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优先发展教育的重要意义
教育是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业。须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出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的历史方位上,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高度,加深对新时代优先发展教育事业重要战略意义的认识。
1、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优先发展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小康能否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一个重要方面要看教育的体系结构、教师素质、质量水平、制度建设能否得到新的提升,更好适应亿万学习者的多样化需求。为此,必须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不断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
2、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必须优先发展教育,加快教育现代化。教育发展周期长,要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多方面要求,必须提前准备。改革开放以来,相继在国家层面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可持续发展等战略,适度超前部署教育现代化,用教育现代化支撑国家现代化,正在形成长效机制。
面对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当今世界的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人才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更加突显。
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优先发展教育,将建设教育强国作为基础工程。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归根到底靠人才、靠教育。源源不断的人才资源是我国在激烈国际竞争中的重要潜在力量和后发优势。
在坚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进程中,特别强调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对优先发展教育、促使教育全面服务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大局提出了根本要求,必将成为党和国家宏观决策的重要遵循。
(1)教育先行的意义有哪些扩展阅读: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的重点任务: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向,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加强法制教育、国防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促使学生将其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行动自觉。
还要把握好素质教育时代特征,重点抓好大中小学教材建设和教学改革;强化学校体育工作,帮助学生养成自觉科学锻炼良好习惯;全面推进艺术教育,提升学生审美素养;促进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提高勤工俭学、志愿服务、实习实践活动的成效,以知促行、以行促知,学以致用。
❷ 为什么要提倡教育先行
教育先行在一定意义上是正确的,但是,还得看到另一点.在经济发达国家,它有雄厚资本,很强的科技力量,优良的设备,这样,加之教育配合,经济效益明显显现,这是成功原因,反之,发展中国家,资金不足,科技力量不够,无力增填优良设备,这种情况下,既使增加教育投资,出现了一批高层次毕业生,经济还是发展不起来,相反会出现一批较高教育层次的失业者,造成社会的不稳定.
中国的教育正在学习其他国家的教育,但是,中国人忽略了一个最根本的问题,就是自己的国情.一个国家要想发展,是要靠人力资源的,而人力资源,是要依托教育的.教育就是一个储蓄.这个道理,普通的老百姓也都可以认识到,所以,很多人都会说,再穷不能穷教育.而我们国家呢,教育经费的支出,在世界上来说,是比较少的了.况且,中国的人口这么多,分到每人,会有多少呢?而国家教育经费的支出,有很大一部分落到了各级各类官员的手中.实际上用在教育本身的更是少的可怜.所以,很多大学的发展,都是靠银行贷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