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学校如何开展思想德育教育
扩展阅读
为什么同学离别时会哭 2025-02-06 04:41:11

学校如何开展思想德育教育

发布时间: 2023-07-27 10:15:51

① 如何加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工作

一、形成德育的主导方向内容
面对新形势,必须更新德育内容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应引导学生建立既继承和发扬我国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精神,又符合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要求,体现市场经济条件下新的价值观念,同时还包含全球共同的价值观念的基本价值体系,在德育内容上突出主导方向,从而增强他们抵制大众传媒和网络及其他社会不良思想等的负面影响的免疫力。 首先是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弘扬民族精神,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并立足于实践和行动,并不断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其次是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观,围绕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念这一核心价值观念,树立诚实、守信、公正、关爱、宽容、尊重、平等、合作和责任感等基本价值观念。第三是突出面向!"世纪全球共同的教育主题:学会关心。小学生学会关心主要是关心健康、关心学习、关心环境、关心自己、关心周围的人和事。通过引导学生学会关心,拓宽学生的伦理视野,培养学生的仁爱精神和责任意识。
二、以行为重,注重实践行是德育学习的基础、目的、内容、方法,也是品德形成与否的标志。
在德育中,品德实践行为具有更独特的意义。要有意识地创设多层次、多渠道、多功能的实践活动,使课堂理论学习和课外实践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将品德学习和品德践行有机地结合起来。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社会生活实践,使学生在实践中了解社会,实践德育内容。如参加夏令营,磨练意志;游览古迹,增强爱国主义精神等。同时,也可鼓励学生参与社区的宣传教育,传播先进的文化思想,宣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三、把德育放在学校教育工作的首位
现代学校教育首要的任务是教会学生做人,而德是做人的根本。因此,学校要明确德育的核心地位,不仅把德育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任务列入工作计划,而且重视德育在各个教育环节上的渗透,注意德育与其他各育之间的关系,对各科教学提出德育要求,注重发挥各学科教学的德育功能,充分发掘各科教学中所蕴涵的丰富的德育因素,如,反映在各学科严谨的知识体系、科学的世界观和辨证的思维方式等方面能给学生以做人的熏陶。同时,教师的品格及教学态度、教育方式等也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所以,还要提高全体教职员工的素质,增强其德育意识,重视校园文化环境的建设,形成良好的德育氛围。
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
学校德育应从以往的强制性灌输教育转向引导学生自主地进行道德学习,把正面疏导作为德育的主要方式,遵循人的品质的形成规律,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学生需要出发,激发他们的内在动机,发挥其主动性、积极性,使道德学习成为其内在的需要。 引导学生学会自我教育。在德育教育中,教师是学生的参谋或伙伴,帮助、促进学生在实践中自我学习与成长,使其能自主构建正确的道德观念,培养和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各项活动的开展从策划到组织安排,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做好参谋,以培养学生的多种活动能力。培养学生辨证的思维方式,一分为二地、发展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以批判的精神来对待大量流通信息。
五、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甚至避免网络的负面影响
为了降低网络的负面影响,除了上述的种种措施外,还应做好以下工作:培养学生面对网络明辨是非,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在正确价值导向下,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能力,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约束,遵守应有的道德规范,不断提高网络责任感,主动、自觉地抵制网上不良行为。另外,面对虚拟世界,需要给学生以现实的引导,使其增加现实生活中的交往,引导学生走出自我,融入集体活动,在现实的共同生活中树立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加强网络管理,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措施;强化网上文明行为规范;强化舆论对网络道德的评价作用,利用校园网的优势及时对网络信息传播中的不道德现象进行谴责,从而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提高教师素质,发挥其正确引导作用。教师应该在学习和掌握正确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的教育方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掌握相应的网络知识、技术,了解学生在网络活动中的需要和兴趣,并通过自身的参与影响和指导学生的网络活动。
六、拓宽德育工作的渠道和手段
首先,学校建立专门的网站对学生进行宣传教育,占领思想教育的阵地,通过学习、交友、心理咨询等学生感兴趣的形式吸引学生。
其次,学校应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优化家庭育人环境,加强对学生上网的教育和引导,发挥学校、家庭、社会综合德育的优势。
最后,有关部门应运用立法手段净化网络空间,为学校德育创造良好的环境。 加强学校与家庭、社区的联系学校德育虽然具有计划性、系统性、组织性强等优势,但在以往也存在着因过于规范化而压抑了孩子的天性。因此,要改变以学校为中心的封闭式德育模式,注意利用学校外部德育资源,加强与家庭、社区的联系,构建以学校为主体,学校与家庭、社区相结合的德育网络,充分发挥家庭教育感染性强、针对性强等优点;同时,也应发挥社会(媒介)教育传导性强、影响力大、号召力强等优势,把学校德育与家庭、社区教育与德育基地教育影响结合起来,使学校德育的内容得以延伸与补充,使德育时间和空间得以拓展,发挥全方位的、立体的、综合的教育作用。

具体的范文模板
链接:https://pan..com/s/1X4c0mNbaycuYZt__tvxMTg

?pwd=5g7b 提取码: 5g7b

② 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所采取的方法,有什么效果

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所采取的方法,有什么效果?班主任在班会上讲校规,发学生联系实际表态,今后如何按校规要求做,每周进行总结表扬做的好的同学。再师生共同找出存在问题,经常这样做,另外思品政治老师也要联系实际进行教学,把校规展示在学校的醒目地方,学校一定要重视德育教育,不能只教书不育人,见意校长主任重视德育多听班会课。

学生犯错后,老师不会简单粗暴地对待他们,但他们可以通过对话引导学生,告诉学生真相,对学生进行积极的教育,在开展各项教育活动中,要继承主旋律,团结历史人物,如中国散文,民理,,纠正中国学生坚持用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错误观念,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是师生双向的共同活动的过 程。在教学活动中,教学方法起着非常重大的作用。



一种综合评价标准,肯定或否定学生思想道德品质,促进学生利益实现的道德评价方法,德育方法在培养和提高儿童思想道德建设中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要结合学校实际,采取多种措施,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包括说服法、示范法、示范法和示范法,实践方法、建设方法、道德修养方法。

③ 如何开展德育工作

德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观念的教育。德育内容包括思想教育、道德教育、行为养成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四个方面。

因此,教师在开展德育工作时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首先,思想教育方面。教师应该注意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注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同时深入开展集体主义的思想教育等。

其次,道德教育方面。教师应以“五爱”为目的,以“五心”为中心,努力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培养的接班人。

再次,行为养成教育方面。要引导学生强化纪律观念,责任意识。学校可以通过规章制度,加强对学生的纪律约束。同时,向学生进行一定的民主、法制教育,培养他们成长为合格人才。

最后心理素质教育方面。教师应该重视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努力做学生的“心理医生”,及时发现并帮助学生克服其存在的心理问题,帮助其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难题,促进学生个性心理的健康发展。

教师应该重视德育工作,将德育贯穿于日常教学工作的始终,做到“课课有德育,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