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家庭教育中存在哪些常见问题
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常见问题有过度保护、过分宠爱、揠苗助长、过分专制。
1、过度保护
家长如果过于重视满足孩子表面需求,很容易忽视其心理需要。比如:玩耍是每一个孩子与生俱来的天性,跑跑闹闹中难免可能受伤,此时,父母如果因为怕孩子受伤而阻止其跑动、玩耍,反而会适得其反,造成孩子体弱多病,同样心智发展也会受影响。所以,家长不能过度保护,干预孩子的正常生活。
2、过分宠爱
在中国,对子女过分宠爱是很多父母的通病,无论孩子有什么要求,家长都会无条件满足。长此以往,小朋友无法抵抗挫折,容易形成孤僻、自私等性格缺点。心理专家建议,父母在教学小朋友时,一定要尊重他们的个性,既不能爱得“过火”,也不能冰冷相待。
父母不可以任何事情都顺从孩子,代替其完成任务,而不让孩子自己尝试,其实,孩子的自我尝试反而是一种能力的锻炼。
3、揠苗助长
孩子心智成熟自有其规律,需要一定时间。而如今,很多家长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拼命强迫孩子提早学走路、学写字……甚至超过了孩子的接受能力。长此以往,对孩子的身心发展也是不利的。什么年龄该做什么事,父母应该有效率地引导孩子,征求孩子意见,而不是超前教育、拔苗助长。
4、过分专制
父母年纪长,阅历深,本身就是长辈,很容易以一种权威、专家的态度教育孩子。父母如果经常用权威性的话语来规范小朋友,甚至对他的人身自由进行了限制,那么小朋友便会长久感到恐慌,甚至越来越不自信,这都不利于他们心智的成长。如此以外,在家庭教育中,还容易出现限制孩子说话、挑剔孩子过失、以偏概全等常见问题。
(1)家庭教育问题怎么写扩展阅读
家庭教育的注意事项:
1、寻找亮点
教育孩子,不能以成绩论。对于孩子而言,更重要的是学会勤劳、善良、自强不息。所以,即使孩子学习成绩不好,也不能否定其其余方面的优点。
2、扮好夫妻角色
在一个家庭中,爸爸妈妈的角色要鲜明。比如,母亲除关心孩子的饮食健康外,还需要时常提醒孩子避免犯错。妈妈可以温柔的告诫孩子:“妈妈不喜欢你做这件事,如果再做,妈妈就不喜欢你了。”这种告诫可以层层递进,由劝告到警告,循序渐进。但切记,妈妈不可以打孩子。
对于小朋友的教育,不仅是妈妈的责任,爸爸同样要身体力行。专家常建议,男人对孩子要严格,甚至如果确实需要适当“打”孩子的时候,这个任务还得爸爸来做。
爸妈都要在家庭教育中起到一定作用,切不可由谁全部包揽。如果父母角色调换,母亲过于严厉,而父亲过于软弱,可能影响孩子的正常性格发展。
㈡ 家庭教育的问题、困难及对教师的建议、要求怎么写
写作思路:可以根据自己孩子的存在的具体问题,或者说自己孩子需要加强的地方,向老师提出具有合理性的建议,比如希望加强新教育方式的培训,不要还是灌输式,建议增加老师和家长交流的机会,多让彼此了解学生在学校和家庭的表现等等。
正文:
由于在现时的社会大环境、应试教育模式和接受西方开放式教育等重重因素影响下,我们的孩子就像生活在一个大染缸里一样,很容易就被染污了,沾染上某些不良习气。
例如娇横任性、叛逆不听话、不诚实、上网成瘾、打架、厌学、好动、注意力不集中、上课不专心等问题,尤其是处于幼儿及青少年阶段的中学生情况更为严重!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改正孩子错误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以及由这些观念导致的各种错误行为。
孩子终归是孩子,就好像一棵小树苗,不加以正确的引导培育就很容易东歪西倒、难以成材,凡是小孩身上总有些性格和行为上的缺点、偶尔犯一些小错误,的确会对他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就家庭教育的问题、困难对教师建议如下:
1、加强品德培养,加强素质教育,加强老师教育方式的改革,不要骂孩子笨, 不要全班让孩子丢人或者跟孩子上标签说是坏学生,要分开做。
2、加强新教育方式的培训,不要还是灌输式,加强校园及周遍安全管理,加强与家长建立更便捷的联系机制和方法,比如手机短信、微信等。
3、让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结台起来,为孩子的健康成长铺平道路,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作为家长也真的想和老师们说说心里话,现在的孩都是独生子女,她们将来面临的社会竞争日趋加剧,未来世界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希望老师对孩子严格要求。
4、建议增加老师和家长交流的机会,多让彼此了解学生在学校和家庭的表现,以便得到相应的引导。 建议减少班容量, 建议增加学生校外活动的机会。
5、家长对自己的子女往往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作为家长的我觉得学校教育应面向全社会,教学要联系实际。再就是学校教育要尽量公开,让家长能参与一些教学活动,能了解自己的孩子在学校一天的生活与学习状况,最主要的是能让孩子学到更多的知识。
㈢ 家长思考一下,您存在教育问题;今后应该如何改变怎么写。
存在教育问题
1、思想认识不够,家庭教育过分依赖学校
学生家长真正认识到自己对子女教育负有责任,并能较好地担当起这一责任的家庭只占15%。
85%的家庭认为只要让孩子衣食不缺就可以了,而教育的责任在老师、在学校。
有的家长和代理监护人甚至说:“孩子在学校,家长出钱学校管,自己还操什么心?”这种教育理念与思想认识,大大增加了学校对这部分学生教育管理的难度。
更有一部分父母或代理监护人教育理念差,认为“只要吃好喝好就行”,“儿孙自有儿孙福”,认为只要能挣钱,读书也没什么用,不读书照样可以赚钱,大学生不是还找不到工作吗?这些观念势必影响孩子,产生学习无用的情绪;在矫正学生不良行为习惯中,由于学校单方施教,往往收效甚微。
有的未成年人虽然和父母生活在一起,但家长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和教师的事情,与己无关,家长与教师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不能配合教师对孩子进行教育。
孩子出了问题之后,家长们往往只是一味感叹孩子没遇上好教师甚至指责学校误人子弟。
2、家庭环境不利于孩子成长
由于大多数学生父母外出务工后,这些学生的监护权一般都移交给了祖辈或亲朋。
父母不在身边,年迈的祖父辈或其他代理监护人文化水平不高,既没有教育的精力,也缺乏教育的艺术。
而有的亲戚和朋友的责任心更差,许多只是口头应承而已,形成这部分学生教育管理的盲区,导致这些学生出现许多问题。
如厌学、逃课、外出打电子游戏、上网,有的甚至与社会上的“混混”聚在一起,逐步沾染上赌博、看黄色录像、小偷小摸、打架斗殴等社会恶习。
不少家庭的老人有迷信、打牌、饮酒等行为,对孩子也产生了许多不良影响。
如果只有父母一方在家,要承担所有家务和田间劳作,也无法顾及孩子的健康成长。
更有部分父母外出打工从事非法活动,影响子女健康发展,这部分家长对此心里虽然非常清楚,但他们不但没有对孩子作任何矫饰,反而认为这是生财的一条捷径;更有甚者,每当寒暑假来临时,把孩子接到所务工的城市去,让孩子耳濡目染一些非法行为,甚至让孩子直接成为自己的帮手,做着一些违法违纪的事情,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也产生了不良影响。
3、亲情缺失影响孩子健康心理的形成
根据调查显示,目前农村有85%的小学生父母常年在外,孩子缺少亲情的关怀,成长中的心理需求无法满足,造成不少学生孤独、自卑、封闭、虚荣、过于敏感、过分自尊、盲目交友等,甚至让个别学生产生仇视心理。
一些常年在外务工、经商的父母,由于经济条件宽裕,出于一种补偿的心理,给孩子拿钱方面十分慷慨,无计划、无节制,由于学生缺乏一定的理财能力和自控能力,他们自恃家长有钱,模仿大人请客过生日,花钱请人做作业,久而久之,生活上追求享受,学习上怕吃苦头、不思进取、自由散漫、懒惰贪玩。
这部分学生中多数学习缺乏自觉性、主动性和刻苦钻研精神,在生活、学习中往往缺乏热情和爱心,逆反心理重,进取心、上进心不强。
同时有部分单亲、贫困、残障、表现差等特殊家庭由于亲情的缺乏,对孩子的负面影响非常大,极大地影响孩子的人格塑造、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养成等。
4、教育内容单一,普遍存在重智轻德现象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制约,大部分家长只注重孩子的衣食住行和学习成绩,而在他们眼中,往往是分数代表着一切,只关注孩子“成才”而不是“成人”,过度看重学习成绩的好坏、名次的位置,部分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现象严重,忽视了对孩子品德修养和心理素质的教育,忽视了健全人格、优良品德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家庭教育目标的偏离,使不少家长落入“重身体轻心理,重智育轻德育,重物质满足轻精神需求,重智力因素轻非智力因素”的误区。
有的家长甚至用暴力“逼”“压”孩子学习,更有一些家长为了让孩子有更多的时间专心读书以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不仅在家里不让孩子做家务劳动,还往往暗示孩子少参加集体活动,少承担班级集体工作,使孩子变得自私、冷漠、不关心集体。
这种“重智轻德”的后果十分严重的,一些孩子“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教科书”,胸无大志,缺乏理想和人生追求,没有把“学会做人”当作自己的首要任务,不能严格要求自己加强思想道德的修养,思想品德素质较差。
少数孩子在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下,精神空虚,行为失范,有的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的歧途,农村小学生中盗窃、故意伤害、寻衅滋事、诈骗、抢夺、敲诈勒索等时有发生。
二、改变方法
1、教育方式传统简单,不能适应现今社会的发展
期望值过高,家教过于严厉。
面对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压力,很多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值非常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因此对子女严加管教,甚至剥夺孩子起码的休息、游戏、娱乐的时间,扼杀了孩子全面发展的自由个性。
2、盲目溺爱或疏于管理。
据调查了解,大部分家长忙于家活或打工挣钱而无暇顾及孩子,更谈不上与孩子一起玩耍、交流、沟通,疏于对孩子的教育管理。
有些家长对市场经济新形势和未来社会竞争的认识偏颇,不辨是非、偏袒孩子的不良行为,对于孩子好斗逞强、贪小便宜、耍小计谋等行为倍加鼓励,助长了不正当思想意识的形成,滋长了这部分学生骄横跋扈的气焰。
有的家长过分纵容子女,对于子女不正确的言行不管不问,放任自流,管教不严、一味纵容,认为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就是对孩子的爱,特别是留守孩子代理监护人中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在这方面显得更为突出。
由此养成了孩子重享受、好攀比的不良心理,有的甚至养成追求品牌、迷恋网吧、不求上进、粗暴蛮横的不良习惯,“骄”、“娇”二气严重,性格变得任性而脆弱。
3、教育方式简单粗暴,过分严厉
部分家长封建家长作风严重,家长至尊,不顾孩子的自尊,经常要求孩子无条件地服从自己不理解的规则。
有的甚至认为“棍棒下面出孝子”,信奉棍棒教育,觉得孩子是打出来的,父母打孩子天经地义,对孩子动辄打骂、训斥、体罚等。
有的家长对孩子采取物质刺激,考试取得名次或完成某件事情,均以物质奖励;家长缺乏与孩子的交流,缺少对孩子正确的思想教育,部分家长认为孩子在父母面前所需要的是服从,根本没有与孩子沟通的意愿。长此以往,孩子变得胆小、退缩、冷漠,或以攻击和敌意对待他人。
㈣ 家庭教育中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家庭教育中的主要问题有过度保护、揠苗助长、过分专制、脸孔严厉和忽略优点。
1、过度保护
有时候,由于父母太注重孩子表面的需求,忽略了孩子看不见的心理需求,纵使孩子具有优秀的先天条件,却得不到应有的发展。当孩子想跑、想玩时,有的父母会害怕孩子受伤而禁止他;
如此的话,孩子便会养成不好动的习惯,身体变得迟熟、孱弱多病,心智的发展也必然受到阻碍,性格也会变得退缩胆小、缺乏自信、无法面对困难。父母必须明白,关怀是心灵上的沟通,并不是行为上的干预。过分的干预会妨碍孩子潜能的发展。
2、揠苗助长
有的父母不顾孩子的发育情况,强迫他提早学站、学走路、学写字……造成孩子身心严重失衡,导致孩子出现脾气暴躁、焦虑、冷淡、退缩等问题,还可能会出现拒绝学习的问题,也不懂与人和谐相处。
3、过分专制
经常以高声规范孩子的举动、限制他的自由、否定他的想法,会使孩子长期处于恐慌之中,无法表达自己,只懂唯唯诺诺,并使孩子失去自信,失去尝试新事物的勇气。
另外,为了发泄不满,孩子会欺负比自己小的孩子。当孩子长大,他更可能会对父母存有怀恨的心理,把以往积压的不满,发泄回父母身上。
4、脸孔严厉
孩子无法在严肃当中感受到父母的爱,摆出严厉的脸孔,只会令孩子对父母却步。父母应避免用苛刻字眼责备孩子,即使孩子做得不够好,也应温和地给他意见,使他容易接受。
许多父母对孩子期望很高,却又很吝啬赞美自己的孩子。他们常常摆出一副长者的面孔责备孩子,以为这样才是教育,其实却忽视了赞美所带来的奇妙的教育效果。
5、忽略优点
觉得孩子没什么长处,就算有,父母也视之为理所当然。中国人比较谦逊,所以有些父母不习惯在人前称赞孩子,有时还会不经意地批评孩子。
其实,父母对孩子的评价是孩子建立自我形象的依据,如果经常提及他的缺点,孩子会怀疑自己的能力,不仅影响其自信心,甚至会认为自己一无是处,则会不思进取。
父母要及时、对应表扬孩子的良好行为。否则,孩子会弄不清楚为什么受到了表扬,因而对这个表扬不会有什么印象,更起不到强化好的行为了的目的。表扬要具体,表扬得越具体,孩子越容易明白哪些是好的行为,越容易找准努力的方向。
㈤ 对于家庭教育问题及需求如何填写
摘要 例如:
㈥ 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中国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有过度保护、揠苗助长、过分专制、脸孔严厉、忽略优点、限制说话、嘲笑挑剔、低估孩子、以偏赅全、漠不关心等。按照现代观念,家庭教育是生活中家庭成员(包括父母和子女等)之间相互的影响和教育。
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家庭教育是教育人的起点和基点,良好的家庭教育是造就21世纪人才必要条件,同时良好的家庭教育也是优化孩子心灵的催化剂。
家庭教育应遵循平等原则、尊重原则、交流原则、自由原则、统一原则、榜样原则、信任原则、宽容原则、鼓励原则。
教育禁区:居高临下、冷嘲热讽、绝对否定、言过其实、人身攻击、威胁恐吓、冷若冰霜。
㈦ 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在家庭教育问题的探讨中我发现,家长越来越关心孩子的成长,望子成龙心切,把自己一生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可是,方法却不太妥当,归结起来有这么几个方面的问题。 1、互相抱怨孩子出了问题,丈夫抱怨妻子,妻子抱怨丈夫。家长抱怨老师、老师抱怨家长,甚至抱怨孩子。心理学中有个归因理论,心理学家发现,人们在给问题归结原因时一般规律是这样的:事情办的漂亮,归因自己聪明能干有水平;出了问题,归因他人不好或环境有问题。那么,孩子出了问题到底是谁的责任?大家都知道,孩子丢到狼群中八年后变成狼孩。其实,没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合格的家长。没有不好的学生,只有不称职的老师。但是,我们做为家长,是不是可以想一想,为什么在同样的社会背景,同一个教育体制,同一所学校,同一个班级,同样的任课老师,而只有家庭背景不同的情况下,成绩却是有排第一的有排50名的?我们做家长的是不是应该反省一下我们家长的责任呢?无数实例证明:父母是决定孩子命运最重要的人。当我们能抱着"孩子教育,我的责任。我改变了,孩子一定会改变。"的态度去思考,你会发现问题好解决了。你可以自己掌控局面。如果你认为问题出在老师或孩子身上,你会感到生气和无可奈何。因此,有人说,问题留给愚蠢的人去抱怨,而由聪明的人找方法去解决。
2、限制性信息太多 我们发现,家长对孩子用的最多的字是"不"字。比如:不能,不行,不许、不可以、不应该等命令语言。这些带"不"字的命令好象许多条条框框在禁锢着孩子的思想和行为。一个人字,外边加一个框子是什么字?是囚徒的囚字,别以为孩子愿意做皇帝,根据调查初中学生中有34%的学生想离家出走。两个初一男生扒火车离家出走,一周后,身上的钱花光了。当父母找到他们时,以为他们一定很想家,没想到,他们说如果捡到能卖的东西,还不想回家。中学生有了自己的思想,不再象木偶一样任人摆布,他们要求被尊重。我替孩子说句公道话,我们大人有时真的很不讲道理,平时我们不给孩子锻炼、思考和选择的机会,孩子没有得到锻炼。遇到事情的时候,我们大人又说孩子这不行,那不对。仔细想想看,为什么现在的孩子能力差?因为没有锻炼机会。因此,我呼吁亲爱的家长朋友,对孩子要宽容,给孩子尝试犯错误的机会,也给孩子尝试成功的体验。给孩子独立思考、独立选择的机会,让他们自己成长。而不要过分的限制他们。
3、产生逆反心理的三个因素:说教、唠叨、比较有些家长问,为什么孩子跟母亲作对?让他向东他偏向西?因为他已经产生逆反心理。有的母亲,一件小事唠叨每完没了,上纲上线,引古论今。还有的母亲把以前的错误都翻腾出来,然后给孩子贴上负标签,你怎么那么笨?你这辈子算是没出息了……这样做是在强化错误、强化负面信息。唠叨说教不如去做,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说一千道一万,不如以身示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做不到不要要求孩子。比如看电视,不让孩子看,首先大人要作出表率。另外,孩子最反感的就是父母总是拿别人与他比较。你看人家……一个孩子在报纸上发表文章说,不要再拿我与别人比,我一点信心都没有了。
4、缺少童心孩子为什么不与你说心理话?因为许多朋友用量大人的尺子量孩子,认为这也不对那也不对。你不理解他,他当然不会和你说心理话。想一想如果我们10岁或17岁,我们会怎么做?当我给中学生讲完课,十二三岁的孩子在反馈表上写到:"屈老师,我以为这个世界上不会有人理解我们。"这样的话是不是该让我们大人反省一下我们的所作所为了?家长到为什么孩子不爱学习?怎么样才能让孩子爱学习?答案很简单:因为学习有痛苦,所以不爱学习。如果学习有快乐,就爱学习。所以我们要探讨的是:如何使学习成为快乐的事情?我一个朋友的小孩跟我说:我妈说上句我马上知道她要说的下句,整天就那么几句话:"你看人家孩子得了多少多少分,你看你,还不赶快去学习,别看电视了,快去写作业。打那么点分还好意思要踢足球?不行,告诉你,这个暑假那都不能去,在家给我乖乖的补课。"我都烦死了,她越说我越不爱学。经常有家长朋友跟我说,我儿子太懒,不爱学习。问我怎么办?我们看"懒"怎么写:心束负。心被束缚住了。我们要探讨的是如何把他的心调动起来。也就是激发学习动力。学习动力来自于:信念、目标、兴趣、爱好、好奇心、被承认、被赞赏、成功的体验、责任感等等。所以希望家长当好充电器的作用。
㈧ 家庭教育常见问题及对策
家庭教育的常见问题
在我国,家庭教育很容易陷入以下难题:
1.过度保护
家长如果过于重视满足孩子表面需求,很容易忽视其心理需要。比如:玩耍是每一个孩子与生俱来的天性,跑跑闹闹中难免可能受伤,此时,父母如果因为怕孩子受伤而阻止其跑动、玩耍,反而会适得其反,造成孩子体弱多病,同样心智发展也会受影响。所以,家长不能过度保护,干预孩子的正常生活。
2.过分宠爱
在中国,对子女过分宠爱是很多父母的通病,无论孩子有什么要求,家长都会无条件满足。长此以往,小朋友无法抵抗挫折,容易形成孤僻、自私等性格缺点。心理专家建议,父母在教学小朋友时,一定要尊重他们的个性,既不能爱得“过火”,也不能冰冷相待。父母不可以任何事情都顺从孩子,代替其完成任务,而不让孩子自己尝试,其实,孩子的自我尝试反而是一种能力的锻炼。
3.揠苗助长
孩子心智成熟自有其规律,需要一定时间。而如今,很多家长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拼命强迫孩子提早学走路、学写字……甚至超过了孩子的接受能力。长此以往,对孩子的身心发展也是不利的。什么年龄该做什么事,父母应该有效率地引导孩子,征求孩子意见,而不是超前教育、拔苗助长。
4.过分专制
父母年纪长,阅历深,本身就是长辈,很容易以一种权威、专家的态度教育孩子。父母如果经常用权威性的话语来规范小朋友,甚至对他的人生自由进行了限制,那么小朋友便会长久感到恐慌,甚至越来越不自信,这都不利于他们心智的成长。如此以外,在家庭教育中,还容易出现限制孩子说话、挑剔孩子过失、以偏概全等常见问题。
家庭教育的禁区
1.居高临下
父母总认为自己过的桥比孩子走的路还多,轻视自己的孩子,总认为自己的对的,主宰孩子。这种“高高在上”的管教难以让孩子心悦诚服。特别是在批评孩子的错误时,家长这种居高临下的斥责,孩子心里感到不平等,难以平衡。“口服心不服”的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
例如:常常告诫孩子,“你这么做就得挨揍”、“你不听也得听”等等。”
2.冷嘲热讽
儿童心理治疗专家发现,父母的“冷嘲热讽”对孩子尤其是幼童伤害很大。以孩子的年龄,很难理解父母话语中的隐藏含义,从而造成困惑。所以,无论是表扬还是批评,父母们都不要“冷嘲热讽”、“一语双关”,而是要尝试与孩子沟通,让其明明白白地知道自己的问题所在。
例如:“你以为自己很能干吗?”
3.绝对否定
凡事都要有度,批评教育也是如此。诚然,孩子犯错,理应批评,但如果家长把话说“绝”,反而容易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使孩子丧失信心。孩子的自信力很重要,一旦丧失,影响其一生。
例如:父母要避免说出这类话:“你从来没有好好吃过一顿饭”、“你总是撒谎”等。
4.言过其实
随着孩子年纪增长,他们的理解力也会提高,知道父母话语中的真假对错,有其判断力。这个时候,作为父母,更要留心言语中的真实性。“言过其实”、“表里不一”的话很容易传染给孩子,影响其今后发展。对于赞赏孩子的话,应当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过分地夸大其词会让孩子在以后的社会生活中更容易遭受挫折,不习惯听取批评的话。
例如:禁忌语言,“你是全世界最帅的男孩”等。
5.人身攻击
孩子再单纯再愚笨也能分辨好话、坏话。带有人身攻击的“恶语”,一旦孩子听进心里,伤害很大。心理素质差的孩子很可能因此自暴自弃。
例如:家长避免说出任何含人身攻击的话,“你蠢得像头驴”等。
6.威胁恐吓
此点与“言过其实”同理。威胁恐吓只会让孩子远离父母,使父母与子女原本亲密的关系疏离。
例如:“再不乖就让你去喂狼”等话不要说。
7.冷若冰霜
孩子都是渴望温暖,害怕孤单的。冷若冰霜的语言让孩子感受不到爱,孩子更感受不到来自父母的关心与爱护,容易引起自闭、孤独。
例如:“你没看到我正忙着吗”、“我很忙,别烦我”这类话不要对孩子说。
家庭教育的注意事项
1.寻找亮点
教育孩子,不能以成绩论。对于孩子而言,更重要的是学会勤劳、善良、自强不息。所以,即使孩子学习成绩不好,也不能否定其其余方面的优点。
2.办好夫妻角色
在一个家庭中,爸爸妈妈的角色要鲜明。比如,母亲除关心孩子的饮食健康外,还需要时常提醒孩子避免犯错。妈妈可以温柔的告诫孩子:“妈妈不喜欢你做这件事,如果再做,妈妈就不喜欢你了。”这种告诫可以层层递进,由劝告到警告,循序渐进。但切记,妈妈不可以打孩子。
对于小朋友的教育,不仅是妈妈的责任,爸爸同样要身体力行。专家常建议,男人对孩子要严格,甚至如果确实需要适当“打”孩子的时候,这个任务还得爸爸来做。
爸妈都要在家庭教育中起到一定作用,切不可由谁全部包揽。如果父母角色调换,母亲过于严厉,而父亲过于软弱,可能影响孩子的正常性格发展。
3.亲子辈分的误区
孩子12周岁前,身为家长,不必跟孩子解释你制定每条规矩的原因。让孩子从小养成服从,规矩、规则是必要的。
4.适当进行奖惩
孩子犯错,家长不小惩大诫,容易让孩子觉得这个错误没关系,再一次遇到同样的错误,还可能再犯。所以,家长要有一定的威严,提前制定好惩罚措施。对于孩子的教育,奖惩要鲜明有理。但奖惩都要适可而止,否定过多和责备过多,很容易让孩子逆反。
5.父母言行一致
教育孩子,家长口径要一致,否则容易造成孩子混乱,不利于孩子养成良好品格。
6.杜绝专制主义
不独断地认为孩子成绩不好是因为态度不好,应帮助他们的学业,找出原因,克服学习上的障碍。
1.居高临下
父母总认为自己过的桥比孩子走的路还多,轻视自己的孩子,总认为自己的对的,主宰孩子。这种“高高在上”的管教难以让孩子心悦诚服。特别是在批评孩子的错误时,家长这种居高临下的斥责,孩子心里感到不平等,难以平衡。“口服心不服”的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
例如:常常告诫孩子,“你这么做就得挨揍”、“你不听也得听”等等。”
2.冷嘲热讽
儿童心理治疗专家发现,父母的“冷嘲热讽”对孩子尤其是幼童伤害很大。以孩子的年龄,很难理解父母话语中的隐藏含义,从而造成困惑。所以,无论是表扬还是批评,父母们都不要“冷嘲热讽”、“一语双关”,而是要尝试与孩子沟通,让其明明白白地知道自己的问题所在。
例如:“你以为自己很能干吗?”
3.绝对否定
凡事都要有度,批评教育也是如此。诚然,孩子犯错,理应批评,但如果家长把话说“绝”,反而容易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使孩子丧失信心。孩子的自信力很重要,一旦丧失,影响其一生。
例如:父母要避免说出这类话:“你从来没有好好吃过一顿饭”、“你总是撒谎”等。
4.言过其实
随着孩子年纪增长,他们的理解力也会提高,知道父母话语中的真假对错,有其判断力。这个时候,作为父母,更要留心言语中的真实性。“言过其实”、“表里不一”的话很容易传染给孩子,影响其今后发展。对于赞赏孩子的话,应当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过分地夸大其词会让孩子在以后的社会生活中更容易遭受挫折,不习惯听取批评的话。
例如:禁忌语言,“你是全世界最帅的男孩”等。
5.人身攻击
孩子再单纯再愚笨也能分辨好话、坏话。带有人身攻击的“恶语”,一旦孩子听进心里,伤害很大。心理素质差的孩子很可能因此自暴自弃。
例如:家长避免说出任何含人身攻击的话,“你蠢得像头驴”等。
6.威胁恐吓
此点与“言过其实”同理。威胁恐吓只会让孩子远离父母,使父母与子女原本亲密的关系疏离。
例如:“再不乖就让你去喂狼”等话不要说。
7.冷若冰霜
孩子都是渴望温暖,害怕孤单的。冷若冰霜的语言让孩子感受不到爱,孩子更感受不到来自父母的关心与爱护,容易引起自闭、孤独。
例如:“你没看到我正忙着吗”、“我很忙,别烦我”这类话不要对孩子说。
1.寻找亮点
教育孩子,不能以成绩论。对于孩子而言,更重要的是学会勤劳、善良、自强不息。所以,即使孩子学习成绩不好,也不能否定其其余方面的优点。
2.办好夫妻角色
在一个家庭中,爸爸妈妈的角色要鲜明。比如,母亲除关心孩子的饮食健康外,还需要时常提醒孩子避免犯错。妈妈可以温柔的告诫孩子:“妈妈不喜欢你做这件事,如果再做,妈妈就不喜欢你了。”这种告诫可以层层递进,由劝告到警告,循序渐进。但切记,妈妈不可以打孩子。
对于小朋友的教育,不仅是妈妈的责任,爸爸同样要身体力行。专家常建议,男人对孩子要严格,甚至如果确实需要适当“打”孩子的时候,这个任务还得爸爸来做。
爸妈都要在家庭教育中起到一定作用,切不可由谁全部包揽。如果父母角色调换,母亲过于严厉,而父亲过于软弱,可能影响孩子的正常性格发展。
3.亲子辈分的误区
孩子12周岁前,身为家长,不必跟孩子解释你制定每条规矩的原因。让孩子从小养成服从,规矩、规则是必要的。
4.适当进行奖惩
孩子犯错,家长不小惩大诫,容易让孩子觉得这个错误没关系,再一次遇到同样的错误,还可能再犯。所以,家长要有一定的威严,提前制定好惩罚措施。对于孩子的教育,奖惩要鲜明有理。但奖惩都要适可而止,否定过多和责备过多,很容易让孩子逆反。
5.父母言行一致
教育孩子,家长口径要一致,否则容易造成孩子混乱,不利于孩子养成良好品格。
6.杜绝专制主义
不独断地认为孩子成绩不好是因为态度不好,应帮助他们的学业,找出原因,克服学习上的障碍。
㈨ 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有,过度保护,过分宠爱,揠苗助长,过分专制,生养分离,隔代教育,家长强权等。家庭教育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对其子女实施的教育。
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指家长有意识地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和家庭生活实践,对子女施以一定教育影响的社会活动。
家庭教育曾经是中国文化的优势资源,孝文化、君子文化都是中国式家庭教育的正面结果。但在转型期的当代中国,成年人的价值观发生巨变,家庭教育的支柱正在崩塌。
家庭教育的目标应是在孩子进入社会接受集体教育之前保证孩子身心健康地发展,为接受幼儿园、学校的教育打好基础。
㈩ 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该如何解决
我们的家庭情况存在着很多的问题,首先,第一个问题就是家长过于的帮助孩子去做一些事情,这样的话也就会导致孩子越来越依赖自己的家长。而孩子也会变得目中无人,经常会因为家长的一些教育而跟生一些争吵。还有一些家长平时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不懂得使用一些方法,只会对孩子大喊大叫,这样的话也是会导致孩子非常的难受,从而也会跟家长发生一些争吵。
三、总结。
家庭教育需要家长跟孩子不断的去进行摸索,也需要彼此一起去进行磨合,然后去找出一些问题出现的原因去进行解决,这样的话也是可以让彼此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的融洽。家庭教育方式确实是有一些困难,但大家如果是能够以一颗平常的心态去面对着家庭教育的话,我们就会发现,并不是特别的难。