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新时代如何为教育事业奋斗
扩展阅读

新时代如何为教育事业奋斗

发布时间: 2023-08-20 11:29:08

1. 教师在新时代如何有新作为

一、要全面加强党对学校的全面领导这一关键举措,切实落实新形势下加强学校党建的各项任务,深入学习贯彻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各项要求为主线,部署和统领今后各项工作。

二、是始终聚焦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切实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牢牢把握正确的办学方向,强化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意识,在办学目的、政治立场上毫不含糊和偏离。

三、是紧紧抓住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这一重大使命,在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总体布局中提高标准、完善目标、调整部署、加快步伐,以“双一流”建设引领教育现代化。

四、是全力建设好高素质教师队伍这一基础性工程,以新时代教育的使命担当激励和鼓舞广大教师,以“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主题教育活动为抓手唱响主旋律,以重大项目和团队建设为广大教师提供干事创业的平台,以高尚师德师风引领教师职业发展和价值追求。

五、是下大力气深化教育改革创新,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评价机制,完善工作导向,激发发展活力,以新的面貌、新的状态全面开启新时代教育发展的新征程。

(1)新时代如何为教育事业奋斗扩展阅读

新时代教育最根本的任务,就是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是党的十九大赋予教育战线的重大使命。时代新人必须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要教育引导学生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正确认识上,建立在对基本国情的准确把握上,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树立与这个时代主题同心同向的理想信念,勇于担当这个时代赋予的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时代新人必须要有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立志扎根人民、奉献国家。

时代新人必须具有良好的品德修养,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踏踏实实修好品德,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时代新人必须要有扎实的学识见识,要教育引导学生珍惜学习时光,加强实践锻炼,沿着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的方向不断前进。

时代新人要有坚韧的奋斗精神,要教育引导学生树立高远志向,养成勇于奋斗的精神状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做到刚健有为、自强不息。时代新人必须要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育引导学生培养综合能力,培养创新思维。

2. 新时代背景下,我们应该追求怎样的教育

新时代背景下,我们应该追求如下的教育:

1、教育,必须要因材施教。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棵幼苗,能不能长成参天大树,必须要在开始的时候,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兴趣喜好,理想信念,更多的要分析学生的内心储备,还有自身潜能。

当清楚地知晓学生的情况,在教书育人的时候,采用适合学生的需求,教给学生必须储备的精神食粮,滋润学生不可干涸的清纯心灵,育人才会有满意的回报。

2、教育,必须要循循善诱。

每一朵花都有花期,不同的孩子,绽放的花期不一而同。教育不可一蹴而就,也不能操之过急,更不敢意气用事。教育学生,要能弯下腰,耐下心,慢慢来,一遍不行,多来几遍,这个方法不顶用,那就换种方法,此路不通,转弯,换位思考,可能是一片天。

3、教育,必须要对症下药。

有位教育专家说:现代孩子,不是赢在起跑线上,是输在了起跑线上。问题学生怎么来的?明明孩子聪聪明明,一切正常,可学习却偏偏有问题呢?还不是教育一刀切,孩子已经累趴下了,输在了起跑上。

可我们家长还在口口赢在起跑上,步步惊心,让孩子难以找到真正的自己,真正地以学习为快乐的那个自我。身为一线工作者,不能责怨孩子,也不要失去信心,更不能缺少耐心。对问题学生对症下药,必能让孩子看到那束光,找到奔跑的方向。

教育,不管是过去,还是新时代,都是一个永恒的值得探探的一个话题。教育再创新,不变的是育人。因此,我们追求的教育,必须是老师教的快乐,学生学的主动,付出心甘情愿,收获也是乐在其中,老师是蓝天,孩子们就是那飞翔的小小鸟。

新课改下的教学观

1、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

(1)鼓励学生参与教学。

(2)创设智力操作活动。

(3)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并加强训练。

2、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

(1)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过程。

(2)指导学生了解学科特征,掌握学科研究方法。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3、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

(1)让学生经历过程。

(2)要创设生活情境,生活情境要生动形象且符合实际特点。

(3)要善于引导,教学的本质在于引导。

4、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

(1)以学科为本位的教学理念的局限:重认知轻情感,重教书轻育人。

(2)关注人的教学理念的表现: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