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高昂教育经费一般多少
扩展阅读
怎么问同学的工作是什么 2025-02-13 21:54:34
英语听力没基础怎么办 2025-02-13 21:43:33

高昂教育经费一般多少

发布时间: 2023-05-30 03:54:45

1. 职工教育经费

职工教育经费是指企业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用于职工教育,是企业为职工学习先进技术和提高文化水平而支付的费用。

img src=' https://P3-sign . toutiaoimg.com/large/509800058 aed 23 f 80 c 22?_ iz=31825 from=article . detailx-expires=1697100334 x-signature=rcbwrbssjyemjkztz 8 wjavtlu 6g=index=0 ' width=' 500 ' height=' 325 ' thumb _ width=' 120 ' thumb _ heigh t=' 78 ' zip _ src _ path=' ejzs 1 r 8 kaqwphvsvdcnnlktz 4 ycavrodpltbbwtsi 6 rngaxmr 9 qrxudr 6

1.2.5%的比例

适用于大多数一般企业。

103010第四十二条规定:“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出部分允许结转以后纳税年度扣除。”

二。8%的比例

1.高科技企业。《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财税〔2015〕63号)规定:“高新技术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8%的,准予在纤腔梁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超出部分允许结转以后纳税年度扣除。”财税[2015]63号是财税[2013]14号的升级版,将原来适用于部分特殊地区的政策扩展到全国。

2.技术先进的服务企业。003010(财税〔2017〕79号)规定:“经认定的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8%的,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超出部分允许结转以后纳税年度扣除。”

img src=' https://P3-sign . toutiaoimg.com/large/509 c 000507 e 052 f 1221 a?_ iz=31825 from=article . detailx-expires=1697100334 x-signature=W3C 7 muhspastocy 7 lqhoj fcl bi=index=1 ' width=' 550 ' height=' 320 ' thumb _ width=' 120 ' thumb _ heigh t=' 70 ' zip _ src _ path=' ejzs 1d 9 pwjaqb _ D _ pQlvY- _ C _ C

三、单独核算和扣除。

1.软件和集成电路企业。003010(财税〔2012〕27号)第六条规定:“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和符合条件的软件企业的员工培训费,应当单独核算,按照实际发生额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2.航空企业。《关于高新技术企业职工教育经费税前扣除政策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34号)第三条规定:“航空企业实际发生的飞行员培训费、飞行训练费、机组培训费、空中警卫培训费等飞行训练毁运费用,可以按照《关于将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所得税政策推广至全国实施的通知》第二十七条规定作为航空企业的运输费用在税前扣除。”

3.核电企业。10301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4年第29号)第四条规定:“核电企业为培训核电厂运行人员而发生的培训费用,可以作为企业的发电成本在税前扣除。企业应严格区分核电厂运行人员的培训费用和职工的职工教育费用,分别核算。员工实际发生的员工圆敬教育费用,不得计入核电厂运行人员的培训费用,直接扣除。”

注:这里所说的职工培训费用必须单独核算,严格区别于职工教育经费,在税前扣除。

[获得免费学习套餐]

材料包括:全套Excel材料、预算模板、财务报表、申报PPT材料等。

相关问答:职工教育经费扣除比例是多少

职工教育经费扣除比例,根据《关于企业职工教育经费税前扣除政策的通知》第三条规定,超限额的职工教育经费需作纳税调整。即:企业税前扣除的职工教育经费2018年以后必须在计税工资薪金总额8%以内。超过扣除限额的部分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1、一般企业的职工教育经费税前扣除限额与高新技术企业的限额统一,从2.5%提高至8%。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8%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2、职工教育经费的税前扣除原则:必须实际发生,企业该项支出,必须实际发生,仅仅计提,而未实际发生的支出不得企业所得税前扣除。拓展资料:《关于企业职工教育经费提取与使用管理的意见》完善经费提取与使用的监督(一)企业工会应当积极组织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切实维护职工的学习权利,督促企业履行对职工的培训义务,并依据已签订的集体合同中有关职工教育培训的条款参与监督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经费的提取与使用。(二)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企业审计等有关部门要分别履行监督企业提取与使用职工教育培训经费的职责。(三)企业应将职工教育培训经费的提取与使用情况列为厂务公开的内容,向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报告,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公开,接受职工代表的质询和全体职工的监督。(四)各级劳动保障、审计部门要加强对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经费提取与使用情况的监督,引导企业落实职工培训特别是高技能人才培训任务。(五)充分发挥公众舆论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实施监督的作用,促进企业按要求承担职工教育与培训义务。

2. 高新技术企业的职工教育经费税前扣除的比例是多少

科学是发展的重要内在推动力,高新技术企业是指在《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内腔燃腊,持续进行研究开发与技术成果转化,形成企业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并以此为基础开展经营活动,在中国境内(不包括港段斗、澳、台地区)注册一年以上的居民企业。它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经济实体。企伍滑业职工教育经费不超过工资薪金8%的部分,准许税前扣除。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应答时间:2021-12-16,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3. 高新技术企业的职工教育经费税前扣除的比例是多少

高新技术企业的职工教育经费税前扣除的比例是8%。

根据《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高新技术企业职工教育经费游镇税前扣除政策的通知派帆》(财税〔2015〕63号)规定,自2015年1月1号起,高新技术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8%的部分,准予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本通知所称高新技术企业,是指注册在中国境内、实行查账征收、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所以,注册在中国境内、实行查账征收、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的职工教育经费税前扣除的比例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8%的部分,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尘磨雹除。

4. 教育经费的比例是怎么样的

据统计,2019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为990865.1亿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为4.04%。2019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为34648.57亿元,比上年增长8.30%。其中,中央财政教育经费5322.32亿元,比上年增长6.28%。

2019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38858.37亿元的比例为14.51%,比上年的14.48%提高了0.03个百分点。



(4)高昂教育经费一般多少扩展阅读:

全国幼儿园、普通小学、普通初中、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等学校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增长情况是:

1、全国幼儿园为7671.84元,比上年的6951.49元增长10.36%。增长最快的是贵州省(29.71%)。

2、全国普通小学为11328.05元,比上年的10911.17元增长3.82%。其中,农村为10548.62元,比上年的10194.82元增长3.47%。普通小学增长最快的是河南省(10.81%)。

3、全国普通初中为16494.37元,比上年的15739.92元增长4.79%。其中,农村为14634.76元,比上年的14065.68元增长4.05%。普通初中增长最快的是安徽省(11.19%)。

4、全国普通高中为16446.71元,比上年的15138.49元增长8.64%。增长最快的是贵州省(19.89%)。

5、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为16305.94元,比上年的15112.35元增长7.90%。增长最快的是江西省(24.78%)。

6、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为22245.81元,比上年的21471.03元增长3.61%。增长最快的是海南省(29.78%)。

5. 职工教育经费计提标准

很多人都不知册码道“职工教育经费”是什么,职工教育经费是指企业按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提取用于职工教育事业的一项费用,是企业为职工学习先进技术和提高文化水平而支付的费用。那么,职工教育经费计提标准是什么呢?在此,的我为大家整理了职工教育经费计提标准相关州核哪方面的法律知识,欢迎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职工教育经费计提标准
一般企业:
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部分准予扣除。
企业拨缴的工会经费,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的部分准予扣除。
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结转以后纳税年度扣除。
个体工商户等:
企业实际发生的工会经费、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分别在其计税工资总额的2%、14%、1.5%的标准内据实扣除。
二、相关法规
按照国家统计局《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国家统计局1990年第l号令),工氏拆资总额由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六个部分组成。企业应按规定提取职工教育培训经费,并按照计税工资总额和税法规定提取比例的标准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当年结余可结转到下一年度继续使用。"税收规定方面,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技术创新有关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06]88号)的规定,对企业当年提取并实际使用的职工教育经费,在不超过计税工资总额2.5%以内的部分,可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
在其中,大家需要注意的是: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的计提依据为工资总额,也就是“应发工资”。至于计税工资是企业所得税清算中的一个概念。

6. 教育政策的价值取向是什么

公平:教育政策的基本价值取向
○这些教育不公平现象,人为地加大了公民受教育权利和机会的差距,直接导致就业机会不平等,进而是社会地位的边缘化,埋下城乡、地区、阶层冲突的隐患。

○建议将教育公平确立为国家教育政策的基本价值取向。以此为指导,发挥导向性功能,调整、改革我国的教育制度。

“有教无类”,追求教育公平的思想,在2000多年前就已成为先贤追求的目标。20世纪末,在教育资源十分有限的情况下,我国基本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目标。2004年,全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为93.6%,这对于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而言,无疑是举世瞩目的成就。

但是,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应清楚地认识到,如何保障全体公民特别是农村家庭和城市贫困家庭子女的受教育权利和机会,进一步推进教育公平,日益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面临的新挑战。当前,我国推进教育公平所面临的突出问题主要是:

教育投入不足是实现我国教育事业和谐发展的瓶颈。上世纪90年代初,国家提出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世纪末达到4%。遗憾的是,这个目标至今远未达到,2001年、2002年、2003年这个比例分别为3.19%、3.41%、3.28%,不仅低于世界发达国家5%至6%的水平,也低于发展中国家4.4%的平均水平。

教育投入主体的错位制约着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据调查,2000年县乡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总收入的22%,但却负担着87%的义务教育投入。税费改革后,义务教育过渡到以县统筹为主,县级财政尤其是贫困地区县级财政本身十分有限,加之国家和省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不够,继续巩固和提高“普九”目标就显得力不从心。如贵州松桃苗族自治县计划2001年至2005年期间开展兴建校舍、配备设施、购买图书、扫盲等工作,共需资金1.57亿元。但作为国家级贫困县,地方财政年收入才3000多万元,单靠县级财政根本无力开展这些工作。

教育资源分布不均是教育公平恶化趋向的主要表现形式。一是结构失调。在我国有限的教育经费中,中央财政过多用于高等教育,对于义务教育投入不够。据了解,人均GDP600美元至2000美元的国家,高等教育经费占教育经费的比例一般为20%。2003年,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中约有24.3%的经费用于高等教育,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仍然偏高。二是城乡差距。以2002年为例,全年各项教育投资为800多亿元,而占总人口60%以上的农村只获得其中的23%。城乡教育资源投入的差距直接导致城乡居民受教育水平的差异。据报道,城市中高中、本科、研究生学历人口比例分别是农村的3.5倍、281.55倍和323倍。三是区域失衡。在高等教育领域,大学招生名额分配明显趋于失衡,导致发达地区特别是中心城市的高考招生分数远低于其他省区。四是校际差别。将有限的教育资源向个别学校倾斜,人为地打造出重点学校,提高升学率,动辄数千万、数亿元兴建豪华重点学校的报道屡见报端。浙江临海市某中学就是这样一所学校,学校占地483亩,投资2.6亿元。在大多数农村学校没有一台多媒体教学设备的情况下,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挤占了非重点学校教育资源,损害了教育公平。

阶层差距加大了教育公平的恶化趋向。一方面,非义务教育阶段收费较高,造成许多城市和农村贫困家庭的子女因高昂的学费被拒之门外。在北大、清华、北师大等国家重点大学,20世纪90年代以来招收的新生中,农村学生比例呈下降趋势。其中北师大农村学生比例由1998年的30.9%下降到了2002年的22.3%。另一方面,在经济发达地区,由于同一地区内校际教育资源的差别引发的“择校热”愈演愈烈。家长宁愿掏数万元的择校费或者托关系,也要让子女就读重点学校。这使全社会公民本应公平享受的义务教育权利和机会,很大程度上沦为家长间权力和金钱的竞争。

这些教育不公平现象,人为地加大了公民受教育权利和机会的差距,直接导致就业机会不平等,进而是社会地位的边缘化,埋下城乡、地区、阶层冲突的隐患。扭转这一局面,途径在于推进教育的公平性,通过知识改变命运,通过学习改变境况。

为此,我们建议将教育公平确立为国家教育政策的基本价值取向。在义务教育阶段,牢牢树立公平优先效率的观念,在非义务教育阶段,坚持公平和效率并重的方针,以此为指导,发挥导向性功能,调整、改革我国的教育制度。建议在国家预算法中,对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投入制定明确的预期目标,努力使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4%的目标尽快实现。加大调整教育资源分配力度,逐步调整各级政府对义务教育经费负担的比例,由目前的以县级统筹为主转向以省和中央为主。积极拓宽教育经费来源,建议通过发行教育公债和教育彩票以保证国家财政对教育的稳定投入。建议严格规定财政性经费对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比例,严格保障农村地区的学校达到国家规定的最基本办学标准。加快改革农村义务教育的课程内容,鼓励编写贴近当地生产生活实际的乡土教材,增添职业技术教育的内容,积极研究适应农村义务教育发展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学制安排方法。(作者为全国政协常委、致公党中央副主席)

7. 职工教育经费扣除比例是多少

职工教育经费扣除比例是8%。职工教育经费扣除比例,根据《关于企业职工教育经费税前扣除政策的通知》规定,超限额的职工教育经费需作纳税调整。即企业税没手庆前扣枯握除的职工教育经费2018年以后必须在计税工资薪金总额8%以内。超过扣除限额的部分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一般企业的职工教育经费税前扣除限额与高新技术企业的限额统一,从2.5%提高至8%。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8%的部分,准予困友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

第四十二条

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第四十三条

企业发生的与汪喊槐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薯卜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渗游。第四十四条

企业发生的符合条件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1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8. 中国统计年鉴上教育经费是花了多少钱吗

是。中国统计年鉴上教育在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为53033.87亿元,教育经费,是指中央和地方财政部门的财政预算中用于教育的费用,教育经费包括教育事业费即各级各类学校的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和教育基本建设投资费用。

9. 孩子的教育经费需要多少

如果要是想要算孩子的教育经费的话,那么孩子成长分为三个阶段,那么我们就要从小时候中学时长大后这三个阶段来说起。

在孩子长大的时候一般就花销不大了,因为在教育阶段上他已经走向了自己可以支撑自己花销的时刻,不应该再去每天负担上他的钱财,如果自己的孩子还是依靠于自己的话,那么他就是属于啃老了,这个阶段应该是他孝敬老人的时候,而不是他继续索取老人的时候,因为孩子长大之后应该都会有独立的心态,如果自己要是每天不放手拉住自己家的孩子的话,那么自家的孩子我相信也一定不会成才的,所以在孩子的成长路上一定要给他做好一个良好的榜样。

10. 教育经费支出占财政收入的百分比是多少

教育类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重不低于14%。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大财政教育投入的意见》于2011年6月29日以国发〔2011〕22号印发。该《意见》分充分认识加大财政教育投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落实法定增长要求,切实提高财政教育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比重,教育类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重不低于14%;拓宽经费来源渠道,多方筹集财政性教育经费;合理安排使用财政教育经费,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强组织领导。

(10)高昂教育经费一般多少扩展阅读

公共财政教育投入从约2700亿元增加到约14200亿元,年均增长20.2%,高于同期财政收入年均增长幅度;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从14.3%提高到15.8%,已成为公共财政的第一大支出。

财政教育投入的大幅增加,为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当前,我国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职业教育快速发展,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办学条件显着改善,教育公平迈出重大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