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我国教育经费投入有哪些主要问题
我国义务教育投资存在的问题
由于在《教育法》中明确规定各级政府对教育投入要保证“三个增长”,即: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GNP)的比例应当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逐步提高;各级财政支出总额中教育经费所占比例应当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逐步提高;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应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所以各地方政府的财政面临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因而在对义务教育经费的实际投入方面,形势不容乐观。
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义务教育投资体制存在弊端
我国现行义务教育投资体制是主要由地方政府(主要是县、乡两级政府)负责管理和多渠道筹措资金的体制,这种体制具有两个特点,其一是“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其二是“多渠道筹措”。目前我国义务教育的投资体制,实际上默许了各地经济发展严重不均衡给义务教育投资造成的不平衡,最终导致了义务教育普及的放任自流,使义务教育发展陷入非均衡状态中。我国义务教育投资体制的弊端已经影响到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改革,建立科学的义务教育投资体制,以确保义务教育经费渠道的畅通。
2、公共教育经费投入总量不足
我国中小学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和公用经费支出均远远低于高中生均经费支出水平。而且这种差距,在大部分农村中小学中显得尤为突出。,我国义务教育投资的整体水平较低,与在我国实现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战略目标的要求有较大的差距。
3、城乡教育费附加征收不到位
城乡教育费附加一直是我国义务教育经费主要来源之一,在推动义务教育发展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986年国家曾专门下发过农村基础教育体制改革的指导性文件,在农村教育费附加问题上实行“乡征、县管、乡用”的办法,还曾经调整县乡两级管理职责,加大县级政府决策权和统筹权,但是由于具体措施执行不利,约束机制不健全,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
4、经济不发达地区办学条件差
由于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相当多地区的办学硬件设施严重短缺,如:校舍、桌椅、实验设备、后勤保障等等,无法达到国家规定义务教育的基本办学条件,甚至无法满足教学过程的基本需求。
5、拖欠教师工资问题比较严重 在我国,除大中城市和部分经济相对发达省份外,均不同程度地存在拖欠教师工资现象,而且拖欠的面越来越大,拖欠的时间越来越长。据教育部门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00年4月,全国22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累计拖欠教师工资总额高达76.68亿元。其中人口第一大省河南省,到2000年5月止,18个地市中均存在拖欠教师工资的现象,其中拖欠教师工资的乡镇达到1941个,占全部乡镇数的90.2%以上,涉及的教师达到50多万人,占教师总人数的85%以上 。
6、义务教育阶段收费情况混乱均费用低,公用经费紧张的问题。为此一些教育部门以名目繁多的收费,如:收择校费、收择班费甚至收选座位费及乱收不合理学杂费等方式,来缓解在办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经费需求不断增加与投入总量不足之间的矛盾。
7、义务教育的投资水平不均衡
从2000年东西部小学的入学率、五年级巩固率看,东部明显高于西部,仅就巩固率看,西部与全国平均值最高差距为33.43个百分点,其中西部巩固率最低为西藏仅为61. 11%。从小学生毕业升学率看,西部低于全国平均最高为49.67个百分点,其小学生升学率同样最低的西藏为55.22%,
8、义务教育经费使用效率不高
据统计,2000年全国共有小学55.36万所,在校生13013.25万人,专任教师586.03万人,专任教师合格率为96.9%,生师比为22. 21:1。从上述统计数据对比来看,我国目前中小学生师比例较低,这种情况的直接后果是导致有限教育经费投入的前提下,人员经费增加,公用教育经费减少。
㈡ 北京大学2022年教育经费不增反降,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北京大学2022年教育经费不增反降,不增反降是由两个原因导致的:首先,整体经济环境的下行压力较大导致了教育经费的压缩。其次,北京大学本来一些学科就没有那么必要需要太多的经费,自然经费也就会出现下降的可能。
北京大学是我国的最高学府之一,不少的人都对北京大学抱有一种不一样的情怀,在这种无比尊崇的情怀之下,自然也就会有的人觉得北京大学每年的经费就只能增加而不能减少,但这种观念肯定是错误的。随着整体经济环境下行压力巨大,再加上北京大学本身就以文理见长,这两条原因都导致其经费出现下降的可能性是很大的。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之内,未来关于科技和工科的需求只会越来越大,对工科的经费增长才会逐年增加,但对文理科的增长有可能只会维持在一个合理水平。
㈢ 北京大学2022年教育经费为何不增反降
北京大学2022年教育经费为何不增反降,这不仅有整体经济形势导致经费降低的原因,同时也有北京大学本来就以文理见长的原因,而且文理见长的学科本来需要的经费就少。
今年北京大学的教育经费比之去年还要降了两个亿,而隔壁的清华大学则是增加了50个亿,这不禁让人议论纷纷,毕竟北京大学本来就有很强的学科能力,按照每年的物价涨幅来说,北大怎么应该也是涨而不是降。言归正传,北京大学的教育经费降下来与整体经费有关,同时也与北京大学本身的优势学科需要的经费有关,什么问题都不能一概而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