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现在中国的高等教育是什么制度
扩展阅读
打基础材料有哪些 2025-02-11 09:46:32
如何管理同学学习不好 2025-02-11 09:46:32

现在中国的高等教育是什么制度

发布时间: 2023-06-11 23:18:56

㈠ 中国现行教育制度是什么

中国现行教育制度,从层次上来看:
1、幼儿教育:幼儿园
2、初等教育:小学
3、中等教育:初中、高中、中专、技校、职业技术学校
4、高等教育:大学及以上
从类别结构上:
1、基础教育: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
2、职业技术教育
3、高等教育
4、成人教育
5、特殊教育
从学制类型上:从单轨学制发展而来的分支型学制。

㈡ 国家举办的高等学校实行什么制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三十九条:

国家举办的高等学校实行中国共产党高等学校基层委员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中国共产党高等学校基层委员会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和有关规定,统一领导学校工作,支持校长独立负责地行使职权,其领导职责主要是:执行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领导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工作。

讨论决定学校内部组织机构的设置和内部组织机构负责人的人选,讨论决定学校的改革、发展和基本管理制度等重大事项,保证以培养人才为中心的各项任务的完成。 社会力量举办的高等学校的内部管理体制按照国家有关社会力量办学的规定确定。

(2)现在中国的高等教育是什么制度扩展阅读:

《高等教育法》中规定的高等教育基本制度:

第十五条

高等教育包括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 高等教育采用全日制和非全日制教育形式。 国家支持采用广播、电视、函授及其他远程教育方式实施高等教育。

第十六条

高等学历教育分为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 高等学历教育应当符合下列学业标准: (一)专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和初步能力;

(二)本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

(三)硕士研究生教育应当使学生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掌握相应的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

博士研究生教育应当使学生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相应的技能和方法,具有独立从事本学科创造性科学研究工作和实际工作的能力。

第十七条

专科教育的基本修业年限为二至三年,本科教育的基本修业年限为四至五年,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基本修业年限为二至三年,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基本修业年限为三至四年。非全日制高等学历教育的修业年限应当适当延长。高等学校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对本学校的修业年限作出调整。

第十八条

高等教育由高等学校和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实施。 大学、独立设置的学院主要实施本科及本科以上教育。高等专科学校实施专科教育。经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科学研究机构可以承担研究生教育的任务。 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实施非学历高等教育。

第十九条

高级中等教育毕业或者具有同等学力的,经考试合格,由实施相应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录取,取得专科生或者本科生入学资格。 本科毕业或者具有同等学力的,经考试合格,由实施相应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或者经批准承担研究生教育任务的科学研究机构录取,取得硕士研究生入学资格。

硕士研究生毕业或者具有同等学力的,经考试合格,由实施相应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或者经批准承担研究生教育任务的科学研究机构录取,取得博士研究生入学资格。 允许特定学科和专业的本科毕业生直接取得博士研究生入学资格,具体办法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规定。

第二十条

接受高等学历教育的学生,由所在高等学校或者经批准承担研究生教育任务的科学研究机构根据其修业年限、学业成绩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发给相应的学历证书或者其他学业证书。

接受非学历高等教育的学生,由所在高等学校或者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发给相应的结业证书。结业证书应当载明修业年限和学业内容。

第二十一条

国家实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经考试合格的,发给相应的学历证书或者其他学业证书。

第二十二条

国家实行学位制度。学位分为学士、硕士和博士。 公民通过接受高等教育或者自学,其学业水平达到国家规定的学位标准,可以向学位授予单位申请授予相应的学位。

第二十三条

高等学校和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应当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办学条件,承担实施继续教育的工作。

㈢ 我国现行的学校教育制度是什么

我国现行的学校教育制度是应试教育(又称填鸭式教育)。

1、应试教育通常被视为一种以提升学生应试能力为主要目的且十分看重于考试成绩,背诵与解题的教育制度,与素质教育不是相对应的两个概念。

2、这种教育制度在中世纪和近代的东亚和欧洲都是唯一通行的教育制度,可以透过师傅带领和严格培训,大量培育技术性人才,但欧美国家在资本主义改革下,开创性通才需求大增之后逐渐改行“素质教育”,而东亚国家则仍然坚持应试体制。

3、中国应试教育制度的起源:

中国的高考制度恢复后,许多人认为高考是选拔人才的唯一方式,受这种思想的影响,产生了应试教育的风气。

(3)现在中国的高等教育是什么制度扩展阅读:

1、应试教育的积极影响:

(1)开启公平公正的教育模式;

(2)创造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

(3)可以全面接受基础知识的学习。

2、素质教育的特点:

(1)全体性

所谓“全体性”,广义地说,是指素质教育必须面向全体人民,任何一名社会成员,均必须通过正规或非正规的途径接受一定时限、一定程度的基础教育。

(2)基础性:

所谓“基础性”是相对于专业(职业)性、定向性而言的。素质教育向儿童、青少年提供的是“基本素质”而不是职业素质或专业素质,是让学生拥有“一般学识”(general learning)而不是成为某一专门领域的“小专家”或某一劳动职业的“小行家”。

(3)发展性:

所谓“发展性”是指要着眼于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知识与能力,真正把学生的重心转移到启迪心智、孕育潜力、增强后劲上来。

(4)全面性:

所谓“全面性”,是指素质教育要通过实现全面发展教育,促进学生个体的最优发展。因为,素质教育应该是完善意义上的教育,它是指向全面基本素质的。

(5)未来性:

所谓“未来性”是指立足于未来社会的需要,而不是眼前的升学目标或就业需求。一般说来,教育具有较强的惰性和保守性,它总是在努力使年轻一代学会老一代的思维、生活和工作方式。

㈣ 我国现阶段的教育制度是什么样的

我国当前教育阶段划分为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四个阶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十七条规定,国家实行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中国已经形成了多种层次、多种形式、学科门类齐全的教育体系:

1、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又称幼儿教育,是指实施幼儿教育的机构根据一定的培养目标和幼儿的身心特点,对入小学前的幼儿进行有计划的教育。实施学前教育的机构主要有托儿所、幼儿园、附设在小学的学前班等,其年限从1年至3年不等。

2、初等教育

初等教育是使受教育者打下文化知识基础,具备基本的写算能力,为接受更高一阶段的教育做好准备的教育。初等教育是国家学制中的第一阶段,又称小学教育。

我国实施初等教育的机构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对6至12岁左右的儿童亮拿手实施教育的敬嫌普通小学;另一类是为未能接受初等教育的成年公民开办的成人初等学校,主要是进行扫盲教育和基本的文化知识教育。

3、中等教育

中等教育是指在初等教育基础上继续实施的中等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中等教育在整个学校教育体系中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分为初级中等教育和高级中等教育两个阶段。

实施中等教育的机构也分为两类,一类主要为普通初级中学和普通高级中学,还有一类就是初等和高等的职业学校。中等教育的数量和质量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决定一个国家劳动者的素质,对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起着重要敏陪作用。

4、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是指建立在中等教育基础上的各种专业教育,一般分为高等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高等教育担负着培养专门人才、开展科学研究、从事社会服务的多重任务。实施高等教育的机构主要有专科学校、独立设置的学院、大学等。

(4)现在中国的高等教育是什么制度扩展阅读

2013年我国正式开始实施“单独二胎”政策,2014年我国出生人口总数为1687万人,人口出生率也结束连续14年的下滑后首次迎来向上的拐点。2014年我国共有19万所幼儿园和4051万名在园儿童,毛入园率约67.5%,距国家“2016年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75%”的目标仍有较大空间。

近年来,我国对发展职业教育日益重视,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扶持政策,将职业教育作为我国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从国家层面加大了对职业教育的的投资力度,使职业教育获得了空前的大发展。目前我国中、高等职业教育在校生分别为2250和1390万人,教育规模全球第一。

在经济高速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型背景下,我国人才需求愈加旺盛,教育投入规模也持续扩大,加上庞大的人口福利和支付意愿,造就了教育产业万亿级别的市场规模。

“单独二胎”政策助力学前教育迎来战略拐点,互联网与K12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深入融合有望颠覆原有商业模式,在学前教育、K12教育和职业教育的驱动下我国教育业有望维持快速增长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