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易经中如何教育子孙
扩展阅读
被同学吓到怎么安慰 2025-02-12 08:18:21
小v所有的减肥冷知识 2025-02-12 08:17:29

易经中如何教育子孙

发布时间: 2023-06-08 08:53:08

A. 易经的精髓就在三句话是哪些

易经的精髓就在三句话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2、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3、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通读易经全文,没弄明白这三句话,算是白读了。这就是整部易经的精髓所在。易经本来就是一本博大精深的文章,领悟其中的真谛,你才登上高人的频道。在境界上更上一层楼。反复品读,时刻牢记,独到领悟,让你成为人上人。

易经的含义

易经是阐述天地世间万象变化的古老经典,是博大精深的辩证法哲学书。包括《连山》《归藏》《周易》三部易书,其中《连山》《归藏》已经失传,现存于世的只有《周易》。

B. 什么是童蒙养正

  1. 童蒙养正是一个始于儒家的儿童教育思想,童蒙就是对儿童早期的启蒙教育,养正指培养各种优秀美德。

  2. 童蒙养正——圣贤智慧的陶冶 ,养正,是指培养其端正的心性及行为,养其正心正德正见正行。

  3. 培养纯善的心。首先,家长要肯定所有孩子的心性都是善的。善心的外在表现就是品行的端正和纯洁。所以从品行入手,老师须以身教、言教启发濡养孩子纯善的心。善心是无远弗届的,由善心而起的德能、德用良善的行为与作用也是无有穷尽的。长养孩子的善心、善念,就是培育孩子为人的根本。

  4. 教育对人、对事对物应有的正确态度 。

  5. 自我行为的约束 容止安祥,不可随心所欲、为所欲为。

  6. 特别提示的是,我们有丰富的美德教育资源,如《孝、俤、忠、信、礼义、廉、耻的八德故事、历代传颂的圣贤、伟人的事迹等,都可以结合孩子的发展讲解给他听。 孟子云:得天下英才而教之,为人生一大乐事。

C. 《易经》教你如何教育小孩

家长为了教育小孩,煞费苦心,买了各种各样的教育小孩的书,用尽各种各样方法,教育小孩的效果并不好,我们一些教育专家的教育观点甚至是完全矛盾,家长一会儿用这种方法,一会儿用另一种方法,最后都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不知道用哪一种方法去教育小孩。 道以古为法,就是规律法则要从历史中找,能传下来的大都是精华,否则言之无物,就会行而不远,《易经》是孔子所推的一部经典,是中国历史之源,因为许多国人不了解,把它当作算命的书,许多辨证的精华思想,不被人所了解,《论语》中有许多教育小孩的思想,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大家都知道句子,这些话从《易经》中都能找到,而且更精辟。 教育小孩其实就是一个阶段,我认为这阶段就是小孩的小学阶段,这阶段是最关键,成败在此。那么这阶段我们家长要做什么呢?让《易经》来告诉你。 初阶段,教育孩子什么?《易经》共有六十四卦,描述小孩有一卦是蒙卦。象日:蒙;君子以果行育德。小孩处蒙童阶段,还是一张洁白的纸,画什么需要我们父母去引导,《易经》告诉我们,蒙童阶段,我们家长要去教育小孩不是一加一等于二,也不是认了多少字,有多少知识,而是要培育孩子的品德,人的智慧应该表现在品德修养上。现在许多家长由于受大的环境影响,自己的价值观也发生了改变,一切向钱看,一切向分数看,钱和分数都是好东西,但如果只看到这上面,对小孩的教育必然是失败的,小孩有钱成了守财奴,小孩成绩好却很自私,现在这种情况很多,对钱和分数看法会变化的,只有一样五千年来一直没有变化,那就是追求真、善、美,尊敬师长,孝敬父母,成为勤劳的人。 怎么教育小孩呢?有的说要打,有的说不能打,到底能不能打呢?《易经》蒙卦:“利用刑人,以正法也。”启发蒙昧,施加惩罚手段是有利的,使人免犯罪过。听任其发展下去必然造成遗憾。但是蒙卦里还说:“击蒙,不利为寇,利御寇。”以猛击来启发蒙昧,过于暴烈是不利的。严防其为非作歹是有利的。 《易经》的思维模式是辩证的,处处给人以启发。在施教方式上,一般说来是主张宽容的,但在必要时也不排斥严厉。我认为对小孩的教育应坚持打与不打结合,当然打小孩不是随便对小孩施以暴力,不要看到不顺眼的事就是挥起手来打,这样打会伤害彼此的感情,小孩容易产生逆反心理,产生自暴自弃的念头,还会把你的这教育方式延续到他的下一代,佛经有云:有什么因就有什么果。我们家长打小孩要经过慎重的考虑,我想应该做到以下几点再打也不迟:一是要立规矩。当小孩违反规矩时,而且,不是一次,以前都有了口头警告,可以实施惩罚,(如到罚站,不允许出去玩等小孩爱好所在),如果这些也没效果,可以实施打。二是打但不能用手打。骨肉相连,用手作用在小孩身上,是一件很残忍的事,我们如果要打,要准备一戒尺,就用戒尺打不会伤害小孩的心灵。三是打要选择地方打。我们父母往往生气起来,手没有轻重,甚至有的父母失手打死小孩的事都有发生,有的父母把小孩打得浑身是伤,等自已平静下来,看到小孩身上青一块、紫一块,心又会不忍,做出各种补偿的方式,打的作用又没了。要打一定要选择地方,我想应该是手掌,干什么事都是用手去做的,打手心不会伤着小孩。四打要言之有据。没有根据,只要自已认为不对的就打是不行的,小孩是一张白纸,有许多东西都在学习阶段,犯错是难免的事,所以要打应该是规定里的事,犯什么事有规定要打十下就应该打十下,这时自已不能心软,就应该打十下,这十下不是蜻蜓点水的打,打后要能让他记住,所以教育小孩是最好不打,但该打时一定打。 当我们知道了这些后,做好这些后,《论语》中日“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学文是最后的事,所以我们教育小孩什么先后顺序一定要清楚,当小孩有德后,学文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