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千人糕怎么样教育孩子第一课时
扩展阅读
经典轩逸多少时速换档 2025-02-14 00:21:06

千人糕怎么样教育孩子第一课时

发布时间: 2023-05-29 07:24:39

⑴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课文六《千人糕》第一课时知识汇总

3.26周四《千人糕》第一课时知识点归纳:

1、认读生字词

(1)认读语气词“嘛”读轻声;翘舌音:“蔗、汁、应”

(2)认读多音字“的”的两种读法。放进课文中选择正确合适的读法。

2、识字猛扰方法

(1)利用平时熟悉的词来认读生字

(2)通过形声字构字规律(左边形旁表示义,右边声旁表示字音)识记:糖、粉、菜”

(3)袜知团通过加一加方法识记:特、销、汁、劳”

(4)通过形近字方法识记:销、彩、削、粉、份等字

3、书写生字“桌、能、味、买、具”

(1)结合课文词语,理解农具的意思

(2)学写生字,一看结构,二看占格,三看笔顺。

4、初读课文,回答问题

(1)标出自然段:11个

(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5、一~五自然段学习

(1)什么是千人糕

(2)孩子听见、看见千人糕时会想些什么,画出相关语句。

(3)分析句子中多次出现“特别”一词与告橘其想近的可以换成“非常、十分”。读出两个所不同表达的感情。第一句朗读的语气相对平和,第二句相对强烈。教学中重点指导读好两个“特别”。

3.26周四语文作业:

1、课后五个生字“能、桌、味、买、具”每个抄写一行,并组词。

2、抄写词语“特别、甜菜、熬糖、计算、应该、劳动、销售、买到”每个两遍。

3、试着和家人流利有感情的分角色读一读课文。

实践作业:课后可以通过询问或网上搜索的方式,了解一种物品的劳动过程,明白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

3.26课文六《千人糕》第一课时在线答疑

一、读课题,认识“糕”字

1.介绍糕点的做法以及如何识记“糕”

二、读课文、正读音、巧记生字词

1.识记字词 

(1).读课后二类字,尤其注意读准“吗”是轻声,“蔗和汁”是翘舌音,“应”在本文读一声且是后鼻音以及多音字“的”在本文中的正确读法。“的”的两种读音(好的,的确)

(2).多种方式识记生字

①将生字放入熟悉的词语中识记—— 

②利用形声字的特点来识记-----(形旁表示意思,声旁表示读音)

③利用加一加的好办法识记-------

④利用形近字作比较的方法记住以下几个字。

(1).读准课后一类生字的读音,注意读准后鼻音“能”,以及一类生字组成的词语“可能,桌子,味道,买过,农具,甘蔗,甜菜,劳动”

2.介绍汉字“具”的由来及演变。

3.学写生字“买,具,桌,能,味”

(1).出示书写要点:一看结构,二看占格,三看笔顺。(2)师范写,并讲解书写要点。

三.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听录音朗读课文思考:

(1)课文分为几个自然段,并在书上标注出来。

(2)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默读1-5自然段思考:

(1)什么是千人糕?   

(2)画出孩子听到,看到千人糕时是怎么想的语句。

读“①这糕要很多很多人才能做成,一定特别大,也许比桌子还大吧?②难道它的味道很特别吗?”这两句话感受“特别”的不同用法。

3.27课文六《千人糕》第一课时在线答疑总结

一、读课题,认识“糕”字

(1)介绍糕点的做法以及如何识记“糕”

(2)糕是一种由米粉和面粉做成的食物。

(3)“糕”是一个形声字,左边米字旁表意思,右边羔字表读音,说明糕点与粮食有关,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记住字形,可以让我们记得更牢。

二、读课文、正读音、巧记生字词

1.识记字词 

(1).读课后二类字,尤其注意读准“吗”是轻声,“蔗和汁”是翘舌音,“应”在本文读一声且是后鼻音以及多音字“的”在本文中的正确读法。“的”的两种读音(好的,的确)

(2).多种方式识记生字 

①将生字放入熟悉的词语中识记(特别,甜菜,蔗糖,计算,应该,劳动,销售,买到) 

②利用形声字的特点来识记“糖、粉、菜,熬”

(形旁表示意思,声旁表示读音)

③利用加一加的好办法识记“特,销,汁,劳”

④利用形近字作比较的方法记住以下几个字。

(菜和彩,销和削,粉和份)(3).读准课后一类生字的读音,注意读准后鼻音“能”,以及一类生字组成的词语“可能,桌子,味道,买过,农具,甘蔗,甜菜,劳动”

4.介绍汉字“具”的由来及演变。  “具”本义是指准备酒席或饭食,在文中是“农具”

三、学写生字“买,具,桌,能,味”

(1).出示书写要点:一看结构,二看占格,三看笔顺。(2)师范写,并讲解书写要点。

四.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听录音朗读课文思考:

(1)课文分为几个自然段,并在书上标注出来。

共11个自然段。

(2)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爸爸告诉孩子制作“千人糕”的主要材料和过程,让孩子明白一块普普通通的米糕要经过许许多多人的努力才能摆在我们面前。

2.默读1-5自然段思考:

(1)什么是千人糕? 

  就是我们平时吃的米糕。

(2)画出孩子听到,看到千人糕时是怎么想的语句。读“①这糕要很多很多人才能做成,一定特别大,也许比桌子还大吧?②难道它的味道很特别吗?”这两句话感受“特别”的不同用法。第一句“特别”是非常,十分的意思。第二句“特别”是与众不同的意思。

⑵ 二年级下册语文《千人糕》教案

二年级下册语文《千人糕》教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认“糕、特”等16个生字,会写“能、味”能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大胆推测和想象“千人糕”的含义。

4、懂得任何一样东西都是成千上万人共同劳动的成果,我们只有共同努力,互相合作,才能使我们的社会更美好。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识字、写字、朗读。

难点:理解课文所揭示的道理。

教学具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认“糕、特”等16个生字,会写“能、味”能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难点:

掌握会认的生字和会写的生字。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师:今天,小熊过生日,爸爸请了好多小动物来给它过生日。爸爸还给它买了千人糕,来给小熊庆祝生日。咦,千人糕。什么是千人糕呢?这可把小动物们高兴坏了,它们一起围着这些千人糕,津津有味地讨论着。有的说:“这就是千人糕呀?好像没有什么不同的呀?”有的说:“千人糕的味道怎么样呢?真想尝尝。”有的说:“这为什么叫千人糕呢?”这可难坏了熊爸爸,因为它也不知道这米糕为什么叫千人糕。孩子们,你们知道吗?

2、揭示课题:6.千人糕。

二、初读课文,将课文读通顺。

1、请孩子们自由读课文,完成以下要求:

(1)如果你还没有圈出生字,请你圈出生字。

(2)用横线画出文中的新词。

(3)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4)想想:千人糕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叫千人糕呢?

2、孩子们自读课文。

3、生字宝宝我来学。

(1)通过拼音学习生字。

(2)通过加一加、减一减的方法学习生字。

(3)通过组词的方法学习生字。

4、交流汇报。

A 蔗、汁、售是翘舌音。

B菜、算是平舌音。

C嘛是轻声。

D 的、应是多音字。

de( ) yīng( )

的 dí( ) 应yìng( )

E 劳是边音

5、生字宝宝可淘气了,现在它们把帽子全脱了,你们还认识它们吗?开火车读没有拼音的生字宝宝。

三、再读课文,理解生词。

1、生字宝宝非常淘气,它们又跑到词语中间了,你们还认识它们吗?

2、出示本课的15个词语。 一定 也许 桌子 平时 难道 味道 就是 知道 加工 种子 农具 甜菜 工具 劳动 经过

3、先开火车读一读。

4、说说文中的句子,但要尽量用卜穗上这些词语。看谁说得多?

(1)孩子想:这糕要很多很多人才能做成,一定特别大,也许比桌子还大吧?

师:一定是什么意思呢?那这糕真的一定特别大吗?真的比桌子还大吗?

生:没有。 师:那孩子为什么说它一定特别大呢?

生:因为它叫千人糕。 师:那你知道它为什么叫千人糕吗?

5、请孩子们找出你认为这米糕为什么叫千人糕的原因,并把相高弊册关句子用横线画下来。再读一读。

四、再读课文,了解大致内容。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2、读后讨论交流。

3、学生汇报交流。

4、小结。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爸爸给孩子们买米糕说是千人糕。孩子们不知道为什么叫千人糕,爸爸告诉孩子们,千人糕是千上万人共同劳动的成果。告诉我们只有共同努力,互相合作,才能使我们的社会更美好。

五、作业 。

1、抄写生字并组词。

2、选择你喜欢的三个词语写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懂得任何一样东西都是成千上万人共同劳动的成果,我们只有共同努力,互相合作,才能使我们的社会更美戚宏好。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出示生字新词,开火车读。

2、用你喜欢的词语说话。

3、说说千人糕一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探究课文,了解千人糕名字的来历。

1、小组合作,任务:

(1)找出千人糕名字来历的句子,用横线勾画出来,并分角色读一读。

(2)用自己的画说一说千人糕的制作过程。

(3)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为什么米糕又叫千人糕?

(4)还有哪些东西也是由许多人做出来的?你们能举例说一说吗?

2、分小组讨论。

3、请小组成员汇报:

生1:爸爸说:“是啊,大米是农民种的稻子加工出来的。农民种稻子需要种子、家具、肥料、水……”

生2:爸爸接着说:“糖呢,是用甘蔗汁、甜菜汁熬出来的。甘蔗、甜菜也要有人种。熬糖的时候,要有工具,还得有火……就算米糕做好了,还得要人包装、送货、销售,这些又需要很多人的劳动。”

生3:爸爸拿起面前的糕,说:“你想,一块平平常常的糕,经过很多很多人的劳动,才能摆在我们面前。”

4、孩子们说得真好!我们一起来读读吧。

5、师:米糕要做、包装、送货、销售,需要很多人才能完成,而做米糕所需要的材料却更复杂。那做米糕需要哪些材料呢?

生:稻子、甘蔗汁、甜菜汁。

师:那稻子、甘蔗汁、甜菜汁又需要怎样做呢?

生:种稻子需要种、肥料、家具、水……;甘蔗汁需要种出新鲜的甘蔗,再压榨成汁;甜菜汁也需要种子、阳光、水、肥料……种出甜菜,再压榨成汁。 师:是啊!做一个米糕,需要这么多材料,需要这么多工序,需要这么多人合作。所以我们由衷的发出感叹:

生:爸爸,这糕的确应该叫“千人糕”啊 师:孩子们再读。

三、深层探究,认识千人糕的真正含义。

1、探究不同千人糕的含义。

(1)师:请孩子们看看这句赞美中的“千人糕”与前面的“千人糕”有什么不一样吗?

生:这个千人糕加了引号。

师:同学们真聪明,真是观察入微。那你知道为什么这里的千人糕加了引号吗?

2、文前的千人糕。

(1)请孩子们找出前面的千人糕。用波浪线画出来。

(2)读一读,说说在孩子们的心里,千人糕是什么样子的?

(3)学生汇报:

A需要很多很多人才能做成的糕。爸爸说。

B孩子想:这糕要好多好多人才能做成,一定特别大,也许比桌子还大吧?

(4)师:从“一定”一词看出孩子们是怎么想的?千人糕真的特别大吗?真的比桌子还大吗?

(5)生汇报。

生1:从“一定”看出孩子的想法很坚定。

生2:其实千人糕就是平常吃的米糕,一点也不大。

师:这里的千人糕是什么意思? 生:这里的千人糕指的就是这普通的米糕。

3、回文尾领悟。

(1)师:那文末加引号的千人糕又指的是什么呢?师引导学生说一说。

(2)生1:是千人糕的制作过程。

生2:是说千人糕是很多很多人制作的。

(3)师小结。 文前没加引号的千人糕是指一般的米糕,而文尾加了引号的千人糕是指经过很多很多人制作出来的千人糕。是成千上万劳动人民的成果。

四、拓展升华。

1、你还知道哪些东西也是由很多很多人制作的?举例说一说。

2、学生与同桌交流。

3、全班交流汇报。

五、思想教育。

1、千人糕是由这么多人做出来的,你想对这些劳动人民说些什么?

2、你应该怎么做?

3、引导学生珍惜劳动人民的劳动成果,勤俭节约,做到不浪费一点粮食。

六、总结全文。

七、作业。

⑶ 二年级下册语文千人糕教案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二年级下册语文千人糕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二年级下册语文千人糕教案1

—、文本教学解读

《千人糕》是一篇具有教育意义的小故事。课文通过一对父子的对话,说明了一块普通的糕点是很多人智慧与汗水的结晶,告诫人们要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课文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展开,主要由人物对话组成,课文配有多幅插图,是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和言语表达的重要凭借。

本课教学内容,主要有以下3项:

1.识写生字。

本课16个生字要求会读,9个生字要求会写。二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已有了些识字量,具备了一些独立识字的能力,教学时可引导学生借助汉语拼音、结合上下文、联系已识生字和生活经验等多种方式自主识字。

文中出现的一些多音字是本课的读音难点,如:好奇、磨成粉、种稻子、种子、的确、应该。教学时可先将多音字归类出示,学生在正确朗读的基础上,掌握音义对应关系,从而在具体的语境中据义手竖定音。

在识记生字时,可根据字形字义的特点巧妙理解字词的意思,丰富学生的字词积累。在理解“的确、销售”时,可找它们的近义词“确实、出售”来理解;“糕、粉、糖、蔗、菜、汁”均出自文中事物的名称,可在学生认识事物时指导识记,将识字和认识事物相结合;“熬”字是“火字底”,可以让学生结合文章插图来理解,通过观察插图,了解熬糖需要的工具有木铲、大锅等,在熬制的过程中需要加热,不断搅动。将课文与插图有机结合,有助于学生认识文中出现的事物,积累运用文中的字词。“买”和“算”可展示这2个字的字形演变,激发学生的识记兴趣;“嘛”闷薯困识记字形时可与“磨”进行比较,强化形声字的构字规律,鼓励学生去发现,让主动学习成为习惯。文中分别在两个不同的语境中出现词语“特别”,可让学生反复读句子,联系已有积累,尝试用“设想中的近义词”来“更换”的方法理解,培养学生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语意思的能力。结合课后的习题“读一读,记一记”,可设计“生字开花”的游戏,引导学生积累生字扩展的新词,丰富词汇量,为三年级的习作奠定基础。

要求会写的生字中“能”字笔画较多,学生可用个性化的方式记字形,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观察每个部件,提炼书写要领:左窄右宽下齐平,右边两“匕”下稍宽。“具”是独体字,极易写错,教学时可结合要领口诀“具中三短横,间隔要均匀”来提醒强调。“味”是左右结构,字形简单,学生可用加一加,记一记的方法识记。“桌、买、菜、劳”都是上下结构,教学时注意指导学生先找准这些字的中心点,再分别指导上下两部分的宽窄注意点。“甘”和“甜”在字形上有关联,“甘”是“甜”的组成部件,教学时重点指导两竖的长短和位置,在此基础上再写“甜”。

2.朗读课文。

这篇文章内容形式以人物对话为主,朗读的目标应定位在指导读出人物的语气上,通过朗读对话想象体会人物心理,读出不同的语气。

朗读课题后,让学生带着问题“什么是千人糕?”初读文章,借助拼音读准字音,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做到文通字顺。读文后根蚂念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句子,并指导朗读长句。

指导学生读出人物的语气时,应着重引导学生抓住提示语和不同的标点,想象人物心理,辨析比较对话中的语气助词,使学生读出相应的语气,并在语境中巩固积累语气助词,在今后的表达和习作中正确运用语气助词,通过辨析“嘛”和“吗”,了解“吗”大多用于疑问句后,而“嘛”大多用于肯定句后。通过比较朗读文中的句子,了解“吧”用在句末,可表示提议的语气,也可表示疑问、猜测的语气。在准确把握人物对话的语气之后,再进行分角色朗读。

课后习题要求默读课文,说说米糕的制作需经过哪些劳动。二年级的学生在默读时,还不能把看到的文字转换成意义,大部分学生仍然需要依靠小声朗读才能领会。所以在指导学生默读时,不能只建构空中楼阁,可先让学生从句子入手,出示句子,“孩子说:‘是把大米磨成粉做的,还加了糖。’”要求学生不出声,从这句话中找一找米糕用什么做成的。接着通过增加句子的练习告诉学生:不读出声就知道文章的意思,这就是默读。教师先让二年级学生对默读产生初步的感性认识,随后再让学生默读整段,完整地说一说米糕制作过程中需要的劳动。如此降低要求和坡度,更符合低年级默读能力形成的规律,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默读能力。

3.活学活用。

千人糕的制作涉及许多人的劳动,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时可能很难讲清楚,教学时可借助多种策略帮助学生。首先学生默读相应段落,结合课文语句,说说千人糕是经过哪些劳动才制成的,在交流的过程中,让学生将短文中两处“……”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补充。文章配有多幅插图,与课文内容相辅相成,接着让学生借助课文中的插图再说一说,并在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拓展,说说还需要哪些劳动。随后再将思维导图引人课堂教学,循序渐进地开展教学,引导学生形象直观地了解米糕在制作过程中需要的劳动,帮助他们更加清晰地说出制作米糕需经历的劳动。

课后第二题要求学生举例说说穿的衣服、用的文具等经过的劳动,可让学生先在小组内说一说,小组成员合作绘制思维导图,最后借助思维导图清晰地对身边事物进行举例阐述,也可让学生以第一人称“我是某某某(物品)”,谈谈某一物品是怎样变成现在这个样子的,通过举例让学生发掘平常事物的不寻常,从而懂得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

二、教学活动设计教学目标:

1.正确识记16个生字,学写“能、桌、味、买、具、甘、甜、菜、劳”9个汉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对话,想象体会人物心理,借助语气助词读出人物不同的语气,并在朗读中积累运用语气助词。

3.学习默读,借助插图,联系上下文了解米糕制作需要的劳动。

4.绘制思维导图,举例阐述米糕在制作过程中需要哪些劳动,懂得珍惜粮食及与人合作。

教学时间:

2课时教学过程:

板块—读课文,正读音,巧记生字词

1.读课题,认识“糕”字。

(1)出示糕点图片,看图说话:你用什么方法记住“糕”这个字?提示:“糕”是一个形声字,右边“羔”字表读音左边“米”字表意思,说明糕点与粮食有关,利用形声字的特点来帮助记字形,可以让我们记得更牢。

(2)出示生字:糖、粉,用上刚才的方法记一记这2个生字。

(3)读了课题有什么想同的吗?预设:什么是千人糕?怎么做成的?

2.自读课文。

出示自读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做到文通字顺。

3.识记字词。

(1)正确认读多音字。

出示词语:好奇种稻子种子的确应该。提示:这些多音字还有什么读音?能组个词吗?

(2)认识事物,巧记生字。出示词语:甘蔗汁、甜菜汁。

读这两个词语,你有什么发现?你能根据偏旁记住这里面的生字吗?

预设1:这些词语都是事物的名称,糖就是用甘蔗汁和甜菜汁做出来的。

预设2:“蔗”和“菜”都是“草字头”,说明它们与草本植物有关。

预设3:“汁”是一种水,所以它的偏旁是“三点水”。

(3)书写生字“甘、甜”。

①出示,观察这2个字,说说发现。

教师补充:“甘”和“甜”都是“甜”的意思。甘,外面部分表示口和舌,里面加一短横,整个字形表示用口、舌品尝美味。平时我们在交流的时候大多用“甜”字。

②当“甘”作为“甜”字的一部分,书写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提示:“甘”字来到“舌字旁”,两竖靠近横穿插。

板块二读对话,解词语,认识千人糕

1.刚才有同学问什么是千人糕,读了课文找到答案了吗?

预设1:千人糕是很多很多人做成的糕。

预设2:千人糕是平常吃过的米糕。

提示: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板书:很多很多人平常

2.出示第1至第5自然段,品悟人物语气,读好对话。

提示:同学通过读爸爸和孩子的对话认识了千人糕,那怎样读好他们的对话呢?

(1)抓提示语,想象心理,练读对话。

从提示语“好奇地问”和“急忙尝了尝,笑了”,猜猜孩子在想些什么,你能读出他内心的想法吗?

(2)抓标点符号,体会语气,练读对话。提示:根据不同的标点读出人物对话的不同语气。

(3)揣摩语气助词,读好对话。

①出示:

一天,爸爸对孩子说:“今天我们来吃千人糕吧。”

孩子想:这糕要很多很多人才能做成,一定特别大,也许比桌子还大吧?这两句中都有语气助词“吧”,读一读,分别表示怎样的语气?

提示:第一句中“吧”表示提议的语气,第二句中“吧”表示疑问、猜测的语气。

②出示:

孩子急忙尝了尝,笑了:“这就是平常吃过的米糕嘛!”

爸爸说:“是的,就是平常吃的米糕。你知道这糕是怎么做成的吗?”辨析“嘛”和“吗”,这2个字的读音是一样的,放在对话里语气一样吗?提示:“嘛”在这里表示很明显,事理就是如此;“吗”表示疑问的语气。 3.理解“特别”。出示:一定特别大。

难道它的味道很特别吗?

这两个句子中都有“特别”一词,意思一样吗?

提示:有些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意思不同,我们可以结合句子的意思,用换近义词的方法理解。

4.识写生字“买”。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提示:出示:买,本义为用网兜装贝,到市场购物。

5.分角色朗读对话。

提示:同桌分别扮演爸爸和孩子的角色,读出对话中不同的语气。

二年级下册语文千人糕教案2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自主识记,交流方法,游戏巩固并正确读写生字。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自读自悟,合作学习,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懂得任何一样东西都是成千上万人共同劳动的成果,我们只有共同努力,互相合作,才能使我们的社会更美好。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所揭示的道理。

第一课时

(一)投影画面,揭示课题。

1。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种美食——千人糕。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质疑:

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为什么叫做“千人糕”?)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提出要求:

画出不认识的生字,借助拼音,读通课文,读准字音,不多字,不少字,不重复;标出自然段序号。

2。我会读生字。(多媒体出示带拼音的生字)

nénɡ wèi mǎi jù ɡān zhī tián cài láo

能味买具甘汁甜菜劳

(1)读第一行生字:同桌互读。同桌读有困难的地方帮助他纠正,读得好的地方表扬他并向他学习。师生共同订正:

“甜”三拼音节,“菜”是平舌音,“汁”是翘舌音,“甘”是前鼻音,“能”为后鼻音。

代表读,开火车读,齐读。

出示:

ɡāo tè mɑ zhè áo suàn xiāo shòu dí què yīnɡ

糕特嘛蔗熬算销售的确应

(2)指名读第二行生字,纠正以下几个生字的读音。

“算”是平舌音,“蔗、售”是翘舌音。

“应”:整体认读音节,后鼻音。

(3)检查评价。谁能大胆、响亮地读给大家听?指生读。

大家觉得他读得怎样?评价后再读。

3。再读课文,初知内容。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了解课义内容,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什么?

(2)自由读文,小组交流。

(3)汇报交流,师总结。

课文写了听爸爸讲千人糕的复杂制作过程。

(三)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能味买具甘汁甜菜劳

读一读生字,并扩词。

2。这些生字,你们是怎么记住的?

鼓励学生多种方法识字:

加一加:“口+未”就是“味”,“舌+甘”就是“甜”,“艹+菜”是“菜”。

减一减:“实”减掉宝盖头上的的两个点,就是“买”。“熊”减掉“灬”就是“能”。“真”减掉“十”就是“具”。

换一换:“叶”去掉“口”,换成“氵”,就是“汁”。

猜谜语:“草桥飞云动”,是“劳”;“要知甜不甜,快去用舌舔一舔。”是“甘”。

3。自由组合学习生字,观察一下上面的生字,想一想怎样才能把他们写正确、美观?

4。让学生相互交流分析生字字形,生自由说,师适当补充。

出示生字的田字格课件:能味买具甘汁甜菜劳。

“能”;右边的两个“匕”,是先写撇,再写竖弯钩。

“具”上面不是“且”,要多一横。

“劳”注意不要漏掉中间的“冖”。

另外,“汁”左右结构,左窄右宽。“菜”上下结构,上窄下宽。“甘”是独体字,横基本压住横中线上。

5。当小老师教,说说生字的笔顺,教师范写。

6。学生书写生字。生描红,师巡视指导。

7。交流反馈,展出写得好的学生作业。说说好在哪里。

8。游戏巩固识字。

(1)“找朋友”。出示形旁和声旁,学生根据形旁和声旁组成生字。

(2)“我指你认”。一个学生指生字,一个学生在文中找含生字的词或句子。

(四)课堂回顾,教师小结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千人糕的复杂制作过程,还认识了许多生字朋友,收获可真不小。下节课,我们再一起学习课文讲了什么。

二年级下册语文千人糕教案3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认“糕、特”等16个生字,会写“能、味”能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大胆推测和想象“千人糕”的含义。

4、懂得任何一样东西都是成千上万人共同劳动的成果,我们只有共同努力,互相合作,才能使我们的社会更美好。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识字、写字、朗读。

难点:理解课文所揭示的道理。

教学具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认“糕、特”等16个生字,会写“能、味”能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难点:

掌握会认的生字和会写的生字。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师:今天,小熊过生日,爸爸请了好多小动物来给它过生日。爸爸还给它买了千人糕,来给小熊庆祝生日。咦,千人糕。什么是千人糕呢?这可把小动物们高兴坏了,它们一起围着这些千人糕,津津有味地讨论着。有的说:“这就是千人糕呀?好像没有什么不同的呀?”有的说:“千人糕的味道怎么样呢?真想尝尝。”有的说:“这为什么叫千人糕呢?”这可难坏了熊爸爸,因为它也不知道这米糕为什么叫千人糕。孩子们,你们知道吗?

2、揭示课题:6.千人糕。

二、初读课文,将课文读通顺。

1、请孩子们自由读课文,完成以下要求:

(1)如果你还没有圈出生字,请你圈出生字。

(2)用横线画出文中的新词。

(3)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4)想想:千人糕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叫千人糕呢?

2、孩子们自读课文。

3、生字宝宝我来学。

(1)通过拼音学习生字。

(2)通过加一加、减一减的方法学习生字。

(3)通过组词的方法学习生字。

4、交流汇报。

A蔗、汁、售是翘舌音。

B菜、算是平舌音。

C嘛是轻声。

D的、应是多音字。

de( ) yīng( )

的dí( )应yìng( )

E劳是边音

5、生字宝宝可淘气了,现在它们把帽子全脱了,你们还认识它们吗?开火车读没有拼音的生字宝宝。

三、再读课文,理解生词。

1、生字宝宝非常淘气,它们又跑到词语中间了,你们还认识它们吗?

2、出示本课的15个词语。一定也许桌子平时难道味道就是知道加工种子农具甜菜工具劳动经过

3、先开火车读一读。

4、说说文中的句子,但要尽量用上这些词语。看谁说得多?

(1)孩子想:这糕要很多很多人才能做成,一定特别大,也许比桌子还大吧?

师:一定是什么意思呢?那这糕真的一定特别大吗?真的比桌子还大吗?

生:没有。师:那孩子为什么说它一定特别大呢?

生:因为它叫千人糕。师:那你知道它为什么叫千人糕吗?

5、请孩子们找出你认为这米糕为什么叫千人糕的原因,并把相关句子用横线画下来。再读一读。

四、再读课文,了解大致内容。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2、读后讨论交流。

3、学生汇报交流。

4、小结。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爸爸给孩子们买米糕说是千人糕。孩子们不知道为什么叫千人糕,爸爸告诉孩子们,千人糕是千上万人共同劳动的'成果。告诉我们只有共同努力,互相合作,才能使我们的社会更美好。

五、作业。

1、抄写生字并组词。

2、选择你喜欢的三个词语写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懂得任何一样东西都是成千上万人共同劳动的成果,我们只有共同努力,互相合作,才能使我们的社会更美好。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出示生字新词,开火车读。

2、用你喜欢的词语说话。

3、说说千人糕一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探究课文,了解千人糕名字的来历。

1、小组合作,任务:

(1)找出千人糕名字来历的句子,用横线勾画出来,并分角色读一读。

(2)用自己的画说一说千人糕的制作过程。

(3)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为什么米糕又叫千人糕?

(4)还有哪些东西也是由许多人做出来的?你们能举例说一说吗?

2、分小组讨论。

3、请小组成员汇报:

生1:爸爸说:“是啊,大米是农民种的稻子加工出来的。农民种稻子需要种子、家具、肥料、水……”

生2:爸爸接着说:“糖呢,是用甘蔗汁、甜菜汁熬出来的。甘蔗、甜菜也要有人种。熬糖的时候,要有工具,还得有火……就算米糕做好了,还得要人包装、送货、销售,这些又需要很多人的劳动。”

生3:爸爸拿起面前的糕,说:“你想,一块平平常常的糕,经过很多很多人的劳动,才能摆在我们面前。”

4、孩子们说得真好!我们一起来读读吧。

5、师:米糕要做、包装、送货、销售,需要很多人才能完成,而做米糕所需要的材料却更复杂。那做米糕需要哪些材料呢?

生:稻子、甘蔗汁、甜菜汁。

师:那稻子、甘蔗汁、甜菜汁又需要怎样做呢?

生:种稻子需要种、肥料、家具、水……;甘蔗汁需要种出新鲜的甘蔗,再压榨成汁;甜菜汁也需要种子、阳光、水、肥料……种出甜菜,再压榨成汁。师:是啊!做一个米糕,需要这么多材料,需要这么多工序,需要这么多人合作。所以我们由衷的发出感叹:

生:爸爸,这糕的确应该叫“千人糕”啊师:孩子们再读。

三、深层探究,认识千人糕的真正含义。

1、探究不同千人糕的含义。

(1)师:请孩子们看看这句赞美中的“千人糕”与前面的“千人糕”有什么不一样吗?

生:这个千人糕加了引号。

师:同学们真聪明,真是观察入微。那你知道为什么这里的千人糕加了引号吗?

2、文前的千人糕。

(1)请孩子们找出前面的千人糕。用波浪线画出来。

(2)读一读,说说在孩子们的心里,千人糕是什么样子的?

(3)学生汇报:

A需要很多很多人才能做成的糕。爸爸说。

B孩子想:这糕要好多好多人才能做成,一定特别大,也许比桌子还大吧?

(4)师:从“一定”一词看出孩子们是怎么想的?千人糕真的特别大吗?真的比桌子还大吗?

(5)生汇报。

生1:从“一定”看出孩子的想法很坚定。

生2:其实千人糕就是平常吃的米糕,一点也不大。

师:这里的千人糕是什么意思?生:这里的千人糕指的就是这普通的米糕。

3、回文尾领悟。

(1)师:那文末加引号的千人糕又指的是什么呢?师引导学生说一说。

(2)生1:是千人糕的制作过程。

生2:是说千人糕是很多很多人制作的。

(3)师小结。文前没加引号的千人糕是指一般的米糕,而文尾加了引号的千人糕是指经过很多很多人制作出来的千人糕。是成千上万劳动人民的成果。

四、拓展升华。

1、你还知道哪些东西也是由很多很多人制作的?举例说一说。

2、学生与同桌交流。

3、全班交流汇报。

五、思想教育。

1、千人糕是由这么多人做出来的,你想对这些劳动人民说些什么?

2、你应该怎么做?

3、引导学生珍惜劳动人民的劳动成果,勤俭节约,做到不浪费一点粮食。

六、总结全文。

七、作业。

⑷ 二年级语文《千人糕》教案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我整理的二年级语文《千人糕》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二年级语文《千人糕》教案 篇1

教学念兆禅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懂得任何一样东西都是成千上万人共同劳动的成果,我们只有共同努力,互相合作,才能使我们的社会更美好。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识字、写字、朗读。

难点:

理解课文所揭示的道理。

教学具准备:

字卡,小黑板

主要板书计划:

10 千人糕

米粉 米 稻子 农民

米糕 锅、煤 .工人

布 农民、工人

只有共同努力,互相协作,才能使社会更美好!

作业设计安排:

猜握课内:抄写字词、扩词、填空、照样子写词语。

课外:读背课文。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10 千人糕

2、质疑

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

1、范读课文

读后讨论:千人糕就是什么糕?(重阳糕)为什么称重阳糕为千人糕?

2、自由练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读。

3、试读课文

(1)试读第一自然段。

A 出示生字卡片:重、米、普、吗

指名认读,注意:“重”是后鼻音,“吗”是轻声。

B 出示句子:这不就是普通的糕吗?

领读句子,指名读句子。

C 指名试读课文。

读后师生共同评议。

(2)试读第二自然段。

A 出示生字卡片:碾、磨

指名认读生字,注意:“碾”是鼻音。

B指名试读课文。

师生共同评议。

(3)试读第三自然段。

A 抽读生字卡片:接、需、厂、纺、纱、制、加、锅。

提醒学生读准下列字音:厂、纱、制。

B 出示句子:

一说起布,就会想到种棉花的,摘棉花的,纺纱的,织布的,还有制造纺织机的……

这句话读时要注意停顿。

C 指名试读课文。

(4)试读第四自然段。

A 提醒读准边音“劳”。

B 指名读课文。

要求注意句子中间的停顿。

4、再读课文,了解大致内容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2)读后讨论。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抽读生字卡片。

2、给下列生字加上音节。

锅 重 吗

制 劳 碾

二、精读课文

1、精读课文第1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师介绍“重阳节”的来历和有关知识。

(3)比较句子,指导朗读。

A 出示:这不就是普通的糕吗?怎么说是千人糕呢?

B 讨论:这两句话是什么句式?两句话表达的意思有什么不同?谁能把第一句话换个说法?

(两句话后面都是问好,但第一句话并不表示疑问,它可以改说成:这是普通的糕。第二句话表示的是疑问。)

C 指导读句子。

第一句要用肯定的语气读,第二句要读出疑问的语气。

D 指名试读,齐读。

2、精读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2、3两个自然段。

这两个自然段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2)自由读第二自然段。

A 妈妈一共说了几句话?

B 指名读妈妈说的第二句话,妈妈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

C 指导读妈妈说的第一句话。

“怎么不是?”什么意思?我们应该怎样读?(用肯定的语气)

教师范读,指名读。

D 指名读妈妈说的第三句话。

指名读句子,这句话后面用的是什么标点符号?我们应该怎样读?

(这句仔尘话后面是感叹号,要读出感叹的语气)

e 小结第2自然段。

这段话告诉我们,做糕需要米粉,米粉来得不容易。

(3)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A 我们蒸糕需要哪些东西?

(板书:锅、煤、布)

B 锅、煤、布是怎么来的?

C 除了课文中提到的人外,还有哪些人的劳动?

D 指导朗读.

提醒学生要用谈心的语气读,速度要不快不慢,最后一句话要读出感叹的语调,“还”要重读。

齐读第三自然段。

E 小结第三自然段。

3、精读第四自然段。

(1)默读第四自然段。

(2)出示句子:

哪怕是一块普普通通的米糕,也是成千上万人劳动的成果呀!

A 比较词语:普通 普普通通

(普普通通比普通程度上要深些,在上面的句子中强调了米糕的普通)

B 指名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一块普通的糕,都要经过成千上万人的劳动,那么,一个不平凡的东西不更是如此吗?看来,世界上任何一样东西都要许多人共同劳动,才能创造出来。)

C 练习说话。

以你生活中的任何一样东西为例,学习课文的表达方式,说说这东西也是成千上万人共同劳动出来的。

D 小结: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我们需要的东西五花八门,而这一切需要许许多多的人共同努力,互相协作,才能得到。

三、总结课文

1、齐读课文。

2、 指名说说学习过这篇课文后,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四、课堂练习

1、口头扩词

劳:( )( )( )( )( )

普:( )( )( )( )( )

接:( )( )( )( )( )

制:( )( )( )( )( )

2、填空。

(1)“这不就是普通的糕吗?”这句话的意思是。因为 ,所 以说是千人糕。

(3)读了这篇课文,我懂得了这样一个道理:。

五、作业

练习背诵课文。

第三课时

一、复习

1、指名朗读课文。

2、同桌练习背诵课文。

二、教学生字字形,指导书写。

1、引导自学生字字形。

要求: 找出形近字。

找出难写难记的字。

2、检查自学情况。

(1)哪些字与我们学过的字有点像?

重 童 米 木 吗 妈 广 厂 加 功

(2)指名说哪些字笔顺难把握。

制 重 普

3、指导书写。

制:左宽右窄。

接、吗:左窄右宽。

重、厂、米:要居中写。

三、课堂练习

1、抄写生字两遍。

2、读一读,再抄写。

重阳 劳动 需要 笑着说

中午 制造 还要 接着说

3、比一比,再组词。

木( ) 马( ) 广( ) 功( )

米( ) 妈( ) 厂( ) 加( )

4、照样字写词语。

二年级语文《千人糕》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糕、特”等16个生字,会写“能、桌”等9个生字,掌握多音字“的”的读音。

2.默读课文,能借助插图用自己的话说说“千人糕”是经过哪些劳动才做成的。

3.能联系自己的生活,举例说说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

[教学重难点]

1.自主识字,初步掌握用默读的方式了解米糕制作的过程。

2.能联系生活实际,懂得劳动成果来之不易的道理。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出示图片:同学们,这是什么?(蛋糕)你们知道它是怎么制作而成的吗?(学生自由回答,师不予评价)

2.今天,我们的小作者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份糕点,看看和我们平常吃的糕点有什么不一样吧!(板书课题)

3.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吗?

二、读文识字,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想一想文中讲了些什么。

2.标注自然段,画出课后生字,读准字音,读通语句。

3.出示生字词,指名读,开火车读。

(1)重点认读:“蔗、汁”为翘舌音,“菜、算”为平舌音;“嘛”读轻声;“应”读一声;“的确”的“的”是多音字,读“dí”。

(2)出示图片,帮助识记“甘蔗”和“甜菜”。

4.指名朗读各段,思考课前质疑的问题是否得到解答,学生交流,教师总结。

5.思考:这篇文章主要告诉了我们什么?(通过父子的3次对话,爸爸告诉孩子,千人糕是很多人共同劳动的成果。)

过渡:千人糕到底是怎样做成的呢?让我们一起去瞧瞧吧!

三、学习课文第1~5自然段

1.自由读第1~5自然段,想一想千人糕是什么样的。

2.分角色朗读这几段话。

3.思考下列问题,从文中找出答案。

(1)千人糕是什么样子的?

(2)出示:难道它的味道很特别吗?这就是平常吃过的米糕嘛!

指导朗读:第一句读出好奇、疑惑的语气,第二句读出肯定的语气。

(3)千人糕是怎么做成的呢?(需要很多很多人共同劳动才能做成的糕,互相讨论)

四、书写指导

1.学习“能、桌、味、买”四个生字。

能:左下部的“月”字撇画要改为竖画,右边两个“匕”字分写上下格,下“匕”略大。

味:右边“未”字,上横短,下横长,注意与“末”字区别。

买:起笔横勾居上居中,末笔要写成长点,而不是捺画。

2.学生练习书写,师生共同评价。

3.练习组词说句子。

4.查字典填空。

“能”字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再查音节;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再查画。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积累近义词。

好奇特别急忙

2.上节课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千人糕,但是千人糕是怎么做成的,我们还没有找到答案,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

二、研读第6~11自然段

1.指名读第6~9自然段。

(1)出示问题:千人糕是怎样做成的'?

(2)分组讨论,得出结论。

出示课本句子及千人糕制作流程图:千人糕是把大米磨成粉做的,还加了糖。

(3)从千人糕的制作过程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学生自由讨论)

(没有工人叔叔和农民叔叔以及其他人的合作,没有他们的辛勤劳动,我们是很难吃上这香甜的“千人糕”的。)

2.读第10~11自然段。

出示句子:一块平平常常的糕,经过很多很多人的劳动,才能摆在我们面前。

(1)比较词语:平常——平平常常(“平平常常”比“平常”程度上要深些,在上面的句子中强调了米糕的普通)

(2)指名说这句话的意思。(一块普通的糕,都要经过很多很多人的劳动,那么,一个不平凡的东西不更是如此吗?看来,世界上任何一样东西都要许多人共同劳动,才能创造出来。)

(3)练习说话。以生活中的任何一样东西(衣服、文具等)为例,学习课文的表达方式,说说这东西也是由很多很多人共同劳动创造出来的。

(4)小结: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我们需要的东西五花八门,而这一切需要许许多多的人共同努力,互相协作,才能创造出来。

3.齐读课文,思考: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珍惜劳动成果)

三、指导书写

1.学习“具、甘、甜、菜、劳”5个生字。

2.学生互相交流写字方法。学生提出难写的字,教师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

具:框内三短横等长,注意不要漏写。

甘、甜:带有相同的偏旁“甘”,都表示甜的意思。

菜:上“艹”下“木”,中间是“爫”。

3.学生写字,教师巡视指导,注意提示执笔和写字姿势。

4.评议学生写的字,学生积累本课喜欢的词语。

[教学板书]

6千人糕

[教学反思]

《千人糕》一文的中心是赞美合作精神,让学生懂得任何一样东西都是很多很多人共同劳动的结果。怎样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呢?我首先从导入上设悬,让学生带着思考步入对课文的认识,基于这一点,学生能较快找出文章的中心,从而实现对文章的突破。在细节的处理上,我注重口语表达训练,因为口语表达训练是语文能力的外延,在读中加以认识,在认识中加以理解,在理解后方有感悟。

二年级语文《千人糕》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自主识记,交流方法,游戏巩固并正确读写生字。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自读自悟,合作学习,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懂得任何一样东西都是成千上万人共同劳动的成果,我们只有共同努力,互相合作,才能使我们的社会更美好。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所揭示的道理。

第一课时

(一)投影画面,揭示课题。

1、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种美食——千人糕。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质疑:

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为什么叫做“千人糕”?)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提出要求:

画出不认识的生字,借助拼音,读通课文,读准字音,不多字,不少字,不重复;标出自然段序号。

2、我会读生字。(多媒体出示带拼音的生字)

nénɡ wèi mǎi jù ɡān zhī tián cài láo

能味买具甘汁甜菜劳

(1)读第一行生字:同桌互读。同桌读有困难的地方帮助他纠正,读得好的地方表扬他并向他学习。师生共同订正:

“甜”三拼音节,“菜”是平舌音,“汁”是翘舌音,“甘”是前鼻音,“能”为后鼻音。

代表读,开火车读,齐读。

出示:

ɡāo tè mɑ zhè áo suàn xiāo shòu dí què yīnɡ

糕特嘛蔗熬算销售的确应

(2)指名读第二行生字,纠正以下几个生字的读音。

“算”是平舌音,“蔗、售”是翘舌音。

“应”:整体认读音节,后鼻音。

(3)检查评价。谁能大胆、响亮地读给大家听?指生读。

大家觉得他读得怎样?评价后再读。

3、再读课文,初知内容。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了解课义内容,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什么?

(2)自由读文,小组交流。

(3)汇报交流,师总结。

课文写了听爸爸讲千人糕的复杂制作过程。

(三)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能味买具甘汁甜菜劳

读一读生字,并扩词。

2、这些生字,你们是怎么记住的?

鼓励学生多种方法识字:

加一加:“口+未”就是“味”,“舌+甘”就是“甜”,“艹+菜”是“菜”。

减一减:“实”减掉宝盖头上的的两个点,就是“买”。“熊”减掉“灬”就是“能”。“真”减掉“十”就是“具”。

换一换:“叶”去掉“口”,换成“氵”,就是“汁”。

猜谜语:“草桥飞云动”,是“劳”;“要知甜不甜,快去用舌舔一舔。”是“甘”。

3、自由组合学习生字,观察一下上面的生字,想一想怎样才能把他们写正确、美观?

4、让学生相互交流分析生字字形,生自由说,师适当补充。

出示生字的田字格课件:能味买具甘汁甜菜劳。

“能”;右边的两个“匕”,是先写撇,再写竖弯钩。

“具”上面不是“且”,要多一横。

“劳”注意不要漏掉中间的“冖”。

另外,“汁”左右结构,左窄右宽。“菜”上下结构,上窄下宽。“甘”是独体字,横基本压住横中线上。

5、当小老师教,说说生字的笔顺,教师范写。

6、学生书写生字。生描红,师巡视指导。

7、交流反馈,展出写得好的学生作业。说说好在哪里。

8、游戏巩固识字。

(1)“找朋友”。出示形旁和声旁,学生根据形旁和声旁组成生字。

(2)“我指你认”。一个学生指生字,一个学生在文中找含生字的词或句子。

(四)课堂回顾,教师小结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千人糕的复杂制作过程,还认识了许多生字朋友,收获可真不小。下节课,我们再一起学习课文讲了什么。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质疑导入。

1.检查认读生字词。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大家知道了千人糕的制作是很复杂的,到底有多复杂呢?下面我们来继续学习课文。

(二)自读自悟,合作探究。

1、精读课文第1—5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比较句子,指导朗读。

A出示:难道它的味道很特别吗?

B讨论:这句话是什么句式?谁能把这句话换个说法?

(这句话是反问句。它可以改说成:它的味道并不特别。)

C指导读句子。

读出反问的语气。

D指名试读,齐读。

2、精读第6—9自然段。

(1)指名读6—9自然段。

这几个自然段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千人糕是怎么做成的。)

自由读6—9自然段。回答下列提问:

A种大米需要哪些东西?

(板书:种子、农具、肥料、水……)

B糖是怎么来的?

(从甘蔗、甜菜中熬出来。)

C熬糖需要什么工具?

(工具、火)

D米糕做好后,怎么卖出去?

(包装、送货、销售)

E指导朗读、

提醒学生要用谈心的语气读,速度要不快不慢,最后一句话要读出感叹的语调,“还”要重读。

齐读第6—9自然段。

3、精读第10、11自然段。

(1)默读第10自然段。

(2)出示句子:

一块平平常常的糕,经过很多很多人的劳动,才能摆在我们面前。

A比较词语:平常平平常常

(普普通通比普通上要深些,在上面的句子中强调了米糕的平常)

B指名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一块普通的糕,都要经过成许多的劳动,那么,一个不平凡的东西不更是如此吗?看来,世界上任何一样东西都要许多人共同劳动,才能创造出来。)

C练习说话。

以你生活中的任何一样东西为例,学习课文的表达方式,说说这东西也是成许多人共同劳动出来的。

(一张普普通通的白纸,经过很多很多人的劳动,才能摆在我们面前。)

(三)小结全文。

1、齐读课文。

2、指名说说学习过这篇课文后,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任何一样东西都是成千上万人共同劳动的成果,我们只有共同努力,互相合作,才能使我们的社会更美好。)

板书设计

6千人糕

米粉 米 稻子 农民

糖 甘蔗 甜菜 农民

熬糖 锅 煤 工人

米糕 包装 送货 销售 商人

只有共同努力,互相协作,才能使社会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