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七岁男孩很调皮不听话,我该如何教导
多对孩子进行鼓励,孩子犯错时,父母的打骂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只有运用鼓励的方式,让孩子在什么地方跌倒,就在什么地方站起来。给孩子制定一些规则,让孩子知道什么事情不能做,减少孩子犯错的机会。多给孩子讲道理,不批评孩子,批评只会让他更加的叛逆。
Ⅱ 七岁孩子怎么教育
有句古语:孩子,尤其是男孩子,到了七八岁的时候,连狗都嫌。这时的孩子很调皮,他们对事情有怎样的态度和看法会直接用语言表达出来,这就给周围的人造成一定程度的不好影响。面对这样的事情,家长应该怎样教育孩子呢?想了解更多七岁孩子的教育方法的信息吗,和我一起看看吧!
七岁孩子的教育方法
1、父母可以通过正面的表扬教育
有些家长想给孩子找个好老师来帮助他,可是如何与人相处不是一个好老师花长一点的时间就能让孩子了解的。这其实也是给家长的一个反思,在你有了孩子以后,孩子就是一面镜子,孩子的成长过程也是家长自我提升的过程。家长要通过孩子的成长,按照神的指导、教导去自我更正、自我提高、自我完善。同时,父母最重要的是谦卑,包括在孩子面前,不是孩子错了家长打一通、骂一顿就行的,父母要用谦卑的心来教养孩子。
2、家长要学会站在孩子的立场思考问题
12岁以前,孩子的心是很单纯的,他碰到什么样的事情,他的行为就会表现出来。比如他去卖香料的店,当他闻到很刺鼻的味道时,他很自然地就有情绪出来。家长可以用经验教育的方法来教育孩子,告诉孩子爸爸妈妈在他小时候碰到这种事情的时候,姥姥姥爷是怎样对待他们的。让孩子在内心里也感受到那样做是不好的。只是,父母所叙述的事情最好是真实的,如果有一天孩子发现你告诉他的故事都是假的,孩子就不会再信任家长了,而真实的人生经验,在父母跟孩子分享以后,很容易触动孩子的心。
3、家长要去理解孩子
比如当孩子闻到那些刺鼻的味道时,如果是在公共场合,家长可以把孩子拉到一旁,告诉孩子如果下次再闻到刺鼻的味道或者看到什么东西,在礼貌上要先尊重别人。家长一定要给孩子自尊心,不要当着众人的面责备孩子,如果不适合在公共场合说,家长可以回家之后再跟孩子讲。家长也要让孩子学会站在别人的立场去想,去了解别人。那么家长怎样帮助孩子有同理心呢?比如他对爸爸妈妈说我很讨厌那个人,家长要指出用“讨厌”这个词太重了,如果别人把这个词用在你的身上,你会有怎样的反应呢?当孩子设身处地的思考之后,也能比较容易地维持一个和谐的人际关系。
适合七岁女孩的教育方法
方法一:这一年龄阶段的女孩需要父母为她做决定
在这一年龄阶段,女孩喜欢的东西会有很多,如漂亮的头花、不同款式的衣服、大大小小的洋娃娃等。但父母不能为她们提供过多的选择,因为选择太多,她们反而会感到无所适从。
如果父母在做决定时态度和蔼而又坚决,是很容易赢得女儿的合作的,这样会使她有安全感,因为她知道父母再为她负责。当然,当7岁之后,当女孩有了理性思维的能力,她就不再需要父母再为她做决定了。
方法二:不要让小女孩过早地进入成人世界
首先,我们不能把小女孩看作一个小大人一样来对她开玩笑,如:“你长大后打算找一个什么样的男朋友呀?”或者,称她为小淑女,并希望她的行为像大人一样,这些通常都会使这一年龄段的女孩感到困惑或不知所措。
其次,当女孩做出一些符合她们年龄段的事情时,父母应该及时表扬她,这样她才不会对成人世界感兴趣,或者被成人世界所吸引。
方法三:尊重这一年龄段女孩的情绪
其实,并不是我们的女孩越来越不听话,而是她们长大了,她们有了自我意识。当她们的感觉、情绪被父母否定后,她们就会不高兴,于是便有了不与父母合作的行为。所以,要想让我们的女孩一直做“乖乖女”,父母就要学会尊重她们的自我意识、尊重她们的情绪。
与男孩相比,女孩要敏感得多,当她的感觉和情绪被父母否定之后,她的反应要比男孩强烈得多。因此,有时,认同她的感觉和情绪,往往是促使女孩更乐意与父母合作的主要因素。
七岁前孩子需学习的规矩
举止文明
文明的举止是对每个人的最基本要求,包括不随地吐痰和便溺,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遵守交通规则、自觉排队、不为个人方便妨碍公共利益等。为孩子设立这一系列的规则,父母首先要时时检视自己的行为。
分内的事必须做
大人要工作,小孩要上学,这既是大家的义务,也是分内之事。所以,不能不想上学就不去,不高兴就不参加集体活动,报了自己喜欢的兴趣班也不可以随意打退堂鼓。当孩子出现情绪波动和退却心理,父母应耐心找出原因,帮他们克服。
遵守时间
合理的生活安排、规律的作息可以增强孩子的秩序感,树立时间观念,提高做事效率。但让孩子学会守时,并不是件容易的事。父母以身作则的同时,可以尝试把主动权交到孩子手里:“请你10分钟后关掉电视”、“再睡20分钟就得起床了”。
自己的事自己做
如果从小让孩子学着做事,7岁前孩子的自理能力已经不错了,比如自己穿衣洗漱、铺床叠被、收拾物品、制定简单的行动计划并执行。在孩子学会自理之前,父母要做的是放手,付出更多的时间指导并处理孩子暂时做不好造成的麻烦。
尊重别人,不能任性
祖父母、父母、老师、同学,都是和孩子同样重要的个体,应该教育孩子在家尊敬长辈,不因长辈不满足自己的要求发火;在学校尊重老师、小朋友,不因利益冲突骂人、打人,做错事要向他人道歉。
别人的东西不能拿
帮孩子建立物权意识,区分自我和他人的界限:别人的东西不能拿,自己的东西可以自己支配;对于公共物品,从哪里拿的要放回哪里,谁先拿到谁先使用,后来者必须等待;要征求所有者同意,才可以动别人的东西,想要玩别人的玩具,自己先要学会分享。
学会等待。
从幼儿阶段,就应该让孩子学习等待,逐步培养孩子的忍耐力、耐性及坚毅能力。
比如吃完饭才可以看电视、周末才可以去游乐园。刚开始时可先等1分钟,然后再增加到3分钟、5分钟……父母用数数、语言描述(太阳再升起3次,就可以去游乐园了)等方式将等待时间形象化,孩子就比较容易接受。
猜你喜欢:
1. 如何教育十岁孩子
2. 怎样教育孩子的方法
3. 七岁儿童故事大全文字版
4. 父母应该怎样去教育孩子
5. 如何教育孩子征文
Ⅲ 儿子太调皮了怎么教育
儿子太调皮了怎么教育
儿子太调皮了怎么教育,大家经常会看到特别顽皮的孩子,通常这样的孩子特别聪明。但是因为太淘了,不少被爸妈训斥。父母训斥也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以下了解儿子太调皮了怎么教育。
儿子太调皮了怎么教育1
1、不要采用独裁式的暴力教育,不能因为孩子调皮好动就去打就去骂孩子,这样一个可能会引起孩子逆反心理适得其反还一个可能会误导孩子可以使用暴力解决问题。
2、多鼓励孩子,孩子都喜欢得到父母或者老师的表扬,对于孩子做的正确的事情要多夸夸,时间久了,孩子就会明白哪些事情会得到父母夸奖,就会慢慢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3、孩子调皮捣蛋很可能会毁坏家里的东西,这个时候不要急着去修好坏掉的东西,最好让孩子感受下他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了多么糟糕的体验。
小孩太调皮是高智商的表现吗
1、天生就是“孩子王”
有的宝宝和同龄人玩耍时,表现出组织能力强、有主见、喜欢指挥别人的性格特点。这些表现父母要多多引导,或许以后会有大发展。
2、常常“搞破坏”
有些宝宝喜欢“破坏”家里的物件,往往好好的一件东西被宝宝拆了个七零八落,父母千万别认为这是熊孩子的表现。这说明宝宝热爱思考,动手能力强,应当多多培养才是。
3、注意力笑逗核很集中
智商高的宝宝常常能对感兴趣的事物保持长久的注意力,比如在拼图时,宝宝的注意力就很集中,也很专心。
这些顽皮的孩子除了经常会搞破坏外,通常他们的运动细胞也非常发达。可能被许多家长认为是多动症,事实上并不是这样。这些顽皮的孩子智商比较高,他们的动手能力极高,思维非常快。有时家长都跟不上他们的思维节奏,这样的孩子好好培养,长大定有非常好的前途。
儿子太调皮了怎么教育2
怎么应对孩子调皮的行为
01、孩子不安分
和家人偶尔出去吃顿饭是很好的事情,但带着孩子,就会使事情变得复杂一点。孩子通常安静不了一会,就开始在沙发上蹦跶,试图在餐厅跑来跑去。。。。。。
建议:
给孩子ipad或者手机,会让孩子立即安静下来,但是这样做对孩子并没有好处。
如果要去餐厅吃饭,就带一些涂色的书,或者小玩具,只要能够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让他能有多一点耐心等大人们把饭吃完。
当然,如果吃饭的时间有一点长,即便那些好玩的小玩意也不能再安抚孩子了,那么再把手机和ipad给孩子,也无妨。
02、孩子不听你说的话
让孩子不看电视,或者放下手里的玩具,去洗漱的时候,很多父母都会发现这是不可能顺利的事情。
孩子根本就不会理睬你的话,父母们叫了一两遍之后就会开始生气,但是,孩子只是被手头的碰掘事情吸引住了,没工夫去搭理你。
建议:
几岁的孩子,很可能整天都被父母指挥来指挥去,你该干这个,你该干那个,其实没有人会喜欢这样,孩子也需要有一些权力,让他感到自己有发言权,有控制权。
父母可以理解的说:
“你这个玩具真的很有意思,我也想和你一起玩,不过你可以洗完了以后,舒舒服服的再来继续玩。”
孩子很可能继续不理你,这时候的问题就不仅仅限于眼前,而是在平常的生活中,就要让孩子能够多拥有一点选择权,比如不要和孩子抢夺穿什么衣服的权利。
03、过于兴奋的吵闹
朋友文秀说,再也不带孩子去超市了!
超市就像孩子的大型游乐场,孩子推着推车,跑来跑去,还试图踩在货架上拿吃的。。。。。。
吵闹是孩子成长发育过程中非常正常的现象,一个孩子越累或者越兴奋,就越难以控制自己的行为。
建议:
多带孩子进行体育运动,让他们释放天性去奔跑,这是燃烧他们精力最好的方式。
如果像带去超市这种地方,给孩子一点小任务,让他帮忙去拿购物清单上的东西,并且教他认识超市里那些不同种类的产品。
04、发脾气
孩子会由于很多种情况发脾气,困倦、疲惫、无聊等等。
学龄前的孩子,表达能力和自控能力并不如稍大些的孩子,更比不上成年人,他们不知道用什么词语来表达感受,通常也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
孩子大发脾气,父母们没有耐心搞清楚缘由,指茄一味的怒斥和压制,反而造成孩子情绪更加糟糕。
建议:
为了避免给孩子造成情绪上的恶性循环,父母们不要对孩子发脾气有过大的反应,让孩子发泄出来,哭出来,会释放出一些压力。
但值得注意的是,父母也不能在孩子大发脾气的时候答应他的要求,否则“狡猾”的孩子下一次也会用同样的方式来要挟大人。
保持对孩子情绪的同情和理解,去拥抱和安慰孩子,而不是抑制住他们。
05、打人
小一点的孩子在玩的时候,难免会有你推我,我打你的冲突,如果是孩子被打,父母们难免很心痛,但如果是自己的孩子出手打人,父母们又会很尴尬和愤怒。
孩子打人了,他以后会成为攻击性的人吗?并不是,大部分孩子在升到幼儿园大班以后,都已经开始懂事,不再打人。
建议:
不要“以暴制暴”,不要因为孩子打人,为了教训他而去揍他,这样孩子学会的只是,你比我强大,所以才可以打我,而不是我不该打人。
如果孩子打人了,把向对方道歉,把孩子带离开现场,理解孩子的情绪,并告诉他怎么样用语言来沟通,例如“我不喜欢你的做法”、“我不喜欢你推我”,或者,向父母求助。
06、说脏话
孩子成天都和小朋友混在一起,总会学到一些不那么文明的语句。
有一天,我和孩子下棋,他突然冒出一句:“你这个笨蛋!”我有点生气,也有点诧异。
我问他:“你从哪里学会这个词的?”于是他告诉了我一个小朋友的名字。
我回答“好吧,可能这个小朋友不知道这个词不太文明,下次你可以告诉他。”
建议:
孩子会模仿其他小朋友说的话,他们并不觉得这些词是不好的,而会觉得好玩,可能流行和时髦,所以他想加入进去。
父母对此不必过度敏感,也不必过度反应,否则孩子下次会为了让你有过度反应而故意重复这些词语。
引导孩子换个更文明的`词语去表达想法,尤其是家里的父母和长辈都不要说不文明的词,帮助孩子净化环境,孩子新鲜一阵,自然就会放弃了。
儿子太调皮了怎么教育3
怎样教育孩子
1、不要采用打骂的方式。
有的家长对孩子的管教极严,所以每当孩子犯错的时候,都不会心平气和地去了解讲道理,而是先骂一通、打一顿再说。总认为孩子不打不成材,这样的方式对待孩子,不仅没有办法让孩子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还很会在心里留下阴影,性格上容易变得更偏激。
2、父母要作好榜样。
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所以父母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都很深的。家长要给孩子树立好的榜样。以身作则。如果家长品行本身存在问题,孩子只会有样学样,那怎能教育出一个好孩子。所以大人的言传身教真的很重要的。
3、大人意见要统一。
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要沟通好,意见要统一。切忌你说东我说西,更不能当着孩子面就相互数落。这样孩子会觉得不知所措,也不知道究竟该听谁的。而且大人在孩子面前的威信也会没有了。时间一长,再想要管教孩子就比较困难了。
4、让孩子的兴趣自由发展。
现在的家长都对孩子寄予厚望,给孩子报各种特长班,要求孩子照着办,但即忽略孩子的真正兴趣。所以家长应该做的是让孩子自己作主,如果孩子表现出某方面的爱好,千万不要干涉,而是应该鼓励他,说不定还能成为孩子的一项技能。
怎样教育孩子爱学习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想要孩子爱学习,那就必须将学习变成他们的兴趣,那么应该怎样教育呢?
1、帮助孩子建立学习兴趣。
想要让孩子对学习感兴趣,就要让孩子树立对学习的信心,这和老师及家长的引导是分不开的。
平时应多和孩子以一种平等的心态进行沟通,在沟通交流过程中寻找孩子在学习生活及各人爱好上的闪光点,寻找共同话题,和孩子做朋友,让孩子相信你,在平时的生活过程中多鼓励赏识自己的孩子,让他认为自己行,只有这样长期的不断努力支持他,才能让孩子找到成功的感觉,有了兴趣,孩子自然就会爱上学习。
2、帮助孩子树立学习目标。
如果孩子没有明确的目标在学习过程中就会有变成一种盲目性,不知道为什么而学习以及该怎样去学。能够在学习中有一个清晰的学习目标,并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学习的时候,学习就不再是讨厌的。相反学习会变成一件有趣的、能够决定自己命运的最紧要的事。
孩子自然会爱上学习,不想学习问题便迎刃而解,这样的学习才是主动的、自觉的、有效的,而不是被迫的、压力的和效率低下的。
怎样教育孩子听话
相信都会有些家长抱怨孩子总是很调皮,不听话。越说越不听。都不知怎样教育才会听话。其实只要家长肯用心想一想,其实想要孩子听话是不难的。
想要教育孩子听话,父母必须放下高度,站在在孩子的角度想一想。你认为“小事”的事,在孩子眼中都是一件大事。当你能站在孩子的角度去了解孩子,你就会发现其实很多时你对孩子的批评,孩子都会觉得很委屈的。试想得不到理解如何能做一个听话的孩子。
每天抽时间跟孩子单独相处,共同做点双方都感兴趣的事情,要跟孩子成为朋友。这样下来孩子都愿意跟父母诉说心底话,父母作为孩子的倾听者、支持者、精神的陪伴者,很多时候父母说的话孩子都会愿意去听。
怎样教育孩子不说谎
家长不要认为孩子偶然说谎没关系,如果长期下来必定会养成了一种说谎的习惯,而这种说谎的习惯大多数又是从小养成了的。要教育小孩子不说谎,必须先了解小孩子说谎的原因。这才能对症下药。
调查发现孩子说谎的主要原因是害怕父母责骂惩罚。所以父母想要孩子不说谎的首先是要取得与孩子间的相互信任和理解。这是孩子诚实的前提条件。让孩子知道,即使他说了谎,你还是爱他的,你能理解他的心情。一旦孩子说了谎,要与孩子一起商量,下一次遇到类似情况用哪些更好的办法代替说谎。
另外,千万不要用严厉的惩罚来威胁孩子,这个办法往往会让孩子说更多的谎,更加狡猾,以便不被你发现。
如果你发现孩子说了谎,不要立即在其他人面前指责或教训他,最好是另找一个合适的时间单独与孩子谈。大多数情况孩子是因为害怕受到惩罚而说谎,所以要让孩子尽可能说出为什么怕父母知道,这样你才能知道孩子说谎的原因。如果孩子勇于承认自己做错了事,可以马上用比较特别的语言表扬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