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式
导语:儿童出身后的第一所学校可以说是家庭, 俗话说得好“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在养育子女的过程中,实际上也对孩子进行着启蒙教育。例如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掌握一定的知识经验,形成的伦理道德等等。故家庭教育既是摇篮教育,也是终身教育。
一、家庭教育的现状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必须是良好的学校教育与良好的好家庭教育密切配合的结果。然而,教师们常常会发出这样的感慨 -学校辛辛苦苦地教育了一周,难以抵挡家庭消敏配孝极教育一天。
现状一:教子方法有失偏颇
我们通过深入分析、研究家长的心态和行为后不难发现,当前的家庭教育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一)简单粗暴型。(二)过度溺爱子女。(三)"望子成龙"型。
现状二:孩子的表现力差。 现实生活中的孩子,由于受家庭和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表现出了种种令人担忧的"现象"。
“现象”之一、崇拜金钱
在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学生对金钱已越来越渴望。在学生的口袋里,或多或少装有零花钱。据调查,半数以上的学生拥有个人存款,少则几百,多则几千。学生手中有了钱,请吃零食、赠送礼物、请打台球、玩游戏机的现象随之出现;用钱请人做作业、做清洁的现象也不是什么新闻;特别是“下暴”现象更是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些不良现象的产生与“崇拜金钱”的社会思潮有着密切的联系。
“现象”之二:浪费钱物
我们通过调查后发现,学生经济收益的主要来源渠道有:
(1)测验考试成绩"达标"后的"奖金";
(2)替家长买东西时剩余的“零钞碎票”;
(3)家长每天给孩子的早餐费和车费;
(4)个体经营者的孩子还有"帮工钱";
(5)亲戚朋友赠送的钱物……在学生眼里,这一切全是"得来全不费功夫",因而浪费钱物的现象十分严重。他们可以随意浪费食物,可以随心所欲地更卖稿换文具,衣服鞋帽不时髦新潮就打入"冷宫"。学校门口的地摊,其热闹程度并不亚于集贸市场。学校拾到的各种衣物,极少有学生前去认领。
“现象”之三:流行享乐
有的学生对生活十分挑剔:吃的要精细营养,穿的要新潮高档,用的要新奇漂亮。男孩玩的是四驱车、电子游戏机、变形金刚……女孩拎的是精致的'小包,戴的是精巧的发卡,看的是精美的卡通书……有的学生上学、放学还要请人接送;有的学生干脆用钱雇佣"棒棒"背书包;有的学生懒得走路,打的回家让父母下楼给钱。在家里过的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
“现象”之四:唯我独尊
有的学生在家里对父母的称谓已用“喂”来代替。不能不说他不爱自己的父母,不能不说他不尊敬自己的长辈,也许,在他(她)的心目中,或许他(她)更爱的是自己,更看重的是自己。现在的独生子女,只知受人爱,不知爱别人。
缺少互爱精神,对别人、集体的事漠不关心;缺乏平等、公正的意识,对损害别人的利益的事无动于衷,他们心中只有“我”的利益。 在学生中出现的种种“现象”,真实地反映了现实社会中的一些不良意识正在潜移默化地污染着学生的心灵。消除这些"现象",亟待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我们必须对家庭教育进行指导和帮助。
二、家庭教育的方法
方法之一:
创造和睦的家庭环境。家庭教育成功的前提是家庭之间相互信任,彼此尊重爱护。父母互敬互爱,生活协调,实际是为孩子营造了良好环境,不仅有利于子女个性的陶冶,而且有利于相互支持配合,在对子女的教育上也能够事半工倍。 父母应该非常精心地营造一个令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家庭人文环境。父母应该以自己的言传身教以及在生活中创造出来的每一个生活细节,让孩子沐浴在一派和谐、文明、健康、宽松的家庭气氛中。
培养孩子活泼、开朗、勇敢、进取的性格,培养孩子良好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孩子树立平等、契约、宽容、创新、共生的现桥稿代意识,让孩子懂得:要想成才,先要成人。 重视家庭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必然,也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成败的关键所在。作为学校,有义务、有能力对家庭教育进行适时、适当的指导。为了共同的目标,我们必须"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我们的教育才有效益和希望。
方法之二 :
重视教育合力的形成。因为家庭,社会,学校构成儿童和青少年学习和成长的环境,以不同的空间形式和时间形式占据了孩子的整个生活。家庭,社会,学校任何一方面失控,都会导致整个教育出现漏洞,是不良影响得到可趁之机,危害年轻一代的成长,所以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了合力,我们的教育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学校要充分利用家长学校和家长开放日,利用现代教育和素质教育的观点,全面指导家庭教育。指导家长“信任孩子”。孩子是新生力量,相信孩子,就是相信自己。每一个家长,都应该对孩子有充分的信心。注意孩子的成长细节,信任孩子。
信任是亲子间能进行良好沟通的重要基础。 指导家长“赏识孩子”。孩子在家庭生活中,从小就处在选择之中,几乎天天都有己的选择。 孩子的兴趣就是探索世界, 越是不会干的,他就越想干,会了就不干了。孩子是培养教育的对象,不把孩子当宠物,不要剥夺孩子的权利。赏识孩子所作的一切努力,赏识孩子所取得的点滴进步,甚至要学会赏识孩子的失败,让孩子感到家长永远是他的后盾。家长平时的言行举止,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
在平时和孩子的接触中,多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将孩子作为一个有选择能力、有潜力、有责任心的独特的个体对待,真正放下为父(母)的架子,做到与孩子平等相处。 在提高家长认识的基础上,采取同一的内容,统一的标准来进行教育与评价。学校重在"如何做",家庭重在"怎么做"。学校和家庭密切配合,以实践为重点,及时反馈,树立榜样,找出差距,再教育,再实践,从根本上克服“教育靠学校包打天下”的被动局面。
方法之三:
重视家庭活动的开展。 生动、活泼的活动是孩子们最感兴趣的。教师完全可以以传统节日为契机,开展丰富多彩的家庭活动。如春节期间开展“受欢迎的小客人,受称 赞的小主人"实践活动;在妇女节、重阳节期间开展"妈妈好”、“祝福老人”等情感活动;在中秋节期间开展“我爱我家”的系列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家长以“情感”的桥梁,以“亲情”为纽带,适时对孩子进行教育,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总之,家庭教育对子女影响的范围和深度往往也是其他所达不到的,血缘关和经济联系,使家庭教育成为儿童和青少年最直接,最亲切,最可信赖的教育力量。孩子身体的发育,智慧的萌芽,能力的强弱,行为的好坏…往往要视家庭教育状况而定。家庭教育对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 ,良好的家庭教育是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科学文化水平,建立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