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受过中等教育的人是什么
扩展阅读
手机上如何动漫设计 2025-02-11 10:31:27
特步儿童怎么加盟 2025-02-11 10:17:09

受过中等教育的人是什么

发布时间: 2023-06-11 18:52:33

⑴ 真正受过教育的人,会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如果你没有接受过教育,那你的言行举止可能和那些受过教育的人是不一样的,比如在他人帮助你的时候,你可能并不会说谢谢。所以接受过教育的人是更懂礼貌的,他们的品德也可能更高尚。那真正受过教育的人,会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⑵ 中等教育是什么学历

中等教育可以看做是高中学历或者中专学历。中等教育是在初等教育基础上继续实施的教育。实施中等教育的各类学校为中等学校,全日制普通中学是其主要部分,还有中等职业学校、中等专业学校、中等师范学校、中等技工学校、职业中学、成人中专、职业高中、成人高中等。
中等教育
中等教育(SecondaryEcation),是在初等教育基础上继续实施的教育。

实施中等教育的各类学校为中等学校,全日制普通中学是其主要部分,还有中等职业学校、中等专业学校、中等师范学校、中等技工学校、职业中学、成人中专、职业高中、成人高中等。
学历教育类别划分:
义务教育、基础教育:小学和初中、高中(高级中等教育)。
职业教育:技工学校、职业技术学校、职业中学、职业高中、高等职业学校(含高职和职业大学)、技师学院,对受教育者实施可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必须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

专业教育:中等专业学校、中等师范学校、高等专科学校(大学专科)、普通大学本科,接受的教育是以其教授专业知识为主,入学需统招,毕业办理派遣证(现称报到证)。
研究生教育: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是以科学研究为主要方向。

⑶ 什么是受过教育的人

有人这样说:
受过教育的人在我的想象里应该是下面这个样子:
首先,受过教育的人温婉谦和,言谈举止颇具风度;
其次,受过教育的人认同这个世界的美好,认同人类智慧文明取得的进步,非常珍惜这种成果,同时希望这个世界越来越美好并愿意为之贡献自己的力量;
再次,受过教育的人接受了专业化知识的训练,是行业细分领域的专家;
最后,受过教育的人认识人本身和社会较深刻,但殊途同归,跟其他受过教育的人的看法并没有巨大的分歧,相反是兼容互补的,为此能够同心同德积极参与社会事务。

⑷ 什么是受过教育的人。

有教养的人或受过理想教育的人,不一定是个博学的人,而是个知道何所爱何所恶的人。一个人能知道何所爱何所恶,便是尝到了知识的滋味。世界上有一些人,心里塞满历史上的日期和人物,对于俄国或捷克的时事极为熟识,可是他们的态度或观点是完全错误的。

真正的教育,是自由的精神、远大的志向,是批判性的独立思考、时时刻刻的自我知觉、终身学习的基础、获得幸福的能力。

一、教育不教知识和技能,却能让人胜任任何学科和职业。

理乍得·莱文认为,教育是培养学生批判性独立思考的能力,并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是对心灵的自由滋养。其核心是:自由的精神、远大的志向。自由地发挥个人潜质,自由地选择学习方向,不为功利所累,为生命的成长确定方向,为社会、为人类的进步做出贡献。

二、教育不改变生活环境,却能改变人的思维方式。

华莱士说道,教育的目的不是学会某些知识,而是习得一种思维方式——在烦琐无聊的生活中,时刻保持清醒的自我意识,不是“我”被杂乱、无意识的生活拖着走,而是生活由“我”掌控。学会思考、选择,拥有信念、自由,就是教育的目的。

三、教育能让你获得幸福,幸福取决于有意识的思维方式。

提高教育素质

1、确立正确的教育理念。确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是提高教育素质的前提性要求。当前,确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就是要树立新的教育质量观、办学观和发展观。

2、提高教育工作者素质。教育工作者是教育活动的决定性因素,教育工作者的素质是教育素质的核心。提高教育素质的根本在于提高教育工作者素质。其中,教师的素质是基础,校长的素质是关键,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和干部的素质起主导作用。

3、优化教育结构。优化教育结构,是提高教育素质的重点。

4、改进人才培养模式。

要从传统的“应试教育”向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转变,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要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开创人才培养新途径。要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着力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5、更新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要用先进的思想文化和现代科学技术武装学生的头脑。

⑸ 一个人怎样才算是受过教育

1、受过教育的人,不一定是个博学的人,但一定是个知道何所爱、何所恶的人。
2、受过教育的人,懂得理性分析,懂得常识,不迷信,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且这种见解不会因金钱和权势的威逼利诱而改变,只会随自己的理解和思考深入而有所变化
3、受过教育的人,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可以运用知识合理解决问题

⑹ 中等教育指的是什么

问题一:中等教育的含义?初级中等教育的含义? 初等教育是普遍是指学前、小学教育两个专业,如果是专科的话,毕业即可从事幼教、小教等工作。不过现在越来越多的大学学校开设初等教育本科专业,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也开始有了很多本科、研究生人才。如果你想从事教师的话可以参加9年义务教育范围内的教育考试。不想教书那就可以搞研究咯。
望采纳
谢谢

问题二:学期教育、初级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各是指什么 我国教育法规定现行的学校制度分为四等7级;
四等分别为:学前教育、初等教育胆中等教育、高等教育
7级分别为:幼儿园 、小学、初中、高中、高等专科教育、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
学前教育:指幼儿园
初等教育:指小学
中等教育:指初中、高中
高等教育:指高等专科教育、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

问题三:中等教育包括哪些 中等教育包括普通中学和中等专业教育。普通中学教育包括初中和高中两个阶段,学制均为三年。中等专业教育分为中等技术学校、师范学校和职业学校,学制为至三年、三至四年不等。

问题四:中等教育教师是什么? 第四条教师资格分为:
(一)幼儿园教师资格;
(二)小学教师资格;
(三)初级中学教师和初级职业学校文化课、专业课教师资格(以下统称初级中学教师资格);
(四)高级中学教师资格;
(五)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高级中学文化课、专业课教师资格(以下统称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
(六)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高级中学实习指导教师资格(以下统称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
(七)高等学校教师资格。
成人教育的教师资格,按照成人教育的层次,依照上款规定确定类别。
第五条取得教师资格的公民,可以在本级及其以下等级的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担任教师;但是,取得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的公民只能在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高级中学或者初级职业卖友饥学校担任实习指导教师。
高级中学教师资格与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相互通用。

问题五:“高级中等教育阶段”指的是什么? 就是高中的教育水平,就是高中毕业

问题六:普通教育包括什么 普通教育主要是指以升学为目标,以基础科学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
普通教育包括幼儿教育、小学教育、普通中等教育,普通高等教育。普通高等教育,指主要包括全日制普通博士学位研究生、全日制普通硕士学位研究生(包括学术型硕士和专业硕士)、全日制普通第二学士学位、全日制普通本科(包括通过高考录取的四年制、五年制本科和通过统招专升本考试录取的二年制本科)、全日制普通专科(高职高专)。其中幼教育,小学教育,中等教育属于基础教育。
普通教育费只包括:从小学到大学的学费、杂费等正规学校收告激取的费用。
职业培训与普通教育的区别主要有:
(1)目的不同。职业教育以直接培养和提高劳动者的职业技能为目的,其目标是使受培训者成为一定劳动领域的专门人才,以满足现代社会职业和劳动力供求双方的需要,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专业性;而普通教育是以提高受教育者的基础文化水平为目标的,具有
基础性和普及性。
(2)对象不同。职业教育是一种以劳动者为特定对象的人力资源开发活动,它的教育和培训对象是社会劳动者,其中包括失业的劳动者、在职的劳动者、企业富余人员和其他求职者;而普通教育一般是以处于学龄期的青少年为主要教育对象。
(3)性质不同。职业教育是特需教育,突出专业技术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和提高,在教育内容上更侧重实践性和应用性;而普通教育是常规教育,突出基础知识和素质教育,在内容上则比较注重基础性和系统性。
(4)教育手段和方法不同。职业教育是特需教育,注重教育和时间相结合,一般可以根据劳动者自身的要求和条件,采取比较灵活的教育手段和方法,进行不同层次的教育和训练;而普通教育则采取比较固定的常规教育,一般是全日制教育。

问题七:在义务教育法中 初级中等教育是指? 中等教育是指中返在初等教育基础上继续实施的中等普通教育和中等专业教育。
中等教育包括普通中学和中等专业教育。普通中学教育包括初中和高中两个阶段,学制均为三年。
初级中等教育应该就是指初中阶段的中等教育了。

问题八:中等学历是什么学历? 不是,中等学历是指中专、中师、普高、职高、技校的学历, 附: 1.初等教育:普通小学、 *** 学; 2.初级中等教育:普通初中、职业初中、成人初中; 3.高级中等教育:普通高中、成人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包括普通中 专中师、成人中专、职业高中、技工学校); 4.高等教育:普通本专科、成人本专科、研究生(博士、硕士)、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高等教育学历文凭考试。
希望采纳

⑺ 中等教育指的是什么

中等教育,是指日常生活中所提到的中学,其中包括初中与高中两个阶段。

其中初中有三年制与四年制两种类型。并且在中等教育这里还区分出了中等教育专业学校、职业中学、农业中学、技工学校等,一般相当于高中程度。这些学校的专业性更强一些,但当今大部分学生都是升入学术性中学,为后续高考做准备。

高等教育的含义

高等教育,是指日常生活中我们所提到的大学,其实是指高等教育。包括专科学校,专科学校有两年制与三年制,即大专和中专两种。本科学校一般为四年制或五年制,一般综合大学或专门学院为四年制居多,专门大学如医学类大学五年制居多。

研究生学院包括硕士研究生与博士研究生两大类别。硕士研究生主要为两年制与三年制,博士研究生包括三年制、四年制两种类型为主。至此,以上均为我国的学校种类,由低级学校到高级学校,面对不同年龄、水平的人群。

⑻ 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是什么

初等教育:小学。

中等教育:初级中学;高级中学(中师、中专、职高、中技、普通高级中学)。

高等教育:专科(高职、高专、高技)、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

其中,高等教育又分为普通高等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脱产、业余、函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电大开放教育、远程网络教育等。

简介

1、学历是指人们在教育机构中接受科学、文化知识训练的学习经历。一个人在什么层次的教育机构中学习,接受了何种层次的训练,便具有相应层次的学历。

2、国家承认的学历在高等教育方面有专科、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四个层次。普通高等教育学历证书系普通高等学校以及承担研究生教育的其他机构颁发给学生受教育程度的凭证。

3、普通高等教育学历层次从高到低依次为:博士学历证书代码(01)、硕士学历证书代码(02)、第二学士学位学历证书代码(04)、普通全日制本科学历代码(05)、普通全日制专科(高职)学历代码(06)。

4、高等教育类别主要包括全日制普通博士学位研究生、全日制普通硕士学位研究生(包括学术型硕士和专业硕士)、全日制普通第二学士学位、全日制普通本科(包括统招专升本)、全日制普通专科(含高职)。

⑼ 什么是受过教育的人

楼主您这个问题很好:
“什么是受过教育的人?”
北师大肖川教授曾经这样问。他说:“如果一个人从来没有读过一本令他激动不已、百读不厌的读物,从来没有苦苦地思考过某一个问题,从来没有一个令他乐此不疲、废寝忘食的活动领域,从来没有过一次刻骨铭心的经历和体验,从来没有对自然界多样和和谐产生过深深的敬畏,从来没有对人类创造的灿烂文化发出过由衷的赞叹,„„那么,他就没有受过真正的、良好的教育。 他的这段话引起了我深深的思考。
一个人是否受过教育,其实并不是只单单看他拥有多少知识,而是看他是否具有一种眼界、一种气度、一种境界。
经过我的思考,也许受过教育的人除了必要的基本知识素养以外,应该有以下品质吧:
一是不依附,要独立;即保持批判的态度和独立的思想。
天汉二年(前99年),汉武帝派贰师将军李广利带兵三万,攻打匈奴,打了个大败仗,几乎全军覆没,李广利逃了回来。李广的孙子李陵当时担任骑都尉,带着五千名步兵跟匈奴作战。单于亲自率领三万骑兵把李陵的步兵团团围困住。尽管李陵的箭法十分好,兵士也十分勇敢,五千步兵杀了五六千名匈奴骑兵.单于调拨更多的兵力,然而仍然无力与李陵相抗衡。就在单于准备退军之时,李陵手下有一名士兵叛变,将李陵内部军情告发。告诉单于李陵后面没救兵,而且教单于部下制作连发连射的弓箭。单于于是继续与李陵作战。最后李陵寡不敌众,只剩了四百多汉兵突围出来。李陵被匈奴逮住,投降了。
大臣们都谴责李陵不该贪生怕死,向匈奴投降。汉武帝问太史令司马迁,听听他的意见。
司马迁说:“李陵带去的步兵不满五千,他深入到敌人的腹地,打击了几万敌人。他虽然打了败仗,可是杀了这么多的敌人,也可以向天下人交代了。李陵不肯马上去死,准有他的主意。他一定还想将功赎罪来报答皇上。”
汉武帝听了,认为司马迁这样为李陵辩护,是有意贬低李广利(李广利是汉武帝宠妃的哥哥),勃然大怒,说:“你这样替投降敌人的人强辩,不是存心反对朝廷吗?”他就把司马迁下了监狱,交给廷尉审问。司马迁被关进监狱以后,案子落到了当时名声很臭的酷吏杜周手中,杜周严刑审讯司马迁,司马迁忍受了各种肉体和精神上的残酷折磨。面对酷吏,他始终不屈服,也不认罪。司马迁在狱中反复不停地问自己“这是我的罪吗?这是我的罪吗?我一个做臣子的,就不能发表点意见?”不久,有传闻说李陵曾带匈奴兵攻打汉朝。汉武帝信以为真,便草率地处死了李陵的母亲、妻子和儿子。司马迁也因此事被判了死刑。第二年汉武帝杀了李陵全家,处司马迁以宫刑。宫刑是个大辱,污及先人,见笑亲友。司马迁在狱中,又备受凌辱,“交手足,受木索,暴肌肤,受榜棰,幽于圜墙之中,当此之时,见狱吏则头抢地,视徒隶则心惕息。”(司马迁《报任安书》)几乎断送了性命。他本想一死,但想到自己多年搜集资料,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要写部有关历史书的夙愿,因此为了完成《史记》的写作,忍辱负重,苟且偷生,希图出现一线转机。
司马迁为李凌求情说了真话,受了宫刑。但其不依附而且独立的人格与那些不敢说真话的大臣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才是一个受过教育的人应该有的精神!
二是不漠视,有责任;即保持忧患意识和大责任意识。
在新中国是马寅初先生最早提出“计划生育”主张的,但是,他遭到了老毛的无理批判,被打成“右派”,受尽了苦头。
马寅初先生于1957年提出了“新人口论”,主要内容是:我国应控制人口增长,节制生育,实行计划生育,其中最重要的是实行普遍避孕。马寅初先生因这一理论被戴上“马尔萨斯主义” 的帽子,遭到无理批判。历史作出了惩罚。我国人口随之严重失控,“批错一人,陡增几亿”。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观天外云卷云舒。”这是马寅初先生被划右派之后说的话。他是一个具有忧患意思的强烈责任感的人,他是一个敢于说真话,敢于相信科学的人,他是一个受过真正教育的人。
三是不参与,要超然,即保持纯真人生姿态。
陶渊明厌倦官场生活后辞官归里,过着“躬耕自资”的生活。夫人翟氏,与他志同道合,安贫乐贱,“夫耕于前,妻锄于后”,共同劳动,维持生活,与劳动

人民日益接近,息息相关。归田之初,生活尚可。“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满堂前。”
渊明爱菊,宅边遍植菊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从杂诗》)至今脍灸人口。他性嗜酒,饮必醉。朋友来访,无论贵贱,只要家中有酒,必与同饮。他先醉。便对客人说:“我醉欲眠卿可去。”
义熙四年,住地上京失火,迁至栗里,生活较为困难。如逢丰收,还可以“欢会酌春酒,摘我园中蔬”。如遇灾年,则“夏日抱长饥,寒夜列被眠”。义熙末年,有一个老农清晨叩门,带酒与他同饮,劝他出仕:“褴褛屋檐下,未足为高栖。一世皆尚同(是非不分),愿君汩其泥(指同流合污)。”他回答:“深感老父言,禀气寡所谐。纤辔(回车)诚可学,违已讵非迷?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饮酒》)用“和而不同”的语气,谢绝了老农的劝告。
他的晚年,生活愈来愈贫困,有的朋友主动送钱周济他。有时,他也不免上门请求借贷。他的老朋友颜延之,于刘宋少帝景平元年(423年)任始安郡太守,经过浔阳,每天都到他家饮酒。临走时,留下两万钱,他全部送到酒家,陆续饮酒。不过,他之求贷或接受周济,是有原则的。宋文帝元嘉元年(424年),江州刺史檀道济亲自到他家访问。这时,他又病又饿好些天,起不了床。檀道济劝他:“贤者在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你)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他说:“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檀道济馈以梁肉,被他挥而去之。
他辞官回乡二十二年一直过着贫困的田园生活,而固穷守节的志趣,老而益坚。元嘉四年(427年)九月中旬神志还清醒的时候,给自己写了《挽歌诗》三首,在第三首诗中末两句说:“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表明他对死亡看得那样平淡自然。真正受过教育的人一定是有着超然的气节!
一个受过教育的人,是令人敬仰的。我认为所有我们这些未来的教师都应该有这样一个奋斗目标——使学生成为一个受过教育的人,一个怎正受过教育的人。
我觉得,受过教育的人不应该是拿了毕业证,而是有自己的思维模式和见解,不人云亦云,有一颗积极向上、自强不息的进取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