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教育子女遇到问题怎么办
扩展阅读
车的基础保养包含什么 2025-02-14 07:20:08
儿童头晕眼花怎么回事 2025-02-14 07:18:38

教育子女遇到问题怎么办

发布时间: 2023-05-28 01:25:28

‘壹’ 如何解决孩子教育问题

孩子的教育问题相信是许多家长心中的第一大问题。下面就随我一起去阅读如何解决孩子教育问题,相信能带给大家帮助。

1、写字和握笔姿势

如果你经历孩子成长的整个过程,你会感悟到,孩子写一手帅气的钢笔字,是非常有价值的技能。把字写好,是每一个家长的责任。如果你还年轻,不知道怎么教育孩子,那就从这一点开始吧。

记住,一个班里那么多学生,老师没精力逐个纠正学生的握笔姿势,没精力激励每个孩子都去练字。

2、叛逆期的冲撞

孩子到了四五年级,就敢跟你顶嘴了。活该,这都是爷爷奶奶惯的,也是你没规矩惯的。记住,对孩子的缺点要对症下药,尤其是,对原则问题就是不能让步。譬如,作业完不成,就是不能睡觉。关住电脑,就是不许玩游戏。记住,五六岁开始,你舍不得对孩子说不,到了10几岁,你就不敢对孩子说不了。不要埋怨孩子不听话,你在孩子几岁的时候,就埋下了隐患。

记住,老师管不了学生的逆反心理。学生往往怕老师,但是孩子不怕你,就是因为你没有制定让孩子尊重并且畏惧的规矩。

3、读书的兴趣

读书的兴趣,是从小时候开始的,两三岁的时候,孩子就该看书了。此时,孩子爱不爱看书,跟父母的表现有直接关系。家里的书多,孩子读得就多。家里没什么书,孩子就不喜欢读书。我们家长,不要埋怨孩子不喜欢读书,父母没给孩子传承给爱读书的习惯,孩子怎么爱读书呢?孩子从记事起,对父母读书就没印象,孩子就只能模仿读书以外的事情。

记住,不要试图通过老师培养孩子读书的习惯。习惯应该是家长培养的。家长做出表率了,孩子就会以家长为榜样。如果你忙于生计,没空读书,那好,你的孩子在读书上,就会有缺陷。至少知识面不够宽。

4、争胜心

如果家长信誓旦旦地要求孩子夺得某个名次,并且为孩子的学习付出关注和代价,那么,孩子的成绩,距离家长的目标,差距就不会大。如果你对孩子要求成绩差不多,弄个中上游就可以了,那么你家孩子不会考到前几名。因此,我们家长必须给孩子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目标,班级多少名次,年级多少名次,然后鼓励孩子去努力。如果孩子因为学业的懈怠而导致成绩下滑,此时,适当的体罚,写检查等,都是可行的。

记住,父母的心气高,孩子的斗志才高。这种遗传的气质,不是老师教的。老师也教不会。

5、网瘾

对于一个有网瘾的孩子,尤其是男孩,他形成网瘾的过程,就是父母失职的过程。记住,孩子最初有网瘾,责任就在父母。父母对孩子的行为缺乏警觉,孩子一旦滑入深渊,带给父母的就是无尽的哀怨。 记住,孩子从上小学开始,就要控制住家里的'电脑。当孩子哭着喊着想玩电脑的时候,你一旦迁就他,就等于给孩子喂了一口毒药。信不信由你,反正是,每一个沉溺网吧的学生,背后都有一对失职的父母。

记住,当学校老师接手管理你家孩子的时候,孩子的习惯已经成型了。不要指望着老师关注你家孩子的缺点,老师顶多是在校园里和课堂上控制住你家孩子。而很多劣行,都是发生在校外。

6、学习和生活习惯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家长爱卫生,孩子也就爱卫生。家长乐于助人,孩子也就助人为乐。要想让孩子成为高尚的人,家长的行为绝对不能卑劣。

记住,老师教给的多是课本的知识,课本以外的,家长永远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7、面对现实,迎接考验

凡是抱怨孩子功课压力大的家长,孩子也会觉得学业多,自己学习累。凡是告诉孩子应试教育能改变命运,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这样的家长养育的孩子,也就会坚强且拉正套。天下的学生,要想学习好,都是一样累。家长们作为工薪层或普通百姓,都在辛苦谋生。学习远远比艰苦谋生容易多了,家长何必心疼孩子累呢?难道,你希望孩子到了中年,比你还辛苦吗?

记住,老师给孩子布置的作业,都是对孩子的磨砺。不要指望着老师培养你家孩子的意志。我们明明知道很多作业都是没用的,但是它是创业的过程。咬紧牙关吧,最出息的孩子,都是从题堆里闯出来的。

8、孩子细节上的管理

有些孩子做作业磨蹭,有些孩子做作业马虎,有些孩子总是在最后时刻才想起赶作业。这些不好的习惯,都是家长娇纵出来的。督促孩子,利用边角缝的时间,早早地完成作业,免得孩子最后搞突击。尤其孩子在小学阶段,家长必须要培养孩子尽早完成作业的好习惯。你迁就孩子,就等于坑害孩子。完成作业了,剩下的时间,孩子可以读课外书,可以休闲。如果你有心计,可以让孩子多做些卷子,保证孩子对试卷有更熟练的掌握,从而成绩更好。

记住,老师只管布置作业,管不了你家孩子什么时候完成作业。好的学习习惯,是家长培养的。

9、遵守交通规则,培养安全意识

无论老师嘱咐了多少遍,总是有些学生在放学路上违反交通规则。对孩子安全规则的教育,必须从娃娃抓起。 家长别闯红灯,别抱侥幸心理,遇到孩子有乱跑乱串行为,必须要严加训斥。尤其是骑电动车的女家长,不乱闯红灯,就是给孩子做表率。

记住,老师只负责校内的安全,管不了路上的车祸。一旦你家孩子违反交通规则而受伤,你将会心疼一阵子,乃至一辈子。

10、给孩子一个和谐的成长环境

孩子厌学,孩子逃学,孩子跳楼,貌似孩子的事儿,但实质上,是家长从小对孩子胸怀培养的结果。家长们要记住,夫妻和睦,家庭幸福,孩子就不会想不开。父母吵闹,父母离婚,父母生活习气不好,孩子成才则是奢望。最近某中学的高材生,因为父母吵闹着离婚,孩子一气之下跳楼了。孩子没了,父母一生都会懊恼。

‘贰’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发现孩子的各种问题怎么办

孩子教育过程中常见的几个棘手问题,要怎么去处理?

古往今来,孩子的教育问题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孩子的教育问题是来自于多方面的,有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早于社会教育,关乎着孩子是成人还是成虫的一个问题。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不可能用同样的方式去教育不同的孩子。 家长要根据孩子自身的性格特点,制订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来配合学校和老师共同促进孩子的成长。但是不管怎么说,大多数的孩子在教育过程中总会遇到几个让家长比较棘手的常见问题, 这些情况是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会必然发生的。当家长遇到的时候,也不要急躁。先找原因,是家长的问题造成的社会问题造成的。然后陪伴孩子用合理的方法引导孩子回归正常的道路。不要遇到难解决的问题,一次两次的说教解决不了,首先家长就放弃,放任自流。

以下几点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的一些问题,与所有的家长共勉。
发现孩子撒谎了怎么办?
每个人从一出生,他的心灵都是非常纯洁和善良的,但是在随着成长过程中的一些耳濡目染,或者结交了一些在思想上已经产生变化的小朋友。久而久,这孩子可能为了达到自己的小目地会撒谎。 比如他可能喜欢一个东西,他又知道家长有可能不会给他买的时候,他就会自己想办法。或许偷偷的拿了家长的钱去买,或者会偷偷的拿了别的小朋友的。像这种情况下,孩子一般情况都会撒谎。撒谎的行为没有任何理由和原因,一定是错误的,家长必须进行正确的引导。其实孩子的演技非常的稚嫩,家长可能通过孩子的一个眼神,或者今天反常的一个行为都能够发现。但是在这个时候,家长一定要忍住怒火,必须要用一种孩子能够接受的方式来处理这个问题。 而不是直接一上来就劈头盖脸的去解开孩子的这个伤,要保护孩子的自尊心。要用引导的方式,让孩子自己去解决后面的问题。可以假装什么都没有发生,通过一个类似的事件或者一个故事来教育和引导孩子。 最终的目的是让孩子意识到,首先自己做错了,然后下一步应该怎么挽救?比如孩子拿了别的小朋友的 玩具,可以从侧面引导孩子,喜欢不喜欢一个什么样玩具,妈妈可以给你买一个。 如果别的小朋友也有喜欢你的东西,可以拿你的东西和小朋友去交换分享。 总之必须让孩子从思想上去愿意改变,而不能用你不许这么做,下次还这么着做,我会怎么着怎么着。记住恐吓和暴力,只能让孩子和你越走越远,孩子的撒谎演技 越来越高明。

孩子的无理要求,家长怎么去面对?
宠爱孩子是每个家长的权力,也是人之常情。但是爱孩子一定要理智的爱, 正确的爱。而不是溺爱,不是有求必应,不是家长的委曲求全。孩子小的时候给你要个玩具,你可以倾其所有给孩子买。但是当孩子大了,他的要求?家长的能力不能够满足时,怎么办?所以在孩子小的时候,就要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其实孩子从过了一岁半就开始有了自己的思想了,家长这个时候必须要以身作则,孩子有做的不对的地方,或者是做错了,家长必须要严加纠正,而不是觉得孩子好玩可爱而放纵。 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家长必须得异常坚定,不要孩子一哭一闹就心软了,你可以蹲下来,耐心的和孩子去沟通,十分钟不行二十分钟。 总之在孩子的这个问题教育过程中,一定要量力而行,一定要适合自己的家庭条件,而不是一切都为了孩子。就算你的家庭条件很好,也要让孩子从小养成勤俭节约,助人为乐精神思想。而不是奢侈无度,不思进取。李天一事件告诉我们,有些问题是不能用钱解决的。告诉孩子,你可以有享受高品质生活的权利,但必须是通过你的努力得到的。

孩子和别人闹矛盾了怎么办?
这个问题就关乎到了一个人的情商问题。人和人之间因为观念不同,都会有一言不合的时候。孩子也是一样的,可能会因为一个什么问题产生矛盾或者打个小架。孩子之间的矛盾,家长一定要冷静。不管孩子是受害方还是伤害方,不要一冲动双方的家长才干起来。如果您这么做了,在这个问题上,您对孩子的教育就绝对是错误的。 孩子就会认为,也会学会有问题解决不了的时候,用拳头去解决。 有句话请您记住,不要打架,打输了住院,打赢了赔钱,打死了偿命。要和孩子去谈心,打人绝对是不对的,不管是什么理由。错了就必须要认错, 化解孩子之间的矛盾,让他们重归于好,哪怕互赠个小礼物,都是给对方一个台阶,以达到教育孩子与人和睦相处的目的。培养出一个阳光豁达的孩子,而不是斤斤计较,处处记仇心理阴暗的孩子。这样的反面教材很多。过去的事情就必须放下。

‘叁’ 教育孩子方面有哪些困惑并有哪些好的建议和方法

教育孩子方面有哪些困惑并有哪些好的建议和方法?

困惑和建议:

一.家庭教育到底要教育什么?

1.家庭教育遇到最多的就是孩子的卫生问题,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是很重要的。

2.教孩子使用文明用语,做一个高素质优雅的人。

3.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养成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

‘肆’ 父母如何解决孩子的教育问题

导语:教育孩子的方法有许多,这就需要我们做家长的平时应做到有一颗爱心,还要细心、用心、耐心。我相信只要我们家长能做到这几点,再加上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关心,我们的孩子未来一定能够成为一个对国家,对社会的有用人才。

父母如何解决孩子的教育问题(一)

一、培养孩子自信心,激发学习热情

我们在教育孩子问题上,从来不对孩子百依百顺,既要管孩子吃、穿、玩、学,又要重视对孩子的教育和培养。我们从来不对孩子的成绩或错误不分青红皂白地肯定或否定,从孩子的心理特点上考虑,避免出现教育方法成人化,甚至简单粗暴。对于孩子取得的每一点成绩我们都要予以鼓励和表扬,对他做得不好的事情也要帮助他分析问题,找出不足,耐心地说服教育,避免对孩子自尊心的损伤。孩子考试拿回成绩单,偶尔出现成绩不理想的时候,我们都是先帮他分析考试失利的原因,告诉他不要因为考试失利而产生畏惧感,勉励今后加强学习,鼓励下次取得好成绩,维护孩子的自尊心,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从而激发他的学习热情。

二、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挖掘孩子智力潜能

在家庭生活中培养孩子创新意识的机会很多,其方法也各种各样。首先我们让孩子多注意观察周围的一切,学会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在家庭生活中,当孩子遇到一件事情时,我们就辅导他从不同角度来观察,并说出特征,从而不断扩大他的思维范围。有时还给提出一些问题让他回答,逐步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每当孩子遇到困难,我们尽量不告诉他怎么解决,先让他自己想办法,找出最准确方便,快捷省时、省力的方法。他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使问题得以解决,便会在心理上得满足,使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其次,动手操作是培养孩子创新意识的源泉。动手是孩子智慧的体现,多让孩子动手操作,会促进孩子各方面能力的发展,而且孩子通过操作会发现很多新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在以后遇到任何困难和问题时,孩子就会发挥自己的创造思维能力来解决。最后,我们还注重在家庭里要给孩子一个轻松、和谐的环境,在这种环境里,孩子的观察、想象、思维能力可得到健康的发展。在孩子提出所谓“怪论”或做“怪事”时,我们从不轻易否定,而是让他充分发挥想象力和施展自己的“才干”。我们相信:孩子潜藏的智慧非常之大,只要我们能正确地引导他的潜能就会得到充分发挥。

三、正确认识孩子的能力,对孩子的期望值适度。

作为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为达到这个目的,有的家长不惜一切代价实施各种智力开发或技能培训,并且不满足学校教育的内容,在业余时间给孩子请家教,如学琴、画、棋、舞等,让孩子成天被各种学习任务所困扰。大量的事实证明,对孩子施加过重的学习任务,会引起孩子的厌学情绪。由于孩子不是主动地学习,对所学的知识缺乏兴趣,即便是参加了学习,也还是“人在曹营心在汉”。长此下去会损伤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得不偿失。基于此,我们对孩子的期望值适度,根据他的专长、兴趣合理安排他的学习,尊重他自己的意愿,从不加重他的学习负担。

四、培养孩子守信的习惯,对孩子许诺要慎重

家长对孩子的许诺必须慎重、实在,让孩子产生一种奋发向上的动力,促使其更好地完成任务。只有履行自己的诺言,家长的威信才能树立起来。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是这样做的,对孩子许诺前先慎重考虑,该不该对孩子许诺,能不能兑现,这种许诺对孩子来说到底好不好等等。许诺后我们都会履行诺言,这样既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也维护我们作为家长在孩子心中的威信。同时教育了孩子对谁都不能随便说话和承诺,说了就要负责。

五、培养孩子的意志,多赏识孩子

人的一生中,不会永远一帆风顺,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要受到挫折。精神上的煎熬,体力方面的磨难,都是挫折的不同形式。理想的受阻、追求的失败、艰苦的劳作、疾病缠身,孩子要经受住种种的挫折。当孩子受到挫折的时候,家长要少一些责怪,多一些赏识,对孩子进行赏识教育。对于孩子的性格意志的磨炼和能力品行的培养,都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

六、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增强孩子生活自理能力。

将孩子培养成人是我们家长义不容辞的责任。让孩子能够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也是十分重要的,孩子的独立性只能在实践中逐步培养起来。作为家长我们很清晰地认识到孩子无论做什么事都是从不会到会,然后到熟练。我们每次都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只要是经过努力,不管成功与否,都应该鼓励,让孩子感到自豪。孩子毕竟是孩子,当孩子在做事情时,哪怕做错,我们也会对他多赏识少批评。

父母如何解决孩子的教育问题(二)

一、爸妈恩爱→孩子性格健康开朗

爸妈恩爱、夫妻关系和睦的家庭,能给孩子良好的家庭环境,这类孩子的性格也会更加平和、开朗、不轻易动粗,由于父母关系很好,孩子也会对婚姻产生美好的感觉和向往,能有健康的异性恋。

二、爸妈感情淡薄→孩子任性自私

爸妈感情淡薄,两个人常常靠通过孩子来交流或维系家庭,就是人们常说的“以孩子为中心”的家庭,在父母关系的'作用下,孩子被过多关注或干涉,性格会变得任性和自私。

三、强势妈懦弱爸→男孩子胆小、自卑、懦弱

由于爸爸软弱,大权旁落给母亲,在这个家庭的作用越来越边缘化之后,母亲就会变得日益强悍甚至说一不二。孩子总会向同性父母一方形成认同,女儿会向强悍的母亲认同,久而久之就会变成强悍的女儿,儿子就会变成没有担当的懦弱、自卑的儿子。

四、爸妈过早离异→孩子冷漠 、没安全感

很多从不幸婚姻中解脱的夫妻,疏忽了最重要的一点,永远无法从中解脱的是孩子。他们内心的创伤往往终生难以平复,他们的担忧感、不安全感、恐惧感也许永远无法医治。生活在离异家庭中的孩子,更易发生犯罪和焦虑、抑郁、敌对、报复、冷漠等心理障碍问题。

五、爸妈爱相互指责→孩子敏感、爱找借口、执拗

爸妈喜欢相互指责,这样的家庭环境,会严重影响孩子的处世方式。 特别是当夫妻双方有争论时,更容易对着孩子说另一方的不是。一起感悟人生对孩子造成的影响是:以后对爸妈都不会尊重。一方攻击另一方,想借此让孩子对另一方不满,最后带给孩子的只是伤害。

六、爸妈爱打架→孩子喜欢暴力、脾气暴躁

父母吵架对成人而言是很平常、能理解的,但对孩子而言,却是天塌下来了,他的安全感会受到很大冲击。与此同时,孩子也会由于耳濡目染变得喜欢暴力、脾气暴躁,像父母一样大吼大叫。

值得一说的是,家庭里孩子对父母亲近,也容易影响孩子女孩与母亲近 男孩与父亲近。

七、对孩子影响:孩子长大后,不知如何与异性相处

这种模式常常发生在以下这些情况下:第一,母亲从小带女儿,如果在2岁半~3岁时父亲没有介入,常常会出现女儿对母亲过度依赖,与父亲关系越来越远;第二,由于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想法,因为母亲要给女孩做好榜样,父亲要给男孩做好榜样,所以女孩长大了,应该与母亲更近一些,男孩长大了,应该与父亲更近一些,因此导致同性的亲子关系越来越近;第三,在夫妻关系不和的家庭中,由于父亲和母亲常常相互敌视,总希望把孩子拉入自己的“同盟”中,结果常常是孩子与父母中的一方关系越来越紧密,而与另一方的关系越来越疏远。

这种模式可能会导致在女儿的心中,父亲的形象离他很遥远,那么当她长大后就会不知如何与异性相处,或不敢接触异性。对于男孩也是一样的道理。

八、女孩与父亲近 男孩与母亲近

对孩子影响:影响孩子择偶

男孩与母亲关系较近是比较常见的现象。第五种模式如果处理不好,可能问题更大。

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现象:儿子从生下来就给母亲带,到2岁半到3岁时,由于爸爸没有介入,孩子在第一个性格形成的关键期,开始爱上自己的母亲,和母亲“热恋”,形成恋母情结。当孩子到4岁半~5岁时,开始排斥父亲,讨厌父亲和母亲那么要好。孩子是讨厌父亲来跟他争他的母亲。现在是看到父亲讨厌,影响父子关系,长大后就会影响孩子择偶。

孩子在3岁以前,家庭的主要抚养人是母亲,这时母亲怎么给他爱都没问题,但随着男孩慢慢长大,那么母亲要和他距离远一点,让父亲与他的距离近些。如果男孩与母亲更近,他会从母亲身上习得很多女性的东西,性别角色就会出现问题,甚至会过度依赖母亲而“恋母”,那么孩子的心理其实是没有真正的成长的。所以孩子长到3岁左右时,父亲角色应该介入,让一家人的关系相对均衡一些。

父母如何解决孩子的教育问题(三)

培养孩子的兴趣与爱好

首先我们应该启发和引导孩子的求知欲,小孩子特别爱问“为什么”、“这是怎么回事?”面对孩子千奇百怪的问题,有的家长则会显得不耐烦,然而,这些问题恰恰是求知的萌芽,家长应该耐心面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其解释。

其次要学会鼓励孩子,家长是孩子心目中的第一个权威评价者,他们渴望得到家长的肯定。如果家长总是“打击”孩子,有可能摧毁其求知欲。因此,当孩子做得好时,家长可以适时表扬,可当孩子做得不好或者失败时,要先发现孩子有创造性的一面,然后再鼓励他们。

学会把孩子的间接兴趣转化为直接兴趣,毕竟有了直接兴趣,内动力才强,才能学得持久。在这一转化中,让孩子获得成就感很重要。孩子学有成就,才能激发他对学习的直接兴趣,产生内动力,才会主动去学。

消除家长对子女造成的恐惧

对于开始上了学的小孩子,有时可能由于种种原因,导致孩子的学习成绩有所下降,家长心情比较着急、浮躁。所以孩子与家长之间极容易出现对立的情绪,这时的家 长应先冷静下来,学会耐心等待子女的成长。帮孩子分析原因,以及想办法正确的引导孩子。有专家说道:“孩子避免失败的愿望比争取成功的愿望更强烈。为了防止最小的可能的失败,宁愿降低努力的水平。”然而这就是家长造成的恐惧使孩子失去主动进取的重要原因之一。希望家长不要一看到成绩考差了,就来一顿“审讯”,甚至痛打,以免孩子失去信心、家长应对孩子的学习从过程去要求,去引导,这样比从结果去要求更科学,效果更理想。

既是父母,也是知心朋友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所要学习的,更新的东西越来越多。作为家长,应随时体现出求知上进的精神,给子女作出榜样。“爸爸妈妈同样在学习,在进步啊!”使子女明白学习新知,不断进步是伴随人终生的。其次重点是要经与子女沟通,努力缩短与子女心灵的距离,原意听子女淡知心话,真实地了解自己的子女,教育子女健康成长。 在教育子女时切忌使用“没出息”、“傻瓜”等侮辱性语言,更不要以讥讽语气,来冷嘲热讽子女,冷漠子女,这样会抹杀子女的自信心,给子女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阻碍子女的成长和进步,同时也应尽量避免事事都拿别人家孩子与自己孩子作比较,这样会让孩子产生一种反感的情绪。 “让子女有出息”是家长永恒的需求,教育子女的方法多种多样,子女的个体情况,家庭环境,家长素质等都是重要的因素,家庭教育要有效地配合学校教育,达到共同教育好学生的目的,让孩子快乐健康成长。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爱的因素非常重要。但是,当爱失去理智或失去限度时,对孩子的爱就成为极端的爱,这往往会导致孩子身心发展出现障碍,心灵发生扭曲,对孩子将来的人生发展有着不良影响。

为子女建立自信心

成功源于自信,自信心的树立,来自于周围的人们的常识。做父亲的都不赏识自己的孩子,孩子的自信从何而来?对目前发展比较差的孩子,家长要用放大镜找他们的闪光点,帮助子女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当子女需要帮助时,家长的帮助要掌握一个度,绝不可越佾越疱,要留有余地。如:孩子问某字怎么写,有的家长会随口报出来,这样做最省力,但却是错误的做法。碰到孩子问某字怎么写,倒不如鼓励孩子“你不是会查字典吗?先查查看,再来告诉爸爸(妈妈)。”(这样的引导,孩子会欣然去查字典)。这样不仅省却了家长的许多时间,更重要的培养了孩子的自已动手攫取知识的。而这种能力在人的一生中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让孩子们跳一跳,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孩子才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建立起自信心。

对孩子的爱别太极端

有的父母认为只要无限地满足孩子的物质需要,这就是爱孩子,其实这是一种无知的爱。孩子对爱的需要不仅是 物质上,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生活中,有的家长只注意给孩子补充各种营养品,却忽视了对孩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有的家长给孩子买了许多书籍或买了电脑,却没有正确地引导孩子去读书或正确地使用电脑,也不明白对孩子的精神鼓励、赞扬、肯定和必要的心理支持都是爱,然而,这种精神上的爱对孩子的成长更加重要。

有的家长过分保护孩子,为孩子做了许多本应由孩子自己去做的事情,这无形中剥夺了孩子发展自己能力的机会,也降低了他们的自立精神与自信心。这种爱限制了孩子的自我发展,对孩子将来独立的社会生活容易产生不利影响。

别对对孩子的要求过于苛刻,常常批评,甚至体罚孩子。有的家长的确非常爱孩子,但是,在观念上错误地认为“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材”。每当孩子的表现与家长的想象不一样时,就通过打骂来解决问题,这种做法往往对孩子的身心发展造成难以弥补的创伤。这种爱给孩子带来的不是欢乐,而是痛苦。这种望子成龙的爱往往会形成相反的情绪或情感――恨,对家长、对他人、对社会、甚至对自己的恨。家长应该充分肯定孩子的优点,培养其自信心,而不是发现问题就批评、指责或惩罚,这样才有可能使孩子获得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