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怎样应对教育国际化的挑战
我们要抓住机遇,应对挑战,不断深化综合改革。
首先把国际化的教育理念渗透到全校办学实践之中,给全体学生,而不是少数打算出国的学生,提供多样化选择和国际理解的机会,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增强国际竞争意识,培养多元文化理解能力和沟通合作能力,让学生突破狭窄学习环境的定式,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的办学理念和成功经验,抓好学校的内涵建设和特色发展,发展公平优质的教育,满足社会公众愿望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其次,通过出国留学与来华留学,联合培养与合作研究,访学、游学与国际会议,结成友好学校与构建中外办学机构的方式,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尤其提高教师指导学生规划学习生涯与进行课题探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跨文化学术交流合作以及语言应用的能力,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国际影响力。
第三,将外国文化的本土化与本土文化的国际化相结合。全球化、国际化越是深入,本土化、民族性越要凸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人尽其才。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质朴的道德操守,深邃的哲学思想和高雅的审美情趣。要重视优秀中国文化的弘扬和优质教育资源拓展,让更多的人领略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中国教育的独到经验。为推进教育国际化,做出中国的贡献。
第四,保持敏锐目光,密切跟踪,主动应对高考改革,互联网教学,STEAM教育等带来的新挑战。要转变教育资源观念,积极探索教学组织调整,管理体制机制创新,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变革。要加强教师培养培训。学校,特别是高中学校要构建选课制走班教学的教学新常态。中小学校和高等学校要协调改革、协同创新,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携起手来,努力培养国际化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