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民生问题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一个重点,谈一谈民生问题(教育,就业,医疗,住房)的解决路径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突飞猛进。但与此同时出现了一些社会问题和矛盾,如贫富差距扩大、教育机会不公平、劳动关系日益失衡、城乡之间与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拉大等。怎样解决这些突出问题?我国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大命题。
要切实解决好四个基本问题
就业是民生之本。教育是民生之基。分配是民生之源。社保是民生之依。
所谓民生问题,即有关国民的生计与生活问题,孙中山曾经将民生问题概括为衣、食、住、行四要素。不过,时代在发展,民生问题的要素也在不断变化。在现代社会中,民生和民主、民权相互倚重,而民生之本,也由原来的生产、生活资料,上升为生活形态、文化模式、市民精神等既有物质需求也有精神特征的整体样态。就我国目前而言,民生问题突出表现在就业再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方面。所以,民生问题说到底,就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问题。
民生问题无小事
民生问题不仅事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且也影响着党的执政基础。只有把民生问题作为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科学发展观才得以落实,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得以构建。
“高度关注民生”,不要肤浅地认为只是为了强调一种姿态和口号,应该懂得,这是一个以政治语言来表述的历史唯物主义的深刻命题,抓住了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只有高度关注民生,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才能真正践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
② 当前,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的主要工作有哪些
①,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建设社会主义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
②,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是改善民生,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最重要、最直接的方式。
③,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健全覆盖全乡,统筹城乡,公民统一,多层次,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④,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深入实施健康中国行动,完善国民健康促进政策,织牢国家公共卫生防护网,为人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