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互联网在线教育现状、发展前景如何
线上教育将会是教育未来的方向之一,尤其应对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网经社发布《2018年度中国在线教育市场发展报告》显示,2018年国内线上教育的规模已经达到了,3134亿元,同比2017年2161亿元增加了45.02%,预计2019年突破4000亿元。
线上教育目前还正处于初期阶段,就已经展现出了巨大潜力,线上教育属于近几年新兴产业,进入的越早到后面所获得的回报越大,因此线下教育机构,或个人想要做线上教育的话,是非常不错的。
目前很多线上教育平台属于平台和软件式,而平台并不欢迎第三方入驻,软件APP同样也是,近乎垄断了线上教育市场,想做线上教育需要找到另外一条路,需要更好的做好线上教育和线下教育的结合,前景看好。
而且线上教育作为未来教育行业主流发展方向之一,完全发展起来时会带来数万亿市场规模,越早进入能获得的红利越多。
Ⅱ 教育行业市场前景怎么样
说到教育培训行业宣传问题,千骏传媒分享些经验。首先要看你做的是哪一类培训教育,是针对学生培训,还是针对职场培训,还是商务教育培训。三个个大类的培训包含对象也各不相同。
一、针对学生培训,分为四类:
1、课程培训,也就是各学科的课外学习提升与备考。
2、兴趣培训,也就是时常说的兴趣培训,声乐,美术,体育项目,主持培训等等。
3、出国留学,一般是是想要去国外学习的初中,高中,大学学生和部分成年人等四类。
4、文化培训,如国学,礼仪,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培训等。
二、针对职场培训的分为两个大类:
1、职业技能教育培训,包含品类也多,管理类,技术类,考级认证类等等。
2、学历及提升教育培训,如某些民办学习,专升本辅导,自考辅导,考研辅导等等。
三、商务教育培训分为三类
1、企业内训,针对企业服务,提供各种心态,技能,团队意识,拓展等教育培训产品。
2、学习班教育培训,如常见的管理技能班,短训公开课等等。
3、认证式培训教育,如总裁班,EMBA班等。
以上9个大类的教育培训,学习模式为线上远程或线下面授学习。
四、推广范式
要说宣传推广的模式,9大类培训教育基本上是“明星老师+明星学生(企业)+密集电话(短信)”的模式进行宣传推广。
从操作流程上,一般是收集相应客户资料后,然后电话访问客户。三是短信跟踪+电话跟踪+微信追踪 。四是客户面谈沟通(线上或线下),约见体验产品,客户试听(线下或线上视听)。五是与客户成交,进入学习。
从自身宣传来讲,需要建立网站,公众号,开通视听传播平台账号,在内容公共平台等自媒体平台上建立账号等。
推广形式,一般是采用低价试听,或免费试听,或发放免费阶段课程包等形式进行推广。
公关上一般采取明星老师故事,明星学生故事,重大媒体专题采访报道等形式。
至于宣传传播的媒介策略,则是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全(客户能高频度接触到的重点媒介),尽可能密集的传播。网络上尽可能利用大数据运算技术,精准投放。
社群运营,也是教育培训机构的重要的推广模式,一般是利用积累下来的学生、老师资源进行社群的建立,同时利用社群影响力,进一步招商,扩展市场规模,更有少部分经营者利用社群进一步商业运营,带来商业模式的变化。
这些都是一般的套路,更为适合,更为实用,更为有效的方案还有很多,千骏传媒先分享到这里。谢谢!
Ⅲ 云计算,改变教育的下一个爆点
【编者按】疫情时期学校在云平台开展线上教学,云计算在教育领域逐渐渗透,并引爆了云计算市场。云计算究竟有何优势?在教育信息化中又起到什么作用?在教育领域又有多少的可能性?
本文转自雷锋网,作者李菁瑛;经亿欧编辑,供读者参考。
当今,全球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各种新兴技术层出不穷,云计算便是其中之一。云计算服务从最初的兴起到逐渐落地到各个行业,经过了黄金发展的十年,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的趋势,被视为21世纪最有前景的市场之一。
2020年,一场突发的新冠疫情,再次引爆了云计算市场。
疫情之下,足不出户,带来了“在线服务”的大爆发,学校在各种云平台上开展在线教学,企业在云平台上开展视频会议,进行线上协同办公,无论是线上教学,还是线上办公,其背后都需要稳定的云服务来保障。疫情期间的流量大考,暴露出卡顿、流量超载等问题,让人们更加清晰地认知到云技术的重要性以及当前云计算产业发展的不足。
疫情终将结束,但疫情给教育信息化带来的变革不会止步。对学校和老师来说,过去的云仅仅是一个虚无缥缈的概念,如今,疫情倒逼每位师生接受了在线教学的体验,教学、授课、练习、作业批改、家校互动……一切都在云端进行。云的理念将不再是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神秘技术,而真真切切烙印在了师生的心里。
当然,云计算对于教育的渗透将不仅于此,未来云对教育行业的影响,仍是一幅值得无尽畅想的蓝图。
云计算技术兴起后,因其便捷、灵活的IT资源部署和按需支付的模式,使其成为全球 科技 和通信巨头们争相布局的“香饽饽”,在短短数十年间,便得到了迅猛发展,甚至被誉为数字化时代的基础设施。
云计算何以被“众星捧月”,它究竟有何魅力?
根据美国国家标准和技术研究院NIST的定义,云计算是采用虚拟化技术,将各地区的服务器组成一个集群,根据用户消耗多少交多少钱的方式,可以为用户随时随地的接入和获取资源。集成在一个虚拟化的资源池中,用户可以方便、迅速的获取资源,不需要太多的管理,只是偶尔的通信。
早在2006年,Amazon对全世界宣布了一组云计算服务,推出云计算服务环境EC2(elastic Compute Cloud)以及云存储服务Amazon S3(Simple Storage Service)。Google在 2012 年正式发布 Google Drive,它是一款云存储服务系统。随后,国内的阿里巴巴、网络、腾讯等也都基于云计算平台搭建了各种应用为用户提供云服务。
云计算的出现,赋予了IT资源更大的优势,让一切变得“触手可及”。
其弹性扩展、伸缩性强的特点,用户通过服务平台可以对存储在互联网上的资源可以实现共享;
其虚拟化的特点,使得存储的内容无需具象在某台服务器或计算机终端,所有的东西都在“云”上,只要在能联网的地方,随时都可以获取互联网资源;
相对于传统自建机房,云计算技术灵活性强, 由于没有固定的应用以及动态分配的特点,用户无需投入大量时间和资金,便可以轻松享受云服务,省去了传统运维工作中繁琐的操作过程, 如管理服务器、部署代码、安装数据库、存储文件、保持负载均衡等,高效的自动化运维大大节省了运维人力和成本资源,让员工专注于主营业务;
而且,云计算系统将各个区域计算机和服务器的整合在一个虚拟的环境中,采用多重安全认证的机制大大提高了资源和服务的可靠性。
从最早的私塾教育,到日渐普及化的学校教育;从言传身授,到远程网课,上千年来,教育技术从无到有,不断渗透、改变着教育的形态。
我们先来复盘下近现代教育技术的演变历程。
1990-1999年为前互联网时代,这个时代,学校开始搭建局域网,一部分教学材料和试卷、教材应用平台实现简单的计算机化,也 探索 了广播电视、远程网线等新兴传播技术。
2000-2009年为PC互联网时代,教务系统开始出现一些单点的应用,比如试卷和教材的应用平台。在教学上也开始使用多媒体投影、MOOC、远程网校等技术形式。
2010年后,来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技术对教育行业的影响进入升级阶段,2012年,国家颁布“三通两平台”战略,教育信息化开始成为人们口中的热词,更多的教务系统和教学终端进入学校。
2015年-2019年,云计算和软件服务的兴起,使用户从繁重、复杂的计算机资源管理中解放出来,教育局、中小学、高校等机构开始建设教育云平台、搭建智慧校园。与此同时,直播、翻转课堂、云中教室、AI双师等新模式被应用到教学场景中,教务、教学开始共同迈入智能化时代。
过去的十年里,人们看到技术对于教育领域的影响开始逐渐深入,那么,2020年作为下一个十年的起点,随着人工智能、云计算、5G、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应用,技术不仅将继续改变教学的过程,甚至将会重构校园的边界和内涵,无论是课堂还是校园,都将变得更加“智慧化”, 科技 将真正开始“颠覆”教育行业。
全球经济快速发展,人们消费水平不断升级,人们对教育的需求也呈现出多样化和个性化的特点。不同于AI、大数据技术直接作用于教学练考管的各个环节,还有5G技术对于在线直播的流畅度的可观性,在过去的几年里屡见报端,被业界津津乐道。
相比而言,云计算这个互联网时代的底层技术,因其本身的虚拟和抽象属性,有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神秘感,更多扮演着“底座”和“托盘”的角色,而常常被人们所忽略,但其重要程度无疑是不言而喻的。
打个比方,如果说AI、大数据等技术像是阳光和雨露,让教育的森林更加郁郁葱葱,那么云计算就像是支撑它们脚下的土壤,为教育技术变革提供赖以生存的水分和养分。云计算作为一种新型的技术模式,以其快速、安全、易扩散的计算和数据存储能力,将会给教育信息化建设带来巨大的变革。
云计算应用在教育行业,就诞生了“教育云”, 即依靠互联网将教育资源和系统进行虚拟化,租用云平台供应商提供的服务器并在云平台上部署自己的资源和系统架构。
在“教育云”平台上,学校管理者和师生可以通过接入互联网方便分享和下载想要的教育资源,老师也可以将教材、教学课件、教学视频等资料存储到云平台上,学生通过移动终端便可轻松获取。同时,教育资源的数字化,可以将各个学校或机构的教育资源集合到一起,打破了信息孤岛,促进教育资源使用效率的提升。
教育云平台可以构建一体化、可靠、优质、快速的教育网络环境,通过虚拟桌面云终端的设计方式,老师和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云平台实现有效交流,将老师、学生和教育管理者从传统的教学方式中解放出来,促进了教与学的全面互动。
除了教育资源的数字化,云计算还可以实现教育基础设施和管理的数字化,把各种系统、终端连接起来,实现集中的平台管理,跨终端数据采集、信息挖掘分析,记录学生的学习轨迹,从而推动个性化的教学,打造全方位的智慧校园。
另外,云平台的一个重要的优势就是安全性。其加密和备灾的功能,可以从物理层、网络层到应用层做到实时自动化监控,保证数据安全。当设备出现故障时,将数据存储在云端、多可用区部署,可以有效避免信息丢失,使学校能够快速搭建稳定的信息架构。
当前,世界主要国家已充分认识到云计算的基础作用,纷纷加大对云计算产业的扶植力度,全球云计算产业规模不断扩大。近年来,在政策和产业的双重推动下,我国的云计算产业也迎来了春天。
早在2015年开始,政府就出台相关政策,支持云计算行业发展。
2015年1月,国务院引发的《关于促进云计算创新发展培育信息产业新业态的意见》中指出,到2020年云计算应用基本普及,云计算服务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17年4月,工信部印发《云计算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发布五个层面的重点行动计划以此推动中国云计算市场发展。
2018年8月,工信部引发《推动企业上云实施指南》,指导和促进企业运用云计算加快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
2020年,中央密集发声聚焦“新基建”,5G+云计算“数据中心”作为新基建的重要领域,成为我国下一阶段经济工作的重点。
在政策的春风吹拂下,我国云计算产业方兴未艾,互联网、零售、金融、医疗、教育等新老行业纷纷推动“上云”。
2019年7月,IDC公布全球公有云服务商 Top10,中国云厂商占据四强席位。
2020年5月8日,IDC 发布的《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跟踪》报告显示,2019下半年中国公有云服务整体市场规模(IaaS/PaaS/SaaS)达到69.6亿美元。IaaS市场增长60.9%,PaaS市场增长76.3%。
据《2019中国云计算产业发展白皮书》显示,预计到2023年,我国云计算市场规模将突破3000亿元。
作为新基建的一环,未来的云计算不再只是人们印象中枯燥乏味的IT技术,而将变成各个行业的“水和电”,云的内涵将更加丰富,云办公、云医疗、云教育、云法庭等新型业态喷涌而出,云将进一步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万物云化将不再是梦。
相比于云计算在零售、金融、医疗等行业的落地已日渐纯熟, 目前云在教育领域的渗透还处于初级阶段,全国中小学、高校、教育局的数字化覆盖率还远远不够,教育“云化”拥有广阔的增量市场。
值得一提的是,关于教育与技术的关系,国内许多教育专家、校长也都表示过积极拥抱的态度,这也意味着云在教育领域的无限可能性。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黄荣怀教授:
为实现"教育现代化2035"的目标,可以使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智能技术,加快推动教学方式、教学环境、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
中央电教馆副馆长韩骏:
教育信息化已然成为教育现代化的显着特征与必然之路。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与人工智能的融合,促进学生的智慧发展才是教育的目的。
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智能+研究院院长、数据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周傲英:
数字经济下,“Data is Power”,教育 科技 2.0时代,要 探索 一条应用、技术、科学研究联动和融合的创新之路。通过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技术,依托教育底层基础设施的升级,对教育资源进行精准高效连接,从而实现供给端资源的高效个性化配置。
面向教育领域,阿里云、腾讯云、网络智能云、华为云等国内云厂商都已推出了教育专属解决方案,打造智慧教育云生态,帮助学校、教育局、教育企业实现数字化。除了巨头入局,一些中小型云服务商和电信服务商也在为教育行业提供定制化的PaSS、SaSS能力。
云+教育正在以强劲的势头重构教育行业,云计算或许将成为改变教育行业的下一个爆点,教育技术又将迎来一个波澜壮阔的新时代。
本文转自雷锋网,如需转载请至雷锋网官网申请授权。
文章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BBLL8fh1VhjHMJWiaqNKFQ
Ⅳ 在线教育行业的市场潜力如何
后疫情时代中国在线教育行业报告:下沉市场机遇与挑战并存
在后疫情时代下,中国在线教育的市场规模受疫情正面刺激不断扩大,中国在线青少儿英语市场规模在2020年第一季度达260亿元,用户规模约580万人,市场渗透率达22%。在线教育市场红利也吸引了大量资本,2019年融资总额达115亿元。报告显示,提升产品质量吸引用户并促进高效运营是在线教育行业的优势,同时应抓住下沉市场潜力大和技术革新的机遇来迎接挑战。(《艾媒咨询|后疫情时代中国在线教育行业研究报告》完整高清PDF版共78页,可点击文章底部报告下载按钮进行报告下载)
核心观点
2020年中国在线教育市场规模将超4800亿元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预计2020年中国在线教育市场规模将达到4858亿元。受疫情特殊影响,大众在线教育消费进一步提速,在线教育市场迎来发展关键节点。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逐步升级,在线教育产业仍将保持稳健发展态势,助力中国教育产业创新变革。
K12在线教育用户增长加快,在线青少儿英语市场渗透加速
在政策鼓励、AI技术进步的环境下,K12在线教育的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其中在线青少儿英语市场发展迅猛。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4月,中国在线青少儿英语市场规模达260亿元,用户规模约580万人,市场渗透率达22%。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经过疫情期间在线教育的爆发式增长,在用户习惯不断养成的背景下,预计到2021年底,中国在线青少儿英语市场渗透率将达到37%,2022年将达51%。
新技术融合推进在线教育产业升级,下沉市场机遇与挑战并存
后疫情时代,随着5G、视频编解码等技术融合,通过大数据、AI等技术与教学场景的融合,企业将更有望打造出生动、有趣的学习场景,助力中国在线教育产业优化升级。同时,面对下沉市场新增量,品牌价值和教学品质仍是核心竞争力所在,然而用户留存和用户习惯培育也成企业挺进下沉市场的重要挑战。
以下为报告节选内容
在线教育概念范围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知识获取的方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在线教育凸显出其突破时间以及地域限制的优势。按照细分业务领域分类,在线教育包括语言教育类、K12阶段教育、考试考证培训、儿童兴趣培养与早教、在线学习工具等。按照传统的互联网商业模式分类,在线教育包括B2C模式、C2C模式、B2B模式、B2B2C模式以及O2O模式。
后疫情时代在线教育行业发展趋势展望
在线教育持续升温,市场潜力释放
预计用户需求在疫情结束后会有所回落,但是随着平台业务的不断改进以及师资标准的越发严格,中国在线教育逐渐渗透各个细分市场,市场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
新技术融合推进在线教育产业升级
后疫情时代,随着5G、视频编解码等技术融合,教育+直播、教育+在线办公等逐渐推广,在线教育行业作为近年来“互联网+”领域发展最为迅速的行业之一,通过大数据、AI等技术与教学场景的融合,能够打造出更加生动、有趣的学习场景,这对于在线教育企业来说,将迎来新的爆发增长期。
行业竞逐激烈,品牌内核和人才储备成关键,马太效应加剧
在市场快速发展的同时,企业需要不断加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在实际运营中,拥有优质教师资源、先进教学方法和完善服务体系的在线教育头部机构成为用户的普遍首选,进一步加剧了行业马太效应的影响。因此,对于教育行业, 专业的平台及应用将成为行业市场的壁垒,打造在线教育核心壁垒,努力提升品牌竞争力的机构必将受到青睐。
下沉市场增长空间巨大,机遇与挑战并存
相比竞争激烈的一二线城市,三四线城市市场显示出越来越大的开发潜力,教育培训类平台的用户群体也开始向三四线城市下沉,下沉市场将成为在线教育机构的主赛道。下沉市场带来巨大流量的同时,也给行业带来了一些挑战,比如其要求在线教育的产品足够新颖简单,内容足够清晰易学,价格要满足低价能负担,师资与资源也要接地气且优秀。
Ⅳ 在线教育行业现在前景如何
在线教育行业主要上市公司:目前国内在线教育行业的上市公司主要有豆神教育(300010)、学大教育(000526)、开元教育(300338)、中公教育(002607)、传智教育(003032)、行动教育(605098)、昂立教育(600661)等。
本文核心数据:授课形式、班型分布、直播场次增速
直播成为主流线上授课形式,1V1为主要班型
进入后疫情时代,我国教育的在线化程度普及率提高,在线素质教育赛道的线上直播授课形式在2021年占比达到35%。虽然相较于线下面授的占比仍较低,但直播形式是线上授课形式的主流。
1V1小班课是线上直播的主要班型,与其他两种班型总和呈对半分。依据中科院研究,以25分钟的课程为例,1V1课程的互动性更强,互动时长能够达到12分钟,接近一半时间学员都在自主输出。而互动性与课程的学习效果息息相关,互动性强的课程,学习效果更优异。
短视频平台内容直播成效显着
随着短视频平台、直播课程等形式的不断创新与发展,我国在线素质教育的直播课程和内容接受度不断提升。具体来看,以抖音平台为例,2021年一季度直播场次同比增长24%,看播次数同比增长175%,直播课程/内容的强互动性是该形式受到追捧的因素之一。
具体分主体来看,达人的直播场次从2020年一季度到2021年一季度增长了113.3%,同期达人直播场次在全部素质教育直播场次中的占比从24%提升至41%。2021年一季度企业号的直播场次同比增长率为49.3%,增幅相对达人号偏小。
整体来看,直播课程/内容已经是在线素质教育赛道的主流形式,1V1班型的互动性更强更受用户的青睐。另外,随着短视频平台优质素质教育内容直播场次的叠加,在线素质教育从专业课程到优质内容输出,覆盖用户主动+被动形式信息接收频道。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在线教育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Ⅵ 教育云平台怎么样
那就要看你怎么用它了,个人觉得它很好。比如素质教育云平台根据用户类型不同所提供的内容有所不同,主要实现个性化服务(如:老师以管理系统为主,家长管系统为主外还增加了大量教子心及在线专家咨询,学生:以学习为主提供大量的学习资源)。
Ⅶ 互联网在线教育发展前景怎么样
下半年中国在线教育市场规模有望继续扩大
由于一二线城市用户的付费能力更强、在线使用习惯更好,各企业在过去几年的鏖战基本都发生在一二线城市。但是,经过各种比拼,各企业在师资、课程、销售渠道等方面都存在严重的同质化竞争。2020年受疫情影响,三线及以下城市用户开始关注和了解线上教育。预计以2020年暑期为起点,各K12在线教育品牌将开始三四线城市用户的争夺战。
世纪证券认为,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在线教育热度持续不减。此次疫情加速了在线教育的普及,培养用户使用习惯,进而提高市场的渗透率。
一直以来,在线教育行业被认为是教育行业与信息技术产业的交集产业。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移动互联网基础设施日渐成熟、用户习惯向线上大规模迁移的背景下,我国在线教育行业自2014年起呈现出持续升温的局面,市场规模和用户规模不断增长。
课题组结合多个机构发布的数据分析预测,整个在线教育行业2022年市场规模超过5400亿元;其中K12在线教育作为重要分支,2022年市场规模将超1500亿元。未来几年,中国在线教育的市场规模增长势头保持稳健。
中国银河证券认为,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线下教育加速向线上转移,在线教育加速发展,用户群体不断扩大。在政策鼓励大力发展新兴消费的背景下,下半年在线教育市场规模有望继续扩大,同时对在线教育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学质量、服务水平、师资等因素将成高质量发展的竞争关键。
作业帮创始人分析,过去五年整个行业都有了长足进步,双师直播、小组互动、出镜批改等新形式一直在丰富课堂体验。但这些还不够。随着规模的增长,不同地域、年龄、水平的用户不断涌入,在线教育的形式及品质仍需要不断探索和革新。
——更多数据来源及分析请参考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在线教育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