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怎样看待家长棍棒教育的800字作文
如何看待现代教育
当前,中小学义务教育阶段出现了不少极不和谐的现象,特别是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激烈冲突更成了让专家头痛、让学校难堪、让家长困惑的难解之题。究其原因,一方面,随着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信息社会带来的经济文化的巨大变革,使竞争意识强烈渗透进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心灵,从而导致人们心理失衡,并过早地将负担转成期望落到孩子身上,使学生负担越发沉重、苦不堪言;另一方面,教育体制改革本身的复杂性、艰巨性、长期性,又形成呼吁为中小学生减负之声不绝于耳、“创新改革”措施层出不穷,但收效并不明显、甚或将减负变成“应付”的困难局面。而家庭教育作为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母体”,承担着启蒙、补充、减压、调整等重要功能,学生家长作为“母体”中的主体,该如何转变思想观念、改进方式方法、从容面对挑战呢?笔者认为,应着重解决四个问题:
一要正确认识我国基础教育的形势,解决好信心问题
大家知道,美国的高等教育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的教育,但论及美国的基础教育,人们的看法则有着较大的分歧。将中国的基础教育与美国相比,人们普遍的看法是,中国的基础教育是打基础的教育,“学多悟少”,而美国的教育是培养创造力的教育,“学少悟多”。中国的教育注重对知识的积累和灌输,注重培养学生对知识和权威的尊重,注重对知识的掌握和继承,以及知识体系的构建。相比较,美国则更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实际能力,注重培养学生对知识和权威的质疑、批判精神,注重对知识的拓展和创造。以数学为例,我国教育界历来认为,基本概念和基本运算是数学的基础,所以中小学阶段不许学生用计算器。然而在美国,基本运算不受重视,计算器在中小学的使用很普遍。美国人认为,计算器既然算得又快又准,我们又何必劳神费力地用脑算呢,人脑完全可以省下来去做机器做不了的事。我国教育的“基础”是指,大脑在独立于计算机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地储备知识,尽可能快地提取知识,因而中国学生的大脑在这两方面是得到了充分的训练。显然,在利用和综合外界的各种信息以及扩展大脑的功能方面,美国的教育则更胜一筹,但在利用和开发大脑的内在功能上,中国的教育是卓有成效的。有鉴于此,当前,在美国的教育界也开始强调抓基础,正在向东方国家学习,2001年12月,美国国会通过布什政府提交的一个教育法案,专门拨款265亿美元加强美国的基础教育,诸如规范课程、强化考试、严格评价等,不少是学习中国基础教育的成功经验。作为学生家长,应当看到,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作为教育的主体形式,就象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一样,其本身并无不可调和的矛盾,我国基础教育本身也有很好的传统,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科学家,中小学应试教育弊端的根源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的制约,是现存教育体制的束缚,因此不应该怀疑我们长期以来在基础教育上取得的成就,而应该辩证地看待当前教育工作面临的形势,进一步增强配合、支持教育改革的信心。
❷ 怎么看待“棍棒教育”
作为“棍棒教育”曾经的受害者来强答一波。
提起“棍棒教育”,人们会情不自禁地想起一句俗语——“棍棒底下出孝子”。多数中国人会相视一笑,儿时挨打的记忆、为人父母后痛下打手的记忆统统涌上心头,五味杂陈。 另外,打完以后要爱抚,讲道理,让孩子知道爸爸妈妈打他是为他好;孩子受到惩罚改正错误以后,爸爸妈妈要适时地对孩子进行言语和行动上的肯定,不要让孩子感到自己不受重视了、被冷落了。爸爸妈妈要让孩子明白,他之所以受到惩罚,并不是他因为他是个坏孩子,并不是爸爸妈妈不喜欢他,而是他这件事情做的不对
❸ 如何看待棍棒教育的这种做法
棍棒出孝子,棍棒教育是过去的老的家庭教育的方式,许多老年人都觉得这种方法有效,现在社会变化了,教育方式更多样化,更人性化,所以不提倡棍棒教育,榜样示范教育更合适,以理服人更好一些
❹ 如何看待“狼爸”的棍棒教育
这是典型的应试教育下的产物。棍棒教育只能摧残孩子,对孩子心理产生阴影,扼杀了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考上北大、清华就算成功吗?孩子的一生十分漫长,考上大学只是人生的开始啊,步入社会取得的成功才是成功啊。所以,对孩子要因材施教,不要急功近利。
棍棒教育
在实际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有的人得到了欣慰和满足,将子女培养成为杰出的人才;而有的人却未能实现所期望的目标,留下了许多遗憾。实际上,教育和世界上许多其他事情一样,需要掌握科学的方法和技巧。整个教育过程,也是一个系统工程,父母必须根据孩子的特点、规律和方法进行培养,这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然而一些父母在这个过程中,由于采用方法不得当,比如一犯错误就对孩子拳脚相加,反而使孩子产生叛逆心理。棍棒教育所带来的影响,离教育的初衷已经远之又远了。
本书从"什么是棍棒教育"说起;分析父母打孩子的心态和展示打骂孩子的不良后果;然后从实用性和科学性两大角度教父母"不打不骂教出优秀孩子的方法",并且贴心地为父母们奉上"与孩子和平共处10项的基本原则";最后为父母提供解决最头疼的孩子"欠揍行为"全攻略。
我们理想的目标是达到家庭和谐,通过本书,希望每一个家庭都能实现"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愿。
❺ 你怎样看待棍棒教育
我真的不看好棍棒教育,有时候反而起到反面作用,这样容易让孩子产生憎恨父母的心理,其实完全可以好好的和孩子沟通,而不是一味的打骂。
❻ 如何看待父母的棍棒教育
“棍棒之下出孝子”,大多数中国父母都认同这个道理。他们对待子女是“严格管教”,对犯了错的孩子更是“暴力”惩罚。棍棒之下真的能出“孝子”吗? 然而美国普遍认同的教育方式却与中国的截然不同。他们教育子女多的是宽容和理解,而不是“惩罚”。当他们的孩子犯错误时,他们会原谅孩子犯的错误,教他们其中的道理。孩子们下次便很少犯同样的错。而大多数中国父母对待犯了错的孩子是用暴力惩罚,在受到惩罚后,孩子们大多是害怕、叛逆。下次还会犯同样的错。这明显说明“棍棒式教育”不是切实可行的。 中国着名的教育家梁漱溟的教育方式却是非常奇特而有效的,梁漱溟教育他两个儿子非常的“放松”。他们父子之间的关系就如同兄弟
❼ 到底应不应该打孩子如何理解“棍棒教育”
教育尺度向来是一个颇富争议的话题。过去,人们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如今又因各种原因慢慢有人意识到孩子也会有压力,于是一不小心又走上了另一个极端——过度的放养式教育。
事实上,无论是哪一种方式,对于孩子来说,都有可能不像家长想得那样合适。
只要孩子感兴趣,想要做某件事,不管能不能、该不该,这个孩子都会想尽办法去做,甚至将自己置于危险境地。
无论是现代式“棍棒教育”,还是错误的“放纵式教育”,对于孩子来说,都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于是家长们感慨,教育尺度真难把握!
如何把握教育孩子的松紧度怎么做才能把握好教育孩子的松紧度,对于大多数家长来说,都是一个难题。可这个难题却是家长们必定要去克服的,那么,究竟怎么做才好呢?
1、接纳孩子
接纳孩子,并不意味着无条件纵容孩子。
接纳的意思是,接受孩子的优点,但也不因孩子有缺点而嫌弃或讨厌,更不能因为孩子做错了事,就将这个孩子定性为坏孩子。
接纳孩子的一切优缺点,看到孩子好的表现,对孩子不好的表现可以指正,但不是贬低,不辱骂,就像对待孩子的优点一样:“我知道你有缺点,你需要改正,但那并不意味着你是个坏孩子,妈妈一样会爱你。”
2、陟罚臧否
孩子做对了,需要表扬和鼓励,孩子做了错事,需要恰当的惩罚,奖惩功过,都需要在孩子心中定下一杆尺。
从一开始就慢慢教会孩子规则,教育孩子道德,让孩子在懂规则,懂道德底线的情况下适当的解放天性,才叫合适的“放养式教育”。当然,这是针对天性自制力较强的孩子。
如果是严重缺乏自制力的孩子,家长需要用规则来适当的限制孩子,如孩子在公共场合肆意跑跳,家长可以提前和孩子约定好,或者对孩子说“你这样跑来跑去会妨碍到别人,今天看电视的时间减少半小时。”
并且回去以后坚定的执行,并强调:“因为你今天在公共场合乱跑,破坏了规则,所以要惩罚你。”
3、目光长远
教育孩子向来是一件耗时多年的事情,不可能在一朝一夕完成,今天定下的规则一定是要在今后也能实现并贯彻的,作为家长更不能轻易打破规则,否则规则在孩子眼里就成了摆设,他会认为遵不遵守都无所谓,一切努力就白费了。坚持,且坚定,才能真正的把握好教育的尺度。
❽ 你怎么看待老一辈的棍棒式教育
时代的发展,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上世纪那个时候教育孩子方法简单,没有现在的什么鼓励,引导等之类的理论,不听话了就打一顿,还有那个时候每个家庭都有好几个孩子,家庭也比较困难,能吃饱就不错了,哪还管什么方法,孩子不听话了,就打一顿,就管用了,学习不好了,家里重视的也打一顿,会有点起色,对那个时候的孩子来说是管用的。但现在孩子少,都只有一个两个,哪个舍得打,含在嘴里怕化了,放在手心怕捏着,已经形成一种思维定式,只能说好的,听好的,不这样就和你对着干,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逆反,现在的孩子只能是顺杆子爬,顺毛抹,孩子才高兴,才愿意接受。忠言顺耳利于行,孩子也一样。
❾ 你怎么看待“棍棒教育”
俗话说不打不成器,棍棒底下出人才,但是我觉得一些小打小闹还是可以的,但是如果打的很重的话,可能就会给孩子留下一些阴影给孩子留下一些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