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未来的冲击所预言的未来教育特征
《未来的冲击》是托夫勒奠定声名之作,本书的出版也标志着未来学进入美国文化的主流领域。
在社会的剧变下,短暂性的讯息不断袭扰人类的感觉,新奇性的事物不断撞击人类的认知能力,而多样化的选择则不断搅乱人类的判断能力。当人类无法适应这三股联袂而来的变动刺激时,便导致了变动的疾病:未来的冲击。
未来冲击的大风暴此前早已席卷一些发达国家,许多人一提起“未来”便为之色变。他们患了“未来的恐惧症”,开始逃避“未来”,盲目地走回“过去”。
在未来的袭击下,他们开始退却,拒绝介入社会。嬉皮避进荒野之地,流落到孤岛,不愿再食人间烟火,宁愿去过着一种“单纯而愚昧”的生活。他们开始抽大麻烟,因为神经麻痹之后便不会再去想到未来。他们追求销魂的高潮经验,因为这种高潮经验可使其忘我。他们走向神秘主义,因为神秘主义可使他们返回过去的幽远之乡。
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我们也许应该想想自身是否也会遭遇未来冲击的问题。发达国家今日所面临的危机,乃是过去盲目、单向发展科技所致。因此,倘若我们能借鉴其中,计划性地去发展全面和谐的社会,则不仅可以减少许多西方过去所遭遇的危机,而且即使我们经济起飞到达先进阶段,也可克服许多未来冲击的危机。
近日得知,世界着名未来学家、社会思想家阿尔文·托夫勒已于6月27日去世。对于熟悉他的人不必多解释,大家对这位未来学巨擘以及他的未来三部曲《未来的冲击》、《第三次浪潮》、《权力的转移》都耳熟能详,并且深受其影响。对于不甚了解他的人来说,我想告诉大家的是,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他就曾预言继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之后,人类社会将进入信息(或服务)社会,并且他预测到未来电子邮件、计算机、网络聊天等技术将会普及,他的大多数预言都已成为现实。在托夫勒生活的年代,这些预言简直是天方夜谭,而现在却成为我们每天都在经历的现实,这或许就是托夫勒和未来学的伟大之处。
就像媒体在报道中说的那样,“托夫勒走了,世界依然活在他的预言里。”如今重新翻阅他的思想着作,依然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未来气息。
在教育领域,托夫勒的预言也同样振聋发聩。托夫勒曾说,“21世纪的文盲不会是那些能读能写的人,而是那些没有能力学习和不断更新知识的人。”并且他在《未来的冲击》一书中专门用一个章节勾勒出他预想的未来教育蓝图。其中他提出的“面向未来的教育”和“为未来而培养人”的观点,对当下教育仍有极大的警醒作用。
带着时间倾向性理解教育
托夫勒认为,每个社会对过去、现在和未来都有特定的态度,这种时间倾向性也反映在每个时代的教育上。
在日复一日的农耕社会,过去的知识和经验在未来也会反复使用。托夫勒认为,在停滞不前的社会,对孩子来说最切合实际的教育方式就是用过去的技能武装他,因为这些技能恰恰是在那个社会的未来生活中所需要的技能。因此,农业社会的知识主要通过家庭、宗教机构和社会学徒制进行传播。
对于工业社会的教育,托夫勒认为,由于面对从前从未有过的情况,人们不得不花费越来越多的精力了解现在,于是教育本身的重心,开始从关注过去的知识和经验转移到关注现在。而且为了让孩子们适应一个全新的工业社会,适应重复的室内劳动、机器、噪音、集体纪律、拥挤的居住条件等工作环境,解决办法是建立一种模拟工业世界的教育体系。于是就出现了托夫勒称之为“工业主义制造的精巧的机器——大众教育”,它集合了大量的学生(原料),由教师(工人)在集中的学校(工厂)里加工其所需要的那种成人。
如今,这种工业社会遗留下来的教育体制还在上演,在一段时间内这种教育模式对推动知识传播和普及,推动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的优势明显。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其缺乏个性和创造性等弊端日益显现。
未来的教育是面向未来的教育
托夫勒在当时就预见到这种教育的危险,因此他提出,为了避免培养“工业人”的弊端,避免未来的冲击,必须建立一种超工业的教育,并称之为“新的教育革命”。
他所说的这场教育革命,是建立在一种新的技术体系之上,即快速、易变和自动调节的机器执行例行任务,人则执行创造性的任务。这种新的技术体系与当下备受关注的人工智能技术何其相似,而且人工智能的研发初衷也是为了把人从机械、繁琐的工作中解放出来,然后从事更具创造性的工作。结合当下正在发生的事实,我们有理由相信人工智能的时代迟早会到来。那么在这种技术背景下,未来需要什么样的人?未来教育的目标又是什么呢?
托夫勒预测,未来社会将不需要机械工作、机械服从命令的人,而是需要能做出重大判断的人,能在迅速变化的现实中做出敏捷反应的人,需要“骨头里都有未来”的人。为适应这种新的人才需求标准,托夫勒进一步推断,未来教育的目标将是提高人对变化的方向和速度的应对能力。
当下教育热点已被托夫勒言中
托夫勒预测到的问题确实是当下教育的顽疾,但同时他也给出了应对未来的策略,他认为教育制度的组织结构、革新教育的课堂和鼓励更注重未来的方针,将是未来变革教育的三个目标。其中,在教育的组织结构上,他对“进行教育的适宜场所是学校”表示质疑,提出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家庭教育和随时随地的教育将成为可能。此外,他预测到计算机、电子录像、全息照相等技术将对未来教育有辅助作用,并且有读者指出他曾在《第三次浪潮》一书中将大数据赞颂为“第三次浪潮的华彩乐章”。反观当下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在线教育、慕课、教育大数据等成为教育热词,不禁再次被托夫勒敏锐的预见性所折服。
在未来学家的世界里,比已经发生的消息更重要的是预想的习惯。托夫勒认为这种习惯地想到未来的能力在适用未来中起关键作用,而教育理所应当的承担起培养这种对未来的好奇心和未来意识的任务。
‘贰’ 未来教育发展趋势
教育行业的前景好,是毋庸置疑的。这取决于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无论是学前教育还是k12教育还是成人教育,只要用心,机遇都是有的。
做为一个多年的教育从业者,对于教育行业的未来前景,我做了一些分析和大家共同探讨:
一,受政策影响大,教育行业将越来越规范;这体现在:
教育部等四部门联合整治以应试为导向的校外培训机构;
一个是教育部专项整治幼儿园小学化;
一个是国务院办公厅下文禁止民办幼儿园上市,红黄蓝幼儿园市值遭腰斩;
进入今年以来,政府有关部门接连推出举措规范教育市场,说明国家已经认识到应试教育的弊端,正试图做一些调整和改变。同时扼制资本过热炒作教育市场。这样可以说未来的教育市场机遇与危机并存。
以幼儿园为例,去小学化几乎年年提,年年没动静。但今年这次看来要是动真格了,为什么?因为专项整治的时间节点都在文件中明确了。这意味着整个学前教育面临着洗牌或升级,双语幼儿园,幼小衔接也就是学前班以后能不能干下去都是个问题。
整治之后,去小学化之后,幼儿园该教什么?今年教育部部长在两会上强调,幼儿园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这就是机遇,未来的学前教育市场将会催生诸多以游戏为载体的教具或教研产品。
二,互联网+教育,对传统培训的影响将更为明显。
互联网在线教育,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能整合更国际化的师资资源,授课方式灵活,更加便捷,更加经济。从受众的发展来看,随着80后,90后家长成为教育消费的生力军,互联网在线教育的方法和方式更容易被他们所接受,因而互联网+教育正不断地侵吞传统的教培市场,并成为资本市场的宠儿。这从VIPKID今年六月完成5亿美金的D+轮融资,公司估值超过200亿元可以看出。要知道这家公司到现在不过是刚刚诞生了五年。
三,教育理念将会推动创新,新的商业模式不断。
时代发展到今天,VR,人工智能,无人驾驶等高科技正迅猛地改变着世界。但回顾教育本身,无论是教学理念还是教学方法跟过去相比,几乎看不到太多变化,这其实就为创新提供了丰厚的土壤。而创新工厂的李开复表示,创新工场的投资领域主要集中在人工智能,教育,消费升级等五大方向领域的A、B轮公司。
笔者认为,未来的五年内,教育领域一定会出现崭新的模式,无论是理念或手段上,将会为相对滞后的教育行业带来颠覆式的改变,教育行业未来的前景,值得我们期待!
‘叁’ 请问对现在疫情的教育问题怎么看
当今疫情
全球范围内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仍然严峻,教育等社会重要领域遭受了前所木有的破坏和挑战。这场灾难对于全球而言,既是危机,也是契机,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对末来教育进行冷思考的契机,而建构末来教育的钥匙,握在了每一个国家手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呼吁:“现在是时候加强合作和国际团结,以教育为中心,实现复苏,向更加包容、安全和可持续的社会转型。”疫情背景下,世界各国不能再各自为营,要充分认识教育在社会复苏中的新使命,通过未来教育理念重构采取一系列教育可持续发展新举措,共同推动人类社会尽早以薪新面貌迎接未来。
‘肆’ 设想一下未来的教育会如何发展
第一,未来的教育将更加注重培养社会上能够生存的人
教育使我们能够清楚地看到我们的兴趣,并提供深入学习相关知识技能的渠道,包括网络教室、学校开办的各种兴趣学习班、活动组等。未来的教育将更加注重培养社会上能够生存的人,在与社会生活无缝连接的概念下,首先提高学生的生活自立能力,各行各业都能获得新鲜血液。教育将重视学习能力的培养,纠正传授学习的方法。在此前提下,我们将拥有终身自我教育的可能性。每个独立个体都有各自的特点,如果根据个人特点定制合适的教育方案,将成为未来教育的趋势。
第二,教育培养目标转向能力培养为主
研究表明,今后我国将有710万个工作岗位消失,700种职业,47%的工作岗位可以被人工智能/机器人取代,同时还会出现很多新的职业。面对未来职业的变化,教育领域必须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在知识记忆和简单理解方面,人工智能在很多方面都超过了人类,未来以知识记忆和简单理解为主的工作将被人工智能全面取代,因此整个教育体系的目标需要全面调整。要以培养知识记忆为主的能力为主,更加注重培养人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创造力、创新精神和创业精神,更加注重培养人机合作的能力。
第三,利用互联网帮助教育、教育、网络的普及,让教育打破时空限制。
以前上课需要的教具也需要手工,现在需要的可以在淘宝上买到。在线多用户文档编辑收集信息,“腾讯文档”解决问题。如何快速将文档转换成电子文稿,开发“食道者”等小程序,大大提高了办公室效率。大一基本笔仙书法练习等也在小程序“战地字帖”中找到了满意的模板。我们要努力使用好网络资源,它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