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怎么样看待教育

怎么样看待教育

发布时间: 2023-06-27 18:09:54

1. 教育是什么 怎么理解教育

1、教育(Ecation)狭义上指专门组织的学校教育;广义上指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教育”一词来源于孟子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拉丁语ecare是西方“教育”一词的来源,意思是“引出”。

2、教育者按照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根据学校条件和职称,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心智发展进行教化培育,以现有的经验、学识授人,为其解释各种现象、问题或行为,以提高实践能力,其根本是以人的一种相对成熟或理性的思维来认知对待事物。人在其中,慢慢对一种事物由感官触摸到认知理解的状态,并形成一种相对完善或理性的自我意识思维。但同时人有着自我意识思维,又有着其自我的感官维度,所以任何教育性的意识思维都未必能够绝对正确,而应该感性式的理解其思维的方向,只要他不偏差事物的内在。

3、教育又是一种思维的传授,而人因为其自身的意识形态,又有着另样的思维走势,所以,教育当以最客观、最公正的意识思维教化于人,如此,人的思维才不至于过于偏差,并因思维的丰富而逐渐成熟、理性,并由此走向最理性的自我和拥有最正确的思维认知,这就是教育的根本所在。教育也是一种教书育人的过程,可将一种最客观的理解教予他人,而后在自己的生活经验中得以自己所认为的价值观。教育,是一种提高人的综合素质的实践活动。

2. 怎么看待孩子的教育

1、教育的入口是尊重,实事求是看待一个人并认识到其独特个性,努力使对方成长和发展自己。无论是教育还是人际关系,都应从尊重开始。
2、对待孩子,既不表扬也不批评。不批评,是因为孩子通常并不知道那是不好的事情,孩子不知道,就告诉她哪里不好,要用理性的语言去引导。不表扬,是因为孩子常常会做“能获得表扬的事”,不表扬就会失去动力。我们应该通过尊重的方式让孩子明白“既使不特别,也有价值”,最好的方法是“鼓励”。
3、叛逆期的孩子,大多是为了获取“关注”,即使批评也比无视要好。孩子们其实很简单,也不复杂,尊重他们就能解决问题。
4、教育的本质是“自立”,我的价值我决定,决定自身价值的是自己,而不是别人。
发布于 2021-11-28 1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