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广州二胎家庭教育有哪些

广州二胎家庭教育有哪些

发布时间: 2023-06-04 20:31:21

㈠ 二胎家庭教育上应该注意什么

以往的家庭中可能都是独生子女多一些,让家里面都是一个大宝贝。可是随着二胎政策不断放开,现在二胎家庭真的是越来越多。

人们还会戏称为“二孩时代”已经来临。现在更是有的家庭甚至是三个孩子,真的是让家庭中热闹了不少。

二胎家庭的出现,给很多家庭都带来了欢乐。有的家庭男孩和女孩都有更是凑成了一个“好”字。孩子的童年因为有了哥哥、妹妹、姐姐等存在而变得不再孤单。但是同样也给家长带来了新的难题,就是两个孩子的教养方式远比独生子要麻烦一些。

01
二胎家庭面临的几大难题

家里有两个宝宝,本来应该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可是很多时候却给父母出了很多难题,具体有以下几种难题。

难题1、老大的嫉妒心

老大是先来到家里的,随着老二的降生。难题就来了,也就是老大能不能接受老二,会不会嫉妒。

特别是老二出生后,家里所有人的关注点都放在了老二身上。老大能不能接受,会不会多想,这些都是二胎家庭家长考虑问题。

难题2、父母在对孩子的教育上如何实施

家里一个孩子的教育跟两个孩子的教育是不同。二胎两个家庭孩子,公平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就是我们常说的能不能一碗水端平。特别是一些重男轻女的家庭,很容易出现这个问题。使很多女孩容易被忽视,心理也会造成影响。

难题3、是否能很好地照顾孩子

带一个孩子跟两个孩子是穗雹不同,带两个孩子父母就要付出更多的精力。所以家长也会遇到精力的问题。很多时候,家长在应对两个孩子的时候,还要兼顾家庭会显得很力不从心。

02
二胎家庭父母容易出现的一些错误

照顾孩子的时候,最容易出现的一些错误教养方式你知道吗?那些被我们用错的发方法会深深地影响孩子的与人相处的能力。有些父母经常会对孩子说,你是哥哥你要让着弟弟等。这种错误的尊老爱幼的方式,只会让孩子对弟弟妹妹更反感。对父母也会产生敌意,很多时候反而会故意找麻烦,来宣泄不满寻求关注。

还烂空有的父母总是过度的关注老二,总是认为他们小,更需要关心,而忽略了对老大的关注。有的时候家长甚至还认为老大已经长大了不用再关心了,其实不是这样的,再大的孩子饥族瞎,也离不开父母的陪伴。不要总是忽视老大,因为你的忽视反而会激发老大的不满。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家长总是错误的袒护老二,不问缘由的只知道责怪老大,这种袒护的方式造成的最终结果就是对老二的敌意,和无休止的嫉妒争吵。

03
如何更好的做好教育,做到一碗水端平

家长在面对家里的两个孩子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教育方法。做到一碗水端平,如何有效的做到呢?

首先大宝和二宝不要区别对待

希望大宝和二宝和平相处,不会在相处中出现问题就要对大宝和二宝一视同仁。减少对老二的袒护,别动不动就说“你是XX,你应该XXX”。孩子是要学会尊老爱幼,但是并不是错误的尊老爱幼。更重要的是要在平等的条件下尊老爱幼。

比如两个孩子之间发生争端,父母不要粗鲁着急的去责怪老大。而是要分析事情的起因,具体是谁的错就要去找谁。没有谁天生的就该让着谁。更不要总是把老大圈在框框里,降低老二的特殊感,可以有效的提升孩子的之间的有好相处。

其次、允许老大参与老二的成长

老二的降生家里人会不自主的把关注点放在他们的身上。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父母可以允许老大参与到老二的成长中。这样的参与,好处多多。可以平衡老大的失落的心,调动老大的责任感,满足他们的自我价值感的提升。另外在照顾老二的过程中,他们也能找到和老二相处的方法,对彼此的关系也是一个促进。

再者、在物质提供上都要考虑到

提供物质的一些物品时,一定要做到老大老二都要有。这一点很重要,千万不要认为老二小多买一些,却无形中激化了矛盾。在购买一些物品的时候,父母可以这样做多遵循老大的意见。这样才能平衡好关于物质提供的问题。

最后、家里的每个人都要言行一致

在二胎家庭中,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就是家里的每一个人都要言行一致。不要出现一些顾此失彼的现象。

比如爸爸总是过多的喜欢男孩,对女孩子忽视。每个人都要一视同仁,家庭里的每个人都要去这样做。才能更好的平衡老大和老二的关系。

橘子妈妈说寄语:

二胎的家庭需要面对很多问题,在你确定要二胎的时候一定要多考虑一些,提前跟老大打好招呼,做好老大的心理疏导工作。

然后在生活中多关注老大的情绪,一视同仁,避免因为你的不公带来的麻烦。邀请老大共同照顾老二,提升孩子自我价值,相信处理与人相处的问题将不再是难事。

㈡ 二胎家庭教育的对策

(一)营造温馨和谐的情感环境
幼儿喜欢模仿,受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影响,他们不仅从成年人身上学习知识和生活经验,还会学习他们爱人的方式。因此,作为家长,有义务为幼儿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环境,让其感受到亲情、关心和爱护,从而形成健康且稳定的情绪。幼儿生活在家庭、幼儿园和社会环境中,家庭中的温馨、同伴的轻松平等、社会上的互助友善等关系,都能够让幼儿明显感受被关爱及相互关爱,进而得到较好的安全感,其社会能力也能够得到较好的发展。基于此,笔者认为在二孩家庭中,家长尤其需要为幼儿营造温馨和谐的情感环境,使两个幼儿之间相互关爱,并且用自身的行动去感染幼儿,使其学会如何去爱一个人,这样两个孩子都能够在模仿家长言行的过程中互相关心对方,尤其是头胎幼儿会非常爱护二孩,使他们之间的情感升温。同时,家长为幼儿营造的温馨和谐情感环境,也能够有效疏导头胎幼儿的心理情绪,减少二孩出生对其生活、情感和心理健康的影响。因此,在二孩家庭教育中,家长应为幼儿营造温馨和谐的情感环境。
(二)帮助幼儿准确地定位角色
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理解每一个角色的真正含义,是承担角色责任的重要开端。但是,幼儿对不同角色的意义不够了解,还没有把握不同角色的能力,也就不能顺利转化自身的角色,他们更加需要成年人的引导。对于二孩家庭中的头胎幼儿,家长要提前告知弟妹即将来到这个家庭中,是家庭中的新成员,而他们的身份也将变成哥哥姐姐,此时家长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帮助头胎幼儿认识哥哥姐姐的角色意义,使其提前适应自己的新身份。例如:家长和头胎幼儿一起玩“娃娃家”的游戏,让他们在游戏中扮演哥哥姐姐,留给他们更多的时间去体验、理解和适应身份的变化。同时,二孩也应该给予其独立的空间,使其有机会实现自己的价值,降低二孩的依赖性,使其自信、快乐地成长。在二孩家庭的教育中,虽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但在家长和幼儿教师的共同努力下,相信他们都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三)多与头胎幼儿进行有效沟通
在二孩家庭中,由于二孩的到来,家中的长辈忙于照顾二孩的生活,有时会忽视与头胎幼儿的沟通和教育,导致头胎幼儿内心产生不平衡感,甚至会对弟妹的到来而感到不愉快,这时就需要家长关注头胎幼儿的心理变化,对其进行教育。以笔者接触过的一名幼儿为例,他的妈妈在备孕二胎时,为降低长子的心理负担,使其能够接受自己的新身份——哥哥,不仅在情感、物质和思想上做工作,还专门购买绘本《我要当哥哥了》,进行亲子共读,并讲述妈妈自己小时候和舅舅相处的趣事、以及爸爸和姑姑小时候一起玩游戏等,让他逐渐意识到有个弟弟或是妹妹将是一件很有趣的事。但是,即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妹妹出生之后,哥哥还是不开心,认为妈妈的关心、爱护都被妹妹抢走了。于是,这位妈妈经常与他谈心、沟通,说一说他小时候的趣事,讲讲妈妈是怎样照顾小时候的他。就这样哥哥越来越爱妹妹,甚至在大人比较忙的时候能够主动照顾妹妹。从这个事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在二孩的家庭教育中,与头胎幼儿沟通对于两个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