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日本家庭教育四大重视是什么
扩展阅读
常言道歌词有哪些 2025-02-07 18:41:17
旅游营销知识大全 2025-02-07 18:10:08
送父亲的歌词是什么意思 2025-02-07 17:58:23

日本家庭教育四大重视是什么

发布时间: 2023-07-07 02:27:59

⑴ 日本幼儿园阶段对孩子的3个“教育重点”,值得中国父母借鉴

不难发现如今的家长们对于孩子的启蒙教育越来越重视了,很多家长在为孩子选择幼和答伏儿园时,会提前做很多准备工作,为了让孩子能够受到好的启蒙教育花费不小的功夫。

而在以重视教育而享誉世界的我们邻国日本,其在幼儿园阶段对孩子的“教育重点”很适合我们中国家长来多多学习借鉴。

一部纪录片《他乡的童年》在很多举羡宝妈们中间传开了,在这部纪录片中用镜头记录了几所日本幼儿园孩子们的真实生活,向大家展示了日本真实的启蒙教育是怎样的,其中对孩子的3个“教育重点”很多中国家长都忽略了,非常值得中国父母们借鉴学习。

第一点就是 在小事上孩子的动手能力, 相对于中国很多家长“一切以学习为重”的家庭教育理念来说,日本家长更重视孩子动手能力的培养。

纪录片中的孩子从起床准备早餐到收拾学习用品上学,一切都是通过自己动手来完成的,全程不需要家长帮忙,相比较之下,我国很多孩子的自理能力可以说是“不及格”了。

第二点是 对于孩子运动能力的重视 ,在日本幼儿园,孩子们的一天是从运动开始的。

比如大阪的莲花幼儿园,孩子们会在老师的带领下在沙地上进行蛙跳、爬杆等对于运动能力要求比较高的项目,之唤携后才会开始自己的学习生活。

第三点就是 团队精神的培养 ,在日本的幼儿园,个人主义是不被小朋友们所认可的,一切都要以团队为主,老师对于团队精神的培养也十分重视。

比如一个矮小的日本小男孩即将转学,在欢送仪式上老师为其安排了一个比较有难度的团队运动挑战项目,而这个小男孩运动能力天生较差,所以轮到他时尝试了几次都没有成功。

这时同团队的孩子们自发地来到这名小男孩面前为他鼓劲打气,最后他在大家的帮助下终于完成了这次挑战。

虽然事情很小,但是不难发现日本幼儿园在团队精神方面教育的成功。

①避免情绪化

容易冲动,对于突如其来的情绪难以控制是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时所忽视的一个问题。

而情绪化的教育方式对孩子并没有什么教育意义,不仅会伤害到亲子关系,甚至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孩子也会变得像父母一样容易情绪化对待问题,家长对孩子情绪化的教育方式往往百害而无一利。

②孩子的全面发展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是很多家长的教育理念,然而在当前 社会 环境下,全面发展的孩子无疑才会在未来的竞争中获得更大的优势。

所以被很多家长所忽略的孩子全面发展问题,应该被足够重视,毕竟 社会 大环境已经与以前大不相同了。

③个性的培养

为了让自己的孩子更受欢迎,很多家长无形中就会忽略掉孩子个性的培养,让孩子变得只要能融入集体,自己的个性即便被压抑也在所不惜,而这样的结果对孩子的 健康 成长无疑是有害的。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面对邻国启蒙教育方面的优秀之处,希望中国家长们能够多多借鉴学习,将其融入到自己对孩子平时的家庭教育中。

————————————

⑵ 日本家庭教育传统的“四个重视”是什么

一、重视礼仪教育日本家庭教育非常重视对子女的礼仪教育。母亲做好了饭没告诉孩子吃,孩子是不能自己先吃的。孩子在吃饭前,必先说一声"那就不客气了"。孩子离家或归家都有一套礼仪规矩。孩子每次出门都要和母亲、父亲说一声"我走了";每次回家进门都要说一声"我回来了"。日本孩子文明礼仪行为已成为他们的习惯。

二、重视对孩子的自立教育日本家庭从小就培养孩子自主、自立的精神。大部分家庭要求孩子做家务劳动,包括吃饭前后的帮忙、烧饭;让孩子收拾整理自己的房间及身边的东西;让孩子自己去买东西等等。

三、重视孩子抗挫折的教育日本的小孩走路时摔跤,父母不是主动扶他起来,而是鼓励孩子自己起来。大一点的孩子受到挫折,父母鼓励他们自己去克服困难。在日本,小学生在冬天都穿短裤,有的孩子腿冻得都发紫了,父母并不"心疼",而是支持鼓励孩子那样做。

四、重视创新教育日本家庭教育从小重视对孩子创新人格的培养,重视培养孩子的好奇心和冒险精神。孩子提出的各种问题,父母都尽量解答,并从小就鼓励孩子提问题,鼓励孩子有独立的想法、看法。家长经常带孩子到科技馆去看书,借阅图书,玩各种创造性游戏,发展孩子的想象力。日本父母很重视对孩子动手能力的培养,给孩子买来组装玩具,鼓励孩子从不同的角度组装各种各样的模型,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性。

(2)日本家庭教育四大重视是什么扩展阅读:

日本人很注重文化的传承,在日常的饮食起居和与人交往方面有一套礼节规范,说话的语气措词、行动举止都要合乎各自的性别和地位的角色要求。在家庭生活、社区生活中也都有共通的风俗习惯。日本的传统家庭教育重点在子女的社会化问题上,系统功课的学习基本委托给了学校,父母只做督促和支援。对于孩子自发的游戏,如攀树爬墙、猎奇探险等,一般也比较宽容,他们有句谚语:心爱的孩子要让他出外闯荡,这说明日本人是重视实际锻炼的。

⑶ 国外是如何教育孩子

导语:外国父母和中国父母在教育上有着很大的不同,虽然中国父母现在也逐渐推行民主教育和自由教育,以下我为大家介绍国外是如何教育孩子文章,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国外是如何教育孩子

日本:公共场所控制情绪

在公共场合,与中国孩子的自由活泼、天真烂漫相比,日本孩子则显得沉默、老实。记者注意到,日本孩子坐公车时不会来回走动,在餐馆吃饭时不会大声哭闹或喧哗。有时有的孩子明明抢了别人的玩具,但对方父母会赶紧上来道歉,并要求自己的孩子与小朋友分享玩具。其实,孩子的心智都差不多,不同的是家庭教育。

日本家庭教育孩子“内外有别”,指的是对家庭和公共场合要区别对待。在家庭里,小孩子可以完全放开,因为身边都是父母等可以接受你的亲人,而公共场合周围都是“别人”,没有接受你所有表现的义务。所以必须对自己的言行表现有所收敛和控制,表现出好的一面才不会给别人添麻烦、惹人厌恶。这是日本家长教育孩子公共场合言行的基础理论

日本父母还会手把手教孩子,在公共场合怎样的表现才是好的,老师也会教孩子学礼仪和规矩(见图3)。一般素质良好的日本中产阶层的父母,会让孩子从控制自己的情绪开始:无论高兴、难过都不能不分场合地宣泄,更不能大声叫喊。在孩子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之后,日本父母会教孩子怎样和别人谈话、相处。包括尽量站在对方的立场,说让对方宽慰的话,不必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若是观点不一致,更不用直接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而是为避免更进一步的对立暂时展现出低姿态,但保留自己的`想法,等条件成熟时再向对方表达自己的观点。

美国:校车有30条规矩

美国是个自由国度,但这并不意味着孩子们可以不懂规矩。拿坐校车来说,学生们需要遵守的规矩就达30条之多。据美国交通局的统计资料显示,每天坐校车的学生占中小学生总数的54%,美国目前有44万辆校车穿梭在居民区和学校之间,每天要接送2500万名中小学生。一年下来,这些校车接送的中小学生就高达100亿人次。

每学期开始之前,学校会对需乘坐校车的学生进行统计,并发给家长和孩子乘坐校车的规章制度,具体包括:在校车来之前,必须提前五分钟在指定地点排队候车;当校车靠近时,必须站在离路边至少6英尺处,且排队不能延伸到街边;在校车停靠之前必须等待,只有当车停好,门开了并且司机说可以上车后才能上车(见图2);如果要从车头前绕过,需确保自己和校车保持10英尺距离,确认自己和司机都在相互能看见的范围内;禁止从车尾穿过;如果学生的东西掉在校车附近,告诉司机帮忙来捡,禁止私自去捡,避免司机看不见学生而发生悲剧……

对于以上严格的规矩,多数孩子都能遵守,不过也有少数孩子做不到。因为涉及学生的安全,老师会先对他进行严肃教育,让他明白遵守规则的重要性,再通知家长共同教育。对于屡教不改的学生,可能会禁止乘坐校车。

法国:教孩子学会等待

尊重他人是法国家庭教育的一个基本点,学会等待便是其中一个重要内容。父母从小就会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形成这种习惯:并非你提什么要求都可以立马得到满足。例如,孩子一哭,中国父母通常会立刻将孩子抱起来哄。法国父母通常觉得这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只要哭声不异常,一般都不去理会。几次下来,小孩子在潜意识中就会明白,把哭当成“要挟工具”无效。

父母们还会教孩子管理时间。去法国人的家庭做客,家里人无论年龄大小,都懂得严格地尊重其他家庭成员的作息时间,小孩也不例外。该几点睡就去睡,闹也没用;该几点起来就得起来,赖床也不成;该几点吃饭就得按时吃饭。记者在法国家庭中从未看到有家长追着给孩子喂饭的情况。家长们还会通过家庭游戏等方式锻炼孩子的独立性。

在公共场合,法国孩子一般颇守规矩。比如按秩序排队、不打扰别人、说对不起、谢谢等。法国学校从小学就开设了公民教育课程,小学主要讲社会生活的规则,如教育孩子要尊重他人,不要打扰别人,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等。

英国:把餐桌当成课堂

作为绅士国度,英国家庭很重视“餐桌教育”。餐前的举手投足是每天要重复的事,他们认为,如果在这些细节上都做不到有教养,别的方面就更难教育了。

现代的英国家庭在餐前要等家中的老人和女性先坐下就餐。在人口多的家庭,传统的英国家庭会在老人或是女性成员临时入座时,要求在场男性成员,无论年长年幼都要站起再坐下,以示礼貌。在用餐过程中,无论长幼,都要求端坐。刀叉的使用一定要得体。英国的孩子从小就被父母教育正确使用刀叉,永远不要将刀叉锐利的一头对向他人,放置刀叉时也需要轻拿轻放。

父母要求孩子,不要在吃饭时发出不雅的声音。不要边说话边喝汤,不要在吃饭时要求喝饮料。一些年幼的孩子这样做了或是提了要求,都会被父母严厉制止。时间长了,孩子们就习惯了这些规矩。另外,英国人在用餐时间,就是坐在餐桌边吃饭,谁都不可以打开电视机或看平板电脑,为人父母首先要做到这一点。在餐桌前,不要轻易打断别人说话,要等到别人说完了再发言。另外,如果自己要离席,需要向在场成员说明后才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