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小孩老人带要如何教育有个好习惯
扩展阅读
送同学小礼物送什么 2025-02-02 09:53:46
k线基础知识什么是k线 2025-02-02 09:48:57

小孩老人带要如何教育有个好习惯

发布时间: 2023-08-26 02:34:31

① 作为隔代亲的爷爷奶奶,需要如何正确教育宝宝

作为隔代亲的爷爷奶奶,需要如何正确教育宝宝?人常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那么当家里的老小孩和小小孩撞到一起,结果会如何呢?自然是几家欢喜几家愁:欢喜的是孩子有家里老人的照顾父母可以放心地工作,愁的是孩子有了老人的庇护变得无法无天,实在让父母头疼。邻居家三代同堂,家里好不热闹。爷爷奶奶每天笑呵呵,孩子玩得美滋滋,孩子爸妈也乐得轻松。然而,最近却看到老人整天唉声叹气。经过了解才知道,原来是孩子爸妈看到别人家的孩子都在上兴趣班。也想给孩子报一个乒乓球班,既学点东西又能锻炼身体。结果孩子哭闹着不想去,爸妈当然是做工作了,又是哄又是夸,好一通劝说后孩子算是答应了。结果在奶奶家仅仅呆了半天,孩子就变卦了!一问才知道是因为奶奶的一句话“不想去就不去,奶奶做主!”结果就变成了孩子哭,奶奶护。爷爷唉声叹气,爸爸妈妈无可奈何。


② 爷爷奶奶怎么教育儿孙

现在的父母不是很想让爷爷奶奶教育儿孙是觉得它们的思想观念旧了,那么如何科学育孙儿呢?以下是我给大家带来爷爷奶奶科学教育儿孙的方法,以供参阅。

爷爷奶奶科学教育儿孙的方法

1、调整心态,绝对不能重男轻女。这个很重要,如果对女

孩嫌弃或对男孩溺爱,都将严重影响到一家人的感情,无法达到和谐幸福。不管是孙子还是孙女,甚至是外孙女、外孙,都要一视同仁,不要让任何一个孩子感觉到冷落。

2、和孙儿玩耍即是对年轻夫妇的帮助。

爷爷奶奶对育儿中的年轻夫妇的最大援助,就是陪孙儿高高兴兴地玩耍。这不但符合孩子天性爱玩的性格,促进他健康成长,还能让年轻父母脱出手来,可以工作和干家务。

孩子最喜欢运动性的玩耍,如挤身体、相扑、手指相扑、挠痒痒、捉迷藏、骑马游戏、用广告纸卷成剑来做格斗游戏等等。尝试着与孙儿玩一下,孩子肯定会乐得咯咯直笑。还可以玩一些传统游戏,如折纸、翻绳等。还有,像过去那些用朴素的天然材料制成的玩具,如竹叶船、橡树果陀螺、拉线木偶人等,如果能和孙儿一起做一做的话,准会令其很快乐。商场里有卖朴素玩具的专柜,在那里可以找到像纸气球、线包之类的玩具。买这些东西来玩也很不错。如果孩子遇上喜欢的书,总想让你多念几遍,这时你可以把孩子抱在膝盖上,把书反复地念上几遍,令他如愿以偿。或者也可以讲小时候听到过的故事,养成一个小小故事谜。

3、不要再“零食加电视”

孩子是一块能量源,跳来蹦去地从不知疲倦,这是孩子的“长处”。虽然老年人更喜欢安静,但绝对不要为了求得安宁,有的就给孩子吃零食和看电视。这实际上是最不好的教育方法,不但让孙儿的牙齿变坏,眼睛变近视,甚至会变成一个孤僻的“小电视迷”不要说成材,不成泥就已经很难得了。

因此,老人在带孙儿的时候,应尽量到户外活动,在安全的空地上,让孩子尽情地发散他的能量吧,自己则可以安静的在一边独处或者和别的老人唠嗑。

4、教育孩子要尊重儿女意见,并且要一致。不管是行为习惯的培养,还是孩子生病时候的照料,都应该和孩子父母站在一个阵线上,不能盲目按照自己的固有思维包庇孩子,更不能在孩子面前指责父母。有的爷爷奶奶护犊子心切,孙儿一哭就反过来责怪儿女管得太严,直接导致孩子从小骄横跋扈、自私自利,长大了也不知道何为孝顺。孩子稍微有点流鼻涕、咳嗽,就不假思索往医院送,或者直接让宝宝打点滴,这都是伤害孩子身体的错误方法。关于孩子的事情要多与儿女沟通,并且要从各方面增加育儿知识,才能做好爷爷奶奶这一份难度相当大的工作。

爷爷奶奶教育儿孙的误区

1。过分关注孩子。宝宝本来可以自己做的事情,比如吃饭、刷牙、换衣服,但却被家长代为其劳。过分的呵护,使孩子失去了锻炼自己能力的机会。

2。过分监督孩子。害怕孩子出错,什么事情都要督促孩子,经常检查孩子的行为。就极易让孩子形成依赖性和惰性,以及对成人的不信任感。

3。严厉惩罚孩子。这种教育方法,源于“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传统教育理念,他们觉得对孩子就要严格管教,批评多于鼓励,责罚多于奖励。这样的教育方式,也容易使孩子产生严重的自卑、自闭或叛逆心理。

爷爷奶奶科学教育儿孙的注意事项

1。要有活到老,学到老,科学育孙的意识

人的年龄越大,性格越柔和,容易由着孙子的兴致来,使得带出来的孙子走向两个极端,要么刚中缺柔,成了小皇帝,让他一个人说了算;要么柔中缺刚,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依赖性特强。老年人一定要多向年青人学习,看现在的年青人是怎么带孩子的,不要完全用老一套的方法,育儿技术在不断进步,要与时俱进。例如;现在的孩子一岁之前不吃油盐,两岁之前都用纸尿裤,都是有科学根据的,对身体有好处。

2。穿衣服要适当,且便于运动

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带孙子时,由于老人家比较怕冷,一般会穿得比较多,稍不注意,热一点的天气就会长痱子,冷一点的天气,穿得太多,不便于孩子运动。

3。要培养孙子专心自己吃饭的习惯

第一、培养孙子坐着吃饭的习惯。有的老人在孙子边玩边吃饭或不想吃饭时,喜欢追着孙子喂饭,这个习惯不好,如果孙子不想吃(有病除外),或边玩边吃,就要让他饿一下,且不给他零食吃,治得他两次,小孩就记得了;为了使孩子吃饭的时候就不会乱跑,还有一个办法就是坐高一点的凳子,让他自己下不来。第二、尽量在一岁左右让孙子学会自己吃饭,不要怕麻烦,培养孙子的动手能力。

4。要培养孙子适当运动的习惯

有的孙子特别好动,就要培养他坐着听故事,听音乐的习惯;有的孙子懒得动,就要培养他做适当的运动,由于老人本身运动量少,比不得年轻父母喜欢运动,运动习惯要有意培养。

5。要多带孙子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培养孙子的社交能力

多带孙子出去玩,有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性格开朗这一方面做得比较好;有的还不够,因为老人家自身社交范围有限,需要创造条件。

6。要培养孙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孙子没学说话之前,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要多跟他说简短的话,培养他的听觉能力和模仿能力,学说话后,要让他多听多说。例如指着实物说名称,听了故事后复述给别人听等,特别是多和其他小朋友玩游戏,交流互动。

③ 老人应该如何教育孩子才正确

老人应该如何教育孩子才正确?想了解更多的信息吗,和我一起看看吧!以下是我分享给大家的老人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希望可以帮到你!

老人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
父母的关心爱护尤其重要。

曾经见过一些新闻和报道里面讲叙,据统计,那些犯罪的少年犯,产生不好的结果的原因,大部分都与自己的家庭教育有关,很多孩子都是因为从小没有接受到父母良好的教育。一些孩子的爸爸妈妈,在他们小的时候,说他们笨,总是责备批评他们不如别的孩子,或者是对他打骂,没有关怀。所以这样的孩子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容易走上歪路。

所以作为家长,不要打骂孩子。不管多忙,一定要随时常告诉孩子,让孩子感觉他你对他们永远的爱。要时常和他沟通,知道他心里的所思所想。不会因为他长的丑就不爱他了,不会因为考试没有考好就不爱他了。你的爱会让他会感觉更温暖,更满足,更开心,更自信。

对孩子好不是溺爱孩子。

当孩子看到别的小朋友有好吃的零食,或者玩具的时候,可能也会哭闹着要,或者还会提出一系列的不合理的要求,大人可能为了能平息他的情绪,就说一些答应他买这个那个的话。有时候孩子提出了过分的要求,可能还会用眼泪来逼你妥协,我的一个邻居家的孩子,也是一家人宠爱,只要稍微不如意一点,她就会马上掉眼泪,马上不愿意,然后一家人来哄她。就算所有的要求都按照她的来,满足她所有的要求和愿望,她真的会快乐吗?

所以我们一定要理智的告诉孩子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孩子有权知道事实和真相。不行就是不行。不能做的事情就是不能做。有些原则和规律,就是必须这样做。有规则才能有自由。

不要当着外人的面说孩子的错,责备孩子!

经常见到一些老人在带孩子的时候,如果孩子对某些事情某个玩具,可能刚刚拿到手,还在摸索怎么玩,不太会玩,这个时候,他的爷爷奶奶可能就像顺口溜一样来一句:真笨啊,真是个笨蛋,这都不会。

还有一些妈妈在孩子写作业遇到难题的时候,会来一句:这么简单都不会做。甚至一巴掌就打下来了。

孩子需要的是鼓励,你用自己一生的经验来教导一个只有几岁的孩子,这样公平么?相信在某些方面,他比你更聪明哦。他们也是有自尊心的。

教育不是上培训班培优班补习班。

谈到这一点,我很心痛,因为我的侄女也是每个周末和寒暑假的时间,被这些给填满,舞蹈班会稍微好一点,还有作文培训,什么国际英语学习,奥数班,珠心算,还有一些父母买的什么做好这一百道题目就能上什么名牌大学。我看了一下,研究了一个小时也没能做对一道题,难道就真的不正常了么?

大人们疯狂的说为了孩子好,逼着孩子学这学那,这些真的是孩子自愿的选择吗?这些真的很适合孩子吗?太难的知识,只会让孩子产生对知识的厌恶和反感。只会让他觉得学习是一件痛苦的事情。所以如果要选择培训班和补习班一定要慎重一些。以免走入恶心循环的误区。
老人教育孩子的建议
越位,即父母对自己不该负的责任进行越界干涉

诸如孩子不吃饭时,我们总是追着喂;孩子不写作业时,我们总是在一旁陪着写;孩子间发生点小纠纷,我们就急着出面找对方去算账,等等。父母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本质上是对孩子的不信任。不相信身体是孩子自己的,吃饭是本能;不相信求知是每个灵魂固有的能力,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这种越位,往往源自父母搞错了逻辑,颠倒了因果,把孩子的现状和表现作为教育的起点,只想着采取各种办法去“对付”、“管教”孩子。

但是要知道,孩子的现状和表现往往是父母教养方式导致的结果。因为我们总是追着喂,所以孩子可以不准时吃饭。因为我们总是陪着孩子写作业,所以孩子可以不单独完成。因为我们总是出面替孩子解决问题,所以阻碍了孩子能力的建立和社会性的发展。

失位,即父母自己该履行的教育责任没有履行

常常听到很多年轻的爸爸妈妈抱怨自己的父母帮忙带孩子带出了各种问题,然而我们是否反省过,教养自己的孩子,就是自己的责任、义务和权利。我们有什么资格去要求老人,一定要按照我们的观念和方式去带我们的孩子?老人有老人的性情、观念和生活方式,本身老人愿意帮忙带孩子,我们就该心怀感激了,怎么还能抱怨他们或要求他们改变?

其实,隔代教育是个伪问题,本质是年青的一代有了孩子后,内心还没有长大,没有负起自己的责任,守住自己的界限,扞卫自己的权利。是我们的失位在先,才导致了老人的越位。

父母对自己的身份角色应该有清晰的定位

我们做父母的没守住自己的界限,给孩子创造了犯错的环境和机会,却去怪两三岁的孩子缺乏自律,公平吗?这就相当于你把一只羊扔到狼群里,又告诉这些狼,你们不能吃羊,谁吃谁不是好狼。难道不是我们给孩子创造了可以随手触及糖的环境吗?难道不是我们习惯了把孩子托管给电视、电脑,而很少亲子陪伴、交流,导致孩子痴迷于动画片或电子游戏的吗?抱怨孩子缺乏自律前,我们先负起自己的责任,而不能失位于父母这一职责。

父母能当的不是老师,而是榜样

很多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意识特别强,只要和孩子在一起时,总会自以为是地把自己视为孩子的老师,不停地指指点点,而忽视良好亲子关系的构建,于是父母在越位当老师的同时,失位于父母的角色。

作为父母,自己要清楚的是,首先我们是父母,不是老师。不要总抱着教育孩子的想法,指指点点。孩子会有父母之外的很多老师,但只有父母才能无条件地接纳孩子,感受孩子的喜悦和忧伤,给予孩子全部的尊重和信任。也只有父母有能力,让孩子感觉到自己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人。

孩子有好奇心,该鼓励而不是扼杀。父母该做的,是将可能导致孩子受伤的物品放置在孩子不易触及的地方或进行安全改造,并多通过书籍、故事、演示、实验等方式,让孩子明白危险行为可能导致的后果。所以父母越位去限制孩子的尝试和体验,阻碍孩子的学习和成长,本质上是因为失位于给孩子创造一个安全、有爱的生活环境。

真的爱孩子,是帮孩子建立起他照顾自己的能力。唯有父母先做到既不越位,也不失位,才可能培养出一个独立有担当、对自己负责的孩子。同时,这也是我们自己走向快乐、成功、幸福人生之路的必然途径。
老人教育孩子的注意事项
现在的孩子有了零花钱就喜欢买这买那,而且一眨眼就把钱花完了。有的孩子拿不到零花钱就会一哭二闹三上吊。有些土豪级的家长给钱更是一给就给很多,让孩子随便花。其实这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时间长了孩子会养成习惯的。我们应该教育孩子合理花钱,给钱也要少给一些。

我们要教育孩子不要和别人比这比那。攀比会让孩子丧失理智,别人有什么他就要有什么,别人有比我好的他就要有比别人更好的,如果父母满足了他,那他就会越陷越深,如果父母没满足他,那他就会失落,就会走向极端。所以,攀比是万万不能的。

摧毁孩子最大的杀手是溺爱,孩子要什么父母就给什么,恨不得把天上的星星和月亮都摘下来给孩子,所有的事都由父母做,孩子只要待在一边,熟不知,这样做孩子会一直依赖父母。有的父母还要代写孩子做不完的作业,这样的行为怎么让孩子在学习上有进步。所以适当的宠爱是必要的,但是不能过度,父母应该教育孩子有的事情要自己做,毕竟父母不能帮孩子一辈子。

父母应该给孩子树立正确的榜样,教育孩子分清是非,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父母可以教育孩子多做好事,多献爱心,孩子看到父母做好事,自然就会去学习他们,从而走向正确的人生。

生活中,父母是孩子模仿的对象。父母当着孩子的面所做的一切都会给孩子留下印象,孩子看的多了就会模仿,从而影响他的一生。所以,父母们千万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吵架,骂脏话或是做一些亲密的动作。所以说发生不好的行为时一定要避开孩子。

当孩子学习成绩差或学习不认真时,不要动不动就又打又骂。孩子也是有自尊心的,他在学校已经被老师批评过,已经很难过了,回到家却还要被父母打骂,他会觉得对学习更加没信心了,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压力就会厌学。所以,父母应该鼓励他,帮助他解决学习中的困难,而不是一味地打骂。

孩子的成长不能缺少沟通,多和孩子交流才能知道孩子的心里在想些什么。当孩子心里有困惑时,父母应该给孩子解答他们心里的疑问。在平时,父母可以和孩子谈谈学习,谈谈生活,谈谈未来。特别是青春期内的孩子,父母更应该经常关注,因为青春期内的孩子比较叛逆,比较冲动。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光靠老师的浇灌是不够的,他们更需要父母为他们施肥并给予他们阳光,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完美地盛开。只有正确地教育他们,他们未来的路才会更长,他们的人生才会精彩。

猜你喜欢:

1. 家长如何教育孩子心得体会

2. 如何教育孩子有孝心

3. 家长怎样教育孩子的经验心得

4. 老师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是什么

5. 教育小孩的正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