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学校教育如何提高人的现代性
扩展阅读

学校教育如何提高人的现代性

发布时间: 2023-09-18 16:44:22

‘壹’ 学校教育主要通过哪些方面促进个体社会化

1、教育促进个体思想意识的社会化

教育代表一定社会的要求,传播社会中的主流文化和价值观念,受这种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影响,学生就易于形成与主流社会文化要求一致的思想意识,从而认可并自觉维持现存社会的种种关系。

2、教育促进个体行为的社会化

教育通过社会规范的传递,使人们认识社会规范的意义和内容,认识到应该干什么,不应该干什么,从而规范人的行为,防止个体行为偏离社会的轨道。

3、教育培养个体职业意识和角色

基础教育作为一种全面的素质教育,也负有职业指导和职业定向的重要职责,要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能力,结合社会的需要,确定自己的未来理想,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



学校教育的特点

1、较强的目的性、系统性和组织性

学校教育有特定的教育目的,有明确的教育方向。同时,学校教育也是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它有自己的组织机构和相关的职能部门,具有严格的组织纪律性。

2、较强的可控性

学校教育的对象是青少年,教育者是在正规的师范院校中受过专业训练的、具备一定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的专业人员。因此,教育对象和教育者都具有很强的可控性。

3、教育的专业性

学校教育是由专门的机构和专业人员来承担的,其主要任务是培养社会需要的各级各类人才。学校中的教师闻道在先,术业有专攻,他们都具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和科学的教学方法,并由不同学科的教师相互配合,协同工作,从而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教育内容的主体复合性

从学校教育中的教育者、受教育者与教育内容之间的关系来分析,教育活动中的主客体关系具有特殊复杂性,我们把它称为教育主客体的复合性。

‘贰’ 333教育综合学校教育如何促进人的发展

333教综合学校教育是按照下列方式促进人的发展。
1学校教育制度: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指的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人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学校教育制度是现代教育制度的核心部分。主要有三种类型:双轨学制、单轨学制、分支型学制。目前,双轨学制在向分支型学制和单轨学制方向发展,综合中学是双轨学制并轨的一种理想形式。
2、课程标准:是指在一定课程理论指导下,依据培养自标和课程方案以纲要形式编制的关于教学科目内容、教学实施建议以及课程资源开发等方面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了某门学科的性质与地位,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与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编写课程标准是课程开发的重要步骤。它包括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实施建议四个部分。

3、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和发展他们智力的教育。它能够帮助学生认识自然规律、社会规律,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各种社会工作的实际本领。所以,智育也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4、分组教学:是指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把他们分为水平不同的组进行教学。

分组教学的类型主要有能力分组和作业分组。能力分组,是根据学生的能力发展水平来分组教学的,各组课程相同,学习年限则各不相同。作业分组,是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意愿来分组教学的,各组学习年限相同,课程则各有不同。
分组教学还可以分为内部分组与外部分组两种形式。内部分组是在传统的按年龄编班前提下,根据学生能力或学习成绩发展变化情况来分组教学的,外部分组则打破传统的年龄编班,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的差别来分组教学。
5、陶冶:是通过创设良好的生活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它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等。运用陶冶要注意以下3点要求:( 1 )创设良好的情境。( 2 )与启发引导相结合。( 3 )引导学生参与情境的创设。

6、技能:是个体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练习而形成的智力活动方式或躯体动作方式的复杂系统。技能的本质是知识的运用,即程序性知识的运用。它分为心智技能和操作技能。技能的作用:(1)技能作为合乎规则的活动方式,可以调节和控制动作的进行;(2)技能是获得知识经验、解决问题的前提条件;(3)技能是能力的构成要素之一,是能力形成发展的重要基础。

7、学校教育

答:狭义的教育中的一种就是学校教育,学校教育主要指专门组织的教育。它是根据一定社会的现实和未来的需要,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受教育者主动地学习,积极进行经验的改组和改造,促使他们提高素质、健全人格的一种活动,以便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适应一定社会的需要,促进社会的发展,追求和创造人的合理存在的人。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起着主导性的作用。

8、教育目的

答:教育目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存在于人的头脑之中的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和要求。狭义的教育目的是指由国家提出的教育总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目标,以及课程与教学等方面对所培养的人的要求。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一是国家或社会所规定的教育的总目的;二是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三是课程目标;四是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