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美术教学中如何实施五育并举
美育又被称为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 美术教学可以结合各种形式,让学生在美术课堂中体会美,并对学生施加审美影响,使学
生获得审美体验,达到陶冶情操的效果,从而促进美育教育。
一、贴近生活,在平凡的生活中发掘美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美是生活”。生活中处处都充斥着美,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体会到。而且对美的感悟不是与生俱来的,是需 要通过
后天的学习和训练才能够获得的能力。每个人所处的成长环境不同,对美的理解和感悟也会有所不同。要想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就需要
学生接受美的教育,这就体现出了美术教学的必要性。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让学生能够用一颗审 美的心来看待生活,这样才能够培养学生的品性并完善其情操。
在美术教学过程,不强求学生能够有直接作画的能力,首先让学生学会如何发现美,培养出审美的能力,当学生具有审美能力后,就不愁
学生没有灵感,画不出好的美术作品了。
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将具体的美术绘画基础知识告知学生,让学生具备-定的美术功底后,让学生对身边的事物进行观察,然后用绘画的
形式将自己所理解的美表达出来。比如,知名画家达芬奇,达芬奇的父亲在其十四岁的时候发现了达芬奇的绘画天赋,随之便将其送入一
位大画家那里拜师学艺,大画家给达芬奇上的第- -课就是画鸡蛋,鸡蛋是生活中非常常见的东西。达芬奇通过对鸡蛋进行细致的观察绘画
出各种不同的鸡蛋,经过几年的绘画之后达芬奇的艺术水平超过了大画家。因此,艺术水平的提高不是要学习多么高大上的东西,只要发
现生活中的美,将一个小的事物观察并绘画到极致,这样得到的艺术功底才是扎实的。所以教师在教授美术课时,需要引导学生贴近生
活,在生活中拥有发现美的能力,帮助学生提升审美水平,并且在日常生活中用美来审视生活。
挖掘美育内涵,帮助学生获得美的感悟
我国倡导的美育是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培养学生心灵美、行为美服务的。主要通过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来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的
发展。在德方面,美育可以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养;在智方面,可以丰富学生对美的知识,发展学生智力;在体方面,可以增进学生的身
心健康,提高体育运动的质量;美育还可以鼓励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并进行创造性的劳动。
㈡ “五育并举” 探索美好幸福教育
一、高度重视德育评价,在整体评价中的首要地位
明确德育工作孝春大在学校整体工作中的首要与核心地位,提高德育评价在学校整体评价中的比重,强化立德树人,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与治理理念,引导广大教师通过课程思政、德育一体化等方式,进行必要的道德教育,明确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德育功能,注重班主任日常工作,对学生行为品德的积极评价,例如对拾金不昧的行为加以宣传,规范队团活动,利用升国旗及国旗下的讲话等主题活动宣传爱国主义,抓细落实两个日常规的活动,从细处着手抓好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挖掘身边的红色资源,组织学生到小平小道历史陈列馆参观学习,传承红色基因,培养创新精神。中学时代是道德渐成阶段,培育厚德博智之仁人是未来教育的切入点。我校寓德育于每门课程,每位教职员工用心担起德育使命,校园文化化作学生成长的沃土,全力促进学生形森亏成道德自觉。近年来,校园文明盛行,拾金不昧已然成风,美德少年屡见不鲜。
二、优化学科文化教育
为了让学生更好更快地成长,新建三中人以教改为依托,迅速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学校成立了学生发展中心,引进北师大心理学博士开展学生心健康教育及学生生涯教育;引进了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开办“人工智能”社团课,让传统学习模式快速融入网络新时代;引进清华大学外语学院日语教师为学生开展日语教学,多元办学、多方合作,成为了江西师范大学、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华东交通大学的教学实践基地和江西省武术运动管理中心武术人才基地,助力学生发展。
三、 强化体育评价。
1.开足开好体育课程,将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求,作为教育教学考核的重要内容。
2.身体的强健和精神的强健往往是连在一起的。为了让学生强身健体,新建三中在坚持传统体育活动课的基础上,启动大课间跑操、中华武术操、太极拳进校园等特色活动,培养团队意识,提升精气神,塑造健全人格。开展武术进校园,集体武术操,课间大跑操等群众性体育活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3.开展多种体育的社团活动,激发学生对体育专项训练的爱好,开展散打社,羽毛球社,篮球社等社团训练及比赛活动。
四、改进美育评价
1.按国家要求开足开齐开好音乐,美术等艺术课程。
2.结合我校实际,积极开展艺术类社团的建设与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培育了学生识美、审美、爱美、创美的高雅情趣和生命体验,体会诗意人生,陶冶美好情操。我校在江西科技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支持和帮助下,先后成立了音乐、舞蹈社团。并利用本校教师资源成立书法社,美术社,朗诵社等。
五、加强劳动教育
劳育是培养奋斗精神、诚信品格、创造能力的有效途径。劳动才能创造财巧竖富。如今的中学生独生子女居多,部分孩子缺少生活经历。勤劳肯干的传统不能丢,新建三中创建了“莲池”“百合种植园”等校内劳动基地,成立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和农耕主题研学实践基地,让学生在辛勤劳动中培养协作的精神,铸造坚韧的品格,体验汗水的愉悦,从而“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
可以说,“五育”的持续发展和提升,可使学生获取源源不绝的身心储备和创造潜能,从而赢得取之不尽的幸福和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