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岁半的孩子该如何教育、学习
首先要对这个阶段的宝宝有个大概的了解,这样才能采取合适的教育方法。其实2岁半是宝宝生理、心理发育的重要时期,十分利于开发宝宝的天赋、智力、动手能力,这个阶段的教育可是很重要的哦,父母应该引起重视。宝宝要学习的东西有很多,可是急不来,可以先从以下这几方面进行教育:
培养求知欲
都说宝宝就像一张白色的纸,很多东西需要父母去指引,需要老师去教育。不要以为宝宝还小,什么东西都不懂,其实他们现在的求知欲已经很强烈,父母可以考虑带宝宝去上一些正规的课程培训,如音乐、绘画等。当然这不是亩派必须的,这些都是为了让宝宝增长见识。如果不想让宝宝过早有上学的压力,可以多带他们出门游玩,看看不同的景色,这都能很好的激发宝宝的求知欲,让他们的大脑快速转起来。
培养性格
2岁半是塑造宝宝性格的重要时期,模晌不是有“三岁定八十”这样的一句老话吗?这重要性不言而喻。这需要父母在给2岁半宝宝教育的时候从自己做起,给宝宝树立榜样的作用,因为这个时候宝宝的模仿能力特别强。另外,父母不要什么都帮宝宝做,如果是他力所能及的事情,就让他自己去做,这可以让他更独立。如果宝宝正开始做某件事情,不要轻易打断他,可以让他培养专注力,另外如见人打招呼这些有礼貌的礼节,也可以开始教育了。
培养语言能旦耐锋力
这个阶段的宝宝已经慢慢开始掌握最掌握最基本的听说能力了,注意留意可以发现他们特别爱说话,父母不要觉得他们唠叨,可以多跟他们说话,这会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语言能力。可以的话,每天抽出一些时间给宝宝讲故事,这不仅可以丰富他们说话的词汇量,增强想象力,而且通过讲故事的互动交流,有利于增强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密性。
以上就是2岁半宝宝教育中的一部分内容,父母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可是不要过于紧张,学着与孩子一起成长吧。
2. 2周岁儿童如何教育
对孩子的教育家长有常识性错误
在微博上发现《你的2岁孩子》,很惊喜,这本书的文案“又好气又惹人爱”一下子吸引了我,短短几个字精确地总结了2岁孩子的特点,封面的小男孩用手卷起自己的上衣,让我想到睡觉前的儿子。于是决定读读《你的2岁孩子》这本书。这本书让我知道,用大人的思维去理解孩子是错误的;用好孩子、坏孩子和听话和不听话去界定孩子,对孩子是很大的误读,要知道孩子的许多行为是这个阶段所有孩子共有的年龄段特点,只是暂时现象,不是个体行为。
实际上我们对孩子的成长的理解有很多的常识性错误。比如孩子给你一个东西,你伸手,他会再拿回去,我们一般认为这是孩子的欺骗,这本书却说是幽默感,我想很多人都有这样的常识性误读了。常识性误读?这太可怕了,看来家长都要检视一下自己了。
2岁孩子身心发展特点:懂事、好奇、执拗、多变
有男孩的家长一般都会感觉自己的2岁孩子太淘气了,而且还很固执不听话,实际上孩子固执不听话是为了获取安全感,要明白固执、多变是成长的必经阶段。你要是非要逆着他,他会比你还固执,而要是想办法引导他,或者不太强调他坚持的东西,他反而引不起注意,因为他一会儿想这样,一会就想那样了。所以当孩子躺在地板上不起来的话,你可以不理他或者用别的东西吸引他起来。
2岁孩子性格有两个极端,在稳定和突破中不断反复,理解这个你就不会怪孩子常常发脾气了。好奇和执拗是这时候孩子的身心发展特质。他喜欢观察和探究周围的世界,他对什么都好奇,什么都想自己去做,什么都想自己去实践。我们要给孩子自己动手的机会,不要害怕孩子用筷子吃饭会伤到自己,不要怕孩子自己用勺子吃饭会弄脏衣服,不要害怕孩子这做不来那做不来,如果你适当放手的话,你会发现他慢慢多了很多技能,而孩子某方面能力的缺失很有可能是我们家长无意识中限制了孩子,而不是孩子自己身心发展缓慢。2岁孩子的执拗实际上不是孩子任性,而是孩子在这个世界获得安全感的一种方式,他能把控许多东西,对于他来说是一种心理安全保障。比如他希望什么东西可以按照自己的方法摆放。记得欣培自己用积木错落地摆出一个玩具时,被他妈妈不小心蹭掉了一块积木,孩子于是大哭起来,他妈妈说:“哭什么,又不是真枪。”我说:“在你眼中那只是积木,在孩子眼里那就是自己最爱的枪”。
孩子的执拗有的时候也有自己和自己较劲的成分,要让孩子听你的,暂停当前的行为,最好的方式是转移注意力。和孩子说话不要给他选择的余地,比如你说:“不把玩具收起来就不给你吃苹果。”他会说:“不吃苹果。”但是你说:“吃苹果的时间到了,先把玩具放放,一会儿再玩。”他就要思考是不是要吃苹果,程序的设定会让孩子慢慢适应这个过程并接受。
用孩子的思维来要求和引导“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
孩子对什么都要求一致,顺序、时间、地点都要求一致。比如欣培每天下班回家我都要和他一起跳舞,跳舞的曲子一定是justin bieber的《baby》。你每天都要和他重复这样的游戏,不要有一天落下,因为他实际上等了你一天,终于等到你和他一起跳舞。欣培的节奏感很强,现在跳舞很棒,最重要的是他很快乐。他会说:“爸爸,跳!”然后自己跳到什么音乐节拍一定是什么样的舞步,这很有意思,也很有规律。
欣培的另外一个爱好是打枪。看电视必须是有打枪的,你会发现他模仿能力很强,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学会了美国大兵端着长枪走正步,都不知道他从什么地方看来的。打枪要闭着一个眼睛瞄准,还要嘴里喊“叭叭叭——”你要假装被打倒,还要“啊——”的一声,于是当他早上不穿衣服的时候,我就会说“欣培,穿上,这是防弹衣。”于是他就乖乖穿了。他躺在地上不起来的时候,我就说:“你躺着太低。用枪打不到爸爸”,于是他爬起来接着“叭叭叭——”。于是一家人天天晚上在家里“叭叭叭”的打枪,很傻很快乐,最重要的是孩子快乐。从孩子的快乐中你也得到了快乐。
用孩子的思维来要求和引导孩子,比用自己的思维教育孩子要好的多。因为孩子是自我为中心的,他希望爸爸妈妈和身边的任何一个人都围着他转,以他为中心,他需要这份宠爱。这时候的孩子希望每件东西都自己占有,不太会分享,你要是抢了他的东西他会用手打你,并最终夺过自己的东西。你不要指望他能大方地把玩具给其他小朋友玩,他也许会给大人,但不太会给小朋友,因为他知道大人不会真要他的玩具,而小朋友则完全不同。不要理解为这是孩子的自私行为,不用担心,孩子都是从自我到别人的,“先有我,后有你”是正常的发展路径。比如我在他眼中就是欣培爸爸,而不是王文鹏。
对孩子的吃饭、穿衣、睡觉、如厕等要设定规矩和程序,有意识训练
对于孩子,吃饭、睡觉、穿衣家长要设定规矩,比如睡觉前要有一定的完整程序,比如抱着小熊,讲故事等。欣培睡觉的约定规矩是把奶粉和奶瓶从一个房间抱到卧室,然后只有脱了衣服,在枕头上躺好了,才给他冲奶喝,冲奶前要问他是不是喝了奶就睡觉。刚开始孩子很不听话,晚上12点前很难睡着,后来慢慢的习惯了这样的规矩。孩子的午睡最好不要超过2个半小时,孩子睡觉的时候家长不要一声不响,要有点声响,这样他知道你一直在,比较安心。 吃饭上孩子习惯一边玩一边吃,注意力转变的特别快,要哄着吃,要发现他的饮食偏好,要说服他吃饭,要让他注意饭中好玩的元素,比如一个豆子,比如他喜欢的食物。孩子在吃饭上不会亏待自己,只要是想吃的东西一定会吃,但是你不要指望他能一直安安静静地吃完一顿饭。
2岁要特别注意对孩子的如厕练习,我们告诉孩子要是尿尿、拉屎要告诉我们,现在欣培会说“尿尿”“拉屎”,到那时候每次他都会叫你,不过后来他淘气地在地板上尿尿,自己还发明一个名词“地尿”,自己很是得意。后来他说“地拉”,被我们坚决制止,后来发现那是他使坏,为的是看你紧张的表情,这个小坏蛋。
对孩子这个时候不要欺骗他,要告诉他事情的来龙去脉和过程。比如你上班孩子不让你走。你要说:“爸爸上班,挣钱给培培买好吃的。”你要真给他买好吃的东西,他就会相信,而且会允许你去上班。不要偷偷地走,这样孩子会感觉被抛弃和冷落,要告诉他你去干什么,这样他知道你还会回来,而不是走了不回来了。孩子的心灵非常敏感,大人不可轻视这个事情,否则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发展,甚至会留下心理阴影。
结语:不要强迫自己孩子成为什么样子,最重要的是孩子一直快乐!
即使我们有很多方法看起来还算有效,但是也不要指望孩子事事都配合你,不会什么都如你想的那么顺利。
不要强迫自己孩子成为什么样子,你的期望也许都不是很正确。
不要介意孩子对你使坏,不要介意他的反抗,因为对你使坏是和你开玩笑和沟通,是他认为的聪明行为;反抗则不仅仅是对你,有时候也在对抗自己。
不要对孩子的坚持简单认为是执拗,不要认为他的叛逆是顽劣,仔细想想,有的时候是家长的执拗,孩子的行为没必要非得符合你的想法,他那么小,还不懂的迁就别人。
不要什么都替孩子做,要让孩子自己尝试。
----------
书再好,不要指望一本书能带给你多少东西,只要是一句话让你有所感悟,就算有所得;
方法再好,不要指望一个方法就能适合所有孩子,因为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
教育再棒,不要指望一天或者一年就能教育好孩子,因为教育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孩子一直快乐!
3. 两岁半的孩子不听话应该怎么教育
两岁半的孩子不听话,父母应该耐下心来引导和教育,千万不要采取暴力的方式对待、我也是两个孩子的父亲,所以积累了一些经验,在这里分享给你。
第一,父母要耐心倾听孩子的想法
当孩子不听话时,父母要让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并给予适当的回应。因为两岁半的孩子已经开始萌发自主意识,而且具备一定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这样做孩子就能感受到父母在关注他的想法,也就愿意与父母保持一定的互动,双方之间的对抗情绪就能得到缓解。
当然,父母必须耐心倾听孩子的想法,并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这样就能更好地理解孩子的想法,也能发现孩子的想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孩子进行有针对性地教育引导。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如果孩子说出的想法是父母可以接受的,那么,父母要肯定孩子的想法,并尽快给予满足。父母必须告诉孩子为什么他的想法可以被接受,这样做就能让孩子明白哪些想法是可行的,帮助孩子逐步形成正确的是非观,从而向父母提出更合理的想法。同时,孩子也可以从父母对待自己的态度和做法中获得满足感,变得更为自信,也更富有创造力。
第二,要理解孩子,
如果孩子说出的想法是父母暂时无法接受的,那么,父母不要立即回绝孩子,而是要用商量的口气与孩子沟通。首先,父母要跟孩子说明这个需求不能立即得到满足的原因;其次,父母要跟孩子约定,只要各方面条件均已具备,就会立即满足孩子的需求。这样就能让孩子体会到父母已经认真考虑了他的想法,孩子就不会因为自己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朝着父母大发脾气。
所以说父母教育孩子这个问题上,家长还有很多知识要学,也还有很多路要走,所以还是应该理性去对待,想开一点,凡事不要太纠结,等孩子长大一些,慢慢的就好了,所以耐心很重要,而且信心也必不可少。
4. 宝宝2岁半怎么教育
那么呢? 1、2岁半宝宝教育的时候要注意不要纵容孩子的任性,让孩子养成一个良好的独立的能力。 2、当2岁半孩子做错事情的时候,家长不要一味地苛责他,或者大发雷霆,这样只会造成孩子有心理的阴影,也会造成亲子关系的疏远,所以恰如其分地教导犯错的孩子是很重要的。 3、当家长不知道的时候,可以尝试和孩子进行游戏。游戏的内容可以选择一些适合孩子年龄特点和身心发育特点的游戏。 4、家长在和孩子进行游戏的时候,可以选择一些可以训练语言的游戏,2-3岁是口头语言发育的关键期,这样在玩的同时还可以丰富孩子的词汇,训练孩子的口语。具体的做法是:给孩子叫故事,让孩子在听完你讲的故事之后进行复述,只要讲出故事的主要内容和情节的变化就可以了。 5、以图片为教具,过程是先让孩子看一下图片的内容,然后家长再根据图片的内容进行提问。这样可以利用谈话的形式练习孩子的口语,同时还有可能增加孩子的词汇量。或者教2岁半宝宝唱儿歌。选择一些比较容易学的儿歌教孩子唱。在教的过程中家长需要讲解一下儿歌的内容的意义,帮助孩子理解儿歌的内容,让孩子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避免孩子死记硬背。这样也有助于孩子日后在学习的时候良好习惯的养成。
5. 两岁半的孩子应该怎么教育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所以在孩子两岁半的时候找到正确的教育方法是很有必要的。以下是我分享给大家的教育两岁半的孩子的方法,希望可以帮到你!
教育两岁半的孩子的方法
一:树立好榜样
正所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所以我们作为家长的,必须要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平时在孩子的面前,不要随便吵架、骂人,必要时最好背着孩子,因为夫妻有时候的所做所为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正常心理发育。
二:营造一个好环境
平时我们要尽量给孩子营造一个好的环境,比如家长爱在家里打麻将,或者爱在家里聚友喝酒等,这些不良的环境都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健康成长的。
三:对孩子态度要和善
随着社会的进步,现在的孩子一般都很聪明,所以家长平时好好对他们说的话他们都懂得,故别动不动就发火打孩子,建议家长们不妨用孩子理解的方式方法去教孩子,以促进交流,同时还要注意对孩子的态度要和善。
四:有规律的作息时间
平时一定要给孩子养成一个有规律的作息时间,尽量让孩子养成预习、复习的习惯。由于小学是孩子养规矩的时段,所以不要给孩子太大的学习压力,在假期的时候不妨多培养发展他的兴趣爱好,注意多表扬鼓励,少批评指责。
五:给孩子一个独立的空间
作为家长的要多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不要把自己没实现的理想压在孩子的身上,因为这样做的话,孩子会觉得很累,反而让事情适得其反,所以有时候不能太强求,多给孩子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
教育孩子的法则
1、鱼缸法则。养在鱼缸中的热带金鱼,三寸来长,不管养多长时间,始终不见金鱼生长。然而,将这种金鱼放到水池中,两个月的时间,原来三寸的金鱼可以长到一尺。
对孩子的教育也是一样,孩子的成长需要自由的空间。而父母的保护就像鱼缸一样,孩子在父母的鱼缸中永远难以长成大鱼。要想孩子健康强壮的成长,一定要给孩子自由活动的空间,而不让他们拘泥于一个小小的父母提供的“鱼缸”。随着社会进步,知识的日益增加,父母应该克制自己的想法和冲动,给孩子自由成长的空间。
2、狼性法则。狼是世界上好奇心最强的动物,他们不会将任何事物当成理所当然,而倾向于亲身研究和体验,大自然的神迷和新奇永远令狼惊异。狼总是会有对周围环境产生兴趣,因而它们能不断在环境中发现食物,了解危险,从而有力的生存下来。
因此,要培养孩子超强的学习能力,一定要培养孩子对于世界的好奇心,让他仔细观察生活,用兴趣来作为他学习的老师。这样的孩子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就能不断对工作有新创见和新灵感。
3、南风效应。北风与南风打赌,看谁的力量更强大,他们决定比谁能把行人的大衣脱掉。北风无论怎样强烈,行人只是将衣服越裹越紧;而南风只是轻轻拂动,人们就热得敞开大衣。
南风效应告诉人们:宽容是一种强于惩戒的力量。教育孩子同样如此,那些一味批评自己孩子的父母,最终会发现孩子越来越听不进他们的话。每个孩子都可能犯错误,父母要容忍孩子的缺点,客观、理智、科学地处理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体谅孩子的同时,从自身入手做好修养工作,这样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
4、罗森塔尔效应。希腊神话中,塞浦路斯国王皮格马利文是一个技艺超群的雕塑家。有一天他完成了一个少女的雕像,雕像如此完美以致国王本人也深深地爱上了这个雕像。国王的爱情感动了爱神阿弗狄罗芯,爱神给雕像注入了生命。皮格马利文的幻想成为现实,从此便有了塞浦路斯人。
罗森塔尔是美国心理学家,1966年他做了一项关于学生对成绩期望的试验。他在一个班上进行测验结束后将一份“最有前途者”名单交给了校长。校长将这份名单交给了这个班的班主任。8个月后,罗森塔尔和助手再次来到这个班上时,名单上的学生成绩大幅度提高。同学成绩提高的秘诀很简单,因为老师更多的关注了他们。
教育孩子的心得体会
一、教育孩子要以身作则。
我们夫妻二人都是老师,通过多年的观察发现:学生的许多缺点是能够在父母身上找得到的。所以,我们要教育子女还要先约束好自己,规范好自己的行为,这样子女有一个好的榜样,不必我们家长有多少说教,子女也会跟着去做。所以我们应该用良好的环境和榜样去影响、熏陶孩子。小孩的模仿能力很强,他们时常受周围环境的影响,模仿身边的人或事物,因此,家庭的生活环境、家长的榜样作用便是一种“无声的教育”。我和我爱人从不打牌或打麻将,休息的时间看看书和电视,或者上网查查需要用的资料,还买了许多古今中外历史经典书,如《四大名着》、《网络全书》、《成语故事》、《一千零一夜》、《格林童话选》及一些适合儿童阅读的英雄人物传记、科学家传记等等,爱人还喜欢国学方面的书,女儿有时也跟着学一些,我们有意培养女儿“与书为友”的习惯,这些好习惯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对她人生的发展是有益无害的。
二、积极配合老师对孩子进行教育。
小孩在读书期间,老师的作用是相当大的。非常幸运,我女儿的老师是非常负责的好老师,教学经验丰富,很受学生欢迎。作为家长要多与老师联系,关心孩子在校表现,和老师探讨孩子的不良习惯,有错误能够及时的纠正。这样老师也能够更全面地了解你的孩子,更有利于老师从孩子的个性出发,寻找一种更适合这个孩子的教育方法。正因为这样,我们要经常教导孩子尊敬老师,认真听从老师的教导,“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这正是老师的伟大之处。
三、培养孩子生活能力和行为习惯
现在的孩子大多数都被培养成了“小皇帝”“小公主”,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更别说知道感恩了。在家里,我们有意识的让女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七岁时让她单独睡一个房间;八岁自己会洗头洗澡;晚上单独在家,写完作业后再看一会电视,到了时间会自己先睡;会主动帮忙洗碗……除了正常的零花钱之外,我们很少给她钱,因为从小她就没有乱吃零食的习惯,她要买什么都会事先征得我们的同意。有时我们会有意无意地在孩子面前说大人在外面工作有多么辛苦,赚钱是多么不容易,这样孩子自然而然知道珍惜,懂得感恩了。此外,在打扫卫生时,可以叫她负责收拾自己的房间,大人则负责其他地方。一方面让她感受到了父母的辛苦,另一方面也培养了独立生活的能力,就可以赢得孩子的敬重,从而更加珍惜为她所做的一切。
四、学会换位思考,不给孩子太大的压力
女儿读一年级时,年龄比一般人要小一些,刚开始什么都不懂,还不知道读书是怎么一回事。语文成绩总要比别人差一点,数学还曾经考过不及格。作为家长,当时我们很着急,但却没有责备她,也没有额外布置课外题来强迫她学习,更没有规定她考试非得考多高的分。而是从培养好的学习习惯入手,提醒她上课要认真听,不能受同学的干扰而影响听课,放学后首先要把作业独立完成,有问题先查字典,不要依赖父母的辅导,就这样一步一步,潜移默化,成绩逐渐在提高,从三年级到现在每年都是三好学生,数学还经常考满分。经常听人说小孩在周末要上辅导课,还要学习乐器或舞蹈,学了之后每天还要练习,这样孩子几乎就没有休息和放松的时间。在我看来,除非小孩自己非常乐意去学,如果强迫的话,那是不可取的。我们应该充分尊重孩子的天性,挖掘孩子的潜力。孩子比较小,天性好玩,要保证孩子有充裕的时间去玩和放松,去做自己欢的事。我们曾经带过女儿去学二胡,后来发现她对此不感兴趣而是欢绘画,于是就放弃了二胡,她坚持学习绘画直到现在,并且乐此不彼。
五、与孩子进行沟通,注意恰当的奖惩
注重与孩子日常交流,帮助孩子克服缺点。从细微处发现孩子的优点和缺点,帮助孩子发挥优势、弥补不足,并及时发现孩子的变化,表扬和鼓励进步,批评和纠正错误,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保证孩子健康成长。我们非常注重与孩子的交流,每天都与孩子聊一聊学校发生的事,从她的讲述中就能够发觉她的进步或问题,有进步及时表扬,有错误要严肃批评,但表扬与批评的尺度应该把握好,最好不要用物质和金钱,而以精神奖励为主。不光如此,更要全面了解与小孩经常在一起玩的伙伴,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如果发现交往密切的同学之中有行为习惯不好的,要教导她不能受别人坏习惯的影响,并且要注意与这种人保持距离。
猜你喜欢:
1. 2岁宝宝怎么教育
2. 两岁宝宝如何进行早期教育
3. 两岁的宝宝有哪些教育方案
4. 三四岁的孩子教育方法是什么
5. 调皮孩子的正确教育方法有哪些
6. 如何教育两岁的宝宝
两岁小孩到了一个教育新的起始点,这个年龄段孩子开始喜欢顺着自己的意愿去玩,去学,也就成了妈妈们眼中的不听话,那么两岁小孩怎么教育呢?妈妈怎样教育孩子才能使孩子变得听话呢?
从心理上说,此时是小儿发展自主性、坚持自己愿望的时期,小儿已把自己看作是独立自主的人,而不像周岁以前完全依赖母亲满足一切生理需要。故小儿开始实现自己的个性,有时表现出执拗,对父母有“违抗”,对别人的'指导和吩咐不听从,经常说“不”。
小儿一方面在解决具体问题和情感方面依赖父母,另一方面由于感觉和知觉进一步发展,开始有较丰富的直觉思维、逻辑思维和想象活动,有了意志和个性的表现,道德行为也开始发生。这是两岁左右儿童的心理发展特征。
为促使其心理健康发展,父母应注意一下几点:
(1)小儿常表现出明显的执拗性,这是发育过程中的正常现象,不应多加限制。
(2)鼓励孩子自己去探索,允许他自己动手做事,引导他对生活的某些自理。
(3)帮助孩子顺利地解决自身机能的控制,如排尿、排便。
(4)对孩子不能不顾客观实际,提出各种苛刻的、不可能实现的要求,严禁“牛不喝水强按头”的教育方式,避免孩子因不能实现父母要求而感到羞怯,甚至发生反感和反抗性。
(5)耐心和友好地回答孩子提出的问题,发展他的语言能力,利用语言发展其思维活动和扩大交往,不断满足他了解世界的要求。
(6)帮助孩子顺利解决自立感和依赖感之间的矛盾。
(7)此时小儿虽然处于大脑发育旺盛时期,但仍然较脆弱,不要过多地给予环境刺激,尤其不能用责罚、惊吓、打骂去强制儿童,要扬长补短,予与期待和微笑的鼓励。
(8)保证小儿充足的睡眠,有利于身心健康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