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教基和公基分别是什么
教育基础知识:一般是指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和教育政策法规。如果是教育公共基础知识的话,就有可能还要加上法律,时事政治以及常识的内容。
公共基础知识:一般是包括法律(刑法、民法、经济法、宪法、公务员法等等)、经济、时事、常识、时事政治、时政测试题、半月谈国内外大事等等。
教基和公基的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教师的综合素质特别是教师职业道德、基本礼仪、法律意识等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教基和公基不仅仅适用于公务员考试之用,而且对于学校和教育机构的工作也具有突出的指导性意义,因而也完全适合有志于在上述单位贡献青春和力量的各界人士使用。
㈡ 教基和公基分别是什么
教基指的是教育基础知识,公基指的是公共基础知识。
教育基础知识主要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教育政策法规、教师职业道德、新课改等内容;公共基础知识主要包括时事政治、法律、经济、管理、公文写作、人文历史、科技知识、国情、省情省况、事业单位。
教育基础知识是教师资格证考试中的一门考试科目,主要是测试考生的教育综合知识与能力,考核的知识点涉及到古今中外各教育家的思想观念及着名及着名教育理论。
考试介绍:
地方公务员录用考试中关于公共基础知识的考核则不尽相同。有的省份也取消了公共基础知识作为独立的一科,如云南2006年,河北省2006年、湖南2006年、河南2006年等,都将公共基础知识作为行政能力测试的一部分。
其中,云南、河北等省和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一致,将这部分内容以常识判断的形式作为行政能力测试的一部分内容加以考核。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公共基础知识
㈢ 2016年四川教师公招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主要考哪些内容
1.《教育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内容:根据往年真题的分析可以得出,考试内容包括:教育学基础、教育心理学、教育法学、教师职业道德。其中,教育学基础所占分值最高,其次是教育心理学。而教育法学一般只占试卷总分的百分之10至15,职业道德所占比例最少。
2.题型、题量及分值(以2015年4月教招考试为例):判断题40个,每个1分,共40分;单选题40个,每个1分,共40分;判断简析题3大道。一共给出三句话或三段小材料,每句话或每段材料后面跟随两道题,即先判断再简析。问题分为两个部分,一般第一问是判断,第二问是不定项选择。一共是6道题,3个判断,每个1分,另外3个不定项选择题,每个2分。一共9分。案例分析题4大道,考察形式类似判断简析,同样是给出四段材料或小案例,每一段案例后面跟随两道题,每道题都是不定项选择,每个2分,共8道题,共16分。总计100分。
㈣ 公基是什么东西呀
公基指的是公共基础知识。公共基础知识主要包括时事政治,法律,经济,管理,公文写作,人文历史,科技知识,国情,省情省况,事业单位管理等内容。
公基就是公共基础的简称,包括,法律,行政管理,公文写作与处理等。报考事业单位公务员的考生需要考公基,部分报考国家及地方公务员的考生也要考公基。
公共基础知识指导思想
公共基础知识属于综合性考试,精于阅读,把厚书变为薄书。读薄的目标是将百万计的文字读成十万计的文字,把零散的知识点读成网状知识图,对每个部分,每个章节的知识点做到了然于胸,准确定位。
读薄的方法一纲,五点一纲即严格按照考试大纲进行梳理,五点是指紧抓常见考点,高频考点,新增考点,易错考点和热门考点。善于思考,把他有变为已有。在读薄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思考,融会贯通,把他有真正变为已有,真正达到读懂的目的。
公共基础知识不仅仅考查考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更重要的是考查考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广大考生要勤于思考,深入领会,通过复习备考,进一步掌握作为一个公务员应具有的必备知识。
㈤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的重点复习内容
您好,四川金标尺教育为您作答!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为四川省教师招聘公招必考科目,包含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法学、职业道德四大部分。
教育公基基础四大模块在近2年的考查比重均较为稳定、浮动不大;教育学部分是考查的重点;教育心理学总体呈上升趋势,但相对较为平稳,比重仅次于教育学;教育法学是四川教师招聘考试中不可忽视的一个板块,该部分要重在识记,相对来说整体难度较大。教师职业道德部分考查比重小,重在理解和识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