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现状
教育经费规模不断扩大
我国早在1993年就提出要在2000年实现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4%的目标,2012年实现了这一目标。在国家对政性教育投入上,目前世界平均水平为7%左右,其中发达国家达到9%左右,经济欠发达国家为4.1%。随着国家对文化教育支出的倾抖,教育性经费占比未来将继续呈加速增长态势。
根据教育部发布的2019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快报,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为40049亿元,比上年增长8.25%。2019年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重为4.04%,自2012年来,一直维持在4%以上,2011年教育部明确提出:“各级政府在教育经费中按不低于8%的比例列支教育信息化经费,保障教育信息化拥有持续、稳定的政府财政投入”,若按照这个比例估算教育信息化的经费投入规模,2019年全国教育信息化经费投入规模可达4014亿元,2018年为3690亿元,同比增长8.8%。随着教育信息化2.0的推进,教育信息化经费的投入规模还将继续增长
总的来看,教育信息化行业在多重因素的共同推动下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机遇和挑战并存,教育信息化经历了1.0和2.0时代,从竞争维度来看,1.0时代渠道力是关键因素;进入2.0时代,随着技术与教育的进一步融合,设备和系统平台使用率的提升,教育信息化企业自身的技术服务和运营能力的重要性将随之凸显。
从地域方面,由于区域和城乡之间教育资源的不平衡,导致教育信息化的程度差距也较大,因此欠发达地区和乡村地区的教育信息化市场也将会有更大的扩展空间。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教育信息化产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机会分析报告》。
‘贰’ 中国当下的教育现状是什么
中国当下的教育现状如下:
1、师德水平普遍下降
教师这一职业不同于其他职业,教书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赚钱,而更的是为了育人。
2、教育正迅速演变成一种高收入的产业
从古到今,是凡为国家、民族前途着想的人,都不是为了赚钱而办教育,他们都是把教育当作一种不计经济收益、只求社会效益的事业来做。
3、教育界的改革严重滞后
从20世纪90年代起,许多行业加大了改革的步伐,单位、个人的忧患、竞争意识增强了,都奋发图强。
教育的意义:
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
一方面,教育通过培养人才实现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另一方面,教育通过促进个体社会化来为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服务。
2、教育可以促进民主
一个国家的民主程度直接取决于一个国家的政体,但又间接取决于这个国家人民的文化程度、教育事业的发展程度。
‘叁’ 目前在线教育现状怎样
目前在线教育现状的话,这个还在发展摸索中。
‘肆’ 教育行业的当前现状怎样
幼儿园数量增长快
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快速发展,不管是学校数量、学生人数都有了一个很大比例的提高。根据《201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全国各类教育单位数量不断增加,学前教育学校、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民办教育学校、高等教育学校、特殊教育学校等学校总数达71.46万所,同比增长3.10%,增长明显。
——更多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教育信息化产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机会分析报告》。
‘伍’ 学前教育发展情况
民办幼儿园居主体地位
根据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2014-2019年,民办幼儿园数量逐年上升,为越来越多的学龄前幼儿提供了接受学前教育的机会。但是在民办幼儿园数量上升的同时,占比却在逐年下降。截至2019年末,我国民办幼儿园共17.32万所。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学前教育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陆’ 2019年义务教育大班额现象得到明显缓解
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教育部教育督导局局长何秀超28日介绍,2017年,各地结合城镇化进程、学龄人口变动趋势、计生政策调整等因素,科学测算解决大班额问题需要增加的学位数、班数、学校数、教职工数以及建设用地、资金投入等,编制专项规划和工作方案。经过努力,义务教育大班额现象较上一年明显缓解。
何秀超介绍,2013年国家启动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以下简称县)督导评估认定工作。截至目前,全国有2379个县义务教育发展实现基本均衡,占全国总县数的81%。上海、北京、天津、江苏、浙江、广东、福建、吉林、安徽、山东、湖北等11个省(市)整体通过评估认定。
何秀超介绍,2017年各地结合城镇化进程、学龄人口变动趋势、计生政策调整等因素,科学测算解决大班额问题需要增加的学位数、班数、学校数、教职工数以及建设用地、资金投入等,编制专项规划和工作方案。
地方各级政府落实经费投入主体责任,充分挖掘教育用地资源,统筹义务教育学校建设项目,按照国家规定班额标准,新建和改扩建校园校舍,重点解决城镇大班额问题,加快消除现有大班额;通过合理划定招生范围、试行学区制管理、规范入学手续、实行阳光招生、完善学籍管理等举措,全面推行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限制班额超标学校招生人数,合理分流学生。
何秀超介绍,经过努力,义务教育大班额现象较上一年明显缓解。
何秀超同时指出,从2017年督导评估认定情况来看,尽管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人民群众接受良好义务教育的需求仍有一定差距。
何秀超介绍,主要原因:一是部分地方政府推进力度不够,二是部分学校标准化建设力度不够,三是部分地区教师队伍均衡配置力度不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