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厌学妈妈如何教育孩子
扩展阅读
英语主动词知识点 2025-02-09 04:38:25

厌学妈妈如何教育孩子

发布时间: 2023-06-16 00:11:20

⑴ 厌学孩子怎么教育

厌学孩子需要正面的教育,要不断的给予鼓励,具体有以下几种方法:

1、让孩子保持愉快的学习情绪。家长必须了解,孩子心情愉快时会比较喜欢学习,学得更好更起劲,因此家长指导孩子学习时应注意不要操之过急。家长应了解孩子自身的学习能力,和孩子共同设计一个可行的学习目标,切忌因操之过急而给孩子造成压力。

2、要保持自己愉快的心情。家长的心情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学习情绪,因此,在帮助孩子学习时,家长一定要保持心情愉快,这种情绪会让孩子感觉到学习本身就是一件愉快的事情。

3、帮助孩子一起解决问题。家长如果发现孩子能力不及的时候,就要想办法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否则会使孩子对学习产生畏惧感。

4、帮孩子建立起自信心。家长要指出孩子的优点,让他知道自己的潜能,对自己充满自信心。

5、用努力而不是用分数去评价孩子。家长不应过分重视孩子的功课、成绩,而要看孩子的整体性表现而加以称赞。如果孩子尽了力,也得不到好成绩,家长应表示理解,不要让他有过分的压力。

(1)厌学妈妈如何教育孩子扩展阅读:

孩子厌学主要是心理问题,每个孩子很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常常会按照别人的评价去认识自己,因此,对于一个从未完成过作业的孩子,家长最好让他先做几道容易的习题,让他能轻而易举地完成,再调整作业的难度。

在指导孩子学习前要掌握学习方法。在辅导孩子时,不要代替孩子学习,以免养成孩子的依赖心理和遇事退缩的习惯,要教给孩子获得知识的方法。

⑵ 厌学的孩子怎么教育

孩子厌学,家长不要着急上火,也不要大发雷霆,因为这都没有用。

我们要认识到,这是孩子在用一种方式来向我们表达自己,我们要去深入观察,孩子到底哪里出现了问题,到底是哪里我们亲子之间没有合上拍,要及时调整自己。孩子厌学要早发现早干预,防患于未然才是最好的,毕竟人对一种事物产生了“厌烦”情绪后,要180度大转变,变成喜欢,这本就很难,何况学习还是个挺费力气的事。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方法,看似老生常谈,但却是孩子喜欢学习的重要基础。

家长朋友们可以比对一下自家的家庭教育氛围和教育手法,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争取让孩子从一开始就爱上学习。

即使孩子出现了厌学情绪,也不要慌乱,要暂时放下对孩子成绩的期望,转而关注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相信只要家长用心走进孩子的世界,他们就能转变对学习的态度,告别“厌学”指日可待。一、调整思维和沟通方式
孩子厌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压力大”,当今社会,无论是家长、老师,还是考试制度,都在给孩子施压,孩子必须在小小年纪就学会如何疏解压力,否则他们就会变得性格暴躁、孤僻、软弱或焦虑。人都是趋利避害的,如果家长不能随时关注孩子的压力值,在家庭生活中,过度关注孩子的成绩波动,孩子就会因过高的压力值而厌学。确实,在生活中,我们只要看到孩子的错误和失败,就会产生焦虑感,从而习惯性地严肃批评孩子,期望孩子能“知耻而后勇”,但往往得到的结果是,孩子一蹶不振,不想再学了。

这一方面是家长没有一个“成长型思维”,另一方面是家长不懂得沟通的艺术。通俗来讲就是,孩子现在做不到的事,未来能通过他的努力做到。所以,家长没必要为孩子现在的失误而产生各种“将来怎么办”的联想,只要孩子努力,他将来不会再出现类似问题。这就是成长型思维。

因此,我们的关注点应该从“犯错”的沮丧感中跳出来,转而关注孩子能不能找到努力改善的方向和办法?如果孩子不会,我们应该为他们提供切实可行的帮助。沟通艺术
基于成长型思维,家长要改变批评教育的沟通方式,停止对孩子的指责,转而采用其他沟通方式,让孩子认识到错误,并愿意积极改正错误。只要家长的话里是描述自己感受的,不带有指责或评断孩子的词语,孩子就不会有抵触情绪。沟通学习的事,也是如此。另外,一定要跟孩子坐下来好好分析当前的情况,为孩子提供能够执行的有效方法。很多时候,孩子不是不努力,是他们努力过了,没有效果,所以才会灰心丧气。

家长一定要自我检讨,当孩子遇到问题时,我们是不是给孩子提供了切实有效的行动方案?

孩子厌学,与家长的思维模式和表达习惯有很大关系,家长要想改善孩子的厌学情绪,就一定要先从自己做起,用自己的改变来影响孩子。二、给孩子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
同样都是学习,为啥现在孩子压力这么大,咱们以前不也是这么过来的么?而且还自己对自己要求挺高,没有现在孩子这么难管呀?

这是因为,以前我们小时候,每天都有跟同学疯玩疯跑的时间,可现在的孩子没有,他们的课外时间被作业和课外班占满了,家长好像见不得孩子玩,有点时间也希望孩子去看书。

其实,劳逸结合这是很重要的一条学习原则。玩的时候,孩子看似没有学,却是他们消化学习内容,运用所学知识,缓解学习压力的时间。

一个用所有时间来学习的孩子,估计就离厌学不远了。所以,家长一定要给予孩子“可自由支配”的时间,每天都要有。

如果孩子厌学了,家长就更要有长远的眼光,先不追求成绩和完成作业,先带孩子好好玩几天。玩得没有丝毫功利心,玩得痛快。

如果孩子真能在玩的过程中得到情绪的疏解,家长可以趁机与他们谈心,了解他们厌学的真正原因,并且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跟他们聊天,就像朋友聊天那样,分享彼此的感受,而不是做评判。如果孩子只是小小的厌学情绪,家长可以调整他每天的自由支配时间,并且严格保质保量给予到位。让孩子可以在喜欢的事物中忘却烦恼,给孩子的心理透口气。

当然,玩也不能失去控制,家长要掌握孩子玩的内容,尽量陪伴他们一起玩耍,尽量玩实物,不要沉迷网络。

因此,我们要跟孩子一起制定更合理的作息计划、每日时间安排等,把孩子学习和玩的时间明确规划出来。这样孩子学习的时候有奔头,只要努力过后就能迎来放松,而不是无止境地紧张,他们就能产生动力。同时,与时间相对的空间,也是家长要重视的。

随着孩子的长大,他们需要独立的房间,这个房间可不止用来睡觉噢,这个独立的空间也是他们缓解心理压力的场所。

所以,家长要保证孩子的独立空间是受到尊重和保护的。不要动不动就跑到孩子房间,打扰他的独处;不要24小时紧密盯人,侵犯到孩子的独立空间。这些都是家长需要注意的。

一份合理的《时间表》和一个独立、受尊重的空间,是厌学孩子走出阴霾,重新振作的基础,家长朋友们可以从此入手,先让孩子的心理得到舒缓。三、培养兴趣激发学习原动力
兴趣虽然是老生常谈,但确实必不可少的。

咱们成年人刷视频、刷朋友圈、打游戏,不也都是因为好玩么?如果谁有幸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那一定每天过得都开开心心的。

所以,即使概念老,咱们家长也要重视“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兴趣其实不一定要很好玩,如果家长非要把知识弄好玩,这恐怕劳心劳力,效果还不好,因为学习确实是很费力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