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学校教育体系是什么
扩展阅读
儿童牙齿正畸挂什么科 2025-02-09 13:03:03
儿童喉咙有点痰煲什么汤 2025-02-09 12:58:59

学校教育体系是什么

发布时间: 2023-06-14 10:06:03

A. 我国的教育体制是什么样的如何客观地评价

中国文化教育大概能够分成下列一些环节:

幼儿教育

指3—5岁的小孩在幼稚园接纳的教育过程。全国各地一共有幼稚园111,752所,儿童教职员工90万人,在园少年儿童2036.02万人,学龄儿童入学率为43.8%。幼稚园一般由民俗开办,在社会经济比较发达的一二线城市已基本上达到儿童进行幼儿教育的必须 ,学前教育行业的进步正从大城市向乡村推动,一些城镇已基本上普及化了学前教育1年文化教育。

高等教育体系是高等教育组织与相对应标准的集合体或统一体。它由高等学校这一执行组织与相对应标准紧密结合而产生的高等学校教育制度,由高等教育政府机构与相对应标准紧密结合而产生的高等教育政治体制,由高等学校内部的监督机构与相对应标准紧密结合而产生的高等学校管理机制三个子体系系统软件所构成。

B. 三大教育体系是什么

中国教育体系:

基础教育:幼儿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

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中学教育等

普通高等教育:专科、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

成人教育:专升本、高起专、高起本

我国的大学学业证书有两个,一个是毕业证,一个是学位证,不同阶段颁发的学位证书也不一样,大专是没有学位证书的,只有毕业证书,本科学历以上有学位证书和毕业证书两种,本科毕业颁发学士学位,学士学位还包括第二学士学位,也就是通常说的二学历,研究生毕业为硕士学位,博士毕业为博士学位。

学位和学历不能划等号,学位是学术称号,有某种学历,并不一定有相应的学位。

获得学位证书的办法有两项,一个是正常参加高考,可能有一些同学高考失利,或者因为各种原因没有进入大学,现已参加工作,那么不要紧,参加成人高考,就是获得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自学考试(自考);

(2)成人高考(成考);

(3)远程教育(网教);

(4)开放教育(电大)。

以上学历都是受到受到国家正规教育部门认可的,所获得的的证书都可以在学习网查询,可以参加研究生考试、公务员考试、职称评审等等

C. 四级教育体系是什么意思

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
四级教育体系是指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学前教育是为了能够让我们国家年龄较小的适龄儿童逐渐熟悉和养成的学习模式和习惯,形式一般包括幼儿园,学前班等。这个阶段,对每个孩子在以后的学习以及成长方面的基础建设都提供了很重要的铺垫。
我国的中等教育主要分为初中、高中、中专、中职、中技五种形式。现我国各类中等教育学校大概26万所左右,在这个等级阶段的学习主要以储备基础知识和或者基础的职业技能知识,为将来的职业和工作打基础和做准备。

D. 教育学的体系结构都包含哪些内容

教育学的体系结构都包含:

1、学前教育

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幼儿园,一般在3-6岁之间可入学。没有什么太多的限制,在学习时间、内容等方面都比较灵活,没有太多限制,主要提供给孩子一个认识伙伴、结交朋友的地方。

2、小学教学

义务教育系列的第一阶段,一般6岁可以入学,学制是6年,有相关的教学大纲,需要学习一定的语文、数学、英语、自然科学、人文科学、艺术等方面的课程,掌握一定的知识,从而为之后的中学阶段打好基础。

3、中学教育

在完成小学教育之后,就进入的中学阶段。中学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初中教育,第二部分是高中。其中初中教育隶属义务教育的一部分,需要每个公民接受教育。

初中教育完成后,开始有了一定的分流,其中一部分进入普通高中,而另外一部分进入中职,中职基本涵盖有:中专、职高、技校。

4、大学教育

大学教育是国家重要的教育组成之一,按照学历等级,可以分为专科、本科、研究生,同时按照学习形式可以分为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其中专科与本科是平行的两个部分,而研究生则属于进阶部分。研究生阶段又分为硕士研究生与博士研究生。

其中大学阶段的本、专科非全日制教育,主要由自考、成考、网络三个部分组成,而研究生阶段的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则由同等学力申硕、非全日制研究生两个主要部分构成,因此因各种原因而没有办法进入或完成全日制大学教育的人员,可以通过非全日制的形式提升。

(4)学校教育体系是什么扩展阅读:

教育体系与教育系统不同,后者是指教育的具有各自特定功能的各种宏观、微观要素按一定目标和方式组成的集合。

它与教育体制也不同,教育体制是指关于各级各类教育之间及其与外部相互关系的制度,其中包括教育体系的构成规则,而教育体系是教育体制的主要表现形式或客观存在。教育体系的构建,不仅取决于教育体制的有关规定,而且取决于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等实体形态的建设。

E. 什么是教育体制

教育体制是教育机构与教育规范的结合体、统一体,它是由教育的机构体系与教育的规范体系所组成。“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中国教育发展的方向,也是进行教育改革和建设的指南。
中国教育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学前教育
指3—6岁的儿童在幼儿园接受的教育过程。全国共有幼儿园111,752所,幼儿教职工90万人,在园儿童2036.02万人,适龄儿童入园率为43.8%。幼儿园一般由民间兴办,在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已基本满足幼儿接受学前教育的需要,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正从城市向农村推进,一些乡镇已基本普及了学前1年教育。

初等教育
指6—12岁的儿童在小学接受的教育过程。全国共有小学456903所,小学教职工634.02万人,小学生12156.71万人,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9.1%。小学一般由地方政府兴办,也有个人和民间团体创办的。

中等教育
指在12—17岁期间在中等学校接受教育的过程。初中、普通高中、职业高中和中专均属于中等学校。普通中学分为初中和高中,学制各为3年,初中毕业生一部分升入高中,一部分升入职业高中和中专。全国共有中等学校93968所,在校生9415.21万人。中等学校一般由地方政府兴办。

高等教育
继中等教育之后进行的专科、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中国实施高等教育的机构为大学、学院和高等专科学校。高等学校具有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全国共有普通高等院校1396所(截止2002年6月20日统计),民办普通高等院校72所(截止2001年6月18日统计),教职工103万人,在校生413万人(1998年底统计数据)。成人高等院校718所(截止2001年6月18日统计),民办成人高等院校4所(截止2001年6月18日统计),教职工20万人。为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改革,国家“九五”计划期间,提出了"211工程”,即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

继续教育
包括成人技术培训、成人非学历高等教育以及扫盲教育。全国成人技术培训学校46万所,在校生6293万人;全国各类成人高等非学历教育结业人数280万人;成人初等学校5万所,在校生227万人。

F. 在类别体系中 我国现行学校教育系统由哪些构成

在类别体系上,我国现行学校教育系统由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构成。

幼儿教育是根据一定培养目标和幼儿的身心特点,对学前幼儿进行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它主要由幼儿园、托儿所、学前班等机构实施,招收三至六岁幼儿。

初等教育,即小学教育,是使儿童打下文化知识基础和做好初步生活准备的教育,对于提高民族素质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在我国,小学教育的对象一般为六至十二岁儿童,任务是给儿童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基础。

中等教育,是在初等教育基础上实施的中等普通教育和专业教育,分初级和高级两个阶段。中等教育包括:全日制普通中学、中等专业学校、职业中学、农业中学或半工半读中学。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中等教育发展很快,尤其是扭转了中等教育结构单一的局面。

高等教育,是正规学校教育的最高层次,是建立在中等教育基础之上的各种高等专业教育,以培养各种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和促进现代化建设为任务。高等教育内部又分为专科、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三层。

(6)学校教育体系是什么扩展阅读:

2010年,中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2723所;共有培养研究生单位797个,其中高等学校481个,科研机构316个。从资产规模来看,高校固定资产具备形态多样、种类繁多、数量大、价值高的特点,并且投资于各种形态固定资产的资金将会越来越庞大。

从师资情况来看,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教职工215.66万人,其中专任教师134.31万人,普通高校生师比为17.33∶1;成人高等学校教职工7.71万人,其中专任教师4.59万人。

国内高等教育中不但存在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之间的竞争、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竞争,同时随着留学热高涨,国内高等教育业面还临着国外高等教育的竞争。为此,教育部不断加强和促进中外高等教育的合作。

G. 中国的教育体系是什么

中国现行的教育是以高考为代表的应试教育。这种教育的最大特征就是教育资源相对紧缺,学生家长学校以及整个和教育相关的产业链都围绕着教育机会进行竞争的教育体制。

进入21世纪,中国政府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不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加强素质教育,坚持把普及9年制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中国教育发展的方向,也是进行教育改革和建设的指南。各级政府在不断增加教育投入的同时,鼓励民间多渠道、多形式办学。

拓展资料:

教育体制是教育机构与教育规范的结合体、统一体,它是由教育的机构体系与教育的规范体系所组成。"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中国教育发展的方向,也是进行教育改革和建设的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