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教育的关键期
根据对婴幼儿敏感期的观察与研究,可以归纳出下列九种
1、语言敏感期(0至6岁):婴儿开始注视大人说话的嘴形,并发出牙牙学语声时,就开始了他的语言敏感期。学习语言对成人来说是件困难的工程,但幼儿能容易的学会母语,正因为幼儿具有自然所赋予的语言敏感力。因此,若孩子在两岁左右还迟迟不开口说话时,应带孩子至医院检查是否有先天障碍。语言能力影响孩子的表达能力,因此,父母应经常和孩子说话、讲故事,或多用“反问”的方式,加强孩子的表达能力,为日后的人际关系奠定良好基础。
2、秩序敏感期(2至4岁):孩予需要一个有秩序的环境来帮助他认识事物、熟悉环境。一旦他所熟悉的环境消失,就会令他无所适从。蒙特梭利在观察中,发现孩子会因无法适应环境而害怕、哭泣,甚至大发脾气。因而确定“对秩序的要求”是幼儿极为明显的一种敏戚力。幼儿的秩序敏感力常表现在对顺序性、生活习惯、所有物的要求上,蒙特梭利认为如果成人未能提供一个有序的环境,孩子便“没有一个基础以建立起对各种关系的知觉。”当孩子从环境里逐步建立起内在秩序时,智能也因而逐步建构。
3、感官敏感期(0至6岁):孩予从出生起,就会借着听觉、视觉、味觉、触觉等感官来熟悉环境、了解事物。三岁前,孩子透过潜意识的“吸收性心智”吸收周遭事物;三~六岁则更能具体的透过感官分析、判断环境里的事物。因此蒙特梭利设计了许多感官教具,比如:听觉筒、触觉板等,以敏锐孩子的感官,引导孩子自己产生智能。您也可以在家中准备多样的感官教材,或在生活中随机引导孩子运用五官,感受周遭事物。尤其当孩子充满探索欲望时。只要是不具危险性或不侵犯他人他物时,应尽可能满足孩子的需求。
4、对细微事物感兴趣的敏感期(1.5至4岁):忙碌的大人常会忽略周遭环境中的微小事物,但是孩子却常能捕捉到个中的奥秘。因此,如果您的孩子对泥土里的小昆虫或您衣服上的细小图案产生兴趣,正是您培养孩子具有钜细靡遗、综理密微习性的好时机。
5、动作敏感期(0至6岁):两岁的孩子已经会走路。最是活泼好动的时期,父母应充分让孩子运动,使其肢体动作正确、熟练,并帮助左、右脑均衡发展。除了大肌肉的训练外,蒙特梭利则更强调小肌肉的练习,亦即手眼协调的细微动作教育,不仅能养成良好的动作习惯,也能帮助智力的发展。
6、社会规范敏感期(2.5至6岁):两岁半的孩予逐渐脱离以自我为中心,而对结交朋友、群体活动有明显倾向。这时。父母应与孩子建立明确的生活规范、日常礼节,使其日后能遵守社会规范,拥有自律的生活。
7、书写敏感期(3.5至4.5岁) 阅读敏感期(4.5至5.5岁):孩子的书写与阅读能力虽然较迟,但如果孩子在语言、感官、肢体动作等敏感期内,得到了充足的学习,其书写、阅读能力便会自然产生。此时,父母可多选择读物。布置一个书香的居家环境,即能使孩子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成为一位学识渊博的人。
8、文化敏感期(6至9岁):幼儿对文化学习的兴趣,萌芽于三岁;但到了六~九岁则出现想探究事物的强烈需求,因此,这时期“孩子的心智就像一块肥沃的田地,准备接受大量的文化播种。”成人可在此时提供丰富的文化信息,以本土文化为基础,延展至关怀世界的大胸怀。
敏感期的教养重点
敏感期是自然赋予幼儿的生命助力,如果敏感期的内在需求受到妨碍而无法发展跱,就会丧失学习的最佳时机,日后若想再学习此项事物,不仅要付出更大的心力和时间,成果亦不彰。而如何运用这股动力,帮助孩子更完美的成长。正是成人的职责。以下几点建议,可以帮助父母及时把握孩子的敏感期:
1、尊重孩子为有能力的个体:孩子是具有能力的天生学习者。他们会循着自然的成长法则,不断使己成长为“更有能力”的个体,这是父母首要改变的观念。
2、细心观察敏感期的出现:每个孩子的敏感期出现时间并不相同,因此成人必须以客观的态度,细心观察孩子的内在需求和个别特质。
3、布置丰富的学习环境:当成人观察到孩子的某项敏感期出现时,应尽力为孩子准备一个满足他成长需求的环境。
4、鼓励孩子自由探索、勇敢尝试:当孩子获得了尊重与信赖后,就会在环境中自由探索、尝试。
5、适时协助而不干预:当孩子热中于有兴趣的事物时,大人应放手让孩子自已做,避免干预。不过,并非要丢下孩子,完全不管,而是适时予以协助、指导。
2. 什么是教育“关键期”家长又该如何抓住孩子教育关键期
教育关键期就是在孩子生长发育过程中,有一个时期最有利于身体或者心理某一个方面的能力的形成,而这一个时期我们就称之为关键期。孩子在这个时期对于外界的刺激会变得很敏感,对成长的帮助特别大,如果过了这个时期就很难再形成影响了。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句话是有一定道理的。很多专家通过研究表明3到7岁是孩子教育的关键期。
所以以后下班回到家,夫妻俩多讨论积极向上的观点,多看书,少玩手机。请记住身教重于言教,以后请与孩子一起学习,共同成长。
3. 教育的两个关键期
早期教育,就是从0岁开始到孩子入学之前的教育,特别是生命头3年的教育更为重要。这段时期孩子虽娇嫩,却是教育的关键期,是人生的启蒙时期,孩子最容易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发展相应的品德、智力和生活方式。研究者认为,如果在0~6岁这段期间丰富儿童的生活,针对儿童年龄特征给以正确的教育,将加速儿童智力的发展,为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形成奠定基础。“儿童时期错过的东西,到了少年时期就无法弥补,到成年时期就更无望了。”
出生后2~3年是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是接受各种外界刺激的敏感期。婴儿在成长过程中,正是利用自己的各种感觉运动器官,不断地在看、在听、在说,不断的在运动、在控索、在模仿,每时每刻接受着来自环境中的各种刺激,大脑皮层相应区域的神经网络才得以分化和建立起来。环境刺激像一只无形的手、一个潜在的设计师,塑造我们的大脑微观结构,特别是树突分枝和突触传导通路的建立。良好的育儿刺激和早期教育使孩子从出生后就有一个丰富、良好的环境,这对他们大脑的影响,无论结构和功能发育,都有重要作用。
早期教育的动力来源于孩子对周围环境和事物的好奇心,这种原动力直接影响早期教育的成果。实施早期教育,就必须让孩子一出世就领略到丰富多彩的世界,接受变幻的环境的种种刺激,激活其大脑,使孩子思维敏捷,聪明可爱。
必须把早期教育的知识和技能融汇在日常生活和丰富多彩的游戏当中。根据孩子的兴趣和需要,把玩具和各种实物作为教育的工具和媒介,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和图画表达出来,寓教于乐,使父母在与孩子的交流和游戏的过程中达到教育的目的。
许多儿童心理学家发现,孩子的能力通常随婴儿期受到的环境刺激的多少和种类的不同而异,发育中的婴幼儿需要各种各样的环境刺激,而多样化的社会经验最能提供这类刺激。所以,建议年轻的父母们,给宝宝创造一个丰富的成长环境 ,才是送给他(她)们一生的最好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