自信是强者最鲜明的特征。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是帮助孩子取得成功的首要一环。孩子取得了小小的进步,父母应不失时机地加以表扬和鼓励,使孩子坚信自己的能力。在孩子取得进步的同时,要满打满算孩子夺取新成绩的欲望,让他有种“永不满足”的宝贵品质。要时刻提醒孩子“我有信心取得成功”。着名作家海明威就是强者典型。他参加了二次世界大战,负过几十处枪伤,乘坐飞机也出过亭,但是他依旧有着不可征服的精神。这归功于他从小的野外生存训练。他10岁那年,父亲奖给他一支枪,他便去孤岛打猎。他说,“我永远都不会失败的。”海明威从小的自信,便奠定了他有番作为的基础。
要作为强者,还得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将自己的潜能发挥到极限,并且不断地挑战极限。只有尊重孩子的个人意愿和自我评价,帮助孩子朝他们的兴趣和天赋的道路上走,才能使孩子早日成长。试想,让莫扎特、贝多芬去从事发明、从事商业活动,把爱迪生、瓦特关在屋子里画画、弹琴、写文章,那样会导致什么后果呢?
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永无止境地探索,这是强者又一个显着特征。训练孩子的专注精神是十分必要的。可以给孩子讲一个故事,然后,让孩子复述故事,等等。有了专注精神后,再科学地制订发展计划,是成为强者很重要的一条。
【相关内容】:
父母应该教育孩子如何尊老
首先,要充分发挥榜样的教育作用。
父母应以身作则,做尊敬老人的带头人。孩子认识肤浅,判断能力差,缺乏独立性,心理活动带有暗示性和模仿性。在他们眼里,父母的行为就是一把尺子,认为父母做的,他就能做;父母怎样做,他就应该怎样做。
因此,父母在与老人(自己父母、公婆、岳父母和其他老人)相处中,态度应谦逊、彬彬有礼、关心照顾、体贴入微,如在家给老人端茶送水,在公共场合,给老人让座让道。父母的言行,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表现在自己的行动中,他们会像父母一样善待老人。还可利用英雄模范人物、现实生活及文学作品中人物的良好行为给孩子树立榜样。
其次,在日常生活中反复练习,养成习惯。
练习是强化记忆痕迹的有效手段,只有通过反复练习才能将良好的行为转化为习惯,长久保持下来。在日常生活中,成人必须处处留意,对孩子从“小事”入手,加强培养。如:经常让孩子帮老人做事情,用礼貌语言与老人交往(常用“您好”、“再见”、“谢谢”、“请慢走”等),关心、慰问生病的老人等等。多次训练,日积月累,孩子的良好习惯便会逐渐养成。
第三,利用有关节日,启发诱导。
可借助老人生日、重阳节(老人节)、元旦、春节等有利时机,通过谈话、点拨、暗示,诱发良好行为。如询问孩子:“明天是××节(××日子),你应该做些什么?怎样使爷爷(奶奶)高兴呢?”孩子就会认真地说:“我帮爷爷切蛋糕,祝爷爷生日快乐,健康长寿”、“我送奶奶一件礼物”、“我给爷爷、奶奶拜年”。
第四,及时纠正不良行为,防微杜渐。
孩子易冲动、自制力差,他们的行为往往受情绪支配,容易出错,常常做出对老人无礼的举动,如对老人发脾气、摔东西、不理睬等。一旦发现这些问题,成人一定要舍得管教,严肃批评,耐心说服,使孩子认识错误。尤其不放过“第一次”,严格把关。迁就容忍只能招致更多的过错,使孩子养成不良习惯。
最后,建议老人多与孩子交往,增进相互感情。
有些孩子不是对老人敬而远之,就是漠不关心,这往往是交往甚少、感情不深的缘故。在交往中,常常要在父母的提醒下,才随之行事,非常被动,如给老人搬凳子,说“再见”等。
【案例分析一】:
插座事件
女儿快两岁时,对墙上的插座孔很感兴趣,于是我拿来了她的录音机,告诉她墙上的孔里有电,是录音机需要的,插插头的时候需要拿着后面的塑料部分,这才安全,如果拿了前面的两片金属是会死的,而且手湿的时候插插座也是会死的。女儿对死还是很敬畏的,虽然未必明白具体会怎样,但总之是一件很不好很可怕的事。在两岁不到的日子里她学会了插插座,从那天起我们经常叫她XX来帮我插一下这样那样的插座,她也经常拖着她的录音机这个房间听听,再拖到那个房间听听,不用求我们帮她了。好吧,她很安全地活到了现在,从没触过电,我也没再担心过她会触电,我甚至曾告诉她,如果看到一根金属线你想知道是否带电,可以用手背靠上去试一下,有电的话会打到你,会有点痛有点麻,但记住千万不能用手心去抓,手背碰到会弹开,没危险,手心碰到会抓紧,那就是要命了。
【案例分析二】:
躺在地上哭
女儿很少用哭闹作为手段来达到目的,因为一次也没成功过,上了小小班后看到了成功案例,于是活学活用,在某天为了和我们一起吃白粥还是要单独给她下面条躺到了地上。我们全家该干嘛就干嘛去,当她空气。这里要感谢我的老妈,她更是开始了扫地,当扫到女儿躺的地方时,对她说,来来躺过去一点,这儿我要扫地,别挡着,我扫玩了你再躺回来。于是女儿挪地继续躺着哭,一会又说,好了,我把这儿扫干净了,你可以躺回来了。两岁半的女儿居然真的又躺回原来的地方来哼哼唧唧。我们全家都躲了起来狂笑。当了半小时空气的女儿终于发现别人的成功案例在她身上成功不了,爬起来讨好的说,我觉得其实白粥也是很好吃的,说完自己P颠P颠跑去把白粥吃了个干净。
直到现在,我也再没看到过她躺在地上哭闹作为达到目的的手段。其实小孩子很多行为只不过是试探,第一次就阻止,基本不会有第二次同样行为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