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关于新时代的教育,你可以提出怎样的建议
现代教育包罗万象,特别是社会风气、民间习俗、海外流行和现代化的足迹诞生,与以前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我认为符合时代需要的现代教育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每天至少要有一节体育课,这些体育课不能被其他科目占据,我认为体育对孩子来说真的很重要,我们知道体育可以缓解精神压力,体育比赛可以增加,球队的竞争力在很多方面都非常优秀和使用。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在我们现在的学校教育过程中,体育课非常狼狈。所以我的第一个建议是每天推迟一节课。
声明: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标注来源的数据及相关资料均为引用。原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❷ 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思考
职业教育不同于学历教育,必须要有区分。面向就业还是面向知识进阶,两个完全不同的方向。但是现在职业教育往往走进了功利性教育的方向。因市场需求的逐渐扩大和深层次的改变迎来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契机,但是职业教育却丧失了自己发展的定力,自我角色定位以及发展的机遇。针对职业教育,我们必须回归到职业教育本身的目的上来。我们必须从国家产业层面,行业层面和专业层面,三个角度去思考职业教育的发展。
第一,产业方面。我们需要去看到整个社会所处的大背景,大环境,产业结构处在什么样的阶段?国家对产业政策,产业发展是怎么去支持的?同时也需要看到社会需求的核心变化。社会需求代表我们产业发展的主导方向。
第二,行业角度。从行业的角度去看我们的职业发展。行业处在什么样的发展阶段?企业有什么样的技术引领?有什么样的需求特点?如何有效的去弥补它的发展短板。
第三,专业层面。在职业教育当中,首先我们要清楚的去理解基于社会需求的变化,国家产业政策的空间,以及行业的发展阶段和具体的需求,我们要找到职业院校职业教育的专业定位。专业的定位决定了职业教育发展的后劲。职业教育当中,我们首先要把专业放在发展的首位。为什么专业所服务的,为什么产业而服务的?为什么企业类型所服务的,而不是一味的去迎合市场或者故以为社会需求的发生就是我们发展的方向。同时我们需要从地区产业建立为出发点,设计学校专业和企业产业之间的连接,需要把教育师资和企业师资有机结合起来进行资源互换,让真正的专业能够实现在产业结果转化的角色当中来。最后才是我们的教学实习岗位锻炼。
所以针对职业教育首先要解放思想,转变角色,必须要具备三个思维,第一产业思维,第二市场思维,第三产品思维。站在产业的角度看专业,我们可以看到怎么去支撑产业的发展,具有前瞻性。第二,市场的思维,是说我们必须用市场需求的眼光来解决发展问题,第三产品的思维,学校作为育人的主体,实际上我们交付的是一个产品,产品是否是市场所需要的这一点,让我们在对标产品的标准实际上就是企业的标准,这样才能将学校的专业做强做大,所以有一句话叫做强一个产业,就是在做强一个专业!产学研的目的,也就是将产业科研和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体化的思维模式,所以摆脱公益性职业教育,那就必须要把国家层面,产业层面,企业层面以及我们专业层面几方的利益有机结合起来综合考虑,制定阶段性政策,才能发挥决定性作用。
❸ 新时代我国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有哪些举措
1.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研究制定高考改革的总体目标和基本框架。推进普通本科与高职教育分类考试。督促各地落实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方案。做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及综合素质评价改革试点。深化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完善高校招生考试综合评价改革试点。研究提出高考英语科目一年多次考试实施办法。加大普通高校招生计划向中西部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倾斜力度。实施好国家扶贫定向招生专项计划。积极推进研究生招生改革试点。推进普通高中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清理和规范高考加分政策,加强艺术、体育类等特殊类型招生和自主招生的监管,坚决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2.深化课程内容改革。坚持立德树人,加强小学、中学、大学语文和历史课程的整体设计和基本建设,完成大中小学相衔接的德育课程体系建设,探索语文、历史等学科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方式方法,挖掘各门课程蕴含的德育资源,整合法制教育内容,增强德育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深化中小学课程改革,加强课标制定、教材使用与考试评价的衔接。
3.探索创新人才培养途径。深化高中办学模式多样化试验,加强高中学校特色建设,启动中小学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开展创新人才培养试验。落实试点学院改革指导意见,加大支持力度,深入推进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综合改革。鼓励和支持高校结合实际,探索通识教育新模式。开展地方高校技能型人才培养试点。组织实施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行动计划。切实加强实践教学和创新创业教育。全面启动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
4.完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进技术技能人才系统培养的体系、制度、政策和机制建设。制定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办法。开展委托培养、定向培养、订单式培养改革试点;选择示范性职业院校与重点行业企业合作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推动职业院校开展社区教育服务。大力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服务“三农”,培养新型农民、职业农民。
5.落实人才成长立交桥支撑措施。研究提出加强开放大学建设的指导意见,深化开放大学改革。统筹专业、课程和教材体系建设,推进职业教育学制改革。完善职业教育层次结构,建立多种形式中高职衔接的制度。制定学习成果认证和“学分银行”相关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