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促进素质教育发展
一、努力营造适合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学校环境
学校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两个方面。从物质环境来讲,学校的一草一木,每一个角落都应给人以美的享受。所以学校要创造出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物质环境。学校心理环境包括良好的校风、班风以及校园文化建设等。优美的校园环境,良好的校风、班风催人上进,使人际关系和谐,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得到改善和提高,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到快乐的学习中去。
二、改革教学方法,减轻学生负担
以往的“应试教育”扭曲了课堂教学的初衷,引导学生为分数而拼搏,使学生成为读书的机器,加大了学生心理负担,影响了学生的正常发展。因此提倡素质教育势在必行。改革教学方法,减轻作业负担是减轻学生心理负担的最直接、有效的手段。让学生不仅“学会”,而且“会学”,把教师新教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从而主动、愉快地完成必要的作业。逐步变成以学生为中心,把学生从课本、作业的束缚中解放出来。高素质的教师在教育中,能给学生创造一种和谐温馨的气氛,使学生如沐春风、心情舒畅。教师无声的语言悄悄打动学生的心,达到效仿的目的。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健康地成长。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广大教师应运用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去指导、解决学生中存在的各种错综复杂的心理现象。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学生观,尊重学生的人格,要热爱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三、大力实施素质教育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实施素质教育,是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和方法。基础教育必须为人的全面发展夯实基础,人体具有全面发展的能力,许多优秀的人才就是全面发展的个体。但是人体的潜能的发挥,素质的发展具有阶段性,最佳阶段是幼儿至青少年时期,心理学上称“关键期”,如果错过这一阶段,某些素质的发展将成为不可能。因此,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刻不容缓。社会正在呼唤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随着社会的发展,更加需要各种全面发展具有综合知识和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即使是一个普通的工作者,也应有健康的身体,有与人沟通合作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辨别是非的能力等等。培养素质全面的人才是社会的需要,也是人类自身的需要。我们一定要坚持不懈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成为21世纪高素质的人才。
四、正确处理好全面发展和个性特长的关系,构建新的评价标准
每个人的先天素质不同,发展就不一。因此,全面发展是特长发现的'基础,学校在努力引导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应注意观察发现有特长的学生,并加以指导和培养。给学生一个充分发挥、展现自我的空间,让其在宽松、快乐的氛围下接受教育,增强自信。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勇于探索,大胆实践和开拓精神。充分发挥评价的积极作用,建立个人评价、班级评价、社会评价等多种评价的形式,让全体教师、学生、家长都来参加评价。对于学生的评价要从平时进行考察,从而全面、正确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质量。把对学生的考查分散到临时的课堂教学,语言和作业等常规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补救措施,会使学生重视平时学习,挖掘自身潜力,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另外取消百分制,实行“等级制+鼓励性评语”。从德智体等方面综合评价学生的发展,充分发挥促进发展的功能。
② 如何推动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
其他建议: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方面,加强教师教育体系建设,拓宽教师文化视野,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另一方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引导教师爱惜职业荣誉,做有理想信念猛埋、有道德情操、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
(2)深化教育改革创新。一是夯实高质量教育体系根基,重点是“推动义务唯乱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二是面向构建新发展格局,强调“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
(3)对标服务全民的终身学习体系。发挥在线教育优势,完善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必将沿着“实现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方向,为我国终身学习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建设开辟新的境界。
③ 如何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教育发展
01
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牢把握接班人、建设者和时代新人的内涵和要求,确定建设者、接班人、时代新人的核心素养,构建全面系统的立德树人体系。
02
全面推进教育评价体系改革,切实改变 “五唯” 导向,实现教育 “指挥棒” 的变革。
03
全面推进专业、课程、教材体系创新,推进教育理念、教学方式、课堂组织、社会实践等教育全环节的变革。
04
切实构建党委政府、社会社区、学校、家庭、学生教育发展共同体。
05
推进教育治理创新,提升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主动作为,推动变革,教育才能顺势而为、因势而变,实现真正的教育革命。主动作为,推动变革,才能利用教育评价改革契机,构建与中国新发展阶段相适应的高质量教育。主动作为,推动变革,我们才能抓住机遇,在新一轮世界教育变革中抢占制高点。
北京雅学云智能科技教育有限公司以教育信息化为基础、以智慧校园、区域教育云解决方案为主,涵盖教育信息化各领域,提供建设层面的解决方案,更能提供资本层面的解决方案,推广综合性的解决方案。通过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方式实现整个城市的智能化发展。
通过现代化设备创新教育,因材施教,将信息技术与教育全面结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集办公设备:办公用品、图书、幼儿教育、实验室、教育设备与咨询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教育设备
以完善的研学旅行、营地教育、冬令营、夏令营、户外拓展、森林学校等校外教育服务体系,为3-18岁儿童青少年提供社会能力教育整体解决方案。
集学生营养、集体用餐原料供应与半成品冷链系统物流供应为一体,将现代科技应用服务于学生智慧食堂管理,严格按照视频安全法的要求进行规范化经营,提供安全可靠学生膳食的供应服务。
为教育工程实施项目提供基础工程实施、场地建筑、装修装饰等方面建设支持、服务。为智慧校园、校园信息化项目提供技术环境搭建方案并实施配套,结合校园文化进行设计,打造符合学校发展规划、尊重教学人文的良好学区环境。
(侵删)
④ 学校如何推进素质教育
导语:对于素质教育,我们既要肯定成绩,也要看到问题。就目前而言,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是要切实解决执行统一的问题。我们知道怎么做,但我们不去做,怎么办?要有个机制。
1、以课程标准体系改革为抓手,切实推进
素质教育的推进,首称在于观念的转变。教师们的理念能否转变关键看校长,社会观念的转变则要以素质教育实实在在的成果让人信服。我们必须以课程体系改革为抓手,切实做到“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环境课程”三到位,“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三个结合的综合实践课程体系,使课程建设变得应试为中心为有利于每一个学生最充分发展为中心,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
2、以薄弱学校改造为突破,明确目标
素质教育的第一要义是面向全体学生。就整体而言,就应加强薄弱学校建设,通过薄弱学校的改造,可以缩小校际之间的办学水平差距,使每一所学校都能向受教育者提供大致相近的教育条件,从而使面向全体学生这一素质教育重要目标的实现从宏观上成为可能。着力坚持一手抓教育现代化工程建设,一手抓薄弱学校改造。通过分层制订改造计划,实施“软硬”并举,强化薄弱学校改造工作的激励机制,积极营造学校素质教育全面推进的社会氛围。
3、以优化课堂教学为核心,注重效益
推进素质教育的最大潜力在课堂,抓住了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益,就抓住了教育的根本。建设起贯彻执行教学法规的责任制,严格执行课时计划,有效控制学生在校活动总量和各科课外作业总量。积极形成“人人关心课堂教学,人人参与课堂教学,从研究课堂教学,共同评价课堂教学”的浓厚氛围,狠抓课堂教学。强化教学质量形成过程中的目标意识,促使学生在各科各种目标的调控下得到全面发展。
4、以师资素质培养为根本,狠抓提高
全面提高学生素质,首先必须大面积提高教师素质。突出师德教育,要使教师素质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通过树立先进典型,激励教师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提升广大教师的师德境界。加速知识更新,加大教师学历提高型继续教育的力度,强化技能训练。始终坚持以教师和教育为根本,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坚持以名师队伍建设为导向,全面提高优化教师资源的覆盖范围;坚持以教师管理为动力,全面优化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
5、以艺术教育为突破口,和谐发展
要进一步理解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把艺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和教育现代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进一步加强艺术教育的领导和管理,使学校艺术教育尽快步入“依法治教”的轨道。进一步加快艺术教育改革的步伐,教育观念改革上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使艺术教育真正成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必修课,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接受艺术教育,形成素质化的艺术教育观念体系;教学内容上要根据社会发展对素质教育的要求,不断吸收既具有时代信息,又适合青少年特点的艺术知识和技能,使教学内容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鲜明的地方特色,使民间艺术传统得到传承和整合;教学方法上,坚持陶冶情操为中心,训练参与为主线,欣赏吸收为主轴,为学生个性的发展、潜能的开发提供更多机会和更广阔的空间;教学组织形式上,形成独立性艺术教育,活动性艺术教育、渗透性艺术教育和隐性艺术教育四位一体的教学组织形式。进一步加大投入,改善艺术教育设施,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艺术教育科研活动,有计划、有目地的进行艺术教育改革实践,进一步促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
6、以深化学校体育改革为保证,推普促高
转变单一增强体制,忽视体育教育“多功能作用”。学校体育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全方位地认识体育的'功能,且从自然的、社会的、生理的、心理的等各个角度对体育作深入的研究,真正使体育成为学校教育中的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方面。坚持学生每天参加户外活动1小时,增加学生体育活动总量,把体能检测指标纳入学生学业管理。转变只注重体育教育中的“术”,而忽视了“育”在身体教育中的特殊功能。既要在“硬件”部分深化,更要在“软件”部分深化。转变只抓竞技提高,忽视普遍增强体质的观念,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在提高引导下普及。发展全体学生的体力,增强体质。转变只重视校园体育,忽视扩大体育空间界限的观念,积极开展各种阳光体育运动,全面优化学校体育环境,顺利完成现代社会所赋予学校体育的光荣使命。
7、以科学评估为手段,正确导向
教育评价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的后继环节,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科学观,积极探索评价方法的改革,努力构建一种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要采取符号评价、认知评价、情感评价和成长记录袋等评价方法综合评价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的发展,保进课程改革的健康发展,增强素质教育整体健康推进的力度。
当然,素质教育是与时俱进的,它的内涵是在不断丰富,要求也在逐步提高,这就促使我们不断地去研究、探索,不断地把素质教育向前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