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现代教育制度有哪些隐患
扩展阅读
赵雷歌词什么水平 2025-02-14 03:44:45

现代教育制度有哪些隐患

发布时间: 2023-05-28 19:01:21

㈠ 目前中国教育政策体系中存在哪些问题

1、教育体制和制度存在很多不适应的地方。

人类社会正在发生着两大根本性转变,工业化社会向知识经济社会的转变,人们一次性学历教育向终身学习的转变。由于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在中国家长,学校和社会用人部门中尚未形成这样的共识,也没有足够的前瞻意识,仍旧把学术性学历学位教育当成“修成正果”的唯一途径。

2、学校和社会片面追求升学的价值偏向。

近年来中国教育界实施素质教育在许多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如课程改革,教师队伍建设,教育信息化,农村办学条件等等。但是也面临着重重困难,在相当一部分地区,偏好知识灌输和传授,忽视个性发展和能力培养,偏重选拔性考试,忽视评价多样性。

3、学制过长。

现在小学6年,初高中各3年,再加上大学和研究生。从小学读到研究生毕业,要读将近20年的书,这个时间对于人的一生来说有些过长了。二十岁左右正是人大脑最活跃的时候,这个时候人应该去发现和创造,而不是还在死啃课本。

4、学习内容过于繁琐和死板。

学生普遍有这样的感受,要学的东西太多,感觉看不到尽头。写不完的作文,背不完的古诗文,做不完的数学题,在现行升学考试模式下,教育过分注重考试技能,采取过度学习,强化训练的方式,学生的视野也就仅限于课本,没有时间参与课堂以外有益智力发展有益的活动,对外面的世界知之甚少。

5、学习负担过重。

自小学开始,学习的竞争就开始了,竞争激烈又残酷,为了去上好的学校,家长和老师不停地督促孩子们学习。在漫长的学生生涯,人不能放松和懈怠,不然就会掉队。从小学开始,孩子们除了上学,还要奔波于各种补习班,休息对他们来说是一件奢侈的事。

㈡ 中国现代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教育改革也三十年,身为千万学子中的一员,你是否深深的反思过自己走过的路程呢?
身为一个一般级别努力学习的平常人,花费二十年如一日的感情,换来的是什么呢?我们不妨一起看看。
一、教育就是做题
我承认二十年里,每年上学200天,每天平均做五十道题,二十年里大大小小总共做了200000道题。
二、教育类似于打坐念经
中国学生,每天早4中4晚3共坐8小时板凳,看8小时黑板,一年1600小时。几乎除了吃饭睡觉一年都像在打坐念经,一共念了二十年。
三、教育就是受批评
学校里,校长指挥老师,老师指挥学生,下级对上级永远都是接受批评再教育,每天大大小小多多少少总会被人批评三次左右,那么一年600次,二十年12000次。
四、教育就是分等级
现在每年月考8次,二十年月考160次,月考160次就意味着你被社会划分过160次的等级。
五、教育就是把聪明的人圈起来,把不念的人放出去
中国教育会把一个聪明的人圈三十乱扒梁年,等到你身心疲惫的时候,再把你放出去。
六、教育制度并不是保持学习兴趣,而是打压学此洞习兴趣
中国的教育制度并不会持续的保持你的学习兴趣,而是不断的打压你的学习兴趣,然后又让教师来提高你的学习兴趣。
七、教育非常急功近利,不切实际
中国教育的目的是制造工具,当你成为工具的时候,“人民”这个词语几乎就不包括你了。
八、教育基本等于没成果
中国教育再多的人,毕业之后哗运如果没工作,那基本是白教育,种个地,养个奶羊混口饭吃的话其实没必要学习什么高深的理论知识,除非你是认为世界级建筑大师去农村盖土房,是国民素质的体现,这貌似也行。

㈢ 你认为我国现有行的教育制度还存在哪些弊端

我国现有的教育制度相对来说是一种比较公陵烂平,优秀的教育制度了。我认为弊端最大的是教育资源分配不合理,东部教育资源优于西部,大城市资源集中,优于小城市,小城市又优于城镇农村,尺颂漏对于教育资源匮乏的地区来说,想与大城市的孩子竞争,真的很困难。
1.师资资源,优秀老师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或者好的学校中。大中城市中的学校还有好的学校资金倾斜也比较明显。
2.素质教育资源分配不合理樱州,在大中城市中的孩子,可以在学校学习之余进行课外补习,补习文化,艺术,体育等等,全面发展。但是小城市的孩子就算在外补习,最多也就是文化课补习,很少有其他兴趣爱好学习,因为文化课上没有优势,必须争分夺秒。而农村学校连参加补习的机会都没有。

㈣ 根据教育学分析我国教育制度还存在哪些问题

一、当前中国教育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教育体制上我国实行自上而下高度统一的行政管理体制,国家教育部制定全国的教育制度、教学大纲以及相关管理制度。国家颁布《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来指导规范全国的教师任用、教师工资水平、教育收费和对教育的投入。但是我国幅员辽阔,实行统一的管理必然会带来一系列问题。
(一)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
我国的基础教育阶段,实行从小学到初中九年义务教育。全国80%以上学校由政府举办,近九成的学生在公立学校就读。但是幼儿园及非普高的职业学校以社会力量办学较多。目前义务教育水平的均等化程度,基本上可以按照经济发展水平程度划分。从横向上看,东西部地区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差距越来越大;从纵向上看,城乡教育两极化发展,各地区市、县和乡镇的教育实力又存在巨大的差异。一方面中西部地区没有足够的师资力量,没有标准的教育设施;另一方面东部地区教育资源过剩,通过奥数竞赛、文体特长生等手段削尖脑袋往名校里面钻。城乡二元化的存在限制了教育的均衡发展。世界上每个国家都存在着教育的非均衡发展问题,但是却都没有中国如此严重。
(二)教育经费来源单一且不足
我国实行"谁举办,谁出钱"的教育运行机制,教育部办的学校由中央财政安排经费,各省和各地政府举办的学校由各自承担办学费用。义务教育的实施主要由县级政府承担。2011年,全国普通小学生均公共财政预算费用经费最高的北京市达到5836.99元,最低的贵州省仅仅为579.26元,前者大约是后者的十倍。与其他国家相比较,我国教育支出占财政收入的比例还不足4%,直到2012年我国政府才首次实现财政性教育投入占GDP的4%,这也是相当低的水平。
(三)教育理念陈旧腐化
教育观念的落后是教育体制的悲哀。政府的手伸得过长,地方政府严格得将学校划分成重点与非重点。从小学到高中,教育部门对学校考核的标准唯分数论,衡量的尺寸是初中考入了多少重点高中,高中考入了多少重点大学,通过这种"激励机制"来提高学校的知名度,来给教师发奖金,到最后形成恶性循环。学生没有掌握学习的技能,没有学会独立思考的方法,自然出现不了杰出的人才。更为重要的是,一旦进入大学,他们会发现书本上的知识与社会现实大相径庭,造成他们对金钱、旁耐对社会现实畸形的认识。如今,大学里陈旧的教学大纲启发学生的是功利主义,灌输的是僵硬的意识形态,根本不能培育学生健康、独立的人格。
二、教育制度改革的主要对策措施
(一)改变教育理念,培养多元化人才
我国的教育注重对知识的积累和灌输,注重培养学生对知识和权威的尊重,注重对知识的掌握和继承以及知识体系的构建。从小学开始一直强调语数外物化,甚至在高中大部分优秀的学生都是理科生,往往成绩不够理想的后进生都选择文科,大大忽视了思想道德品质的教育以及人文素养的培育。
我们应该将强调的"不让一个孩子运源春辍学"转变到美国教育提出的"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思路。①因此,首先应该从教育观念上改变,思想上树立新的教学目的。先成人后成才,以培养高素质,人格独立的学生为目标,认识到并不是每个人都只有上大学这一条路,而应该让学生了解生活的意义,让每个人都可以去追求自己的理想,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二)政府承担更多的裂敬义务,完善教育管理体制
政府应该明确自己的职能定位。在义务教育阶段投入大量的财政支持,保障每个人都可以享受到优质的教育。明晰省政府、市政府、县政府之间的职权范围,既不能越位更不能缺位。而在高等教育部分,政府则应该将更多的经历投入到引导,监督方面,去行政化,让内行领导内行,实行校长治校。对于出现不规范的地方加以惩罚或者补救,以类似于社区大学作为辅助功能,放开教育的管制。
(三)改变教育的非均衡发展
在教育的不均衡发展中,利用罗尔斯的观点解释更加有利:当各方不知道他在社会中的地位、阶级出身、天生资质、自然能力、理智和力量等情形的时候,也没人知道其关于善的观念,其合理生活计划和心理特征,各方也不知道这一社会的经济或政治状况。

㈤ 你认为我国现代学校教育制度存在哪些问题特别是九年义务教育中存在什么问题以及如何解决

1、太多不懂败纯教育的人在管教育。
2、中小学老师生活苦、地位低、又太辛察梁咐苦。
3、学校公用经费的使用没渣做有严格监管。

㈥ 中国现在的教育制度的优缺点

缺点:具有较强功利性,灌输搭信闹式学习,缺乏启发性,难以引导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尤其是在小地方,往往会忽略社会实践与动手操作坦纯能力,甚至阻碍学生获取足够的阅历和课外知识。对低龄教育较为不利,且可能对未来走向社会带来不良影响。
优点知罩:功利性、目的性强,灌输式学习,在学生有积极性的情况下,效率较高,可学习更多知识。并且由于我国学生上课时间很长,可免去不少补课费。
以上只是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希望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