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父母可用哪三种方法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失败和挫折,孩子也不例外。如果孩子从小被父母保护得很好,没有经受过挫折,那么,他往往会因为一次小小的打击而不知所措,做出逃学、离家出走、甚至自杀等过激行为。
因为孩子从小生活在父母的保护圈当中,以为世界是充满鲜花和笑脸的。因此,他缺乏接受挫折的心理准备以及承受挫折的能力,不知道怎样去面对苦难,应对困境,更没有解决难题的能力。
因此,父母很有必要让孩子从小就明白,这个世界上的,除了鲜花和笑脸之外,还有荆棘和苦难。
四、不要沉迷于挫败之中不能自拔
在孩子遇到失败后,父母要让孩子明白,与其沉迷在挫败当中不能自拔,不如接受既成的事实,开始新的选择,创造新的成功。
父母可以告诉孩子,已经发生的错误,是没办法改变的,我们要做的,就是吸取教训,不要再让同样的错误,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再次出现。
结语:俗话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父母从小就让孩子经历适当的磨难,教孩子正确地看待成败,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这可以令孩子的生受益。
❷ 如何教育孩子面对挫折
导语:有道是“人间没有不凋谢的花,世上没有不曲折的路”。父母要教育孩子坦然地面对挫折,把挫折看做是前进道路上必经的关口,从而增强心理的韧性。同时父母还要指导孩子调整努力的目标,扬长避短,努力发挥自己的优点和长处。
如何教育孩子面对挫折【一】
第一、正确的感受
父母要敏感的体察,积极的抓住孩子每一次挫败经历,帮助孩子认识到挫败的存在,正确的感受挫败带来的感觉和不愉快。不要回避,也不要放大。客观帮助孩子描述和认识内心真实的感受。这其间要温柔,充满着爱意。让孩子感觉到你是多么的爱他。你的爱可以帮助孩子从挫败糟糕的情绪中走出来。
第二、勇敢的面对
用父母温暖的爱意帮孩子走出挫败带来的糟糕情绪之后,再用你的爱和智慧引导孩子去勇敢的面对挫败这个事实的同时,在孩子心里做一个积极的心理建设和引导。
第三、积极的处理
积极的心理建设和引导孩子认识到, 一次的挫败不能说明任何问题,在这个世界上,第一永远只有一个,而却有那么多人同时去争第一,所以成功的机率远远的大于了失败,因此成功了应该感到光荣和 喜悦,但失败了也并不需要感到可耻和难过,因为这次失败,总结经验教训,还可以下次继续努力,只要我们坚持不懈总有成功的一天。退一万步,就算这件事上没 有机会了,但我们的人生还是有价值的,不要太在呼一时一事的得失与成败。勇敢面对,快乐的生活,才是最重要的`。
第四、乐观的总结
哲学家科林斯曾经说过:“不经历挫折,成功也只能是暂时的表象,只有历经挫折的磨难,成功才能像纯金一样发出光来。挫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经历了挫折却不知道总结挫折的教训,暂时的挫折不应该是消沉的原因,而应该是继续奋斗的起点"。所以,父母应引导孩子积极乐观的与挫败相处,使孩子养成不怕挫败,勇于面对挫败,接受挫败,并能不断从挫败中吸取人生成长的经验与营养的优秀习惯,为孩子在将来不断的经历和克服挫折的过程中逐渐成长,壮大,直至走向成功,迈向卓越的打下坚实的基础。
如何教育孩子面对挫折【二】
一、有意设置障碍,培养抗挫折能力
任何人的成长都要经历无数的挫折。如果孩子总是一帆风顺,那么一旦遇到困难,就会情绪紧张,束手无策。因此,父母在平时应有意识为孩子创设挫折情境,为孩子打下勇于面对困难的预防针,让他获得应对挫折的适应能力。比如父母可以让孩子负责去做某件事情等,但要注意,障碍设置难度要适中,否则屡次失败,容易引起孩子的自卑。
二、及时疏导,正确应对挫折
当孩子真的遇到挫折时,父母不能置之不理,采取“无视”态度或者指责、谩骂孩子,而应帮助孩子认真分析挫折产生的原因,采取正确的方法战胜挫折。同时还应让孩子认识到挫折本身并不可怕,最重要的是要敢于面对挫折。因此,父母在孩子遇到挫折时,适时地扶他一把,给予鼓励,才能帮助孩子学会忍受暂时的焦虑与不安,加强对困境和压力的容忍力,并且有信心和方法去克服困难。
三、挫折是人生的一部分,接受它,就是接受成长
父母要认识到,孩子一生中不遇挫折是不可能的,要想让孩子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在适当的环境下放开手脚,留给孩子一个生活自理的空间,让他在摔倒中逐渐增强抗挫的能力;使孩子能始终保持积极心态,形成执着的品性。经过在逆境中千锤百炼成长起来的孩子才能更具生存竞争力,这也是父母应为孩子尽到的义务和责任。
一位美国儿童心理学家说:“有十分幸福童年的人常有不幸的成年。”很少遭受挫折的孩子长大以后会因不适应激烈竞争和复杂多变的社会而深感痛苦。孩子早晚都要自己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而许多父母却不敢把孩子放出去,怕他们经验不足,怕他们上当受骗,什么都不敢让孩子自己去做。这样做的结果是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相当脆弱,经不起一点小小的挫折。
四、树立孩子的自信,给予其克服困难的勇气
生活不是理想中的世界,生活中充满失败与挫折,应该让孩子从小就懂得这一点,并培养他们在失败与挫折中奋进的勇气。父母可以通过古今中外许多历史人物或现代成功名人的例子,让孩子知道“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蹶不振和永远地放弃自我。要让他们从小知道,失败并不可耻,只要肯努力,总会成功的。
❸ 如何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
俗话说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如果连一两次的打击、挫折都承受不了,那还怎么能顺利走完这一生呢,更别说要争取成功了。因此,对于父母而言,应了解孩子耐挫能力的特点和发展规律从小就培养孩子的耐挫力,使他们能够以良好的心态来面对压力和失败,可以在失败中奋起直追。 (1)在对挫折的认识上一般是比较片面、单一式的、浅层次的。 如在对交往挫折的归因上,许多孩子不从自身找原因,而是味地强调别人的过错。而在对考试的失败上,又常常归因于自己太笨了,考虑不到自己平时听课是否认真、是否刻苦等困素。 (2)对挫折的反应上往往是消极式的。 比如上面案例中的儿童,面对挫折表现出的就是破坏玩具,大哭。还有的儿童对挫折的反应则是丢下不做,心情沮丧甚至攻击他人。这种反应是儿童自我情绪调控能力低的表现。 (3)对挫折的体验上往往是肤浅的,短时间的。 儿童虽然耐挫能力低,但对耐挫的体验也比较肤浅。比如,赛跑失败了,他往往会感到苦恼,可是半天之后就与苦恼拜拜了。 (4)软化挫折的能力基本上没有。 所谓软化挫折,就是指运用定的方法缓解挫折给当事人带来的压力和痛苦。比如出去玩、自己对自己说胜败乃兵家常事等。儿童基本上没有这些方法。 根据儿童的这些耐挫力的特点,父母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升孩子的耐挫力。 首先要让孩子认识到挫折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难免的。一旦孩子认识到这一点,那么他的心态比较平衡了,而不会产生为什么自己总是一个人倒霉蛋的想法了。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可以从些具体的活动入手。比如,父母和孩子交流各自的挫折经历,父母给孩子讲伟人遭受挫折、战胜挫折的故事,组织和引导同龄的几个儿童一起交流自己的挫折经历等。 其次,引导孩子认识挫折的积极意义,使孩子走出挫折反应的消极化误区。比如引导孩子换个角度想一想,杨风踢球踢伤了脚不能上场比赛了。你认为这有什么好处?再比如,可以组织挫折辩论会,让几个孩子辩论某个挫折的坏处和好处。 再次,引导孩子回忆自己曾经战胜挫折的经验,使他们发现自己的潜能增强自信心和勇气。这也可组织几个同龄的孩子交流各自战胜挫折的经历。此外,也可定期举行家庭交流会,父母参与进来,和孩子交流自己的这些经历。要注意的一点是这些孩子战胜的挫折不一定有多大,只要是他们感到有成就感的就可以。 最后,教给孩子软化挫折的方法。这些方法有降温评价法,比如赛中失败了,就要引导孩子想我已经尽到了努力,问心无愧。比较法,如一次考试考砸了,就要引导孩子想想一些伟人经历的更大挫折,让孩子明白,自己这小小的挫折算不了什么,是完全可以战胜的。转移注意法,失败了引导孩子做些别的事情,以调节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