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尊重教育包括哪些基本内容
尊重教育的基本内容:
教育是包含多种因素的活动,有其内在的规律性,尊重教育首先要尊重教育的内在规律,对教育规律的尊重是对教育的最大尊重。同时,也要尊重教育工作者,让教师成为社会上最令人羡慕的职业。如何尊重教育呢?第一,教育部门要按教育的客观规律来办学,社会各界要按教育的客观规律来评价教育、要求教育。第二,要在全社会范围内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教师所从事的是一种高尚的事业,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起着主导的作用。
“尊重教育”让学生学会尊重
如今,体罚学生的现象不多了,可“心罚”还是屡见不鲜。“尊重教育”的实质就是教师尊重学生,让学生在宽松、和谐、融洽的环境中轻松自然地获取知识的营养、健康快乐地成长。这对于学生在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方面获得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过去一直强调的是“师道尊严”,这本身并不错,但由于过分突出这一点,而很容易忽视了对学生的应有尊重。有些教师为了显示“师道尊严”,对学生则表现了过分的严肃,让学生觉得其可敬而不可亲,也就只能敬而远之。有的教师甚至摆出“惟我独尊”的架势和“家长制”作风,完全把学生置于被动、消极的状态。这不仅不利于培养教育学生,而且不利于形成学生的“尊重”意识和习惯。“尊重教育”是对传统意识的一次强烈冲击。对一些现成的做法已经视为正常自然,早已深深积淀于意识深处,以至于习惯成自然,见怪不怪了。比如师生谈话难以做到平起平坐,使学生感到不安;学生迟到了要喊“报告”,老师当众责备,使学生感到尴尬;还有的动不动就翻学生书包,使学生感到隐私权受到侵犯等。这些在无形中伤害了学生,而我们还觉得是应该的。而“尊重教育”则把这类看似正常的做法彻底抛弃,极大地显示了“尊重教育”的人情味和人性化色彩。
近来学习十六大报告,时时被精辟的论述所吸引,尤其是其中的“必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更是让人感动。这“四个尊重”涵盖了一切领域和各个方面,其意义不仅仅是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重视,而且是对“尊重”的呼唤与倡导,其意义十分重大。
人都有被尊重和赏识的心理需要,这也是人的价值和尊严的重要体现。有了尊重,才会有和谐;有了尊重,才会有安定;有了尊重,才会有发展。人生和社会不能缺少“尊重”。
尊重只有形成为一种自然和谐的氛围,才能使其真正得到自然体现。而要在全社会形成一种“相互尊重”的时代风尚,就必须从孩子抓起。
㈡ 如何尊重教师尊重教师的具体做法有那些
尊重教师的具体做法如下:
1、要在认识上,感情上去理解老师、体贴老师,不能简单地认为老师是为了某种功利来从事教书育人的工作。
老师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还在备课,批改作业,学生全部酣然入梦的时候仍在查寝。如果是真是想的这样,他们又何必如此辛苦地工;大可不管学习、纪律、卫生。这些超出工作时间的劳动又没有经济报酬呢?因为这些,所以更要理解老师的价值取向。
2、要尊重老师的劳动。
课堂上要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这也是尊重。学习中以进取的心态,严谨的风格,参与活动,完成学习任务也是对老师的尊重,有创新意识,对老师的教学提出建议,同样也是尊重老师的一方面。
3、要接受老师的教育,在成长过程,有错误是在所难免的,可关键是能否知错就改,如果能,那既表现出宽广胸怀,也表现出对老师的尊重。
遗憾的是有些同学知错但不改错,恶意顶撞老师。所有的一切,无一不透露着不可理喻,缺乏改错的胸襟和无知、愚蠢。因此,希望每一个同学都能知错就改,接受老师的教育,这同样也是对老师的尊重。
尊重教师注意事项
尊重教师意味着尊重教师的真正需要。老师的真正需求往往会被忽视,会被那些芜杂的、强加的、不得不要的所谓“需要”所遮蔽。
如果教师个体身上承载了过多来自社会的精神期许,他们也许会不堪重负。教师首先是凡人,不需要被拔高的教育人生,教师要做的是跟随自我,贴着教育的地平线,寻找个体与职业的幸福。 教书育人的使命崇高,责任重大,这是毋庸置疑的。
当前社会对教师提出一些过高的要求,将对教师的理想期许当成对教师个体日常行为的要求,教师承担了许多超越自身能力的责任。
教师尤其需要“静养” ,本该最具学习能力和反思精神的教师缘何失去了思考力与进取心;为了创名气、出政绩,一些学校在不考虑教师能力、不在意教师感受的前提下发号施令,要求教师去做未必适合他们能力和兴趣的事。
㈢ 如何教育孩子要尊重老师 家长如何教育孩子尊师重教
1、家长自己要尊师重教。要对孩子认真地进行尊敬师长的教育,因为有了尊敬,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感情。家长不妨告诉孩子,老师是人不是神,和我们一样难免有缺点、犯错误。老师每天要面对那么多的同学、问题,可能会处理不当,也可能会误解了某个同学,或者是语气太严厉了伤了学生的自尊。如果你心里感到委屈,可以及时和老师交流,说出你的想法,但前提是你首先要尊重老师。
2、要转变对老师的看法,不要先入为租没主。家长要多挖掘孩子老师的优点,可以到学校做一些侧面的观察、调查,找一些对孩子老师熟悉的人,尽可能多地了解老师的长处、闪光点,然后装作无意识的把老师的这些长处、闪光点告诉孩子,在孩子厅埋面前多夸奖老师,引导孩子认识老师的优点和长处,让孩子对自己的老弊伏纳师有崇拜感。
3、家长还要注意与孩子的老师多沟通。孩子不喜欢哪位老师,家长要主动与这位老师沟通,以尊敬、虚心的态度,倾听老师的话,了解孩子在学校里的表现,设法取得老师的帮助和支持。让老师适当给予孩子一些偏爱,比如批改作业详细一些,主动找孩子谈谈心,课堂提问多一些,多给孩子一些表扬、鼓励等等。老师的这些做法,让孩子感觉自己非常受老师重视,比家长讲的大道理管用多了,孩子很快就能改变对老师的看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