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教育问题家长该怎么说
扩展阅读
挖老屋基础有什么后果 2025-02-01 11:44:06
歌词什么什么的发白 2025-02-01 11:38:56
提高全民素质知识讲座 2025-02-01 11:34:39

教育问题家长该怎么说

发布时间: 2023-09-16 14:27:41

⑴ 家长怎么与老师沟通孩子的教育问题

1、不要对老师轻傲,首先要肯定老师。老师也是有压力的,也希望自己努力被别人看到。如果你善于发现老师的长处,一见面先表达赞美和认可,他会对你很有好感,这会让老师很高兴,觉得自己是重要的,也才会愿意去沟通自己做的不足之处。类似这样正面反馈甚至比送礼物更好。

2、告诉老师你和孩子都非常信任他。信任对老师来说非常关键。我们通常不会教医生如何看病,但常常告诉老师应该如何教育孩子。老师们希望自己的专业性被认可,不仅得到家长的信任,还希望被孩子信任。

3、跟老师多谈谈孩子在家里或其他校外的情况。比如孩子喜欢看的书,运动项目等。老师越了解孩子,就越容易针对孩子的特点教育他。

4、在评价自己的孩子时多用正面的语言。家长谈论孩子问题的方式很大程度上会影祥哪响到老师对孩子的看法。比如,老师反映你的孩子在课堂上爱说话。你可以承认问题,但同时从积极的方面去阐释:“我儿子真的非常喜欢表达,我们在家的时候,也在努力给他立规矩,谨纤码希望他能更自控。老师您有什么好的建议吗?”但如果你只是回应:“是啊,我儿子真的很麻烦。”你就暗示的问题类型竖族,他会觉得孩子的确很难管教,如果负面的评价渐渐成为一个标签,老师可能不再愿意费心管教孩子了。

⑵ 家长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意见或建议。

写作思路:检讨做到条理清楚、自然、明白,不杂乱,要倾注自己的思想感情,最后进行反思即可。

1、监督孩子别到商店乱花钱、少买垃圾食品。


2、操场灰尘大,把操场建的大一些,跑道宽一些。


3、学校多搞一些娱乐活动。


4、希望学校能加强品德教育,加强学校校园及周边管理。


5、餐厅建的大些。


6、教导学生不要轻信别人的话,以免上当。


7、要全面抓,做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8、老师上课鼓励学生大胆举手发言。


9、学校多安排体育锻炼,组织一些有趣的活动,让孩子参与。


10、让每个孩子讲普通话。


11、对待每一个孩子一视同仁。


12、对孩子多鼓励,少批评,不打骂体罚孩子。


13、培养孩子,多读课外书。


14、讲好环境卫生,注意厕所清洁。


15、认真做好眼保健操,讲好用眼卫生。


16、尽量少用投影仪教学,对孩子眼睛刺激较大,老师讲课时尽量往中间写,大点写。


17、希望多举办一些文艺活动。


18、培养孩子写作、观察能力,多做书法练习。


19、对学生严格要求。


20、老师多和家长沟通交流,让家长掌握孩子的学习情况。

⑶ 家长对教育教学意见和建议

家长对教育教学意见和建议如下:

家长是世界上最伟大的职业,一生无私奉献。那么家长关于 教育 孩子的意见或建议有哪些?以下是我分享给大家的家长关于教育孩子的意见或建议的资料,希望可以帮到你!

给家长教育孩子的意见
一、不要过分关心孩子

这样做容易使孩子过度地以自我为中心,认为人人都应该尊重他,结果成为自高自大的人。

二、不要溺爱孩子

要让孩子从小知道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不尽义务不能享受权利。

三、不要太亲近孩子

应该鼓励孩子同同龄人一起生活、学习、玩耍,这样才能学会与人相处的 方法 。

四、不要勉强孩子做一些不能胜任的事情。

孩子的自信心多半是由做事成功而来,强迫他们做力所不能及的事情,只会打击他们的自信心。

五、不要对孩子太严厉、苛求甚至打骂。

这样会使孩子养成自卑、胆怯、逃避等不健康心理,或导致反抗、说谎、离家出走等异常行为。

六、不要欺骗和无谓的恐吓孩子。

吓唬孩子会丧失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权威性。

七、不要在小伙伴面前当众批评或嘲笑孩子。

这样会造成孩子怀恨和害羞的心理,损害孩的自尊心。
给家长教育孩子的建议
建议一:不要总是强迫孩子,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我国着名的教育家陶行知有过一次这样的经历: 有一次他受邀到武汉大学演讲,一上讲台,就拎出一只还在“喔喔”叫的公鸡。并掏出一把米往公鸡的嘴里塞,公鸡拼命挣扎,一粒米也不肯吃。

但陶先生一放开手,恢复了自由的公鸡扑哧了几下翅膀,自己吃起了米来。 在听众一头雾水之际,陶行知从容不迫地说道:“我以为,教育就跟喂鸡一样,先生强迫学生去学习,把知识强灌给他,他是不情愿学的,即便学也食而不化,过不了多久,他还会把知识还给先生的。

但是如果让他自由学习,充分发挥他的主观能动性,那效果将一定会好很多!” 父母应该懂得强迫孩子学习效果并不好,填鸭式的教育更是效率很低,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不要总是吝啬你的言语,让孩子明白为什么,心甘情愿的去做,比强迫要好。

建议二:懂得“南风效应”。 心理学上有个着名的“南风效应”,说的是寒冷的北风与温暖的南风打赌,看谁的力量更强大。他们决定比试一下:看看谁先能把行人的大衣吹落。于是,北风呼呼地向行人猛烈地刮,可是,

行人却把衣服越裹越紧,任它怎样狂刮也无济于事,未能吹落行人的大衣。而南风则不然,只是饱含着温情,轻轻地吹拂着那个行路人,行人越走越热,不一会儿就热得自觉脱掉了大衣;轻易地获得了比赛的胜利。

正所谓“感人心者,莫乎情”,温和的对待孩子比冷酷严厉更能收到成效。这要求你在鼓励孩子时,要真诚不要虚情假意,“南风”要长“吹”不要浅尝辄止。

建议三:学会宽容。 说实话,父母经常要求孩子体谅父母,宽容父母,却不知道自己也不太宽容孩子,宽容别人。你是孩子的榜样,宽容别人也是宽容自己,不仅要对孩子宽容,更要对别人宽容,如果仅仅是对孩子宽容,而对别人是另一种做法,你的孩子也许不会对你宽容。有这样一个 故事 : 一个战争归来的士兵从旧金山打电话给他的父母,告诉他们:“爸、妈,我回来了,可是我有个不情之请。

我想带一个朋友同我一起回家。”“当然好啊!”,他们回答:“我们会很高兴见到他的。”不过儿子又继续说下去:“可是有件事我想先告诉你们,他在战争中受了重伤,少了一条胳臂和一只脚,他现在走投无路,我想请他回来和我们一起生活。” “儿子,我很遗撼,不过或许我们可以帮他找个安身之处” ,

父亲又接着说:“儿子,你不知道自己在说些什么,像他这样的残疾人会对我们的生活造成很大的负担。我们还有自己的生活要过,不能这样让他破坏了。我建议你先回家然后忘了他,他会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的。”接着,儿子挂上了电话,他的父母再也没有他的消息了。

几天后,这对父母接到了来自旧金山警局的电话,告知他们自己亲爱的儿子已经坠楼身亡了。警方相信这只是单纯的自杀案件。于是他们伤心欲绝地飞往旧金山,并在警方带领之下到停尸间去辨认儿子的遗体。那的确是他们的儿子,没错,但惊讶的是儿子居然只有一条胳臂和一条腿。

建议四:学会理解孩子。 正如孩子了解你的过程,在你对孩子发表任何看法之前,一定要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下,他为什么会这么做,他这么做后会有什么感受,他期望别人怎么看他,他想从所做的事情中获得什么。

尽量多抽出些时间关注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更重要的是多关注孩子的内心,尝试着分享孩子的喜怒哀乐,尝试着做孩子的朋友。

建议五:学会克制自己冲动的情绪,不要使冲突加剧。 别忘了你是成年人,是孩子的父母,不要过多的苛责孩子应该如何如何,在冲突面前你是榜样,你是首先要做出调整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