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如何加强自身的教育意识
扩展阅读
同学聚会遇到情况怎么办 2025-01-25 08:48:11

如何加强自身的教育意识

发布时间: 2023-11-07 07:38:57

1. 大学生应该如何加强自我教育

自我教育是指个人主动提出道德修养目标,并以实际行动努力完善或培养自己人格品质的过程。它是个人品德修养的自觉能动性的表现,是在自我评价能力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和最终目的,是实现培养人才的有效手段。而在校大学生的自我教育,是指在校大学生为了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而自觉进行的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活动,是实现自我发展目标而进行的自我培养活动,也是在校大学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尽快成才的必要条件。苏联现代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强调:“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可以说,一切教育都包括了教育者的施教与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这两者是不可分割的。而个体的自我教育是各种教育发挥作用的基础。在校大学生应明确加强自我教育的重要现实意义。在人类自我意识不断成长和社会民主意识日益增强的今天,在校大学生要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就更应该加强自我教育。确立远大的社会理想和积极的主体参与意识,是人生非常有价值的选择。但由于在校大学生的社会阅历不深,人生经验不足,尚未形成相对稳定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而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就会在思想上产生某种程度的盲目性和迷惑感。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在校大学生要通过自我教育,来明确自己的思想政治目标进而来实现。当前,社会发展突飞猛进,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在校大学生只有不断增强自我教育能力,才能在毕业后正确认识社会,正视现实,走出狭小的“自我”圈子,进而更好地服务社会,报效祖国。在校大学生应知晓进行自我教育的方式方法。首先,在校大学生应学会自我监督,它在自我教育中占有特殊的地位。自我监督以自尊心、荣誉感、责任感为基础,主要通过主体的自我剖析、反思、内省来检点自己的行为。只有成为一个有高度自尊心、荣誉感、责任感的人,才能做到不但监督自己表现出来的外部行为,而且还监督自己的思想动机、思想方式。不仅在众目睽睽之下谨慎行事,而且在独处之时也恪守道德要求,不做任何对不起良心、对不起公众的事。其次,在校大学生应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它是“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做贡献”的重要途径。在校大学生大多缺乏社会实践,缺少对社会的深入了解和真实体验,因此非常有必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最后,在校大学生应重视日常实践活动。在校大学生应意识到:崇高的理想要靠平凡的事业去实现,高尚的道德要在日常的行为中去培养,渊博的知识要靠孜孜不倦的勤奋去积累,严明的纪律要在日常生活中去锻炼。总之,在校大学生只有不断加强自我教育,才能尽快地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材。

2. 如何让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学生,也叫学子;一般指正在学校、学堂或其他学习地方受教育的人,而在研究机构或工作单位(如医院、研究所)学习的人也称学生,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如何让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如何让学生进行自我教育1

法国教育思想家埃德加·富尔于 1972 年向教科文组织总干事长递交的一份研究报告《学会生存》。 这份报告的面世,引起了各国教育界的广泛关注。报告中指出: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 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 这种个人同他自己关系的根本改变, 是今后几十年科学与技术革命中教育所面临的最困难的一个问题。 可见,自我教育亟待进行,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不言而喻。

一、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

自我认识是自我教育的基础,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评价自己,对自己的行为有着很重要的调节作用。正处于生长发育关键事情的学生,对外界和自身的认识还不成熟。 他们很在乎身边人尤其是教师的评价,这对他们认识自我有很大的暗示作用。怎样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我?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对自己的能力、性格、爱好、理想等。 其次要引导学生对社会自我、 集体自我的把握和认同。

作为教育者,教师要告诉学生,首先要遵守社会与集体的规则。二是同时又要鼓励学生保持自己的个性,带着个性融入社会,既能与他人打成一片,具有合作的意识和能力,又不能人云亦云,丧失自己的个性和主见。 三是防止两个极端:高估自己或贬低自己。 人们容易高估自己,因为都喜欢放大自己的优点,缩小别人的优点,容易低估自己,盲目自大。 因此,需要别人的提醒,时刻要保持冷静。而低估自己,则是觉得自己处处低人一等, 自卑心理很重,也会让自己陷入痛苦的深渊。

二、引导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

学生要进行自我教育,要做自己生命航船的主人,光有认识,有热情是不够的,要把这一认识和热情变成一点一滴的行动,这就需要学生要有明确的自我教育目标。如何制定教育目标很重要,引导学生从自身实际出发,让目标看得见、够得着,可以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进步的喜悦。完成了这个目标,再确定下一个目标, 使学生在实践中看到自己行为的效果,强化了自我教育。 于是,开学初,我利用班会时间,指导学生制定这一学期的自我教育目标,并帮助学生把理想目标细化,使之从小事做起,切实可行、逐步提高。通过教育目标制定的这种方式来加强教育针对性。

三、鼓励学生自我管理

一个班级或一个学校, 只有把所有的人集中起来,作为一个整体,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同样,对于每个学生,实行全员的自我管理,学生的潜力才能得到发挥,自我个性、活力和综合素质才能得到提高。作为教师,不论在何时, 我们都要认识到学生在班集体中的地位、权利和义务,让每个学生享受到班级集体的荣誉、感受到班级集体的责任,才能唤起学生的使命感、义务感,每个人的自我作用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班集体就能成为学生自我教育、尝试成功的精神乐园。 因此,在日常班级事务中,通过让每个学生都参与班级管理,让每个学生意识到自己是集体的一员, 真正做到关心集体、关心他人、关心自己,促进学生独立自主的发展。

(一 )开展丰富多彩的班队活动 ,提高学生的自治能力

教育是要将"捕鱼"的本领传授给学生,不是直接将"鱼"给他们,即通常所说的"授之渔",而不是"授之鱼"。每学期初,教师根据各自学校的工作计划、班级管理目标的要求,有意识地让学生去自我讨论、集思广益,要求每人提出适合自己的年龄、 爱好特点的主题队会,教师汇总后,组织学生讨论后,认真确定好每一学期的主题班、队会计划,并选好主持人,做到人人参与。 从制定到实施,每个步骤都有学生的全员参与。 班队活动既成为了学生自主教育、自我管理、展示个性、尝试成功的乐园, 又培养了学生的自治能力、 组织能力、适用能力,对班集体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二)建立竞争机制,让每个学生得到发展

经常参与各种竞争, 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促进其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在当今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中,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上进心以及抵抗挫折和失败的能力, 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

因此,要在班级中建立竞争机制,营造竞争气氛。如经常采取男同学与女同学比,小组与小组比,同桌与同桌比,班干部之间比等形式,鼓励竞争,引入竞争,用"比"促"竞"。还用评选"小画家""数学家""故事大王"等方法,促进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 并带动其他方面全面发展。 每个学期,教师针对这些方式,建立比较好的评比方法, 使之成为一种稳定的机制,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地进行竞争,使学生在竞争中发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促使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另外,教师还可不拘一格,灵活多变地激励学生参与竞争。比如,班级出手抄报的时候,如果愿意参加的人太多,可把他们分组,让他们自己分别去找资料、排版面,公平竞争。 他们向教师提供方案后,老师让设计最好的小组去出手抄报,通过班级内部的竞争, 使班级的手抄报质量得到提高, 在与其他班级的竞争中更有可能获得胜利,进一步激发他们勇于竞争,敢于表现自我的能力。通过竞争机制,在班级中形成了一种互相监督、互相帮助、你追我赶的氛围,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和谐、生动活泼的发展。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是为了不教。 "一个人要不断完善自我、 实现自己一生的价值,就要把握自己,做好自己的事。 只有通过积极引导学生的自我教育, 才能培养出适合现代社会的有责任感、有理想、有抱负的新型人才。 我们对学生引导得法、得当,必将产生事半功倍的育人效果,不仅如此,还将对学生的终身自我教育产生深远影响。

参考文献:

[1]魏书生.教学工作漫谈.桂林漓江出版社,2005(5).

[2]刘国正主编.叶圣陶教育文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如何让学生进行自我教育2

一、教育中的非教育现象

开篇苏霍姆林斯基就提到我们对学生个性的重视还不够。

教育学,无论就教育的理论或者教育的实践来说,都还没有对人的个性——对他的创造性力量和能力的培养,对理想、兴趣和爱好的形成,给予足够的重视。

不能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就不能尊重每一个人,就不能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样子去成长、发展。创造力、理想、兴趣、爱好等等,都不会顾及到。

在校园中,我们总是把学生当作集体中的一员来看的,学生只是班级中的一个,是班级的代表或缩影,而并不他本人自己。

我们往往看不到学生自身的需求,只是按照集体教育的要求去塑造,而不是让学生成为他自己。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青少年时期是学生自我形成的重要时期,而这个时期的教育,则将会影响他的一生。

这时期的教育更重要的就是自我教育。

少年期和青年早期,是个性在智力方面、道德方面和社会思想方面自我形成的年龄期。在这个年龄期,学生的正常的精神发展,取决于他在活动的各个领域和在集体的关系中,在智力生活和劳动中,在道德信念的形成中,其自我形成的过程进行得究竟是否深刻。一个少年,只有当他学会了不仅仔细地研究周围世界,而且仔细地研究自己本身的时候;只有当他不仅努力认识周围的事物和现象,而且努力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的时候;只有当他的精神力量用来使自己变得更好、更完善的时候,他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这里说的就是学生在精神生活的一切领域里的自我教育。

青少年时期的教育不仅要注重让他学习知识,认识周围的世界,更要让他走进自己的内心,关注自己的成长,树立成为一个真正的人的信念,进行自我教育。

为什么我们的.教育往往效果欠佳?

原因是,只是把学生当作是一个个被教育者,没有把学生自身的教育力量激发出来。

当学生进入青少年时期,我们却仍旧按照年幼儿童的要求一样来教育他,把他们当作被教育的对象来看待,忽视了学生的自我教育力量。

一个人直到17、18岁,还只是感到自己是个受教育者,只是有人在教育他,而他并不教育任何人,也不教育自己,因为他并没有在与别人的多重关系中来造就自己。

这是我们教育往往费力却不讨好的原因所在。

我们苦口婆心地给学生讲各种自认为很重要的生活知识、人生道理,灌输一些科学真理和道德准则到学生头脑中,但我们只做了头脑的教育,却没有做到入心的教育。

要知道,道德准则,只有当它们被学生自己去追求、获得和亲身体验过的时候,只有当它们变成学生独立的个人信念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

一番道理只有经过学生的内心,被学生所接受,并成为学生自己追求、获得和亲身体验过的行动、感受时,才能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成为自我成长的有益力量。

苏霍姆林斯基说:

要一个人考虑自己的前途,就应当让他在自我教育方面实际地做一点事情,让他通过某一件事情去考验和尝试自己的力量,去锻炼自己。

为了要解放创造力,把学习的自由还给学生,陶行知早在几十年前就提出了“六个解放”:

(一)解放儿童的头脑,使他们能想。层层束缚儿童创造力的裹头巾必须撕下来。

(二)解放儿童的双手,使他们能干。

(三)解放儿童的眼睛,使他们能看,不戴上有色眼睛,使眼睛能看事实。

(四)解放儿童的嘴,使他们能谈,特别要有问的自由,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

(五)解放儿童的空间,不要把儿童关在笼中,使他们能到大自然、大社会里去扩大认识的眼界,取得丰富的学问。

(六)解放儿童的时间,不把他们的功课表填满,不逼迫他赶考,不和家长联合起来在功课上夹攻他们。

要给他们一些空间、时间消化学问,并且学一点他们自己渴望要学的学问,干一点他们高兴干的事情,决不能把儿童的全部时间占据,使儿童失去学习人生的机会,养成无意创造的倾向。创造的儿童教育,首先要为儿童争取时间的解放。

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去独立地做一点事情,通过一些事情考验和尝试自己的力量,锻炼自己,哪怕失败了也是自己的成长经验,也为会对自己今后的成长提供宝贵的借鉴。

老师如果不相信学生的自我教育力量,不能解放学生的手脚,不让学生自己去尝试做事,体验过程,经历错误,这对于成长是无益的。

劳动可以给学生一定的自我教育机会。

但我们的劳动,对学生而言,往往只是一种义务而已。

智育也可能给学生一定的教育。但我们的智育往往只是面对学生的抽象的思想,没有针对学生的具体特点。

活动也变成了布置下来的任务。

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

如果少年们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并没有教育自己,没有感到把自己的知识和技能贡献给别人就会使自己变得更加高尚,那么这种关系就会使他们感到枯燥乏味。

在活动中,没有教育影响的作用,活动的自我教育价值,也很难体现出来。

怎样才能让活动发挥自我教育的力量呢?

我坚决相信,让少年去当低年级同学的教育者,是道德教育中最复杂、最不容易而又最重要的任务之一。严格地说,自我教育就是从这里开始的:让一个人去关心另一个人,力求看到自己身上的好的东西在另一个人的身上表现出来。

利用学生之间的交往,让同学年龄段的学生之间相互影响,让学生在关心别人的同时,看到自己的真善美的力量,看到自身改变他人、改变自己的力量,就会让自我教育的作用显现并放大出来。

3. 教师如何提高自身基本素质

教师的教育素质直接颤毕影响着学生的发展,因为学生所学的大部分知识都是从教师那里直接获得的,所以我们的老师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教育素质。下面是我给大家搜集整理的教师如何提高自身基本素质文章内容。

教师提高自身基本素质的方法:树立科研意识

以往教师过多地关注课堂教学、学生管理、成绩分析、学生综合素质等方面,却忽视了教育科学研究,没有真正理解“教育科研兴教”的重大意义。作为教师要懂得“教育要发展,科研必先行”的道理,懂得教育科学研究要立足于教育实践,科研成果要引导教育实践,不断增强科研兴教的意识,主动在教育科学研究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教师紧密结合学校教学的实际情况和存在的问题选择课题,开展研究,探讨规律,创造性地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增强革新意识,敢于尝试,乐于探究合理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和规避不足之处,扎扎实实的打造自己的教学特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教师提高自身基本素质的方法:更新教育方法

教师要解放我们的学生,首要的是先解放教师自己,去陈出新,转变认识,以适应当前教育教学改革需要。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想由原来的“一桶水”逐渐转变成源源不断的“活水”,这需要每位教师在正确把握教与学的关系,做到两者并重,在教中学,在学中教,实现教学相长。教师特别是要摒弃旧的教学观念,努力充当学生自主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角色。教师在课堂上所扮演的角色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教师充当帮助和引导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完善学习方法;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一种和谐、平等、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气氛;教师要习惯于和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与学生一道去寻找真理。教师角色的改变,需要教师的信心和勇气,去承担新的教育改革,只有这样,教育教学改革才能大踏步地前进。

教师提高自身基本素质的方法:积极参加教研活动

在以往教学活动中,教师大多数是靠个体的力贺洞腊量解禅滑决课堂教学的所有问题。而当前的教育形式是倡导“师师合作”。教师需要与更多的人,在更大的范围内,以更加平等的方式从事教学研究与实践,教师之间将更加紧密地合作,只有教师集体智慧得到发挥作用的时候,学生的综合能力才能顺势提高。因此,教师要积极参加集体教研,互相探究、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并要毫无保留地将教学实践中所得的经验在教研中交流、研讨,并获得共识,实现资源共享,这样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才有更高层次的提高。

教师提高自身基本素质的方法:搭建互动平台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教学相长的互动过程。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性差异,满足不同的需要,主动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让学生由原来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学会自主学习,互相合作、探究学习,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成长、富有个性的成长,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保持开放的心态,不断实践和尝试,不断对自己的教学进行研究、反思,这样才能不断适应新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