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双减政策下教师该怎么做
1、加强学习,提高认识,积极更新教育理念。
老师们要理解国家为什么要进行“双减”?“双减”之后,我们要朝哪个方向思考和改进教育教学?因为“双减”,家长、社会对教师工作又有了更高规迟伏告格的期待,所以,教师们必须认真学习领会“双减”精神,提高自己的判断力,切实提升自己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识,才能用更加创新的理念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创造新的经验方法。
4、提高作业练习的设计水平,降低作业量,提升作业质量。
“双减”严控了考试测验的次数和规模,全面发展固然重要,但测试也是检验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老师们不妨静下心来认真思考是不是还有更好的练习题目可以替代?是不是可以创新作业的内容与形式,让学生充分感受课程学习的获得感?所以,老师们还是要多学习作业管理有成效的老师的经验和方法,提高作业的设计、批改和反馈的管理水平。从源头上降低以刷题为习惯的作业模式,降低作业总量,提高作业的训练效果。
5、终身学习,持续发展。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时时刻刻都行走在教育教学这一条“知行合一”的行动研究的道路上。在这条路上,我们会遇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我们会调整改进提升。然后我们又会发现新的问题,周而复始、循环往复、螺旋提升进而深度发展。
⑵ “双减”政策下,多个教培机构忙转型,他们纷纷都做了什么
在双减政策之下,教育机构纷纷开始转型,转型的主要方向,大多数都是素质教育,像是一些课外的活动,琴棋书画体育一类。在这里要提一个上市的教育机构,那就是新东方。这家公司在行业内,率先开始了家长培训,像是育儿、教育、时间分配、多商管理等课程。
看到这里,我突然想到了一个明星,那就是脱口秀演员李雪琴。她曾经在参加《五十公里桃花坞》的时候,和大家谈到了内卷话题,尤其是孩子的教育。当时她直接表示,内卷应该是“卷”家长,让家长们去比拼,而不是去拼孩子。节目播出不过数月,这句话竟然成了现实。
提到转型的话,就不得不说新东方,对于这个公司大家都不陌生,算是英语领域的领头羊。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率先推出了各种素质教育学科,像是编程、机器人、国学等。除了这些科目之外,新东方还下了一个狠心,那就是转向家长教育。
相关内容有育儿方法、时间分配、高效学习等,就是让家长学会怎么让孩子有效学习。如果这一转型成功,那么拼孩子的时代,就要换成拼家长。想要让孩子不落后于人,家长必须懂得教育的方法。
⑶ 随着双减政策的不断落地深耕,K12教育培训行业的从业者该如何转行
⑷ 国家“双减”政策之下,原有的教培机构怎么转型
《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文中明确提到:学科类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学科类培训机构严禁资本化运作,不得上市;不得占用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各平台不能刊登校外培训广告。
按照教育部办公厅明确的义务教育阶段校外培训学科类和非学科类范围,其中在开展校外培训时,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地理、数学、外语(英语、日语、俄语)、物理、化学、生物按照学科类进行管理。而体育(或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学科,以及综合实践活动(含信息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等按照非学科类进行管理。
所以,首先,可以调整学科结构,将业务重心向非学科类服务转型。非学科方面,伴随政策鼓励,此前头部教培机构已进行了相关布局,预计未来随着学科类教培机构逐渐转型素质教育,竞争或将加剧。但体育、艺术等课程教师培训难度大,不易做大规模。
另一方面,机构或将往更高年龄层的职业培训、考研辅导等方向转型。此外,转型家教、课后托管等也将成为一个方向。
⑸ 要从“做生意”变为做教育,“双减”要求下,教培机构该如何转型
这些教育机构可以转行去做公务员的培训。因为限制的只是一些中小学的课后辅导机构。并没有限制公务员的培养。所以他们可以转行去做一些公务员的培训。公务员的培训现在还是比较火的。因为有很多人去考公务员。而公务员的课程一般也是比较贵的,所以他们能够尽快的回本。不过如果他们都转行去做公务员的话,估计竞争也是比较大的。也可以让他们转型去做一些证书的培训。
不过虽然取消这种课后辅导的培训机构,国家也没有说就不让孩子们加紧学习。国家倡导有些学校应该提供一些课后辅导。国家主要想让学校教育回归主体。因为有太多的学生在课堂不听课,反倒去补习班听课。所以这种本末倒置的行为就要得到整治。其实那些公立学校的老师都是非常专业的。应该在课堂上有效率的去学习。不应该把学习再放到课后。所以就出台了这样的措施。我觉得这对于学生减负有很好的作用。
⑹ “双减落地”教培机构如何转型
那么培训机构又该如何应对此次政策变动带来的影响呢?
“创新”做法让人哭笑不得
目前有个别培训机构的做法很“创新”,似乎在传递出一种新的思路。
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培训机构想要生存就得拓展自己的培训服务范围,在改变学科类培训为主流的情况下,拓展艺术、体育、兴趣类培训,从而满足监管要求。
但是传统的体育、艺术类招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给孩子报名参加体育、艺术或兴趣类培训的家长占比并不高,反而报名参加学科类培训的家长占比较大。
那么如何才能在新形势下多招收一些学生,吸引家长们积极报名呢?
下面这个培训机构的“创新”做法就让人哭笑不得。不过仔细想想,确实还是有一定效果的。
很多培训机构为了增加生源会主动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让家长给孩子报名参加。
而如今新形势下,培训机构首先需要做到的就是合规。于是在招生时就给家长声称暑期夏令营开展的都是体育类项目,保证合规。
但是传统的体育类项目又怎么能吸引众多家长的关注呢,毕竟给孩子报名参加体育类培训的家庭占比较小。
于是培训机构称体育老师都是数学系的高材生。这个说法无疑让家长们懂得了此话背后的含义。于是才欣然给孩子报名参加。
当然,采取这种举措的培训机构毕竟是少数,不过也透露出了一个新趋势,如今在不允许周末、寒暑假期以及节假日开展学科类培训的大背景下,想要让家长们积极报名就不能单纯地推出体育、艺术或兴趣类培训,还得在这基础上增加一些附加价值,这样家长们才愿意给孩子报名。
不过还是建议家长们给孩子报名参加辅导班要多一分理性,要结合孩子实际情况以及当前所承受的学业压力,不要盲从。
毕竟不同学生实际情况不同,如果给孩子增加了过重的校外培训负担,那么就会让孩子身心疲惫,并不一定能起到正面的效果。
此外,有的孩子从内心就抵触学习,那么即便是给他报名参加了辅导班,也不会用心去学,最后不仅花费了大量的经济支出,还浪费了大量的时间,费力不讨好。
总的来说,如今“双减”政策可谓是给校外培训机构以及家长们都“泼了一盆冷水”,让大家降降温,理性思考今后应当怎么做,而不是让校外培训的热度高居不下。
⑺ 双减政策下的数学课如何转型
双减政策下的数学课转型具体介绍如下:
一、1对1家教。
1对1机构转型1对1家教可能会更顺利些,对于班课类的机构来说,则需要重新制定规则,是做一个家教平台中介,还是做一个家教类的机构,则需要好好考虑。
二、转型做高中类培训机构。
按现有政策来说,高中阶段是允许进行学科类培训的。但是高中阶段的学科类培训,第一个是对教师的综合能力要求高,第二是高中阶段培训不容卖猛氏易出口碑,培训三年就上大学了,不具有连续中散性。
相关信息介绍: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双减”政策。
“双减”政策出台的目的是通过加强学校教育,提高学校课堂教学质量,优化作业布置,提升课后活动质量,减轻学生的课余负担,达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构建教育良好生态的目的。双减,知禅减轻了家长的精神负担和家庭的经济负担,让学科教育重新回归学校主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