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教育改革发展中有哪些重大现实问题
一、是教育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如区域、城乡、校际、人群、结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不平衡,观念先导、公平推进、内涵发展、制度保障、社会服务、国际参与的不充分等;
二、是教育的工具性外部特征明显,如过于看重分数、证书、升学、就业等个人显性外在要素和规模,奖牌、等级、升格等学校粗放型的外延标签;
三、是理论与实践脱节,如一些倡导的方向与现实的做法存在两张皮现象,许多家长、学校拼命追求的东西其实自己并不喜欢。
面向未来的教育需要内化于心,更加深入教育本质,聚焦人自身的健康成长。
首先,这是一个实现伟大梦想的时代。心中有梦想,未来有憧憬,行动就有力量。重要的是,这种梦想正在真实地一步步成为现实,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在不断增强。梦想成真离不开教育的有力支撑,教育的社会作用在不断加大,既是引领社会发展的引擎又是促进社会活力的血液。
其次,这是一个个性发展更为丰富的时代。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人越来越成为世界的主人。而信息化、智能化的发展,又使得人的生存、交往和发展状态更加多元。
社会的变化无穷、魅力无穷,年轻人眼睛中的世界在与过去迥然不同的方式呈现着。变化、选择、发展,既使人满足、充实,也会使人焦虑,教育对促进人自身健康成长的责任越来越重。
以上内容参考人民网——教育发展应该聚焦哪些重点?
Ⅱ 你觉得当前教育存在有什么问题需要如何改正
当前,教育出现了一些问题,相信很多的家长都是有目共睹的。首先第一个问题就是学校的师资力量的问题,有一些家长总是会认为,一些私立学校的教育会更加的好一些,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老师会通过体罚的方式去教育学生。去用体罚的方式会导致学生出现厌学的现象,而且还有就是很多的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会对孩子进行过于的逼迫,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往自己想要的方向而去努力。
三、总结。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的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当中会给孩子非常多的压力,这也会导致孩子非常的容易患上抑郁症,小编也是希望各位家长能够更加的重视一下这个情况,不要给予这样的逼迫孩子。
Ⅲ 根据教育学分析我国教育制度还存在哪些问题
一、当前中国教育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教育体制上我国实行自上而下高度统一的行政管理体制,国家教育部制定全国的教育制度、教学大纲以及相关管理制度。国家颁布《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来指导规范全国的教师任用、教师工资水平、教育收费和对教育的投入。但是我国幅员辽阔,实行统一的管理必然会带来一系列问题。
(一)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
我国的基础教育阶段,实行从小学到初中九年义务教育。全国80%以上学校由政府举办,近九成的学生在公立学校就读。但是幼儿园及非普高的职业学校以社会力量办学较多。目前义务教育水平的均等化程度,基本上可以按照经济发展水平程度划分。从横向上看,东西部地区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差距越来越大;从纵向上看,城乡教育两极化发展,各地区市、县和乡镇的教育实力又存在巨大的差异。一方面中西部地区没有足够的师资力量,没有标准的教育设施;另一方面东部地区教育资源过剩,通过奥数竞赛、文体特长生等手段削尖脑袋往名校里面钻。城乡二元化的存在限制了教育的均衡发展。世界上每个国家都存在着教育的非均衡发展问题,但是却都没有中国如此严重。
(二)教育经费来源单一且不足
我国实行"谁举办,谁出钱"的教育运行机制,教育部办的学校由中央财政安排经费,各省和各地政府举办的学校由各自承担办学费用。义务教育的实施主要由县级政府承担。2011年,全国普通小学生均公共财政预算费用经费最高的北京市达到5836.99元,最低的贵州省仅仅为579.26元,前者大约是后者的十倍。与其他国家相比较,我国教育支出占财政收入的比例还不足4%,直到2012年我国政府才首次实现财政性教育投入占GDP的4%,这也是相当低的水平。
(三)教育理念陈旧腐化
教育观念的落后是教育体制的悲哀。政府的手伸得过长,地方政府严格得将学校划分成重点与非重点。从小学到高中,教育部门对学校考核的标准唯分数论,衡量的尺寸是初中考入了多少重点高中,高中考入了多少重点大学,通过这种"激励机制"来提高学校的知名度,来给教师发奖金,到最后形成恶性循环。学生没有掌握学习的技能,没有学会独立思考的方法,自然出现不了杰出的人才。更为重要的是,一旦进入大学,他们会发现书本上的知识与社会现实大相径庭,造成他们对金钱、旁耐对社会现实畸形的认识。如今,大学里陈旧的教学大纲启发学生的是功利主义,灌输的是僵硬的意识形态,根本不能培育学生健康、独立的人格。
二、教育制度改革的主要对策措施
(一)改变教育理念,培养多元化人才
我国的教育注重对知识的积累和灌输,注重培养学生对知识和权威的尊重,注重对知识的掌握和继承以及知识体系的构建。从小学开始一直强调语数外物化,甚至在高中大部分优秀的学生都是理科生,往往成绩不够理想的后进生都选择文科,大大忽视了思想道德品质的教育以及人文素养的培育。
我们应该将强调的"不让一个孩子运源春辍学"转变到美国教育提出的"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思路。①因此,首先应该从教育观念上改变,思想上树立新的教学目的。先成人后成才,以培养高素质,人格独立的学生为目标,认识到并不是每个人都只有上大学这一条路,而应该让学生了解生活的意义,让每个人都可以去追求自己的理想,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二)政府承担更多的裂敬义务,完善教育管理体制
政府应该明确自己的职能定位。在义务教育阶段投入大量的财政支持,保障每个人都可以享受到优质的教育。明晰省政府、市政府、县政府之间的职权范围,既不能越位更不能缺位。而在高等教育部分,政府则应该将更多的经历投入到引导,监督方面,去行政化,让内行领导内行,实行校长治校。对于出现不规范的地方加以惩罚或者补救,以类似于社区大学作为辅助功能,放开教育的管制。
(三)改变教育的非均衡发展
在教育的不均衡发展中,利用罗尔斯的观点解释更加有利:当各方不知道他在社会中的地位、阶级出身、天生资质、自然能力、理智和力量等情形的时候,也没人知道其关于善的观念,其合理生活计划和心理特征,各方也不知道这一社会的经济或政治状况。
Ⅳ 目前我国教育面临哪些问题
目前我国教育面临的问题如下:
1、基础教育质量不高,教育观念守旧等都是导致素质教育难以推进的原因,使学生们对社会的野派适应能高山力不强,让教育难以推进。
2、教育体制机制不够灵活,教育行政化色彩较浓厚,学校办学自主权短缺。由于受长期计划经济的影戚脊中响,我国教育的行政化色彩较为浓厚。这使得教育权利过于集中于政府,而各类学校缺乏必要的办学自主权。
5、国民总体教育程度不高,职业教育水平较差。教育不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教育不适应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需求。
教育有点像一场表演,取悦的只是其本身。中国教育模式形成已久,并不能全盘肯定或全盘否定,但事实确实,中国教育现状确实存在着很大的不足。
Ⅳ 学校教育目前存在着哪些问题
这个问题比较笼统,意义也不大,客观讲教育并没大家想象的问题那么严重,哪个行业都有问题,为什么始终关注教育,认为教育问题大呢?我觉得一是教育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都对教育寄托很大希望,关注的多就认为问题也多;二是教育的专业性不是很强,谁都读过几天书,似乎谁都懂一些,谁都愿意批评两句,又是个不会惹麻烦的领域,为什么咋不去议论法院、检察院呢?个人认为,教育问题还是不少的。
五是政府外行换内行,在各地教育局长,各校校长几乎都是官,学校行政气氛太浓,缺乏相对福利性。地方长官太过注重学校成绩,作为政绩一部分。既要尝到教育均衡发展,又在通过各种手段打造重点学校,明星学校,集团办学等。再过几年教育的矛盾会在集团化方面集中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