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应试教育到底危害谁了
应试教育危害了中上层子女。应试教育对中上层的子女来说,他们的问题是增加了压力;而对于中下层群体来说,影响并不大。
中上层在资源方面拥有极大的便利,他们可以买得起学区房、可以购买几万元的钢琴、可以接受更加专业的培训,而这些都是出于底层的孩子们无法想象的。在中上层群体抱怨学区房太贵的时候,中下层群体考虑的是温饱。如果一切都是按资源来区分,那么寒门学子的出路在哪里?
对于寒门学子来说,考试是的一条路,也是实现阶层跨越的途径。虽然向上的路在变窄,甚至变得愈发艰难,但至少保证了阶层的流动。如今呼吁取缔应试教育的,不是中上层的小资就是被蒙蔽双眼的下层。很多人都说,国内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是导致这一切的根源,只要将资源做大就好了。
但这种想法确实有些异想天开,教育资源越丰富更易导致资源集中,到最终受益的还是中上层群体。教育作为稀缺资源,相对于庞大的人口基数永远是不够的。
这些上层人依旧会享受一流的资源,而底层的孩子照旧无资源可享。很多通过应试教育改变自身命运的一群人,也是应试教育的支持者。尽管他们有可能穷其一生都买不起北京的一套房,但相比于他们曾经生活的环境要好的多。
首先,应试教育使用的是逆向的学习方法,先天就封闭人的认知边界。
它的方法与我们习惯的正向学习相反,通过刷题找答案来记住知识。要能实现这个目的,所刷的题目必然是有答案的,而且是标准的答案。这样,即使主观上没有故意,客观上也造成学习者形成“所有问题都有唯一一个正确解”的潜意识,形成思维定式。
而这一系列的“正确解”将织成一张无形的网,隔绝网外一切,从小习惯这种学习并成绩优秀的人,遇到需要突破边界外的问题或者需要接受答案不止一个时,严重的不安与不适感将逼使其放弃进一步的思考,退回到无形网内。即使读了硕、博,也只不过是将这张网撑得更大而已。
想想看,一旦意识到从小到大所赖以骄傲的本事必须重新收拾,要有多么坚强和勇气的人,才能打破这张网。可悲的是,九五后、零零后的生活历程往往缺乏勇气的塑造,特别是成绩好的孩子更是如此。
失去思考能力的最突出表现在作文,无论是那些被广泛推销的范文还是学校老师表扬的同学的优秀作文,完全没有论证能力,充塞着变着方式重复絮叨,举那么一两个例子就以为很有说服力,再塞入大堆廉价的感慨或者不知哪儿来的“雄辩”语句结尾。
风灵老师在《应试作文攻略》一文中以“一众僵尸”来表述实在是再恰当不过。这也就容易理解中科大吴明卫教授所说的学生表现断崖式滑坡的现象(参见吴明卫教授微博)。
其次,应试教育的刷题记忆法,摧毁了深入思考的基础。
上面的一条,大约只是程度问题,下面的却是零或壹的问题。老生常谈,要在知识上达到顶尖,甚至取得突破,基础知识必须坚实牢固。以前内地教育常常自我标榜的也是学生基础知识扎实,中学课程也以深度自吹。
这在七零后八零后学生时代也许是吧,但在普遍应试教育之当下,绝对是个笑话。为什么这么说呢,由于其目标直接奔着考试而去,练习题对试题的覆盖程度就成为教学效果的唯一因素。应试教育的核心在于习题作业的数量。
由于概念题在考试时只会出现于选择题中,这就养成基本概念的理解是通过刷选择题来记忆,不再“浪费”时间去思考理解具体的定义与条件,反正模糊的概念也能在选择项中挑出正确的答案。
那种用概念定义证明求解的题更是不会遇上,导致概念这个基础知识的基石,与其上的定理、推论相比,实际上生疏得很而且自己往往毫无察觉。这样十几年积累下来,看是金碧辉煌的空中楼阁,柱底下是朦胧太虚,又谈何深度思考?
第三,应试教育的刷题、测验、小考,让思考、钻研所依赖的忍耐力、意志力减弱甚至彻底丧失。
应试教育的精髓在于大、小测验这一工具的运用。我们的大脑有个优点(或者说缺点),如果它在从事某种活动时不断获得奖励,它就乐此不疲,可以持续长时间不用停。
我们生活中随处可遇依据此点设计的产品,比如智能手机的互动性,电子游戏无处不在的奖品宝物与加分等,总在你大脑忍耐极限之前,给予奖励,从而克服大脑里的厌烦。应试教育正是利用同样的原理进行设计。
毋庸讳言,学习是个痛苦烦闷程度变化的漫长过程,正向学习凭的是浓厚的兴趣与毅力去完成。应试教育看起来更“科学”,倒过来利用习题完成的快感增加大脑兴奋持续时间,“轻松入门”,并且在后续学习中,通过大大小小的测验给与学生获得高分(或者“进步”)的快感,技巧好的通过测验的难易程度来调整这种获得感。
所以严格来说,应试教育才是真正的“快乐”教育,只是有的学校老师技术不过关而已。这就不难理解习惯应试教育的学生刷题的疯狂景象,这其实与学科竞赛一样是与吸毒类似的反应。但人为操控大脑,是可能带来后遗症的。
大脑的奖励机制同样有个阈值问题,奖励刺激需要不断加强,相应地自身毅力必然随之减弱甚至消亡。当进入大学学习以及后续的科研无法提供同样密集与强度的奖励刺激时(很明显大学时很难获得中学时的优越感),自身毅力也许已经弱化了。
即使建立起学科兴趣,也知道调整学习方向,但能否克服学习的烦闷静下心来苦读就不好说了。严重时甚至对学习、生活本身失去兴趣。这是应试教育应该考虑的风险。
我们正是在练习讨论过程中,发现存在上述第二项缺陷而开始思考应试教育问题的。幸好孩子并非从小习惯这种模式,在头脑中两种模式并行,伤害不深,学会分清应用场景就好。
可事情并没有完,看看那些同班学霸们,几乎无一不是从小即在应试教育中训练出来的,其他学校同样如此,有的更甚。不要以为高中毕业后,就可以摆脱梦魇。可以明确地说,能考上985的绝大多数是应试出来的“产品”。
也就是说你的大学同学基本仍是高中的他们,不应试的恐怕很少能考上。这对大学的教学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我们仍从吴教授的微博中找到了蛛丝马迹。
在吴教授批评报读研究生的水平低下的微博中,找到了其校本科教学的教授留言,本科不可能补中学的课,教学只能降低深度以保证过关率这样的信息。真是体会到细思极恐的含义,中科大物理系尚且如此。很明显,普遍应试出来的学生已经反过来绑架了大学的本科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