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校园安全教育内容有哪些
校园安全教育应该有下列内容:
一、课间活动安全教育
1、不跳楼梯,不从高处往下跳,不爬栏杆,不滑扶手,不做有危险的活动。
2、上下楼梯不奔跑,开展体育活动、课间游戏要到运动场。
3、上厕所要避开高峰,高年级同学要照顾低年级同学。
二、教室活动安全教育
1、不在教室中追逐、打闹,做剧烈的运动和游戏,防止磕碰受伤。
2、需要登高打扫卫生、取放物品时,要请他人加以保护,注意防止摔伤。
3、无论教室是否处于高层,都不要将身体探出阳台或者窗外,谨防不慎发生坠楼的危险。
三、交通安全教育
行路安全、骑车安全、打出租安全和铁路及乘火车安全教育。
四、食品卫生教育
1、不要随便乱买零食,特别是不要在路边小店、街头买一些包装粗糙,质量低次的冷饮、冰棍,不吃无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的商贩出售的爆米花、膨化食品等食品。
2、隔夜食品要加热,不吃腐烂变质的食品,不要喝自来水,更不要随便乱喝水。生吃瓜果、蔬菜要洗净,吃水果前要削皮,不要乱吃野果、野菜、蘑菇等野生食物。
3、要勤洗手,特别是在饭前饭后,上厕所必须要把手洗干净。
五、火灾的预防与自救
1、特别常见的火灾事故:我们的生活处处与火打交道,但火又给我们带来很多危害,所以我们不要玩火,平时不要携带打火机、火柴、鞭炮。
2、我们的家长有很多都是抽烟的,同学们要特别提醒家长不要躺在床上抽烟,特别是烟头不要乱扔。
3、使用电器要小心,使用日光灯、电热器时,要与可燃物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要用灯泡、电热器烤衣服、手巾等物。
校园安全教育的意义:
1、学校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国家安全教育是国家的要求,也符合青少年的年龄、思维等实际特点。司法部提出“法律六进”活动,明确“进学校”是其中之一,旨在通过开展群众性宣传教育,推进国家安全法治宣传广泛覆盖社会公共场所,使“维护国家安全人人有责”的观念深入人心。
2、校园安全教育可以轻松实现安全知识共享,多样化互动,全方位普及安全教育知识,提高学生安全意识与防范技能。安全教育知识内容不仅资源丰富,而且极具针对性和专业性。
㈡ 小学生廉洁自律内容有哪些
小学生廉洁自律内容有:
1、廉洁是绽放于人类之树的一朵鲜花,是做人之本。一个国家要想富强,也离不开公正、廉洁的社会风尚。21世纪的今天,建设和谐社会是我们国家的主旋律,所以廉洁意识也是我们这些小学生的基本行为准则。
2、在我们的日常行为准则之中,只要留心,到处都可以感受到廉洁文化,当你在课间玩耍时,偶尔会见到一元钱,这时我们走进办公室,走进廉洁文明,我们会把它交给老师,虽然我们失去了一时的金钱财富,可我们换来的的却是比金钱财富更可贵的精神财富,此时此刻我们的脸上挂满了微笑。
3、古人云“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我们应当自觉抵制各种诱惑,努力培养自己的廉洁意识,让廉洁文化在我们心中共存。廉洁永远是时代的呼唤,廉洁永远是人民的期盼,让我们手拉手,肩并肩,共同树立廉洁意识,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4、以圣洁的心,教神圣的书。教师职业作为一种以人育人的职业,它不是一种可以单纯用经济手段来检验其效益、用金钱尺度来衡量其价值的职业,对其劳动质量提出的要求是很高的、无止境的,对其劳动数量却很难做到准确计量。所以,从事教师职业就不能斤斤计较,而必须具有自觉地把自己的全部知识、才能和爱心奉献给学生、奉献给事业的决心和勇气。
5、正因为如此,人们一说起教师这个职业,总是自然而然地把它同奉献精神联系在一起——称颂他像蜡烛,向世界奉献光明;像园丁,向生活奉献美景;像人梯,向人类奉献进步;像铺路石,向孩子奉献坦途。我们的极大多数教师也确实如此。
㈢ 思想教育包括哪些方面教育
思想教育( ideological ecation ),广义指对人的各方面思想、观点产生影响的教育,狭义指形成一定世界观、人生观的教育。学校德育的组成部分。社会主义中国思想教育的任务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以对整个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为基础,逐步引导学生确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培养他们勇于实践的精神、实事求是的态度和科学的思想方法等。
此项教育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使学生掌握人生观、世界观的概念及其有关的系统知识;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实践获得经验和体验,并使之转化为观点和信念;在一定观点、信念指导下,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形成具体的生活态度和理想。
格教育和养成的内容主要是如下几个方面:第一,日常习惯的养成,包括行、坐、卧的日常行为举止和言谈的把握程度。良好的日常习惯是生成良好道德的基础。传统文化在日常生活教育中的“礼仪”观念即是对养成良好习惯的要求。第二,生活方式的养成,包括对待衣食住行的态度和整洁化等要求。健康的生活方式的养成是形成健康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开端。在这方面,应当教育人们养成朴素、节俭、惜物、恬淡和卫生的生活方式,反对和抛弃奢侈、糜烂、浪费和过度的生活观念。第三,心理倾向的养成,主要是外向或内向心理倾向的养成问题。
㈣ 孩子品德教育有哪些
昨天的文章中我们说了孩子只有成绩是不够的,道德品质也很重要,
那么今天就来说说该如何培养孩子的道德习惯呢?
德育从家庭中做起
家是孩子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温馨和睦的家庭使孩子健康成长,父母的言行举止都是孩子学习的榜样。
所以德育应从家庭做起,从“我”做起。
孩子一出生,就接触到了父母,以后的漫长生活,都是跟父母在一起。
所以孩子的很多行为习惯,都是跟着父母学习的。
所以父母一定要做好自身的道德习惯,爸爸妈妈回家主动跟家人问好,特别是要先跟老人问好、尊敬老人。
尤其要避免的是家长在孩子面前说脏话,也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吵架。
父母要努力建立良好的家庭关系,给孩子一个舒适的成长环境,
还要跟孩子建立良好得亲子关系,培养孩子一定的人际交往能力。
父母相亲相爱,爸爸爱妈妈,妈妈爱爸爸,让孩子生活在一个充满爱的环境里,孩子也会富有爱心。
同时,作为父母应该理性的爱孩子。
给孩子应有的自由,让他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想做的事,
父母不要把什么都帮孩子安排的井井有条,给孩子独立的空间让他自己去发现、创造。
不要对孩子太过宠溺或严苛,有奖有罚。
孩子有进步或者表现优秀的时候,要多鼓励、夸奖孩子;
在孩子犯错或者发脾气的时候,也不要责骂孩子,耐心跟孩子沟通,教育孩子不能这样做。
让孩子的行为、习惯、兴趣等人格得到健康的发展。
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孩子,父母的善良、勤俭、乐观、有礼的行为习惯,都会在孩子的品德上体现出来。
这些品德习惯不管多么渺小,都会一直陪伴着孩子成长。
教育孩子要说话算话,信守承诺
诚信是做人之本,孩子也一样,一定要从小教育孩子遵守承诺。
这样不仅是对孩子进行道德品格培养,也是为了孩子以后进入社会做准备。
姐姐家的小孩就是这样。
姐姐跟孩子做好约定,如果孩子撒了谎或者犯了错隐瞒不跟父母说,那么孩子就会受到惩罚。
如果孩子撒了谎或者犯了错,主动跟父母解释坦白,那么就不惩罚孩子。
姐姐说,她这样跟孩子约定有两个原因:
第一是他们允许孩子犯错,因为孩子就是在犯错中不断改变自己成长起来的;
第二是孩子犯了错父母一定要知道,并且告诉孩子为什么不能这样做,还可以和孩子一起研究要怎么改正。
孩子犯错不可怕,但是一定要及时帮助孩子改正。
孩子跟父母的交流一定要平等,这样孩子才不会对父母有畏惧心理,
孩子就会事无巨细,把身边发生的事,自己的内心想法告诉父母。
这样父母能够更好地了解孩子,有利于父母的家庭教育,久而久之,孩子诚实守信的好品德就这样养成了。
培养行为习惯要从细节入手
细节体现一个人的品德修养,特别是在孩子小的时候,小小的细节如果父母不重视,那长大后可能会后患无穷。
同事跟我讲的她的故事。
记得孩子还只有三岁多的时候,一天,我单位里的几位同事到家里来作客,其中的一位叔叔去抱他。
孩子正在同小伙伴玩,挥动着的小手正好打在叔叔脸上。
当时孩子也有些懵了,用眼看着我。
我也知道他不是故意的,就说:“啊,你做错事了,快向叔叔道歉!”
他叔说:“没关系,他不是故意的。”
这时,孩子听到大人如此讲,也跟着说:“叔叔说没有关系。”
一句稚语逗得满屋的人开怀大笑,孩子也洋洋自得。
此时,叔叔正抱着他,叔侄二人嬉闹着都不想理这件事了。
当时我想:如果这件事就这样算了,有可能孩子今后就会认为,只要不是故意的就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如果第一次不改变他的观点,那么今后再纠正就会更困难。
于是,我过去从叔叔手中接过孩子。
同客人打了声招呼,把他带到另一间屋子,我问他为什么不向叔叔道歉,他回答:叔叔说没关系。
我再问:你认为打人是对的还是错的?孩子回答:打人是不对的。
我说:是啊,虽然你是误打了人,但首先打人就有错,错了,就应该道歉。
孩子不吱声,我再问他错了该怎么办?孩子就是不回答。
当时气氛很不好,我对孩子说:如果你今天认识不到你的错误,你就不能离开这间屋子。
这时,孩子的泪水夺眶而出,哽咽着哭起来。
说真的,那一刻,见孩子哭得如此伤心,心里都有些不忍,很想就此为止。
但我告诫自己:千万不要前功尽弃。
我一边给孩子擦眼泪,一边告诉他,哭不能解决问题。
过了一阵,待孩子收住了哭,我再问他:假如别人误伤了你,你希望别人怎么办?
孩子回答说:希望他跟我道歉,说对不起。
我说:对啊,任何人做错了事首先都应该这样做。
现在,你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吗?孩子点点头说知道了。
我说:行啊,你可以出去了。
孩子到客厅大大方方地向叔叔道了歉,还得到了客人的表扬。
事实上,那一次的教育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大,以至孩子现在都还记得。
让孩子变得很明白事理,养成了不打人,不说脏话,不欺小的好习惯,与玩伴和同学都相处得很好。
细节有时候真的能决定一个人的成败,不要让你的孩子输在道德的起跑线上,
从小教育孩子懂礼有道德是很重要的事情。
㈤ 安全教育内容有哪些
内容如下:
1、上街安全教育。教育小儿遵守交通规则,不在马路上停留和玩耍,要在便道上走,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道。和大人一起上街父母要带好孩子,指点孩子什么是安全地方,什么是不安全地方。要让孩子记住自己的姓名、家庭住址。
2、防止异物入体。教育孩子不随便把东西如小石头、花生粒、瓜籽、小纸团等放入口腔、鼻、耳,以免发生意外。
3、教育大一点的孩子,懂得登高的危险。教育孩子不可从高处随便跳下。教育孩子不拿力所不及的东西。
4、要告诫孩子,不要把铅笔、筷子、冰棍、玻璃瓶或尖锐的东西拿在手里或含在嘴里到处跑,因为这样容易扎伤孩子。
5、教育孩子不要把塑料袋当做面具往头上套,以免引起窒息而死亡。家长也尽量避免将塑料袋乱放。
教室活动安全教育
1、防磕碰:建议学生不在教室中追逐、打闹,做剧烈的运动和游戏,防止磕碰受伤。
2、防摔:需要登高打扫卫生、取放物品时,要请他人加以保护,注意防止摔伤。
3、防坠落:无论教室是否处于高层,都不要将身体探出阳台或者窗外,谨防不慎发生坠楼的危险。
4、防挤压:教室的门、窗户在开关时容易压到手,也应当处处小心,要轻轻地开关门窗,留意是否会夹到他人的手。
㈥ 幼儿品德教育有哪些
幼儿品德教育的内容一般包括:
1。萌发爱国情怀:对祖国的爱是人类的美德,也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和珍贵遗产,它也是成才的巨大推动力。
因此,要教育幼儿努力给母亲、父亲、祖父、祖母带来欢乐,分担忧愁和不幸,关心、体贴、照顾家人病痛,有好东西要懂得谦让给父母和亲人。
还可以通过游览,参观,旅行使宝宝领I略到祖国山水、江海、河川的美丽风光,知道祖国领土的辽阔,物资的丰富,悠久的文化,对幼儿进行爱国主义熏陶,萌发对祖国的爱。
2。养成文明礼貌习惯:文明、礼貌的行为,是精神文明的标志。
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是从小开始长期实践而形成的。培养文明礼貌的行为,家庭教育应当要求幼儿从小不骂人,不讲脏话,待人和气,热情,有礼貌,别人讲话不插话,不打断别人说话;要尊老爱幼;在别人家做客时,不乱翻东西,吃饭要守规矩,等等。
3。培养诚实的品质:教育宝宝做诚实的人,不隐瞒自己的过错,勇于改过。要使幼儿切实做到这些,最主要的是父母的教育态度。如果对宝宝的过错一味指责,很难培养宝宝这种品质。发现宝宝说谎时,应当分析说谎的原因,有针对性地解决。
例如,宝宝要买彩色笔画画,遭到父母拒绝,结果会去私拿邻居家的;宝宝做错了事,怕挨骂挨打而说谎、为了虚荣心而说谎,等等。 若是父母不分青红皂白批评宝宝,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父母应处处以身作则、成为宝宝的榜样。
宝宝待人不真诚、私拿别人的东西、说谎,有可能受到过家人不良行为的影响,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会使宝宝形成根深蒂固的恶习,不可掉以轻心。
4。培养勤劳俭朴:幼儿勤劳俭朴的品质是通过劳动来培养的,幼儿劳动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宝宝做自我服务的劳动,能自己做到的事自己做。
自己穿衣,洗脸、刷牙,吃饭,收拾床铺、玩具等。自我服务劳动行为,能培养幼儿生活的条理性和独立生活的能力,为宝宝参加家务劳动和社会公益劳动打下良好基础。
参与家务劳动,能使幼儿对家庭关心,爱护,成年以后知道主动关心别人,与各种人都保持良好的关系。
通过劳动获得生存的能力,长大后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幸福美满和谐的家庭。 通过家务劳动,增强宝宝的参与意识和劳动观念。可以让宝宝洗碗筷,打扫居室卫生,捡菜,就近处买小物件等。通过劳动,培养幼儿爱惜劳动成果,培养幼儿热爱劳动和节省、俭朴的好品质。
家庭生活习惯养成要做到不浪费水、电、食品,不与人攀比衣着、玩具,女宝宝不浓妆艳抹,不戴首饰等。
5。与人友好相处:培养宝宝大方不自私,与人友好相处十分重要,要求宝宝事事处处不能只顾自己,要和小朋友一起玩,共同分享食品和玩具,能遵守游戏规则,收拾玩具。
通过多种活动让宝宝与别的宝宝友好相处。培养宝宝生活的规律性,按时起床,就寝,进餐,学习做游戏。
6。培养勇敢、坚强、活泼、开朗的性格:勇敢是指个人具有不怕危险和困难,有胆量的一种心理品质。 这种品质与人的自信心和自觉克服恐惧心理的能力结合在一起,必须从小开始培养。
要教育宝宝敢于在陌生的集体面前说话、表演;鼓励宝宝参加力所能及的体育活动和各类游戏活动,培养宝宝的自信心;要求宝宝在黑暗中或听到大声音或遇到打雷、刮风、下雨的天气不惊慌、不害怕,能克服各种困难坚持完成任务,勇于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
日常生活中,父母应当注意运用正确的教育方法,经常鼓励和支持宝宝参加各种有益的活动,不要随便指责、嘲笑、挖苦和恐吓宝宝,以免形成幼儿遇事胆小畏缩的心理。
为培养宝宝的勇敢品质,父母要教给宝宝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宝宝产生足够的自信心。
宝宝的胆怯行为,大多数是因为缺乏自信心产生的,而自信心又建立在必要的知识技能基础上。 例如:幼儿会对雷电、风暴感到恐怖,对待在黑暗中感到不安,是因为缺乏相应的知识和相应的能力。
父母应当给宝宝讲解有关知识,教一些相应的技能和方法,宝宝的恐惧感就能减轻。
宝宝怕困难,往往是因为对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所致,如果宝宝确实能力较弱,天赋较差,父母对宝宝的要求应尽可能符合宝宝的实际水平,还应给宝宝以具体指导和帮助。
宝宝完成了力所能及的事后,要立即给予肯定,不管这事多么小、多么微不足道,鼓励和肯定教育,是令宝宝增强自信心的关键。
还可以用现实生活中的实事、故事,电影、戏剧等文艺作品中富有勇敢精神的形象来影响和教育宝宝,帮助宝宝克服恐惧心理。
幼儿天性好动,在运动中发展动作,发展智力,发展品德个性。 但无控制的动,过分的动,会影响服从规范能力和注意力的良好发展。在多种活动中,应当正确诱导和培养宝宝自控力,使宝宝成为既活泼开朗,又善于控制自己性格的人
㈦ 小学生品德教育的方法有哪些
品德培养的方法如下:
1.说服教育法
这种德育方法是德育的基本方法,是通过纤兆铅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使学生获得正确观点的方法。因为有“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因此有两个细类——事实说服法和语言说服法。
说服教育法与实际锻炼法
说服教育法是侧重道德认识的提高,而实际训练法则是针对道德行为的塑造,这是两者较大的区别,所以我们在判定的时候不能只看有没有做活动,更重要的是看侧重培养学生的知还是行。比如,参观、访问和调查,都是一些活动,但是这些却不是实际锻炼法,而是通过摆事实的方式猜橡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因此是事实说服法。
榜样示范法与情感陶冶法
榜样示范是通过观察的方式提高自己的道德行为,侧重行的培养;而情感陶冶法是通过陶冶的方式感化学生,侧重情感的培养。当教师用自己高尚的人格去感化学生时,这里体现的就是情感陶冶当中的人格感化,而不是榜样示范。
道德修养法与品德评价法
道德修养侧重学生的主体作用,比如自我反省、记日记、座右铭,这些都是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结果;而品德评价法侧重的是教师的指导作用,是教师对学生的品德进行的评价,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