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老师如何用爱心教育学生
扩展阅读
清末教育法规有哪些 2025-02-08 22:59:48
希乐同学参加了哪些比赛 2025-02-08 22:56:46

老师如何用爱心教育学生

发布时间: 2023-06-17 16:38:22

1. 对学生怎样进行“爱的教育”

在学校如何对中小学生进行爱的教育 一、爱是什么?有人说爱是一个口袋。往里装,产生的是满足;往外掏,产生的成就感。我想,爱更是一种感受。一个人被需要时,才能感应与感受到自己的价值;一个孩子在被大人需要时,才能感受到自己幼小的生命是多么的伟大,于是感悟到一种深深的爱意。爱,是世间最美好的词汇,学会爱,我们才有平和的心态、博大的胸怀,懂得体贴与照顾,知道真情所在;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的当今孩子中,爱心却越来越难寻觅了,现在家庭中的单向受益使孩子只知道接受别人的爱,形成众人为我服务的心理定势,长期处于被关爱的氛围中,势必强化学生的自我中心,使学生的自我中心向社会中心转移发生困难。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在中小学通过教育,帮助学生从小学会关心他人,提高其体谅、安慰、关心、谦让、奉献等社会行为水平。二、 爱与教育爱是人类的永恒话题,是人类最基本的情感,而在教育中,爱更是教育的灵魂和生命。对孩子进行爱的教育,是教育的关键,也是教育的基本要求。爱需要教育,教育也需要爱。陶行知先生曾说:“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的最有效的手段就是“爱的教育” 。 爱的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从孔子的“仁爱”到墨子的“兼爱” 说明了爱的重要,陶行知先生的“爱满天下”的思想更把爱的教育发扬光大。 教育不是用来栽培仇恨的,它的一个最重要的功能是教给人们懂得爱、学会爱、珍惜爱,爱自己也爱别人。爱对于人生的重要性恐怕没有多少争议了,古往今来的许多贤哲都曾有过论述,例如,泰戈尔曾经说过:爱就是充实了的生命,正如盛满了酒的酒杯。雪莱也曾说过:爱的需求或力量一旦死去,人就成为一个活着的墓穴,苟延残喘的只是一副躯壳。但是,如何在中学生当中培育爱,如何教会他们正确地爱人爱己却并非一件简单的事情。在担负着建设祖国未来重任的中学生们身上加强爱的教育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因为这不仅关系到每个受教育者自己的身心健康,也关系到我们整个社会的和谐。可以说,一个不懂得爱、总是生活在仇恨中的人是不健康的人;同样,一个缺乏爱的社会也是不和谐的社会。爱理应是和谐社会理念主题中应有之义。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新事物新观念不断出现,生活方式日新月异。现在的学生接受新思想快,可谓是优点,但优越的生活也使他们产生了一些不良现象,特别是在今天,我们常常听到:“竞争激烈,奋斗的重要”,我却认为无论何时,培养学生“真、善、美”的情感,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却是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教会学生如何爱别人,关心别人,心中有他人。爱是分享,爱是力量,爱是承担,爱是荣耀。爱同学、爱父母、爱集体、爱祖国,只有付出、传递“小爱”才能汇聚成荣耀祖国的“大爱”三、 如何对中小学生进行爱的教育对于一个教育者来说,如何正确有效地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呢? 首先教育学生爱自己的父母。一个学生,首先应做到爱自己的父母,因为如果心里没有对亲人的眷眷深情,如连含辛茹苦地把他养大的父母都不热爱,又怎么可能去爱别人,爱集体,爱祖国呢?在班级,所有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由于种种原因,一些孩子总以自己为中心,似乎把自己当作了太阳,而其他亲人、老师则成了星星围绕他转,罢辄将“代沟”、“不理解”挂在嘴边,顶撞父母,甚至离家出走,他们认为与父母的一切矛盾,责任都在于父母,而对父母在生活上精神上为自己的付出则视为常事,认为那是父母应该做的,很少去体谅。对于这种现象,我注意从小事入手,让学生们去体会父母的爱。在我们班时就有一个学生,当父母管教他时总跟父母吵嘴,甚至以不念书来威胁家长,父母为此很伤心。我找到这位学生,对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讲述父母为他所得的一切。第二天,他主动来找我,并表示一定要好好学习,以后要孝敬老人。抓住这个机会,我组织了一些活动。例如在家长会上让孩子也参加,有的学生还给家长以书信形式谈出自己的心里话,家长讲了为孩子付出的心血。这使学生们震动很大。他们开始了解和体会父母的苦心,父母的不易,和父母顶嘴的少了,帮父母分忧的多了。从家长的反馈意见来看,学生切身体会到父母的辛苦,变得懂事多了,看到学生们的变化,我感到由衷的欣慰。 教育学生爱自己的老师。一个懂得感恩的学生要爱自己的师长,当学生对老师说“老师好”“老师辛苦了”“谢谢老师”时,这些话语中包含着深刻的道德情感,表现出一颗心与另一颗心接触时美好的感受。因此我们教育学生见到老师要问好,这是尊敬师长最起码的表现。然而,许多学生却不以为然,对老师漠然的问候,遇到老师视而不见甚至顶撞师长。怎么才能改变这种现象呢?我在苏霍姆林斯基的书中找到答案,他说:“师生关系中应充满尊重劳动的气氛,没有对劳动和从事劳动的的人的尊重,就会产生懒惰、懈怠,就会轻率地对待物质、精神、道德财富。”因此,要让学生尊敬老师,就必须让他们认识老师劳动的艰辛。一天,在上英语课前,我先到班级告诉学生英语老师病了,由于牙痛半个脸都肿了,说话非常吃力,正在医治中,可为了不耽误同学们的学习,她不肯请假,此时正好英语老师走进班里,望着老师肿起的脸,学生非常感动。课后英语老师告诉我,这堂课学生表现非常积极,我们明白学生是用行动表示对老师的尊敬。于是我又引导学生认真观察老师一天的劳动,当他们看到化学老师利用中午时间给学生补课,物理、数学老师工作到黄昏,灯下仍有他们批作业的身影,学生们被感动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老师无私的爱,换来了学生尊重与爱戴。节日期间学生送上的是一封封充满感情的慰问信,带着美好祝福的卡片,课上能刻苦学习,课下有热情的问候,当老师生病时,讲台上会有把椅子,讲桌上会多一杯热水,真诚的情感使师生关系更和谐了。教育学生爱自己的同学、伙伴,爱自己的集体。作为学生,接触更多的是集体。和同学如何相处也是他们进入社会的第一步。在这里我告诉学生要“善良、热情、以诚相等”,要因为我的存在使集体更美好,要善于感受身旁的人,要乐于支持、鼓励、帮助处于困难的人。不能感情冷漠,因为那就是心灵的失明。“运动会”、“艺术节”最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集体荣誉感。最能表现学生间的爱心,场上的运动员努力夺冠,场一的学生摇旗呐喊,拿出自己的钱为运动员买饮料、面包。当有同学遇到困难时,全班学生会伸出援助之手,班级中常出现爱心奉献的场面,有的学生在日记中写到:“我们班是一个团结的集体。困难时我们有真诚的帮助,喜悦时我们有快乐的分享,我为这个集体而骄傲!”当我看到这些话时,我似乎也透过这一张张微笑的面孔看到了一颗颗善良的心。教育学生要爱我们周围的世界,爱我们的祖国。我虽感叹世间的变化,更痛心社会有阴暗的一面,但我会尽全力为他们营造一个纯净温暖的空间,使他们学为别人的幸福而喜悦,为别人的痛苦而分忧,懂得去爱这个世界,去爱这个世界的一草一木,山山水水让他们用一颗纯真、善良的心,把这个世界装点的更美好。一旦他人或者祖国有困难的时候,我们要学会分担痛苦,分享爱的快乐,投身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只要我们人人付出一点点爱,齐心协力,什么困难我们都可以战胜!每个人都献出一点爱,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会越来越强大。爱的教育是一个大的课题,需要我们真诚地用心去做。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做法,也有不同的衡量标准,但不变的是对孩子的关爱与关注……在我看来,要进行爱的教育,老师自己首先要学会爱。言传重要,身教更重要,自己有爱,才能授人以爱。老师要切实地以爱心、以爱的行动去对待每一个学生。

2. 教师如何关爱学生

一、关爱学生先要关心学生,关心是情感激励的首要因素。关心学生就是胸中装着学生,心中想着学生,服务于学生。关心学生体现在许多方面:当学生在心理上产生苦恼时,教师及时帮助解开疙瘩;当学生在身体上出现不适时,师及时帮助寻医问药;当学生在学习上遇困难时,教师及时帮助清理路障;当学生在生活上遇到不便时,教师及时帮助排忧解难。教

师应争取做到:学生哪里需要教师,哪里就有教师的身影。这就是说,对于学生的得与失、

冷与暖、好与恶、喜与悲,教师不仅要记在心上,说在嘴上,而且要落实在行动上。

二、关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在诸多爱生的美德中,尊重是爱之核心。教师尊重学生,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书也好,育人也罢,都是师与生的双边活动,这是一个双向交流的复杂程序,简单的一方能动、另一方被动的生产模式。充分尊重学生既可密切联系师生感情,又是可焕发学生创造热情,激发奋发向上,锐意进取心

理。但是,现在的学生知识面宽,思想活,对人生、思想、前途、事 业、社会等,都有所思考,在考虑过程中,对什么是尊重也存有错误认识,若是对他们的设计,不管正确与否都全盘接受;对他们作为,不管是否得体,都鼓掌喝彩,必然会导致学生错误思想的蔓延。真正的尊重,应当体现因人制宜,体现个性的原则。

三、关爱学生还要理解学生理解学生就是懂得学生心里想的,相信学生口说的,明白学生手中干的。小学生由于年纪小、阅历浅、经验少等多种因素,不时会出现或这或那、或多或少、或轻或重的错误言行,这些都在所难免。一个人总是由童年到少年,再由少年到青年,

一步一步走向成熟的。教师对学生,尤其是对后进行的错误,不能见到风就想到雨,不能怒不可遏,动辄训斥,更不能体罚或变相体罚。正确的态度应是:允许学生犯错误,又允许学生改正错误。同时要知道,改正错误不可急于求成,它是一个渐变的过程,需要教师细心、细致、不懈地扶持。

四、关爱学生定要信任学生信任学生可解释为信而任之即相信敢于托付。首先,在对待全体学生上,要一视同仁、不偏不倚,要努力做到以信任之心待之,以信任之目视之,以信任之耳闻之,以信任之言任导之;其次,在对待后进生上,同样要以信任为前提,不能横挑鼻子竖挑眼,不能抱有成见,学生犯错误,应当心平气和地让他坐下来,想方设法让他开口说话。然后顺势进行引导,最终使之幡然醒悟。再次,在对待班干部上,要坚持做到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充分调动全体班干部的积极性与创造性,让它们在信任的土壤上茁壮而健康地成长。

陶行知先生说过:不要你的金,不要你的银,只要你的心。只 要教师用心去关心学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信任学生,那么学生所有的嫩芽在得到老师言语行为的呵护滋润后,将会更好地茁壮成长。爱护学生是每位教师应尽的责任。

3. 浅谈班主任如何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

怎样才算是班主任老师爱的教育呢?现结合教学实践略谈几点想法。
一、学会主动,求得学生认可
高尔基曾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会爱的人才会教育孩子!” 为此,班主任应把满腔的爱全部倾注在学生身上,对每一个学生都以诚相待,让师爱的阳光温暖每一个学生的心田。不仅在学习上主动关心学生,指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观念,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经常督促学生按时完成作业,主动为学生送上所缺的文具,生活上,对学生也无微不至。学生病了,带去打针、拿药,然后通知家长或亲自送回家;学生病假返校,主动帮助补课,并时刻注意天气变化情况,提醒学生添减衣服,给学生家里打电话询问学生是否放学后及时回家;甚至学生呕吐、大小便失禁,都能尽心帮助,和学生一起动手弄干净……因为和学生建立了融洽、亲和的师生关系,以至学生在课后都爱跟我说心里话,什么开心的、烦恼的事都爱向我倾诉,有的甚至不由自主地叫我“老师妈妈”。
另外,随身携带一本备忘录,记录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爱好等,并做到烂熟于心,经常在放学时与学生一起走在他们每天都经过的路上,看路边的风景,了解他们的思想,体会他们的感受。因为只有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才能对学生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这份痴情和爱心,使自己常常能如数家珍地介绍每个学生的情况,得到了学生的认可,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学会赞美,树立学生信心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儿童懂得认识的欢乐和取得成绩的欢乐,那么求知的愿望就将永远伴随着他的学习。” 不可否认,每个学生都渴望成功,都想得到赞美或认可。学习困难的学生,往往缺乏自信。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要学会赞美学生,给予学生更多的关注,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大加赞扬,以激发他们的自尊心和上进心,以达到继续奋进之目的,产生成就被肯定、被发现的喜悦和快乐。如在课堂上鼓励他们回答问题,答对了就慷慨地给予赞扬,答错了也要肯定他们的积极性和勇气,从而帮助学生建起学习的自信心。
学生最关心的是教师对他的看法如何,最大的愿望是受老师关心和喜爱,当你面对你的学生时,尤其是那种似乎充满缺点的学生时,看到他们热切的又含着些许躲闪眼神,如果能尽量发现他的优点,然后真诚地去赞赏他,那么这样的语言就像是美妙的音乐在学生的心灵深处奏响,激发出他们心灵深处的希望和信心,激励他们奋发向上。因此,班主任要注意语言的丰富性、生动性,使语言具有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使这些富有技巧的语言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如具有渊博知识的话语、妙趣横生的谈吐、循循善诱的言辞,给学生描绘出一个精彩的世界。班里有一位学习不太好但劳动方面特别积极的学生,我利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他,经常表扬他的优点,树立了他的自信心后,又着重在学习上进行鼓励和帮助,从而达到提高学习成绩的目的。
三、学会宽容,善待学生的不足
宽容是一杯香醇的美酒,是一朵绽放的花蕾,是一剂良好的丹药,是开启心灵的钥匙,更是一种高尚的美德,是坦荡、是豁达、是理解、是尊重,是智慧的象征、自信的展现。“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作为一名教师,就要宽容学生的不足,不要过分苛求学生,“要善于把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结合起来”。只有宽容的教师,才能以自己的人格力量获得学生的尊敬和信任,净化学生的心灵,学生才会乐于接受他的教育。
记得有一次,我答应学生如果我们班还能在校运动会上获得团体第一就会带他们去桦林公园玩,因为一直忙就把这件事疏忽了,临近期末考试时,就有学生用刚学过的“诚信”教育开始在我的课上小声嘀咕:“王老师自己说话都不算数,还教育我们诚信呢?”当时,我真的有点生气,但冷静一想,确实是自己做得不够,不能怪学生,便向学生诚恳地道歉,请求全班学生的原谅。那位冒失的学生也很感动,主动为自己不礼貌的言行向我道歉。一场师生的冲突被我的宽容之心化解了。事后,我深深地感悟到:教者的宽容让学生得到了应有的尊重,而教者身体力行的示范也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有位女生一直以来遇到事情后都向一位任课教师倾诉,后来她慢慢摆正了我在她心中的地位,但我也同样对她很好,让她感到爱的温暖;班里有位男生学习成绩一直上不去,在辅导后看着他依然的成绩,我有些恼怒,冷静下来后找他作了一次长谈,才了解他是因为一只耳朵出现了问题,我为自己的疏忽感到自责。为他调了合适的座位,经过这件事,使我更加明白了“任何一件事都有其发生的原因”这句话的含义。
四、学会微笑,给予学生快乐。
微笑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教师的一丝微笑,不仅会让学生如沐春风,让学生感动许久,而且还可以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培养学生健康愉快的心理。俗话说:“送人玖瑰,手有余香。”在提倡教师“微笑时教室”的今天,我们教师更要学会对学生微笑,从心底微笑,在给学生送去微笑时,自己也会有甜蜜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